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广、周胜华主编的《大爱医者徐立》包括了如下几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通过档案、访谈还原了徐立同志在湘雅60年求学、工作经历,并撰写成文;第二部分是媒体的重要文字报道;第三部分是亲友、同事、学生的追忆文章。希望通过此书能够全面展现徐立同志忠于事业、坚守道德情操的崇高境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积极向上、坚忍不拔的人生态度。以彰显和弘扬“担当重若山、技术硬如钢、服务柔似水、医院亲如家”的“四位一体”的医院文化,为促进医院各项事业,乃至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周智广、周胜华主编的《大爱医者徐立》一书再现了徐立同志仁爱为怀、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让人们在春风化雨中接受着他崇高精神品质的洗礼,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徐立副教授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像许多兢兢业业、救死扶伤的医生护士一样,默默无闻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了一辈子。然而,在平凡中,处处可见徐立同志的至善至美。
本书回顾了徐立同志的成长经历,收集了许多媒体对他先进事迹的报道,以及亲友同事们的缅怀文章。希望借助书本读物形式,更深入地宣传徐立同志的崇高品质,在世人、特别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中,弘扬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传承“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一种蓬勃的张力,使之成为更多人的精神自觉,汇聚成为不断推动进步和发展的社会洪流。
第一章 学医报国誓做良医
男儿立志出乡关
求学湘雅露头角
誓做良医祛疾苦
倾其一生铸大爱
第二章 一世仁心非凡人生
大爱人生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徐立:生前助人无数
死后捐献遗体
徐立老师留下的谜
“他把爱给大家 我们把爱给他”
爱情,49年从未走远
免费的“心理医生”
“徐老留下永不过时的宝贵财富”——徐立
事迹引起强烈反响
坚守可贵的“正能量”——网友“热捧”徐立事迹
徐立:赤子情怀 润物无声
徐立、胡志鹏入选“中国网事·感动2012”网络人物
大爱无形——追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副教授徐立
好人徐立
被资助的学生在哪 徐立生前事迹引起强烈反响
无私人生——追记湘雅二医院眼科副教授徐立(上
大爱情怀——追记湘雅二医院眼科副教授徐立(下
每天吃饭不超5元 省下钱都用来助人,
住20平方米房子没电扇 眼科教授生前钱都捐大学生
“怪医”徐立:是传说,为楷模
倾其一生铸大爱——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副教授徐立
“叫花子教授”的宝贵遗产
值得敬佩和追念的“叫花子教授”
“叫花子教授”为我们竖起一座精神丰碑
那个在食堂捡剩馒头吃的副教授走了
他的名字叫徐立
第三章 精神永存激励前行
高文兵书记在宣传学习徐立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讲话
缅怀我们的好榜样——徐立同志
忆恩师徐立老师
缅怀徐立教授
无限怀念
追忆徐立老师
难忘的徐爷爷
朴实的徐爹爹
大家的“亲人”——徐爹
医者仁心——纪念逝去的灵魂
同事眼中的“徐管宽”
那一抹亮色
姜德咏忆恩师徐立
悼念徐立教授
一个永远值得怀念的身影——忆徐立老师
天使,就在我们身边——讲述我眼中的徐立爷爷
立德、立功、立言——记徐立老师
身边的感动,感动身边的人
屹立不倒的湘雅精神
坚持的人生态度
大爱无私 流芳后世
物质&精神
大爱无疆,精神永存
天使在人间
求学湘雅露头角
1952年9月,几经转学、休学周折的徐立终于考入湖南医学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这是徐立与湘雅60年缘分的开始。也许幼时的学习只是单纯地为了光耀门楣,到稍后的驱逐日军、救国救民,但到了大学阶段,徐立的学习、生活、工作等一切似乎都是为了报效祖国,永远把祖国的需要当成自己努力的最强动力。
刚进入大学时,徐立接触的功课基本上都是之前熟悉的,故花在学习上的精力较少。直到毛主席提出“三好”,即1953年6月30日,毛泽东在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共青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讲道:“我给青年们讲几句话:一、祝贺他们身体好;二、祝贺他们学习好;三、祝贺他们工作好。”后来演变成为“身体好、功课好、品行好”,并以这“三好”作为教育全面发展的标准。这时的徐立开始用“三好”来衡量自己。那个年代的青年学子都经历过抗日战争,目睹过我们的国家在战火纷争中的艰难困苦,故深知念大学的机会有多珍贵。徐立作为其中一员,体会到有这种学习机会的青年有多幸福,有多少革命先烈为了这良好的社会条件和学习条件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所以自己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更没有理由辜负无数先烈的希望。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国力贫穷,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要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2-_业国,这需要艰苦卓绝的奋斗。徐立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年青一代身上的责任:要用顽强的毅力学习,为祖国争光。尽管徐立认为,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祖国给青年学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子们就要为祖国走向强大付出汗水与努力。作为一个未来的科学战士,徐立认为停滞不前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罪恶,搞好学习,不仅是个人的事,更重要的是给人民的召唤以具体回答。
此时的徐立已经22岁,在同学中算是较年长的,比一般同学都大五六岁,因为有工作经历,上大学前又当过土改干部,所以大家一致推选他为班长。徐立就像大哥哥一样,对待同学和和气气,从来不训人。学校分了甲乙两个班,徐立是乙班班长,邓炳尧是甲班班长。那时的邓炳尧才十六七岁,而徐立年长更有经验,想问题做事都比较成熟,徐立对自己更是要求极严,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忘我工作,处处向同学树立榜样。
1956年8月,徐立开始在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即现在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实习。从成为实习医生开始,徐立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投入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医疗事业中。虽然经过四年的课堂学习,有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徐立知道,实践是不同于理论的。如何更好地在实践中学习,使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及临床技术,成为徐立最常思考的问题。徐立要求自己在实习期间,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及单独处理一般问题的能力,立下决心将课堂学习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地提高自己。同时,他也要求自己体贴病人疾苦,用忘我的工作态度来锻炼自己。
