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她在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分别学习生物学、心理学和哲学。当她在罗马的一家心理诊所为一群智障儿童工作时,她认为这些孩子更需要心理援助而不是药物治疗。不久之后,国家创办了一家智障儿童园,并委托蒙台梭利管理。在这里她照顾着罗马大部分的智障儿童,不知疲倦地观察他们,努力开发这些智障儿童的智力。她希望他们能够得到尊重,智力能够被开发,希望他们更加活跃、更加自信。她还在很多会议上站出来保护他们的权利和尊严。
她的教育思想受到了19世纪两位法国医生的启发,一位是让。伊塔(Jean Itard),另一位是爱德华·塞甘(Edouard Seguin)o伊塔医生因发现著名的狼孩维克多而知名。维克多10岁时在法国东南部城市阿维尼翁的森林中被发现,这个野孩子活得像个动物,没有人类的生存技能,离群索居。法国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②由此受到启发,拍了一部赫赫有名的叫《野孩子》(L'Enfant Sauvage)的电影。塞甘发明了一个针对智障儿童的教具。蒙台梭利从这个教具中获得灵感,开始利用教具为智障儿童工作。
在智障儿童园,孩子们的进步是惊人的,尤其体现在书写和阅读上,一些孩子甚至在小学期末考试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次成功让蒙台梭利更加激情澎湃,她认为这些教育方式也同样适用于正常儿童的教育。所以,她决定要研究阻碍正常儿童发展的因素,并开发适合正常儿童发展的教具。一个新的机会马上就要出现了。
成立第一所“儿童之家”
蒙台梭利在罗马大学的教育学院做了4年教授,专门研究人类学和教学法应用,后来她获得一个机会,创办了一个为正常儿童服务的机构。在罗马圣洛伦索(San Lorenzo)的一个贫困区,家长将孩子都托付给了她。1907年的1月,蒙台梭利开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Casa dei Bambini)。她专门定制了很多适合儿童的桌椅,这在当时也是首创。她雇用了一名助手,一起来照顾15个孩子,教他们使用以前智障儿童使用过的教具。
她为孩子准备了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她以研究者的身份来观察孩子、发现他们的天赋,以此帮助他们自发地成长。她通过不断调整这些教具来适应新的研究发现,同时开发了更多新的教具。她对小孩子们专注和自律的能力感到无比惊讶。在这里她积累了很多经验,她发现孩子们需要秩序,需要自由选择,更需要不断重复活动直至他们自己满意,因为他们关注的是活动过程而不是结果。 就这样她逐渐探索出一种称之为“科学教学法”的全新方法,最后形成了“蒙台梭利教育法”!她发现这些孩子将有关卫生和秩序的好习惯带回到家里,就连这个贫困区的阳台都因此变得生机盎然了。儿童将他们绽放的光彩带给了身边的人们。
蒙台梭利教育惠及全球千万孩子 社会各界看到了这些孩子惊人的进步,国际新闻界也来争相报道,从此全世界的人都来参观这所学校!于是另一所“儿童之家”在罗马的一个贫困区开办起来。蒙台梭利以“教育、儿童和儿童的发展”为主题撰写了许多著作。所有人都想了解她常常提到的“自学教育”的秘诀,但其实没什么秘诀,这只是一个方法,一种观念。
为了回应越来越多的培训需求,她在1909年创办了针对3~6岁儿童的培训课程,后来又发展了针对6~12岁儿童的培训课程。在1913年,她将这项培训课程推广到全世界。这项培训旨在用标准化的方式推广蒙台梭利教育法,使学员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改变成人看待儿童的眼光,达到回归自我和人道关怀的目的。学校迅猛发展,但是这种闪电般的发展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迫中断了。随后,蒙台梭利来到美国,当时的美国已经有几百所蒙台梭利学校了。P4-6
5年来的蒙台梭利幼儿教育实践,与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和美国蒙台梭利学会等机构的密切合作,让我越发体会到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博大精深,但在帮助家长了解和学习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时候,我发现国内还缺乏一些在这方面既专业又通俗的入门读物。
此前蒙台梭利博士的多本译著常失之于语言不够通俗;而一些诠释蒙台梭利教育的书籍,作者又往往未接受过国际化、专业化的培训。《蒙台梭利教育精华》这本书秉承国际蒙台梭利协会的培训体系,条理清晰,尤其难得的是,它通俗易懂、娓娓道来,值得向关心儿童成长规律、愿意深入了解蒙台梭利教育的家长隆重推荐!
