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只老虎在浴室》是当代知名影评人毛尖的影评集。该书充分显示出了毛尖深厚的电影评论功夫。用一个词概括本书就是“接地气”。毛尖文字充满了灵气,让读者往往能够读上瘾。本书取名为《有一只老虎在浴室》,从名字可见作者的文笔犀利,文字率真,猛于虎。
《有一只老虎在浴室》是毛尖的经典电影评论文集,以优美而感性的文笔,重现了一部部独特电影的画面,发现了那些潜在的隐情与流动的心声,构筑了一部入情入色入世的电影浪漫史。书中的文章像一部纸上进行的电影,细腻地展现了电影界的风情万种和人世的奇诡变幻。作者让自己内心和演员、导演的内心交叉重叠,叙述着电影世界带罪的美。
姜文放过刘嘉玲,刘嘉玲呢
十天了,纸上网上还都是《让子弹飞》,索引派,隐喻派,学院派,江湖派,明枪的明枪,暗箭的暗箭,崇拜的崇拜,批判的批判。印象比较深的是,豆瓣上有人对黄四郎和张麻子进行了史前史考据,得出的结论有维基解密的效果:黄郎张麻都是辛亥革命的遗产。
姜文一定喜欢这样的解读。虽然他想甩开第五代,跨过第六代,但是年龄在那,姜文的野心不稀薄。不过,后来在天涯上看到,黄四郎张麻子这些人被说成了毛泽东刘少奇,而且讲得那个神神道道,一部贺岁片,活生生被博士成政治片,我就觉得,中国电影实在是太少了。
《让子弹飞》拍得很牛逼,看完以后也觉得high,high的,尤其是葛优,百分百一代优伶,状态之好,可以压黄金时代贺岁港片的阵脚,轻轻松松夺了姜文,包括发哥的气场。导演大概有些不爽吧,影片最败的一笔就是葛优之死,时间地点都不对,而且,葛优一死,群优无首。发哥后来说的台词简直豪迈,姜文接着玩的段子简直下流,人民群众更是成了下三烂。让人奇怪的是,网上还有很多人赞赏这个段落,说民众就是这样,哪边得势站哪边,而且上纲上线到,中国革命如此,世界革命莫不如此。
嘿嘿,世界革命不是这样,中国革命更不是这样。姜文的这部电影,就不要扯到革命上去了吧。说到底,中国导演中,姜文是最具好莱坞气质的。二十五年前,马识途的《盗官记》就被当时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过电影,取名《响马县长》。张麻子从开头的绿林好汉,到青天县官,到最后的赴死英雄,用的是新中国电影的传统叙事,地主就是地主样,姨太就是姨太腔,一言以蔽之,好人好样,坏人坏样,百姓就是百姓样,而革命,就包含了杀土豪分田地,抵御美色和从容就义。两相比较,《让子弹飞》的好莱坞特征就非常明显,主人公很“人”,尤其表达为男人性,表达为姜文摸着刘嘉玲的胸说,我不会欺负你,表达为姜文很坦白承认,喜欢小凤仙兮兮的周韵,更表达为最后的孤家寡人,单身上路。妈的,还有比这最后的寂寞英雄更好莱坞的吗?不过,姜文的这种好莱坞不让人反感,因为他很聪明,接了当代中国生活的地气,尤其是台词,青春,网络,给力。
上周,去参观了好莱坞片场,集中看了一些好莱坞制造的经典电影,深深感觉,好莱坞制造的类型片,的确还是巨大的文化遗产,而我们中国电影,虽然也创造了自己的电影语法,但没有掌握类型片语法,总是不能完全掌握现代观众。现在姜文出来,把类型片玩到三人转,不仅本土观众逗得哈哈笑,好莱坞的片商也出来抢版权,所以,在任何意义上,《让子弹飞》都是部好电影,都应该给掌声。
可是,学院派担心,这样下去,票房大好的姜文会不会沦为冯小刚?呵呵,我想不用担心,姜文的电影野心绝对不是冯小刚能比,姜文跪着也不会去拍《非诚勿扰2》。顺便说一句,《非2》之后,冯小刚算是绝育了。不过,看完《让子弹飞》,心里总觉得还有地方不踏实。我的意思是,姜文要是领着中国导演把类型片玩熟,那是大好事,但是,玩到最后,那么西部英雄的一个结尾,又让人觉得,啧啧,就算姜文放过刘嘉玲,刘嘉玲呢?肯定不想放过姜文。
刘嘉玲不放过,好莱坞也不会放过姜文。不过,对于才华无限的姜文,我们可以用电影台词祝福他:让子弹飞一会儿。P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