刚开始进入临床实习,由于对新的学习方式不太熟悉,徐立不知道如何工作,整天只知道围着病人转,上级医生指导少,这使他认识到这样单纯依赖上课时的讲解是根本不够的,自己应该多思考,主动学习。经过一个月的实习,徐立从实际工作中体会到,工作本身的要求,同事的学习方法、病人身上存在的问题都是值得学习的。然而在此时,不能解决许多临床工作中的问题,不了解各种疾病的特殊处理方法等等让徐立很是苦恼。特别是面对一些急救的处理,徐立显得很慌张。如收到一个危重病人,如何从简单的病史及客观资料中获得初步诊断成为了他的难题,因为稍有延迟,患者就有生命危险,不获得初步诊断,就难以对病人作出正确的处理。即使是静脉注射都使徐立多次紧张得出汗,因为打不进针时,医生与病人及家属一样地急。这一切,都使徐立感到自……
P3-5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名言,也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徐立副教授一生的真实写照。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一年多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和感人事迹,仍然让我们难以忘怀。
徐立同志1930年4月出生于湖南华容县。1952年9月就读于湖南医学院。1957年7月毕业后留校,在湘雅二医院眼科工作。1978年晋升为主治医师,1985年晋升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90年11月退休。2012年8月23日,徐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遵照其生前遗嘱,他的遗体捐献给了医疗事业,供医学解剖之用。
徐立同志长期从事眼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他刻苦钻研、任劳任怨,具有扎实的眼科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一生诊治病人无数,用他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一位医务人员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崇高精神。他一生钟爱医疗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为眼科的学科发展呕心沥血、奋斗不息。他不但协助历任科室主任抓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更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在他和其他老专家的传、帮、带下,湘雅二医院眼科得以发扬光大、后继有人,目前已发展成为湖南省重点学科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徐立同志大爱无疆,把弘扬白求恩精神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1973年至1976年,受国家卫生部派遣,他作为医疗专家赴塞拉利昂参加援外。他克服了种种困难.不辞辛劳,以大无畏的人道主义精神,将中国医生精湛的医术、热忱的服务带给了异国朋友,为增进两国友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徐立同志生活俭朴,却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将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捐给需要帮助的人。当医生时,如果病人看病时带的钱不够,他会毫不犹豫地给予帮助。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年资助好几位贫困学生求学;他积极参加赈灾捐款,2008年冰灾、汶川大地震时都慷慨解囊;他还分别给医院团委、工会、离退休办捐款,作为活动经费和年轻人的教育经费。
徐立同志爱院如家,具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风范,始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退休后,他坚持给离退休老同志送书报、信件、工资条;他坚持每天在医院“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登记,并向院领导反映。徐立同志生前立下遗嘱,一是捐献遗体,二是捐献自己珍藏的医学书籍,同时还动员妻子一起签下遗体捐献申请书。
徐立同志逝世后,他的感人事迹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经过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健康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媒体深入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为弘扬其崇高精神,2012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党委作出关于向徐立同志学习的决定,并组织了多个层面的学习座谈会、先进事迹报告会。中南大学追授其“中南大学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时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等领导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以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徐立同志感人事迹。同年年底,徐立同志被评选为“中国网事·感动2012”第四季度感动人物。湖南省委宣传部将徐立同志树为全省重大典型,其感人事迹可以说家喻户晓,备受传诵。
“万物速朽,唯精神不灭”,为弘扬其先进事迹和可贵精神,我们出版《大爱医者徐立》一书。本书包括了如下几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通过档案、访谈还原了徐立同志在湘雅60年求学、工作经历,并撰写成文;第二部分是媒体的重要文字报道;第三部分是亲友、同事、学生的追忆文章。希望通过此书能够全面展现徐立同志忠于事业、坚守道德情操的崇高境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积极向上、坚忍不拔的人生态度。以彰显和弘扬“担当重若山、技术硬如钢、服务柔似水、医院亲如家”的“四位一体”的医院文化,为促进医院各项事业,乃至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最后,我们要特别感谢为宣传徐立同志先进事迹付出辛勤劳动的各级领导、媒体朋友及徐立同志的家属。也向为本书出版作出积极贡献的同事、朋友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囿于时间、水平等因素,本书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海涵并提出宝贵意见!
编 者
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