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流传在老北京胡同里的趣闻传说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都,流传着难以计数的趣闻传说。北京的胡同就像是这座都城的血脉,默默地流淌着老北京的文化之血,它以自己的独特形式保存了历史珍贵的片段,堪称是见证中国历史风云变幻的活化石。北京的每一条胡同、每一处角落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那里曾封存了多少悲欢离合的往事和爱恨情仇的传奇故事,没有人能全部知道。老北京人喜欢如数家珍地谈论这些掌故,生活在京城的年轻人和外地游客也会为之着迷。爱上北京城,爱上这座城的文化,自然也会恋上这里大大小小的胡同。

墨非编著的《流传在老北京胡同里的趣闻传说》带你拾趣京城胡同传奇故事,品味别具特色的老北京传统文化。

内容推荐

墨非编著的《流传在老北京胡同里的趣闻传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漫谈的形式,简要介绍了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和命名方式以及北京的胡同之最;第二部分是全书的主体部分,详细收录了有关北京胡同的传说轶事,谈古论今,将中国的历史、名人、民间传说和胡同文化紧密结合,故事或风趣,或哀婉,或传奇,或感人,娓娓道来,犹如一部长篇史诗,又如一部特色名人录和传说故事集锦,给人以历史的沧桑感,又带给人许多积极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北京胡同的历史也是北京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历史篇章中那些具有深刻影响力的风流人物及文人雅士、平民百姓,皆成为穿起历史项链的一粒粒色彩斑斓的明珠。本书将带你走进他们的世界,给你一种解读历史的全新方式,透过这些鲜活的人物,我们将得到很多有价值的启示。

目录

第一部分 老北京胡同漫话

 1.流传在老北京城里的“胡同文化”

源远流长的老北京“胡同文化”

