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所编的《湖南会战亲历记/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收入的资料,都是原参加各个战役的国民党军将领的亲身经历,反映了在侵略者面前,我军将士激于爱国热情,同仇敌忾,前仆后继,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的英雄业绩。千百万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们为了祖国的独立,为了民族的生存,将他们热血洒在祖国土地上,其可歌可泣事例,是举不胜举;也反映了战地广大民众,不怕牺牲,毁家纾难,刺探敌情,输送粮秣,救护伤员,破坏交通,捐献财物,出生入死,配合我军作战。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所鼓舞的抗敌行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是不会亡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欺的,炎黄子孙是宁死不做亡国奴的。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所编的《湖南会战亲历记/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是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关于湖南会战之亲历记录。湖南会战,是指抗日战争时期,从一九三八年武汉失守以后至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以前,在湖南省境内,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所进行的几次重大战役。本书真实记录了湖南会战的曲折惨烈的战役与战斗。
九月二十三日清早,我很敏感地起床了,跑到村外去看有无特殊情况。东方地平线上一抹青黑色的云雾,遮住初现的曙光。周围安静如常,农民照常开始了他们的通常工作,我站在塘边向四方观察,毫无所得,就回房内洗脸。正洗着,电话铃响了,我微微地一惊,迅速拿起听筒,对方大概辨识我的声音,马上就向我报告:“敌人在新墙镇北升起一个气球!”我问:“还有别的情况吗?”“没有。”我叫他通知部队做好准备,提早开饭。我马上向有关方面报告、通报。约七点钟,日军突然万炮齐发,没有经过试射程序,炮弹爆炸声混成一遍轰鸣。我马上跑到外面观看,只见烟尘腾起,弹着点集中在新墙镇西端的第七团的阵地带上。连续轰击约半小时,炮声戛然而止,敌步兵尚未见有何行动,大概是敌方擦洗炮膛,冷却炮身。十分钟后,炮声如前复作,敌步兵开始跑步前进,徒涉新墙河。河水除少数水潭外,一般水深只在膝盖上下,敌兵渡河,几乎未受到阻碍。我第四团第二营阵地上经过一年修筑的野战工事,尽被敌炮摧毁。该营的一个连守兵死伤殆尽,左右邻接的工事却秋毫无损。敌炮在其步兵渡河后,即全部停止射击。
敌步兵渡河后,因受我左右部队的火力斜射,不敢迅速深入,力图扩大突破口,因而延缓前进。敌炮兵在其步兵渡河之后,都未渡河参加而后的战斗,整天也未见敌机活动。双方在突破口边缘交火,轻机枪声时紧时疏,夹杂着掷弹筒的爆炸声,战线逐渐南移,其他方面安然如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向军部随时报告战况,但军部无明确指示,只说:“尽力抵抗。”以当时态势看,敌人如再迅速深入,则我左地区的第六旅归路将被截断。
师长赵公武鉴于当时形势,决心电令第六旅旅长廖康将兵力集结,掌握部队,待令行动。第四旅的第七团蒙受较大损失,第二营的某连,后来生还者只有九人,多是炊事兵。第八团的损伤不大,只在前进据点战斗中伤亡营长以下约五十人。
这一天,从早上七点多钟开始战斗,边战边退,同时集结漫长阵地线上的守军。黄昏时,枪声已接近师部所在地(村名鹅公塘),乃令师部非战斗人员和行李撤退到预备阵地师指挥所。日落后,一轮明月高照,万里晴空(大概是快到旧历八月十五了),轻机枪在村外断续地响着,掷弹筒的射弹不时从屋顶上飞过。我和师长二人面向电话机坐着,特务连的一名传令兵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连长叫我来报告,已经打上了。”师长哼了一声,表示知道了。我对传令兵说:“看你慌的!不要怕,夜里敌人不敢猛进的。告诉你们连长,少放空枪,没有命令不许撇避。”传令兵走后,师长说:“我看你先到后方师部去,架通电台,将现在情况向上级报告,看看有没有什么指示。”我打电话给总机,叫他们来两个人专守这个电话,并告诉总机:“撑到最后时刻。这一段电话线(约三百米)可以不收,背起电话机就可以走。” 我交代完了,就背起图囊和手枪,辞别师长,一个人向预备阵地的师指挥所走去。开始心里还在斟酌发什么电报,想这个仗明天将怎么样。不久,后面的枪声渐渐地沉寂下来,心想今天的战斗大概是结束了。也许是触景生情吧,明月在天,万籁俱寂,不由得忆及“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的诗句。虽是打了一天的仗,却没有什么紧迫感。
