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居里夫人/科学巨人的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松鹰
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她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她是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她是第一个提炼出钋、镭元素的科学家;她是第一个提出“放射性”“放射性元素”的人;她是世界上第一个女性理科博士;她是巴黎大学、也是全法国第一个女性教授……居里夫人闻名天下,但她极端谦虚,逃避荣誉,更拒绝盛名带来的种种利益。爱因斯坦曾评价她说:“在所有著名的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荣誉所倾倒的人。”

松鹰编著的这本故事书《居里夫人》告诉你的,就是居里夫人感人至深的故事。

内容推荐

居里夫人,本名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放射性元素镭和钋的发现者,被誉为“镭的母亲”。她的发现开创了放射科学的研究领域,为人类提供了治癌的新疗法,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她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居里夫人闻名天下,但她极端谦虚,逃避荣誉,更拒绝盛名带来的种种利益。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著名的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荣誉所倾倒的人。”

松鹰编著的这本故事书《居里夫人》告诉你的,就是居里夫人感人至深的故事。

目录

波兰女孩

 铁蹄下的祖国

 玛妮雅

 屈辱

 心比天高

求学路

 “流动大学”

 为姐姐圆萝

 家庭女教师

 伤心的初恋

科学伴侣

 啊,巴黎!

 认识皮埃尔

 简朴的婚礼

 心系科研

划时代的发坝

 贝克勒尔的发现

 两种新元素

 木棚屋

 神奇的镭

 博士论文答辩

荣誉和劫难

 荣获诺贝尔奖

 盛名之累

 皮埃尔的梦想

 祸从天降

再创挥煌

 永远的思忿

 接替皮埃尔

 提炼金属镭

 第二次获诺贝尔奖

伟大的女性

 世界大战降临

 战火中的白衣天使

 劫后重生

为科学献身

 麦隆内夫人来访

 美国行

 春蚕到死丝方尽

附:居里夫人生平简历

试读章节

1867年11月7日,居里夫人出生于波兰首都华沙。她的幼名叫玛妮雅·斯可罗多夫斯卡。当时的波兰处在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统治之下。小小的玛妮雅并不知道,祖国波兰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波兰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波兰地处中欧,北面濒临波罗的海,西面与虎视眈眈的德国接壤,东面是一心想扩展版图、侵略成性的沙皇俄国。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了波兰自古以来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和周边列强砧板上的肥肉。在哥白尼时代,这片美丽的土地就曾狼烟四起,被条顿骑士团的铁蹄践踏。很多人只知道哥白尼是一位天文学家,并不知道哥白尼还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官。为了保家卫国,哥白尼曾经临危受命,担任弗龙堡和奥尔什丁堡的城防最高指挥官。大敌当前,哥白尼作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他临危不惧,大智大勇,率领城堡军民一举击败了条顿骑士团的疯狂入侵。哥白尼因此成为波兰的战斗英雄。

哥白尼去世之后,波兰仍然是连年战火,纷争不停。几个世纪以来,波兰的版图也一再更改。到了18世纪末,波兰先后三次遭到瓜分。

第一次是1772年,沙皇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国在彼得堡会谈,于8月5日签署瓜分波兰的条约。据此,波兰丧失了约35%的领土和33%的人口,波兰沦为俄、普、奥的保护国。第二次是1793年1月23日,沙俄和普鲁士又在彼得堡签订了第二次瓜分波兰的协定。经此次瓜分,波兰成为仅剩领土22万平方千米、人口400万的小国,成为沙俄的傀儡国,波兰国王未经沙皇许可,不得与外国宣战或媾和。1795年1月3日,沙俄和奥地利签订了第三次瓜分波兰的协定,10月24日,普鲁士也在协定上签了字。根据该协定,波兰领土被全部瓜分。至此,存在了800多年的波兰灭亡了!根据这三次瓜分波兰的资料,俄国夺占的领土约占原波兰领土的62%,共约46万多平方千米;普鲁士夺占约20%,共约14.11万平方千米;奥地利夺占约18%,共约12.18万平方千米。经历了这三次瓜分之后,波兰亡国,波兰从欧洲地图上消失了长达123年之久。

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俄国又攫取了普鲁士和奥地利所占波兰的大部分领土,并在这部分领土上建立起波兰王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自封为波兰国王。伟大的波兰钢琴家肖邦,这时还是一个年仅5岁的儿童。