“胡同”一词由来已久

“胡同文化”悠久的历史渊源

 2.网罗在世间万象中的胡同命名

包罗万象的胡同命名

妙趣横生的胡同名字

历史嬗变中的胡同名称

 3.扎根在怀旧记忆里的北京胡同之最

最长的胡同——东交民巷

最短的胡同——一尺大街

最宽的胡同——灵境胡同

最窄的胡同——钱市胡同

最古老的胡同——三庙街

拐弯最多的胡同——九湾胡同

最具京味儿的胡同——琉璃厂

第二部分 老北京胡同轶事

 4.史家胡同

史可法死守扬州城

凌叔华与泰戈尔深宅论画

竺可桢的求学趣事

 5.砖塔胡同

行秀禅师佛法普度众生

张恨水于低调处见风雅

鲁迅怒向刀丛觅小诗

 6.四眼井胡同

无名井里冒出皇家御用水

 7.大甜水井胡同

蝈蝈引甜水的传说

 8.礼士胡同

宰相刘罗锅不改布衣本色

 9.鲜鱼口胡同

火神爷火烧鲜鱼口

鲜鱼口鱼仙赠金

 10.西半壁街胡同

热血英豪大刀王五创镖局

一代宗师霍元甲威震中华

 11.西直门外大街

高亮赶水救幽州

 12.什刹海

活财神沈万三掘出十窖雪花银

钟鼓楼铜匠女舍身铸钟

 13.八大胡同

明穆宗与果饼的佳话

赛金花邂逅瓦德西

 14.宋姑娘胡同

宋姑娘出嫁惹风波

 15.东堂子胡同

蔡元培造就北大一流学府

沈从文寂寞沉浮著古史

 16.赵堂子胡同

中国古建筑学奠基人朱启钤的京城旧事

 17.棉花胡同

秦良玉戎马丹心垂千古

小凤仙助蔡锷金蝉脱壳

 18.铁狮子胡同

金枝玉叶和敬公主宅邸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曹禺的蜕变之痛

欧阳予倩的戏梦人生

 19.帽儿胡同

末代皇后婉容的凄婉一生

冯国璋的大家风范

 20.北总布胡同

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

金岳霖的柏拉图之恋

 21.东总布胡同

瞿秋白和俄文专修馆的不解之缘

萧乾大酱园里的爱情与文学

 22.辟才胡同

辟才胡同的逸闻传说

慈禧垂帘听政背后的秘史

 23.三不老胡同

航海第一人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

 24.跨车胡同

齐白石的笔墨丹青

 25.丰富胡同

老舍钟爱的丹柿小院

 26.鲁班胡同

木工开山鼻祖鲁班的传说

 27.粉子胡同

珍妃的清宫遗梦

瑾妃的中庸之道

 28.府学胡同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29.烧酒胡同

悖亲王奕谅奇闻趣事多

奕谅后人挥霍无度败家业

 30.魏染胡同

邵飘萍铁肩辣手创《京报》

一代佞臣魏忠贤的宦海生涯

 31.海柏胡同

孔尚任成败桃花扇

 32.东不压桥胡同

詹天佑披荆斩棘铸就中国第一铁路

 33.细管胡同

国歌歌词作者田汉的戏剧魂

 34.文昌胡同

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一世情缘

 35.东安福胡同

袁世凯的荒诞政史

 36.驴肉胡同

一朝宠臣和珅的盗墓趣闻

僧格林沁驰骋沙场化传奇

 37.无量大人胡同

无量大人胡同由来的传说

梅兰芳三改《霸王别姬》

 38.丰收胡同

艾青浴火重生的激情

 39.鬼门关胡同

康熙诛杀索额图父子

 40.小石虎胡同

曹雪芹的一把辛酸泪

梁启超创建松坡图书馆

 41.木厂胡同

大太监李莲英的双面人格

康熙捐建同仁堂

 42.贾家胡同

林则徐虎门销烟

曾国藩家训抵万金

 43.东四八条

叶圣陶海棠花下享天伦

 44.东四九条胡同

末路狂花川岛芳子的最后岁月

 45.缎库胡同

明英宗的南宫之困

多尔衮与孝庄的情感纠葛之谜

 46.钱粮胡同

“民国祢衡”章太炎大闹幽禁地

 47.豆嘴胡同

金光洞兔儿爷义惩盗粮贼

 48.后圆恩寺胡同

茅盾晚年鲜为人知的生活

 49.菜市口

谭嗣同血染菜市口

一代女侠秋瑾的烈血雄心

李大钊奏响《晨钟报》号角

 50.中剪子巷

冰心有过的青春风华

 51.银碗胡同

严嵩行乞垂死街头

 52.东罗圈胡同

卞之琳的鱼化石之恋

 53.慈惠胡同

朱光潜荒芜宅第里的美学研究

 54.方巾巷

绘画大师徐悲鸿的北京之行

试读章节

1.流传在老北京城里的“胡同文化”

源远流长的老北京“胡同文化”

北京城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代化气息浓郁,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繁华的商业大街,处处体现出发达的商业文明,然而人们真正感兴趣的却不是这些,北京人引以为荣的也不是这些,北京的魅力主要表现在自身骨子里的文化厚味。每年来京旅游的游客一下火车,就会遍地寻访北京胡同,胡同旅游热随之兴起。

那一条条曲径幽深的胡同巷陌,一座座别县特色的四合院,诉说的是悠悠岁月沉淀的历史,镌刻的是北京城的文化底蕴,洋溢的是老北京的风情别韵。北京的胡同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形成了数干条胡同,数量之浩繁,着实令人惊叹。中国的建筑和交通讲求格局方正,城区内纵横交错的大小胡同,构成井字格局的阡陌交通,两旁建以方方正正的四合院,给人以整齐庄重感。

胡同是北京人的文化之根,孕育出了北京的风土人情和民族底蕴。徜徉在曲曲折折的胡同巷陌里,不禁让人产生怀古幽思之情:多少帝王将相在朝代更迭中匆匆退场,多少英雄豪杰在旧城风雨中书写传奇,多少文化名人在历史的变迁中挥毫泼墨写下了不朽的著作,又有多少爱恨情仇和趣闻逸事在这里汇集交织?

纵使我们从厚重的历史文化中抽身,一声“黑芝麻糊”的叫卖,一个惟妙惟肖的面人,一串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芦,也能让我们感受到胡同里浓浓的京味。胡同文化是高雅的,也是世俗的,历经千年的演绎,它从未曲高和寡,如今府宅官邸已退去了昔日的奢华,寻常巷陌更是充满了浓重的生活气息,焕发着铅华洗尽后的朴实之美。

“胡同”一词由来已久

“胡同”一词最早出现在元代的杂剧中,关汉卿的《单刀会》中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沙门岛张生煮海》中提到了砖塔胡同。元朝熊梦祥在其著作《析津志》中明明白白地说,“胡同”一词来自方言。到了明代,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进一步解释说“胡同”一词源自元人语,也就是蒙古话。学术界依据可靠的史料和民间传说,对“胡同”一词的由来做出了三种解释。

第一种是源于水井。无论是在蒙古语,还是在突厥语和满语中,水井的发音与胡同都极其相似。在古代,北京人的日常用水几乎全靠水井,居民都是依井聚居的,所以水井就演变成居民生活聚集区的代名词,进而演化成了街道的代称。