——张爱民
心元教育机构总裁、心元儿童之家校长
市面上关于蒙台梭利教育的书很多,我家也有好多本,大多是厚厚的大部头,令人望而生畏。而这本书精简篇章,浓缩精华,将全部核心理念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可以迅速帮助读者理解蒙台梭利教育。虽然这是精华本,但并不意味着好读,里面涉及大量理论和概念,需要每一个渴望了解蒙台梭利教育的父母、教育工作者认真品读,细嚼慢咽,相信你会从中受益匪浅!
——粥悦悦
知名绘本漫画家、妈妈达人
推荐序一 教育的问题在哪里
推荐序二 爱是教育的源泉
推荐序三 给孩子一个明亮的未来 安德烈· 罗伯弗洛伊德 XI
引言 什么是教育? XV
第1章 蒙台梭利教育的星星之火:思想起源
从医学女博士到享誉世界的教育家
成立第一所"儿童之家"
蒙台梭利教育惠及全球千万孩子
第2章 追寻自我的成长:儿童发展
吸收性心智就像一块海绵
找准孩子的6个基本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 运动敏感期/ 语言敏感期/ 感官敏感期/ 细节敏感期/ 社交敏感期
识别孩子珍贵的专注时刻
孩子在每个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需求
婴幼儿期/ 童年期/ 青少年期/ 成熟期
第3章 以孩子为本:蒙台梭利教育法原则
自律脱胎于自由
言传不如身教
尊重每个孩子的"节奏"
从经验中学习
教育的目的是为未来做准备
第4章 让孩子的心灵自由绽放:蒙台梭利学校
搭建有利环境
用丰富的教具开发儿童潜能
蒙台梭利教具的特点
蒙台梭利教具系列
蒙台梭利教师都是细致的观察者
教师的任务
教师的素质
混龄上课的蒙台梭利小学
从吸收性心智到理解性心智
宇宙教育
第5章 自信独立从家庭开始:蒙台梭利家教
建立孩子对我们的信任
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相处之道
怀孕
出生
0~3岁
3~6岁
6~12岁
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为孩子留出他的位置
让孩子自己吃饭
与孩子交流要掌握分寸
环境:让孩子了解家规
家长:承认自己也会犯错
孩子:允许他们发泄情绪
家庭中的日常练习
针对0~3岁孩子的练习
针对0~6岁孩子的练习
结语 让孩子自己来
附录一 蒙台梭利教具举例
布料游戏
神秘包
拼音游戏
磨砂字母
附录二 蒙台梭利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附录三 蒙台梭利教育机构
引言 什么是教育?
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在《随笔集》中写道:“教育,并不是填满一个花瓶,而是点燃一团火焰。”毫无疑问,玛丽亚· 蒙台梭利是受此启发而写出“儿童不是需要我们填满的花瓶,而是能够喷涌的
泉口”这句话的。
我们常常听说蒙台梭利教育法,但这到底是什么呢?是一种放任孩子,给他全部自由的方法吗?还是一种培养“小皇帝”的哲学理念?全都不是。这是一种将儿童置于教学中心的教育模式,以最尊重儿童的方式全面培养儿童的个性发展。
教育法就是教育的科学。但是什么是教育呢?柏拉图将其定义为培养的艺术;苏格拉底认为它是精神培养的艺术,通过谦卑公平的方式,帮助与之对话的人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教育就是提出好的问题,然后由学生自己找到好的答案,并且有组织地表达出来。因此,教育被看作是激发学习能力的催化剂。
同样,蒙台梭利教育法认为教育是生命的助力。教育孩子,并不只是抚育他成长,而是要在他个人探索发展的路上陪伴着他。当然,如果不顾及我们的文化习惯也是行不通的。这种教育法让我们改变对儿童的观念,不再把儿童看作需要我们改造的未来的成人,而是将他们看作一个正在成长的个体,一个通过我们的帮助可以自我发展的完完整整的人,我们要尊重他们与生俱来的特质。教育者的任务就是陪伴孩子自我发展,因此需要在“放任”和“管束”之间保持最佳平衡。
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儿童精神的发展和提升成人与儿童关系的质量。这种关系的质量至关重要,我们越是以儿童为中心,越是用心关注儿童,儿童就越会愿意接受我们给予的教育。在传统教育法中,教师传授知识,儿童适应教师的节奏,但有时候儿童吸收知识的过程是很被动的。例如,在一个有30 名学生的教室里,老师讲解一个新知识的时候,可能有10 名学生没有听懂,因为他们还没做好准备;另外10 名什么也没有学到,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这个知识;只有最后的10 名,也就是1/3 的学生,能够从中受益,因为这些知识讲得恰是时候。但这种情形对于其他20 名学生都是不利的。在这种状况下,大部分学生会注意力不集中,干扰教学的正常秩序,老师也不得不花时间和精力控制课堂纪律。如果换一种教学模式,教师能够跟随每个学生的节奏,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同时不让跟不上的学生感到有压力,也不阻碍学得快的学生走得更远,这样不是两全其美吗?
