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新疆”系列丛书共分十册,从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名胜、资源、风景、美食、经济、国际交流等十个方面入手,描画出生动而又丰富多彩的新疆人文画卷,展现了一个独具民族特色而又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新疆。具有如此无穷魅力的新疆,正等待着您去亲近,去领略,去欣赏……
田卫疆编著的《往事新疆》为丛书之一,本书通过对新疆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通过对历史故事的描述,不仅使读者了解了新疆在历史上的演变,更在历史故事的吸引下,加深了读者对新疆的认识,值得一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往事新疆/魅力新疆系列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田卫疆 |
出版社 | 五洲传播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魅力新疆”系列丛书共分十册,从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名胜、资源、风景、美食、经济、国际交流等十个方面入手,描画出生动而又丰富多彩的新疆人文画卷,展现了一个独具民族特色而又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新疆。具有如此无穷魅力的新疆,正等待着您去亲近,去领略,去欣赏…… 田卫疆编著的《往事新疆》为丛书之一,本书通过对新疆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通过对历史故事的描述,不仅使读者了解了新疆在历史上的演变,更在历史故事的吸引下,加深了读者对新疆的认识,值得一读。 内容推荐 田卫疆编著的《往事新疆》描述了新疆从远古到汉代,从魏晋到隋唐,从宋元到明清,到民国直至解放,新疆在地域、民族,以及同中原内地的关系等方面的发展演变。为读者梳理了新疆历史的发展脉络。 目录 文明的曙色 “三山夹两盆”及其环境 从“和什托洛盖”的石头谈起 楼兰及“楼兰美女” 周穆王西巡的传说 “汉之号令班西域” 西域的“行国”和“城郭诸国” “凿空”西域的张骞 荡气回肠的,“黄鹄歌” 首任西域都护郑吉 莎车王家族逸事 “投笔从戎”的故事 丝绸之路的拓展 魏晋时期的西域 “郡县制”的推行 北方强族南下西域 “汉魏遗黎”高昌国 刻在木牍上的神秘文字 绚丽多彩的佛教文化艺术 大唐盛世之下 唐僧取经 侯君集奉命收复高昌 安西都护府的建立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吐蕃与阿拉伯帝国的武力对决 漠北回鹘迁居西域 群雄争霸的年代 高昌回鹘始末 喀喇汗王朝 昆仑山下的尉迟家族 “契丹”——中国的代名词 叱咤西域的“马背”族群 成吉思汗对西域的管辖 蒙古“黄金家族”纷争 畏兀儿亦都护的故事 秃黑鲁·帖木儿汗及其后裔 西域“驿道”和“站赤” 哈密卫·金路 叶尔羌轶闻 清朝经营西域 “准噶尔盆地”名称的由来 乾隆的《格登山纪功碑》 “伊犁将军”及其驻扎的“惠远城” 屯田戍边 避暑山庄的贵客 西北边疆“失落的土地” 从东南到西北:林则徐遣戍伊犁 左宗棠临危受命 1884:新疆设省 清人笔下的西域各族形象 晚清新疆文物的流失 民国风云 辛亥革命的尘封一页 终于新疆的“杨将军” 短命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盛督办”的新疆十年 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 “新疆号”战斗机运送抗日前线 “三区革命”的来龙去脉 民心所向:新疆和平解放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试读章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北边疆,一直都是中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陆上交通要道。特殊的地理和自然环境因素,使新疆很早以前就成为人类活动和居住的重要区域,不断出现的史前考古文物提供了足够的实物证明,新疆史前文化呈现出独有的区域特点。“三山夹两盆”及其环境 如果说历史的人文内容需要一个合适的舞台来展示,那么地理环境应该就是这样一个大舞台,舞台布局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演艺的内容与效果。一位中国知名的地理学家曾说过,“什么样的舞台就决定着什么样的剧种”,所以,深刻认识新疆的历史不能不了解该地的地理和环境状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部,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中国境内距离海洋最远的省区,干旱少雨是它的基本自然特点。但是,地质时期的新疆却与之相反,数亿年之前,也就是从距今25亿年的震旦纪到距今1.95亿年的早侏罗纪,新疆是一片碧波万顷的汪洋大海。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距今6700万年的第三纪,新疆在经历了反复的海陆交替之后,至早第三纪末,在喜马拉雅山早期造山运动影响下,海水才退出新疆全境。在距今1200万年的上新世末以来,随着天山、阿尔泰山和昆仑山的强烈隆起,南、北两大封闭盆地形成,从而构成今日新疆的基本地貌轮廓,即通称的“三山夹两盆”。“三山”指新疆境内从北到南排列分布的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诸山系,“两盆”指分别夹在三座山脉之间的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在三山夹两盆的西端,矗立着高耸入云的帕米尔高原,它如同一条彩带,蜿蜓曲折地由北至南呈斜状将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诸山系联结在一起。 三山夹两盆的地理地貌特点对新疆特殊的自然环境,以及别具一格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三面高山环绕,大体上使新疆形成一个天然的封闭地理单元。