肖邦,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母亲是波兰人,父亲是波兰籍法国人。父亲1794年曾参加波兰科希丘什科起义。肖邦自幼喜爱波兰民族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满20岁就誉满欧洲。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却很勉强。肖邦后来主要生活在法国,39岁时英年早逝。他创作了大量的钢琴曲,其作品有着深厚的民族风格,充分体现了波兰的民族精神。

1837年,肖邦严辞拒绝了亚历山大二世授予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由于长期漂泊在异乡,肖邦后期的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肖邦临终时嘱咐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波兰人民不甘心做亡国奴。在玛妮雅出生前四年,即1863年1月,波兰15个地方爆发了推翻沙俄统治的大起义。这是波兰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反对沙俄压迫的民族起义。参加起义的有工人、手工业者、小资产阶级和农民。起义者在波兰王国境内袭击沙俄占领军,给俄军以沉重打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调集了20余万俄军,联合普鲁士军队镇压了起义。有3万多名起义者战死沙场,约1500名起义志士被处于死刑。起义失败后,近万名波兰人被沙俄统治者流放到西伯利亚。P3-5

序言

世界因他们而精彩

这套《科学巨人的故事》(第二辑)总共10本,撰写了14位科学巨人的传记故事。他们是居里夫人、诺贝尔、瓦特、斯蒂芬孙、富尔顿、福特、莱特兄弟、麦克斯韦、马可尼、莫尔斯、贝尔、贝尔德和爱迪生。

居里夫人,这位伟大女性发现的镭为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她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化学两个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成为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诺贝尔,这位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奖的创立者,他一生钟情炸药,却厌恶战争,憧憬和平。他创立的诺贝尔奖,成为全世界科学精英们追求的梦想。

瓦特,这个英国工匠的儿子,他发明的蒸汽机带动了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生活和世界文明完全改观。“它(蒸汽机)武装了人类,使人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在瓦特蒸汽机的带动下,矿工出身的斯蒂芬孙发明了火车,开辟了全球铁路运输事业;自学成才的工程师富尔顿,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机轮船,为世界航海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福特,这个农民出身的汽车大王,他的T型汽车创造了一个时代的奇迹,正是他“为世界装上了轮子”,使汽车从奢侈品变成大众化的交通工具。莱特兄弟,这两个想征服蓝天的美国大男孩,历尽挫折,亲密合作,最终实现了人类飞行的梦想。

因为他们,人类可以乘着火车、汽车、轮船和飞机,在陆地上奔驰,在海洋里畅游,在天空中翱翔。世界变得便捷了。

麦克斯韦,这位可与牛顿、爱因斯坦齐名的英国物理学大师,他创立的电磁理论,天才地预见了电磁波,为后来无线电的诞生和发展开辟了道路,被誉为“电波之父”。我们今天生活在电波世界中,电视、广播、无线电通信、导航、遥控、遥测、雷达等现代新技术,都受惠于他的贡献。意大利青年马可尼,后来居上,成功地实现了用电波传递信息,成为举世闻名的无线电发明家。

莫尔斯,这位美国画家41岁时因受科普演讲的鼓舞,半路改行研究电报,后来竟创造奇迹,获得成功。他的发明,揭开了人类通信史上的崭新一页。有意思的是,追寻着他的足迹,苏格兰青年贝尔发明了电话,使人类“顺风耳”的梦想成真;另一个苏格兰青年贝尔德,发明了电视,让“千里眼”也变成现实。和贝尔同岁的爱迪生,这位家喻户晓的发明大王,他的留声机、电灯、蓄电池、电影放映机等上千项发明,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正是他把光明带到了人间。

这14位科学巨人的成才道路和创业经历,坎坷曲折,多姿多彩。他们的高尚品格和精神风貌,能给人许多启迪。如贝尔发明的电话改变了世界,但他却从不以电话发明家自居,一生致力于聋哑儿童的教育。莫尔斯、马可尼、贝尔德都是业余电子爱好者,但是他们敢想敢干,善于吸取前人的经验,最后脱颖而出,摘取了发明的桂冠。爱迪生一生从未停止过发明。他的座右铭是:“我探求人类需要什么,然后我就迈步向前,努力去把它发明出来。”居里夫人热爱祖国,一生淡泊名利,倾其毕生精力从事放射性研究,并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当我们重温他们的故事,倍感亲切,也感到振奋,深受鼓舞。他们那种为人类造福的理想,那种敢于创新的精神,那种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的毅力,将永远激励后人。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他们发明的火车、轮船、汽车、飞机和电灯、电报、电话、无线电、电视,世界将不再精彩。

让我们向这些科学巨人们致敬!

松鹰

2014年2月18日于成都兀岭书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5: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