只要在一个有利的环境中,教育者通过蒙台梭利教育法激发孩子的兴趣,适应孩子的节奏,孩子就能轻松学到知识。我们常常以为幼儿园的孩子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然而,当他们选择了自己想做的活动时,就能表现出惊人的专注力,原因在于这项活动满足了他内心发展的强烈需求。相反,如果这项活动是强加给他的,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自由选择能满足儿童探索发现的需求。孩子是个永远无法满足的小小探索者,时时刻刻在寻找着自己的目标。随着他的现实体验不断增加,他也在实际行动中学习知识。有时候他会不停地重复同一个
活动,直到有了进步,掌握了这项动作或者能力才会开心。当他完成工作的时候他便会感到无比充实。孩子专注的时刻就是他自我构建的时刻。我们永远都爱看孩子那专注的表情,感受着他们小小的脸蛋上洋溢着的幸福感!孩子在做他喜欢的事情的时候非常平静和安详,他的求知欲也得到了满足。他学得越多,就越想学得更多,他对知识的渴望永无止境!这难道不是教育的目的吗?在我看来,热爱学习,知道怎样研究、怎样发现,比起死记硬背那些会很快忘记的知识更重要。
作为一个已经工作了很多年的蒙台梭利教师,我以亲身经历证明,在一个尊重孩子的蒙台梭利教育环境中和孩子们一起工作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一个教室里二三十个孩子,每个人都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安安静静的,因为每个人都很自律,并专注于自己选择的工作,都想完成得最好,而且这里也没有评分和竞争。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目的是帮助儿童的全面发展,为此就要给他们提供一个个体化的过程,适应他们自己发展节奏的环境,这里没有超前或者落后的概念。我们可以用学习走路来举例。有的孩子在10 个月时就会走路了,有的可能在18 个月时才学会,但最后所有的孩子都学会了走路。什么时候走出的第一步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在孩子准备好的时候学习走路,这样才可以让他保持自信。
蒙台梭利教育法鼓励孩子一切都自己来,陪伴孩子的成人要为此给予赞许和支持的目光,这样能够增加孩子对工作的热爱。孩子天生渴望学习和成长,在对的时间满足他的这种渴望是我们能够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给予他自由与内心的平和,换句话说,就是给予他幸福!
在本书的结尾你会看到几项蒙台梭利班级的活动,但这些只不过是一些小例子,关键是希望你能从中受到启发。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最重要的是理念和看待儿童的眼光,以及一种充满爱和尊重的教育方式。我们真正的目的是让孩子独立自主,有责任、有自信!因为孩子有4 个基本需求:被爱、被信任、被尊重、被支持。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你充分利用和孩子在一起的所有时光,和他们一起分享幸福的生活!
《蒙台梭利教育精华(让孩子自信又独立蒙台梭利幼儿园教师0-6岁孩子家长必读)》中,作者夏洛特·普桑用她14年丰富的蒙台梭利教学经验,从儿童、教师、教学环境和教具四个方面全面叙述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娓娓道来,用薄薄的一本书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精髓呈现给读者,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迅速掌握蒙台梭利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方法。
《蒙台梭利教育精华:让孩子自信又独立》的结尾列举了几项蒙台梭利班级的活动,关键是希望你能从中受到启发。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最重要的是理念和看待儿童的眼光,以及一种充满爱和尊重的教育方式。它真正的目的是让孩子独立自主,有责任、有自信!
关于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书有很多,但大多是厚厚的大部头,而这本书将全部核心理念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可以说既专业又通俗。
《蒙台梭利教育精华(让孩子自信又独立蒙台梭利幼儿园教师0-6岁孩子家长必读)》中有许多接受蒙台梭利教育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现身说法,表达了他们对蒙台梭利教育的肯定。
夏洛特·普桑编写的《蒙台梭利教育精华(让孩子自信又独立蒙台梭利幼儿园教师0-6岁孩子家长必读)》秉承国际蒙台梭利协会的培训体系,集专业性与通俗性于一体,通俗易懂、娓娓道来,值得向关心儿童成长规律、愿意深入了解蒙台梭利教育的家长隆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