田庆立所著的《日本政界人士中国观的演进谱系(1972-2012)/日本研究丛书》主要依据日本政府公布的官方文件及档案材料、官员发言、国会答辩记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借鉴国际政治中的建构主义和政治心理学理论,系统考察和分析中日复交后日本政界人士的中国观及其在对华决策中的作用;深入剖析思想认知与行动抉择之间互动关系形成的内在机理,以期阐释日本对华决策背后的政治文化及观念因素与对华决策之间的“力学”关系,旨在描摹日本政界人士中国观在40年间变迁的总体图景,力图对深化中日关系的研究有所助益。
田庆立所著的《日本政界人士中国观的演进谱系(1972-2012)/日本研究丛书》以中日关系的发展脉络为“经”、以决策过程和双边关系互动为 “纬”,全方位、立体式地对中日复交40年来日本政界人士中国观的变迁图景进行宏观考察和微观分析。总体而言,20世纪70—80年代,日本政界人士对中国的认知和判断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倾向于“建设性接触”;20世纪90年代至2l世纪初,日本政界人士的中国观深受国际环境和中国崛起等因素的影响,日趋转向注重政治和安全领域的“战略性防范”。基于这种认知观念上的转变,日本政界人士对中国的战略定位也逐步完成了由冷战时代后期崇尚”友好第一”向后冷战时代的“竞争对手”的嬗变。
不同时期的“中国”在日本国家战略定位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如何在国际体系层次内与中国进行既合作又防范的战略博弈,达到约束和遏制中国的战略目的,始终是日本政界人士审视和观察中国的至上命题。
绪论
第一章 中日复交初期日本政界人士的中国观(1972~1978年)
第一节 日本政界人士围绕中日复交的政治博弈
第二节 围绕反霸条款的战略之争
第三节 福田内阁的缔约认识及行动
小结
第二章 “友好”基调下的“建设性接触”(1979~1992年)
第一节 影响日本对华合作的认知因素
第二节 大平正芳的中国观及其实践
第三节 中曾根的“战后政治总决算”及其中国观
第四节 日本政界人士的国际观与中国观
第五节 日本政界人士的历史观与中国观
小结
第三章 积极对华认知与“战略性防范”意识的交错(1993~2000年)
第一节 影响日本对华认知的内外因素
第二节 积极对华合作认知理念及实践
第三节 “战略性防范”意识的形成及表征
小结
第四章 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中国认识(2001~2012年)
第一节 21世纪以来影响日本对华认知的内外因素
第二节 21世纪以来日本政界人士的中国观
第三节 日本新生代政治家的中国观
第四节 小泉时代及后小泉时代政界人士的中国观
第五节 民主党执政时期政界人士的中国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