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学习和总结历史文化,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这样才能有益于加强修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
《穿越千古--历史梦幻访谈录》作者秋雨采取千古时空穿越的方式,对历史和古典小说 中的人物进行访谈,让被访谈人物自述,试图追溯时过境迁、物换星移的往昔岁月,给读者留下思考遐想的空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穿越千古--历史梦幻访谈录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秋雨 |
出版社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个人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学习和总结历史文化,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这样才能有益于加强修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 《穿越千古--历史梦幻访谈录》作者秋雨采取千古时空穿越的方式,对历史和古典小说 中的人物进行访谈,让被访谈人物自述,试图追溯时过境迁、物换星移的往昔岁月,给读者留下思考遐想的空间。 内容推荐 《穿越千古--历史梦幻访谈录》作者秋雨以文学的笔法来写历史人物传记和对古典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看法。具体写法是以穿越的形式对历史人物和文学人物进行访谈。共收历史人物39人,文学人物11人,共50人。作者意在告诉读者一些历史和文学知识,借鉴历史和古人的经验和智慧,以史为鉴,知进退得失,正确地对待社会和政治,加强道德修养,提高素质,做一个更文明的社会主义新人。 目录 引言 先秦时空 妇好洹河放声歌 箕子梦魂回淇奥 比干回首当年事 屈原悲愤说投江 卫和淇奥廉洁诗 许穆夫人淇河泪 伯封几多黍离愁 庄周人生自然观 管仲相齐凭政令 田文辩解说好客 伯牙伤怀锺子期 秦汉时空 政治商人吕不韦 赵高恶孽胡指责 赵佗聊谈话南越 刘邦他乡说用人 王莽总结外戚祸 张衡情系梦南阳 晋代时空 装病篡位司马懿 祸起萧墙贾南风 嵇康七贤聚竹林 田园归隐陶渊明 李密动情议敬孝 隋唐时空 杨广科举换新天 千古一帝李世民 武曌回首曾经事 文成公主忆当年 李白醉酒代天书 名花倾国杨玉环 宋代时空 陈桥兵变赵匡胤 花蕊夫人胜男儿 蒙正夜聊时运赋 苏轼不知菊花落 柳永沉沦倚红翠 陆游回首忆唐婉 明清时空 布衣皇帝朱元璋 宠辱人生王守仁 淇奥隐居罗贯中 胤稹谋权思爱妃 郑燮聊谈竹文化 大渡河边石达开 梦幻时空 杞人忧天数千年 梦遇才女苏小妹 人生多怨潘金莲 今日欢呼孙大圣 唐僧还俗恋红尘 急流津口贾雨村 机关算尽王熙凤 焦大夜来又醉酒 香菱悔恨人生路 晴雯心高身卑贱 试读章节 这一行为惹恼了帝辛,帝辛对我开始疏远,再听不进我的解劝与谏言献策。现在想起来的确不该,我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任人唯亲,坚持龙生龙凤生凤,誓死捍卫祖宗旧制。我没有顺应历史潮流,无意之中成了朝中贵族反对变革的代表,间接地帮助了西周,为商灭周兴火中送炭,火上浇油,铸成大错。所以,西岐周人对我歌功颂德,大加赞赏,比干、微子和我被奉为“三仁”,把我与叛商投周之人微子并列。我这是在间接地帮敌方周人做事,成为祸起萧墙之内的不稳定源头之一。 在与微子的交往中,我发现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投敌叛商者,他数次策反,动员我投靠西岐,我觉得投周叛商是一种对不起列祖列宗的事情,婉言谢绝了,但我没有及时在帝辛面前揭发他,再说帝辛疏远了我,我的话已经微不足道。由他去吧,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阻止也不起任何作用。微子与帝辛是一母所生,只是生微子时,他们的母亲还没有被扶正,微子算是庶出,所以不能继承大位。起始我也是支持微子继位的,但他因私不顾大局,与帝辛结仇,甚至走上叛商投周的邪路,这就为人臣所不齿了,我只有敬而远之。 自从文丁帝镇压了姬昌的父亲姬历,姬昌就发誓要报杀父的世仇,自此西岐亡商之心不死。周人口蜜腹剑,阳奉阴违,两面三刀,总在暗自积蓄力量,做着灭商的准备。可惜帝辛不以为然,捉了西岐头子姬昌,但又经不起周人行贿,放虎归山,实为养虎为患。