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宋州砀山午沟里人,在家排行老三,小名朱阿三,其父是个私塾先生,在乡里开学堂授课。相传朱温出生时,他家屋顶上方红光冲天。乡里人都以为他家失火了,急忙挑着水去救火,谁知,众人到了一看,他家房屋竟然安然无恙,只听到呱呱的婴儿哭声。大家十分诧异,纷纷说道:“我们明明看到有红光,为什么到跟前却没什么异常,莫非这孩子以后能成大气候,才有这样的异兆?”一世枭雄一降生就惊师动众,可见气象不凡。
朱温三五岁的时候,也没什么惊人之处,只喜欢舞棍弄棒,与邻居的小孩嬉戏耍闹。他二哥朱存和他一样是个淘气鬼,经常受到父母的训斥却屡教不改。唯独大哥朱全昱生性忠厚,待人有礼,颇具父亲的风范。其父朱诚曾对乡里人说:“我一生熟读五经,并靠此养家糊口。我家三个儿子,只有老大靠谱,其他两个都不肖,不知道我家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后来,朱诚抑郁成疾,竟然去世了,留下了母子四人。由于没钱,他的丧葬费还是亲族邻里帮着出的。为了混口饭吃,母亲迫不得已带着朱温等兄弟三人前往萧县,到富人刘崇家做帮佣。老大朱全昱勤勤恳恳,老二与老三却一个粗心大意,一个狡猾懒惰。有一次,刘崇训责朱温道:“朱阿三,你平时喜欢说大话,夸自己无所不能,其实你是一无所能。你想想,你在我家当帮佣,哪些地是你耕的,哪些田又是你灌溉的?”朱温回答说:“市井之民,只知道种庄稼,哪晓得男儿朱温像志在四方,我岂会长当种田佣?”刘崇见他顶嘴,就要拿棍打他。刘崇的母亲急忙拦住儿子说:“打不得,打不得!你不要看不起阿三,他将来肯定了不得哩!”
崇母何出此言?原来,朱温刚到刘崇家的时候不过十四五岁,一天,崇母正熟睡间被一阵奇怪的响声惊醒,便起床探视,只见一条赤蛇盘旋在朱温的床上。那蛇身鳞甲森森,光芒闪闪,吓得她毛骨悚然,不自觉地一声惊呼。这声惊呼吓醒了朱温,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蛇居然不见了。由此,崇母觉得朱温异于常人,就格外优待他,还经常给他栉发,当孙子一样对待。刘崇很孝顺,见母亲阻止就罢了手。朱温还是继续住在刘家,一如既往地耍无赖,等到及冠之年,仍然本性不改,时常惹祸。一次,崇母也忍不住责备他太顽劣,问他到底想干什么。朱温说自己喜欢骑射,想到山林里打些野味给主人家吃。崇母同意了,取了把以前的箭给他,并叮嘱他一定不要误伤他人,切勿惹祸。
这次,朱温倒是很听话,整日带箭入山打猎。日复一日,他捕猎的技术越来越娴熟,即使像鹿这样跑得很快的动物,他也能徒步追到。刘崇见朱温每次都满载而归,十分欣喜,直夸他有才能。老二朱存见状心痒,便向刘崇讨了一把箭,与弟弟一起去打猎。两人朝出暮归,从未空手,却也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逍遥自在。一日,二人又去打猎,恰好遇到宋州刺史张蕤的老婆和女儿去庙里烧香,朱温对张蕤的女儿一见钟情。回来的路上,朱温对朱存说:“二哥,你可曾听父亲说过汉光武帝的故事?”朱存问怎么了,朱温答道:“汉武帝做皇帝的时候,曾经自叹道:‘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你说我们配当汉武帝吗?”朱存大笑道:“你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自量力!”朱温愤然道:“时势造英雄,想当年刘秀有什么,不也平地升天,做了皇帝,娶了阴丽华,你怎么知道咱们不可能?”朱存再次大笑道:“你真是痴心妄想到家了!你我寄人篱下,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还想什么娇妻美妾?就照你的妄想来说,也必须得有依靠,怎么可能平白无故成大事?”朱温直言道:“不是从军就是做贼,现在唐室已乱,兵戈四起,前段时间听说王仙芝在濮州发难,近期又听说曹州黄巢起义。你我这般英勇,若是追随黄巢,抢些子女玉帛也是容易的事。咱们何必在这里厮混,埋没英雄!”朱温的这一席话,说得朱存也热血沸腾,两人当下决定投奔黄巢。第二天,他们便辞别母亲和主人动身了。
当时,黄巢正占据曹州,横行山东,掠夺州县,郓州、沂州一带已经落入他的手中。各地的亡命之徒,纷纷投奔他,他也来者不拒。朱温兄弟二人到达之后,头目黄巢见他俩身材壮大、武艺高超,当即留下他们。兄弟两人既然做了贼寇,便与官兵为敌,于是仗着全身勇力,勇往直前,所向披靡,后都被提拔为队长。朱存乘势掠夺妇女,作为妻妾;而朱温心中一直对张蕤的女儿念念不忘,几乎有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意思,因此独来独往。几年过去了,朱温在军中屡建功绩,居然成了黄巢的左右臂,充当亲军头目。于是,他怂恿黄巢攻打宋州,当然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黄巢同意了,便派他领兵数千,围攻宋州城。不料,宋州知府张蕤早已离任,而现任知府有些能耐,防守严密,宋州城久攻不下。朱温有些失望,后又听说官军的援兵到了,便率众人回去。不久,黄巢领军南下,命朱温留守山东,朱存随行。黄巢一路南下,所向无敌,最终攻陷长安城。唐僖宗逃往兴元,黄巢竟然僭号称大齐皇帝,改元为金统,命朱温屯守渭桥。之后,朱温先是被任命为东南面行营先锋,后为同州防御使,屡次得到黄巢的提拔。然而,朱温事业得意,情场却失意,原来这么多年来他心中一直挂念着张女。或许是天公作美,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的部下捉到了张女,朱温欣喜万分,便娶她为妻。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