我到达后方师指挥所约一小时,就把电报都发出去了。这时已是二十一点多了,前方的枪声都停止了,四野十分平静。还在二十点过后,师长就回来了,决定令第六旅向师部靠拢,第四旅继续钳制当面之敌。一切部署既定,大家都安然入睡。第一天的战斗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天,晴天。东方发白我们就起床了,一面与各方联系,一面整装以待,迎接今天的战斗。到日上三竿,尚无动静。傍午,第六旅的部队回到师部附近休息,没有给它任务;第四旅在正面与敌对峙着。据报:敌人疲劳异常,在树林里就地而卧,不像积极进攻模样。这时得到军部通知:已派第七十军的一个旅渡过汨罗江增援我师。我和副师长赵振起到大荆街附近,迎接这个旅,进入既设的斜交阵地,阵地前沿也只有稀疏的轻机枪声。就这样拖到下午四点多钟,考虑到我们是处在背水地位(后面不远就是汨罗江,可供徒涉的位置不多),态势不利,师长决定向东移动,当夜到关王桥附近山地宿营,如敌前进,我们处在敌人左侧背,可攻可守。黄昏时,师部及直属部队正通过大荆街南端时,
敌重轰炸机六架突然飞经上空,刚刚飞过汨罗江,忽又转回,似有所发现,盘旋了三十分钟之久,未投弹,即结队北返。
P63-P64
一、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彻底打败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进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海外侨胞团结奋斗和世界爱好和平力量的热情支持下取得的。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和国民党广大爱国将士,在抗日最前线浴血战斗,英勇牺牲,为国家、为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了全面反映抗日战争的概貌,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史学工作者提供研究资料,并配合有关方面敌后抗战史料的出版,特将全国政协和各地政协征集的原国民党将领回忆抗日战争的文章,经过审慎的选择和核实,汇编成《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丛书,包括《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晋绥抗战》、《中原抗战》、《武汉会战》、《湖南四大会战》、《闽浙赣抗战》、《粤桂黔滇抗战》、《远征印缅抗战》十二册。
二、本丛书的编辑方针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这一方针,本丛书既如实地反映国民政府中央统帅部在抗日战争各阶段所采取的方针和态度,也反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下国民党部队广大爱国官兵的战绩。这样,读者将从本丛书记述的史料中,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以及国共两党“合则两益,分则两损”的历史教训,从而认识当前实现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本书的编排方法基本上按照各个重大战役发生的时间顺序,但也照顾到地区之间的联系,如《湖南四大会战》即包括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会战和湘西会战;《闽浙赣抗战》则指发生在福建、浙江、江西的战役。这种编法,将更有利于读者了解整个抗日战争史的历程。
四、本书除了选用在大陆征集到的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文章外,还转载了一些在台湾和海外的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文章,这样可使资料更加完整,同时对加深海峡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促进祖国的早日统一也是不无裨益的。
五、由于时间仓促和编者水平所限,加上本书作者多年事已高,对某些战役的具体情节及人名、地名、时间等,记忆不甚准确,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核实工作,难免还会有一些疏漏之处。对一些难以核实的问题,我们尊重作者意见,多说并存,留待继续研究。敬请参加过抗战的老人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
委员会《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编审组
一九八五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