周人颠倒黑白,弄虚造假,无情打击别人,无限抬高自己,我看着心里难受,不愿意同他们打交道,不想与他们为伍。现在回想起来,我包庇了微子的叛商行为,实质上也是为周作伥,姑息养奸,我犯下了不可饶恕之罪。 对于微子的不齿行为,我多少也沾染一些,所以没有勇气站出来告发他。但我还是试着接近帝辛,想给他提个醒,劝他不要只顾着平定东方和东南,西方的隐患时刻危及着商朝,不可不防。我曾同帝辛讲了天人之间有感应,坐朝施政,可招致风、雨、冷、暖反应,并提出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多数决。我对帝辛说,天子自己赞同,龟兆赞同,耆象赞同,大臣赞同,黎民赞同,就是大同;天子、龟卜、耆象都赞成,而大臣、黎民反对,算是吉利;天子、龟卜赞同,耆象、大臣、黎民反对,就是对内吉利对外凶灾;天子、大臣、黎民都赞成,龟兆、耆象反对,就是不可轻举妄动,如此等等。本想让帝辛集朝中群臣的智慧于一身,永保祖宗基业,但帝辛听不进去,甚至不再执政自律。帝辛执政五十多年兢兢业业,深受商朝上下的爱戴与尊敬,原本大有作为,但他有些晚节不保,作风开始腐化。帝辛生活也开始有了奢靡的苗头,他进餐必用象箸,这是奢侈败落的征兆,我数次苦谏,要他自律勤政廉政,两袖清风,为天下做个楷模,但却遭到他的训斥,眼看着江河日下,我已是心灰意冷。 微子看准这又是一次劝我投靠西岐的好机会,我再次拒绝了。为了能使大商千秋万代,帝辛对我不仁,我不能对他不义,但我已不能正常辅政,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我只有装疯卖傻,决定隐居太行深处,在淇河岸边对月抚琴,用琴声抚平我心中的伤痛,了此残生。但微子总来打扰我的清净,总想让我偷着去西岐,看看那里所谓的政通人和,男女分途,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看看就看看,有什么了不起,反正我不会投靠犯上作乱的乱臣。于是我也就自己偷着去了一趟,也只是看看而已,谁知道竞被西岐抓住机会,以《白驹》为题大加渲染,写了一篇所谓诚心挽留贤者的通讯报道到处宣传。虽然字里行间没有提名道姓,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天下都知道我去了西岐,不背上叛商投周的臭名声都不可能了,这是要把我逼上绝路。 姬发在姜尚的辅佐下,做着灭商兴周的春秋大梦。姬昌死后,姬发接过父亲的西伯侯职位,灭商的步伐加快,使商朝“九世之乱”死灰复燃。姬发要完成为父亲力报世仇的遗志,其实也是想尽早坐上王位,后来真的坐了天下,自封周武王,还把只是地方诸侯且已经死去的父亲追封为周文王,但短短一年姬发就一命呜呼了。 姜尚起初总想入商朝为官,帝辛并没有看好他,他只好做些小买卖,但总是一次次失利,据说贩卖猪的时候羊卖得快,他立即开始贩卖羊,结果又成了猪卖得快,他改成猪羊同时贩卖,结果猪羊都没人买,由此可见他的能掐会算是蒙人的。姜尚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于是仰天长叹,刚一张嘴,恰好一只乌鸦飞过,一滩鸟粪不歪不斜落了一嘴。都说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可怎么就不知道自己的买卖?这样的人西岐却当成了宝贝,这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西岐凭着歪曲事实蛊惑人心,连蒙带骗纠集起来所谓的八百诸侯,微子作为内应通风报信,说是帝辛平定西南,商都朝歌兵力空虚,是灭商的绝佳机会。西岐陈兵于牧野南端,暴乱前夜进行了牧誓,于是一场大疯狂的牧野暴乱得逞。商朝危难时刻,我岂能袖手旁观,本要冲往阵前质问姬发,却被周人团团围困,成了阶下囚。P6-7 序言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然而胜利者是否能够公正无私地秉笔直书?我看未必! 西岐周人延续了商代的“九世之乱”,力报世仇,经过多年的准备,看准时机,一举发动了牧野暴乱,实现了灭商兴周的梦想。周人人主中原后,所建立的西周政权并不稳固,反抗的浪潮此起彼伏,不得不想尽百法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周人彻底否定前朝帝辛,绞尽脑汁也要把帝辛搞臭,于是便不顾历史的真实性,弄虚造假,给帝辛罗织莫须有的罪名,甚至用谩骂侮辱性的字眼称呼帝辛为“纣王”。殷商帝辛失败了,亡国了,他的敌方取代了他,并且还为他写历史,于是莫须有的罪名便成立了,以后的岁月里,帝辛的罪名层积叠压,越来越多,终于成就了一个无道的“殷纣王”。 秦朝不像周朝那样有很长的历史,短暂得犹如昙花一现。秦朝的灭亡全归罪于秦二世之说肯定存在很多的偏见,难道没有赵高的事儿?