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还不断告诫孩子:读书要认真,工作要踏实,生活要俭朴,只有具备这些道德品质,才能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在他的教育下,儿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他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誉于后世。
下面是《训俭示康》译文的部分内容。
司马光写道:“我本来是贫寒人家的子弟,世世代代以清白的家风相继承……我一生穿衣服只求抵御寒冷,吃饭只求饱腹……许多人都把奢侈浪费看作光荣,我却把节俭朴素看作美德。别人都讥笑我固执而不通达,我则不以此为缺陷。孔子说:‘与其因为奢侈而骄傲,不如因为节俭被人看作固执与不通达。’又说:‘因为俭约而犯错误的,那是太少了。’又说:‘读书人有志于道义,却认为吃得不好、穿得不好是羞耻,这种人是不值得跟他谈论的。’古人把节俭作为美德,现在的人却把节俭看作是缺点,唉,真奇怪呀!”
“近来士大夫家庭,酒如果不是照宫内酿酒的方法酿造的,水果、下酒菜如果不是远方的珍贵奇异之品,食物如果不‘是品种繁多,食具如果不是摆满桌子,就不敢约会招待客人朋友。为了约会招待,往往先要用几个月的时间准备,然后才敢发请柬。如果有人不这样做,人们就会争着非议他,认为他没有见过世面、舍不得花钱。因此,不跟着习俗顺风倒的人,就少了。唉,风气败坏成这样,居高位、有权势的人虽然不能禁止。难道能忍心助长这种恶劣风气吗?”
“张文节当宰相时。自己生活享受如同以前当河阳节度判官时一样。跟他亲近的人中有人劝他说:‘您现在领取的俸禄不少,可是自己生活却这样节俭。您虽然自信也确实是清廉节俭,但外人对您很有讥评,说您如同公孙弘盖布被子那样矫情作伪,您应该稍稍随从众人的习惯做法才好。”张文节叹息说:‘我今天的俸禄这样多,即使全家穿绸缎的衣服,吃珍贵的饮食,还怕不能做到吗?但是人们的常情是,由节俭进入奢侈容易,由奢侈进入节俭困难。我今天的高俸禄哪能长期享有?我自己的健康哪能长期保持?一旦处境跟现在不一样,而家里的人习惯于奢侈生活已经很久,不能立刻节俭,那时候一定会因为挥霍净尽而弄到饥寒无依的地步,哪比得上我做大官或不做大官、活着或死亡,都像同一天这样节俭好呢?’唉,有道德才能的人的深谋远虑,哪里是凡庸的人所能比得上的呢!,,
“鲁国大夫御孙说:节俭是人类共同的好品德,奢侈是最大的罪恶。凡是有好品德的人都是由节俭中培养出来的。节俭就少贪欲:有地位的人少贪欲,就不会为外物所役使,不会受外物的牵制。可以走正直的道路;没有地位的人少贪欲,就能约束自己,节约用费,避免犯罪,丰裕家室。奢侈就会多贪欲:有地位的人多贪欲,就会贪图富贵,不走正路,最后招致祸患;没有地位的人多贪欲,就会多方营求,随意浪费,最后败家丧身。因此,做官的如果奢侈,就必然贪赃受贿:在乡间当老百姓的如果奢侈,就必然会盗窃他人财物。”
为了说明奢侈的教训,他写道:“卫国大夫公叔文子在家里宴请卫灵公,大夫史鳝知道公叔文子一定会遭到灾祸。果然,文子去世后,文子的儿子公孙戍就因为奢侈招罪,出国逃亡;到了孙子一代,则因为奢侈而家人死光。西晋大官石崇以奢侈浪费来向人夸耀,终于因此而死在了刑场上。宋真宗时的宰相寇莱公的豪华奢侈,在当代人中堪称第一,但因为他的功业大,所以人们不批评他。可是他的子孙习染他的家风,也豪华奢侈,现在多数穷困。”
P4-5
《爸爸去哪儿》火了,几个孩子萌化了一大片观众,也让我们开始关注“父教”这个话题。节目告诉每一位父亲,父亲不仅仅只是个家庭角色,更是重要的教育者,其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一点也不亚于母亲。可惜很多家庭忽略了这一点,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很难找到父亲的身影。
《爸爸去哪儿》的热播和受欢迎程度,预示着“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回归。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父亲的角色被赋予了很多义务和责任。尽一个家长的所能去爱他,去抚育他,不仅是母亲的事情,更需要每一个父亲以男人的角度去思考、去实施。父爱,是造就天才的关键。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爱和母爱有着各自不同的影响作用。母爱可使子女身体和情感得到健康的发展,父爱的功能则表现在教会孩子怎样应付和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人生问题:母爱代表着人性和社会生活情感方面,父爱则往往象征着事业、思想、秩序、冒险和奋斗,代表的是理性方面,其主要表现在对孩子成就感的培养上。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也与父亲有关,椐有关机构调查表明,如果有一个好的父亲,那么,孩子在数学和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就会比较高,在人际关系上会更有安全感,自尊心也会比较强,很容易与人相处。所以,给予孩子的最理想的教育应该同时兼具父爱和母爱两方面的内容。
现在较为普遍的问题是,一些做父亲的往往忽视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教育责任,致使孩子所受的父性教育严重不足。这样的孩子容易形成所谓的“偏阴性格”,即脆弱、胆小、多愁善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等。所以,父亲应“亲临”教育第一线,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自主能力,使孩子更好地适应现实世界和未来社会。
有人说:“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教师。”在此提醒所有的父亲:孩子的成长,天才的培养,父亲绝不能走开! 鉴于此,本书选取了100个短小精悍的父教故事,用故事诠释深奥的教子哲学,配以最新的现代教育方法,替代那些空洞的长篇大论和乏味的教育原理,在轻松的阅读之中,解决父亲教子的困惑。
愿每一位父母都能拿起这本书看一看,想一想书上所提到的问题。也许,你就会改变你在过去形成的那些习惯和方法。如果你能采取书中的办法,那么你的孩子从此就可以高高兴兴地按照你的心愿去完成你要他做的事情。
法国教育家爱尔维修说:“即使是很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只要你教导得当、培育得法。你的孩子就一定会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成为一名出色的人,而你也将成为一个自豪的爸爸一一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
《爸爸去哪儿》的热播和受欢迎程度,预示着“父亲”回归,成为教育的期盼。谈旭编著的《爸爸我们去哪儿--世界最具影响力名人的100个父教法则》在此基础上,选取了100个短小精悍的父教故事,用故事诠释深奥的教子哲学,配以最新的现代教育方法,替代那些空洞的长篇大论和乏味的教育原理。在轻松的阅读之中,点醒父亲教子的困惑。书中详细阐述的早教、立志、自学的家教原则和特才特教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应对当下和未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精英家教的明智选择。
谈旭编著的《爸爸我们去哪儿--世界最具影响力名人的100个父教法则》选取了100个短小精悍的父教故事,用故事诠释深奥的教子哲学,配以最新的现代教育方法,替代那些空洞的长篇大论和乏味的教育原理。在轻松的阅读之中,点醒父亲教子的困惑。愿每一位父母都能拿起这本书看一看,想一想书上所提到的问题,可能就会改变你在过去形成的那些习惯和方法。如果你能接受我们的办法,那么你的孩子从此就可以高高兴兴地按照你的心愿去完成你要他们做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