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是中央着眼于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大局而设立的创新“试验田”,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在深水区的一次探索。因此,作为国家战略,上海自贸区建设任重道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借鉴他国和地区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更好地推进上海自贸区的建设。香港是全球公认的最自由、最开放、最具多元化功能的自由港,其在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管控、体制机制设计、制度安排等诸多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对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无疑具有标杆作用。上海应主动在管理、技术、项目投资和人才等领域加强与香港的交流合作,香港更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把握机遇、参与建设、分享成果。沪港互动合作定能开创上海自贸区发展的新局面。
尤安山主编的《沪港发展报告(2014-2015上海自贸区建设与新一轮沪港合作2015版)》以上海自贸区建设与新一轮沪港合作为主题,分多个专题和视角研究与分析了沪港两地如何在上海自贸区这一新的机遇条件下更好地发挥互补优势,加强分工合作,共同携手开创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征程的新局面。
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作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抓手,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核心宗旨是以进一步开放和深化改革的方式,为适应全球投资贸易的新格局,并符合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形成一套可复制和可推广的制度。
搞好自贸区建设,上海责任重大。而上海建设自贸区,难在没有经验。相比之下,香港是全球公认的最自由、最开放、最具多元化功能的自贸区,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在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管控、体制机制设计、制度安排等诸多方面都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香港的经验和优势对上海自贸区的运营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也正因如此,深化沪港交流与合作十分重要。事实上,上海自贸区建设为进一步深化沪港两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
尤安山主编的《沪港发展报告(2014-2015上海自贸区建设与新一轮沪港合作2015版)》以上海自贸区建设与新一轮沪港合作为主题,分多个专题和视角研究与分析了沪港两地如何在上海自贸区这一新的机遇条件下更好地发挥互补优势,加强分工合作,共同携手开创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征程的新局面。总报告回顾了上海自贸区设立的背景及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上海自贸区的主要变革及产生的重要影响,阐述了上海自贸区建设对深化沪港合作的意义和机遇,并提出了沪港合作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思路和建议。报告认为,在上海自贸区的建设进程中,上海应主动学习借鉴香港好的做法与成熟经验,尤其是在体制安排、制度设计以及具体的运营管理、技术操作等层面,香港百余年的经验教训值得上海参考。除总报告外,本书分综合篇、投资篇、金融篇、比较篇、合作篇、附录六个部分,对基于上海自贸区的新一轮沪港合作进行了深入的专题研究。
Ⅰ 总报告
1 上海自贸区建设与新一轮沪港合作【上海社会科学院港澳研究中心课题组】
一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背景与发展现状
二 上海自贸区的主要变革及重要影响
三 上海自贸区建设对深化沪港合作的意义与机遇
四 沪港合作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Ⅱ 综合篇
2 上海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分析及建议【肖 林】
3 香港经济:2014年表现及2015年展望【王春新】
4 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研究【黄泽华】
5 上海自贸区带动区域发展的机制分析【张云逸】
Ⅲ 投资篇
6 上海吸引外资的现状、特点及趋势【朱文斌】
7 沪港投资合作前景及对策建议【关达昌】
8 优化商品贸易投资环境—— 20世纪90年代的香港经验【段 樵】
9 上海自贸区贸易便利化的内涵、特点及效应【张天桂】
Ⅳ 金融篇
10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方向及路径【张 娟】
11 改革新载体——上海自贸区试点:金融突破和制度创新简解【潘德洪】
12 上海自贸区发展对香港的启示【关家明】
Ⅴ 比较篇
13 沪港经济发展比较【贺晓琴】
14 上海自贸区和香港发展总部经济:分析比较与经验借鉴【陈 琦】
15 上海与香港吸引外资软环境的比较与借鉴【屠海鸣】
Ⅵ 合作篇
16 站在沪港合作新起点,共谋利用外资新局面【沙海林】
17 内地企业如何善用香港为平台走向国际市场【邓仲敏】
18 沪港合作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几点建议【盛 垒】
Ⅶ 附录
19 “沪港经济转型与合作:共谋外资引进新局面”高层研讨会综述【吴蓓秀】
20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Abstract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