难道秦赢政能脱掉干系?李斯就不该钉在耻辱柱上?西汉王莽篡政,东汉风雨飘摇又该归罪谁人?封建世袭思想严重影响着对历史的公正评价,《史记》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封建世袭思想。用封建世袭思想看王莽,王莽永远是个乱臣贼子,所以新朝的灭亡主要原因总是王莽的不正统,谁敢说黄河天灾也是王莽新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对东汉三国曹操的评说,也是因受封建世袭观念的束缚,使他长期在戏台上扮演着白脸奸臣的角色。历史被歪曲了,封建世袭观念的毒素侵蚀了华夏儿孙,至今一些文人在历史问题上,仍维护着封建世袭意识,维持着自古传承下来的胜者造假行为。 成者王侯败者贼,这似乎是贯穿历史的一个不变法则。项羽最后失败了,刘邦最后得了天下,所以评价刘邦处处皆是圣人,而项羽就惨了,英雄在天之灵欲哭无泪。杨广后期昏聩了,灭亡了,罪恶滔天,罄竹难书;李世民保持晚节,事业后继有人,成了千古一帝。杨广与李世民同样地杀兄夺权,同样地对父不敬,但历史记述评价却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字,能说是实事求是地记录历史吗?人都在变化之中,变化也是有过程的,评说历史人物要用唯物史观。为什么总要用成者王侯败者贼的规则评价历史人物呢?封建文人是趋炎附势的历史观,抱着私心写历史,见风使舵写历史,怎么能秉笔直书? 铁的事实证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个帝王是制造文字狱的高手。然而清朝钟情于给明朝写历史,康、雍、乾在修《四库全书》时,征集天下所有的书籍,然后大肆删改和焚毁。编修《明史·文苑传》的编修们,全部按照康、雍、乾三代皇帝的旨意,四下里扒拉出许多破绽明显或无从考证的所谓文字狱案例,硬是造出了一个大搞文字狱的朱元璋。从此之后,关于明初文字狱的说法似乎就被当成了真实历史来对待。隋朝的文史档案不知道李唐是如何处理的,杨广与商代帝辛一样,帝辛与夏桀一样,夏桀的历史只有商汤说了算数,帝辛的历史只有周人说了算数,杨广的历史只有李唐说了算数,这样的历史不知道掺进了多少水分。 历史功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说,不可能达到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因为无论是写史的人还是评史的人,都不可避免会受到一定知识、历史和客观环境的局限。即使没有个人私心,也有身处某个政治集团的私心;即使不带政治团体的私心,也会带着自己民族的烙印;就是走出地球到了宇宙时代,也必然带着整个地球村的观点。不带任何观点和私心的历史文字,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永远不会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史观永远也不可能统一到一个水平。就我们自己的认识,也不一定正确。我们不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自己也受着一定的局限。就算是当事人,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历史由谁来写,如何再现历史真实?我不得而知,只有看历史时用心些就是了。 一个人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学习和总结历史文化,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这样才能有益于加强修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进退得失。历史也是知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人类进步的发动机。不读历史,不回首过去,可能就会像盲人行路,即使不会身临悬崖绝境,也会常常出交通事故。 夜来灯下读史,读得迷迷糊糊、昏昏沉沉,不觉进人梦乡。想不到梦中竟然时空穿越,行走各朝各代,对一些千古人物和小说中的角色进行了登门采访,自己还进行了笔录。醒来甚觉蹊跷,遂将梦中笔录回忆追记,成了这本《穿越千古》。因是梦中所记,难免时序混乱,空间幻化,极尽荒唐滑稽。所有采访记录均未经当事人物审阅,定会谬误百出,只可做饭后谈资戏说,万不可当做曾经的真实,诚请各位看客担待一二,秋雨这里拱手相谢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