第二种是源于元朝时期的蒙语城镇。蒙古族人称城镇为“浩特”,蒙古人横扫中原、建立都城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实现文化的统一,把中原地区的城镇街巷改为“浩特”,之后“浩特”又衍化成了“火弄”或者“弄通”,最终演变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胡同”。

第三种是源自“胡人大统”的说法。元朝时期,统治者曾提出“胡人大统”的政治口号,由于大统有大同之意,因此产生了胡同的说法。

“胡同”一词极可能产生于水井一说,它最早诞生于元代,是蒙语的音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朝时期人民的基本生活状况和统治者的政治策略。在当时的历史时期,所有的建筑规划和街道布局都是依据水井的位置而设计的。直到明清时期,居住区的每条胡同里都设有水井。今天我们或许觉得许多胡同的名称听起来怪异不雅,但译成蒙语后完全变成了另一个意思。蒙古人身居大漠,非常重视水源,形成了依井而居的风俗习惯,统治中原以后自然会把他们的文化风俗强制植入汉人的生活,因此城区的街巷便以蒙语命名,“胡同”一词应运而生。

“胡同文化”悠久的历史渊源

所谓的文化是指根植于一个民族的理念、道德、习俗、信仰等复合的整体,简言之,文化就是人们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生活观念的集合。说起胡同文化,人们并不会将它看成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要想了解胡同文化,从胡同里人们日常的生活琐事、风土人情中便可窥见一斑。北京的胡同整齐划一、方方正正,胡同里的四合院错落有致、规规矩矩。北京人在四合院里居住,在曲曲折折的狭长胡同里出入,深受胡同文化和四合院文化的影响,反过来也可以说是北京文化缔造了胡同文化和四合院文化。

北京的胡同文化是一种平民文化。汪曾祺在《胡同文化》一书中写道:“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等等。

P3-5

序言

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都,流传着难以计数的趣闻传说。北京的胡同就像是这座都城的血脉,默默地流淌着老北京的文化之血,它以自己的独特形式保存了历史珍贵的片段,堪称是见证中国历史风云变幻的活化石。北京的每一条胡同、每一处角落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那里曾封存了多少悲欢离合的往事和爱恨情仇的传奇故事,没有人能全部知道。老北京人喜欢如数家珍地谈论这些掌故,生活在京城的年轻人和外地游客也会为之着迷。爱上北京城,爱上这座城的文化,自然也会恋上这里大大小小的胡同。

人们喜欢北京,不仅仅是喜欢它的现代与繁华,更喜欢它深厚的人文底蕴。北京的胡同就是北京的文化之根,它是老北京原生态生活的最直观体现。走进悠长的北京胡同,仿佛置身于历史的文化长廊,那些斑驳的旧痕也变得流光溢彩,以无言的方式向我们述说着曾有过的辉煌与落寞。那里的参天古柏,那里的灰瓦朱门,那里残破的门墩,那里气派的上马石,尽管由于受到岁月的洗礼已经改变了昔日的模样,然而它们就像是迟暮的美人,依稀可以辨出曾经的风姿。饱经风霜的四合院,尽管已经褪去了原来的颜色,色泽却越发显得厚重和有韵味。这些院落的主人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而它们却像一本厚厚的书,在庭院里的每一寸土地执着地铺开了那些动人的故事。

时常逛北京胡同的人,在欣赏这些古建筑的同时,自然会被其中蕴含的传说故事所吸引。那里留下过帝王将相的身影,留下过爱国志士的热血,留下过诗人的风花雪月,留下过曲艺大师的精彩表演,封存过壮士的豪情和丽人的眼泪。徜徉在北京的胡同里,好似在与古人隔空相望,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柔情悲歌,一点一点氤氲在我们呼吸的空气里,带给我们来自灵魂深处的感动。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漫谈的形式,简要介绍了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和命名方式以及北京的胡同之最;第二部分是全书的主体部分,详细收录了有关北京胡同的传说轶事,谈古论今,将中国的历史、名人、民间传说和胡同文化紧密结合,故事或风趣,或哀婉,或传奇,或感人,娓娓道来,犹如一部长篇史诗,又如一部特色名人录和传说故事集锦,给人以历史的沧桑感,又带给人许多积极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北京胡同的历史也是北京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历史篇章中那些具有深刻影响力的风流人物及文人雅士、平民百姓,皆成为穿起历史项链的一粒粒色彩斑斓的明珠。本书将带你走进他们的世界,给你一种解读历史的全新方式,透过这些鲜活的人物,我们将得到很多有价值的启示。愿本书陪你度过一段愉快的休闲时光,希望它能让你真正领略到北京胡同的文化魅力,带给你更多的回味和思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4: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