除了阿尔泰山之西的准噶尔盆地以西有山地缺口,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冷湿气流多少可以进人这里,从而带来水汽形成降雨,气候较为湿润外,大部分地域则因为高山相隔,来自海洋的东亚季风、西南季风等湿润气流很难到达,从而使新疆成为中国最为特殊的内陆干旱区。不过,与没有高山、冰川和绿洲的非洲撒哈拉沙漠或澳洲的荒漠地带截然不同的是,新疆周边诸群山巍岭中分布的星罗棋布的冰川河流,常年不断地将大量冰雪融水注入两大盆地,进而在干旱荒漠中形成了生机盎然的片片绿洲和草原,给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从而使该地区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在这个封闭的地理单元内部,巍峨的天山从东到西横亘在新疆中部,准噶尔和塔里木两大盆地分列南北两端,这一地貌特点使新疆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北疆年降水比南疆丰富许多,而南疆冬季则比北疆暖和。这种特殊的地理因素所构成的自然环境,不仅形成历史上北疆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南疆则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结构,而且还构成两地区居民迥然相异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影响着人们的文化模式和思想观念。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位名叫宋云的中原佛僧途经新疆前往印度取经,在路过帕米尔高原的朅盘陀国(今塔什库尔干)时,宋云与当地居民聊起两地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差异,无意间说到中原地区的农民主要是依靠天上降雨来安排自己的农活,即刻引起当地居民的讥笑,他们说,人们怎能倚赖天降雨水进行耕作?宋云感到万分诧异。这就是生存状况不同所导致的文化观念上的差异。祖祖辈辈聚居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上的人们一直是依赖冰雪融化的河水来灌溉土地,而中原内地的农民则主要靠天上降雨来从事农业生产。新疆由于受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成为中国距离海洋最远的内陆干旱地区,倚赖高山融雪融冰灌溉的绿洲是新疆各族人民生活的热土家园。 值得提及的是,新疆境内南、北以及西面皆山脉环绕,唯东部无高山相阻,有坦途同中原地区相通。这一地形特点使新疆同外界的交往联系自有史以来就存在着天然的东倾性,它对于密切新疆同内地之间的关系,保障秦汉以后新疆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在人类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因素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旷原沙海、高山逶岭以及极度干旱少雨的气候环境给新疆的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但是同时又给人类的生存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例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尤其是中国海上交通大规模畅行之前,从中原通往西方各地的陆上通道,亦即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就是行经新疆通往西方各地的,新疆大地的沙漠和绿洲充任着重要的交通枢纽。新疆各族人民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形式多样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为中华文明宝库增光添彩。 P2-5 序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6,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8个国家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新疆有长达数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和多宗教并存的地区。从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5年)开始,它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疆是中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现有55个民族成分,主要包括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锡伯、满、乌孜别克、俄罗斯、达斡尔、塔塔尔等。2013年末,新疆总人口约为2264.5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1%。 新疆有数不清的名胜古迹,有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有灿烂的民族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多元的宗教信仰;这里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地形多种多样,风光雄浑壮美;这里物产丰饶,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牛羊成群,粮棉遍野,瓜果四季飘香……新疆是个散发着神奇魅力的地方! 为了让国内外的广大读者了解一个立体的、鲜活的、开放的新疆,我们编辑出版了这套“魅力新疆”丛书。本丛书共10册,分别介绍新疆10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希望本丛书能带您展开一段“魅力新疆”之旅。 2014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