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济南上古名人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张华松//史瑞玲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圣王大舜、贤士鲍叔牙、神医扁鹊、阴阳五行学派大师邹衍、两汉经学开创者伏生、汉初谋士娄敬、少年英雄终军、著名方士公玊带、丞相王诉等等,都是济南名士的杰出代表。汉末济南国国相曹操,作为上古时代出仕济南的名宦代表,也可视为广义上的济南名士。

张华松、史瑞玲编著的《济南上古名人故事》选取了圣王大舜、鲍叔牙、扁鹊、邹衍、伏生、娄敬、终军、公玊带、王沂、王政君、曹操等十一位上古名人,谈论他们的生平志尚、言谈行迹,是一本属于故事性的通俗读物。

内容推荐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对于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历下亭是她的第一人文景观,名士辈出是她的最为突出的文化现象。张华松、史瑞玲编著的《济南上古名人故事》选取11个上古名人来谈论他们的生平志尚、言谈行迹,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受灿烂的济南民间文化,认识和接受历史文化蕴涵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教益,通过传扬诞生于我们身边的历史人物生平事迹,保护和承续济南人民代代相传的文明基因、精神特质、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守护好泉城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

目录

圣王大舜的故事

 大舜的身世

 大舜的家庭

 舜耕历山

 大舜与济水

 圣王大舜

 济南的舜文化遗迹

鲍叔牙知人善荐

扁鹊行医传奇

 扁鹊的里籍和名姓

 扁鹊行医传奇

 扁鹊之死

邹衍的学说与事迹

伏生保存与传授《尚书》

娄敬治国安邦的策略

弃编请缨的少年英雄终军

公玊带与泰山明堂

死囚出身的宰相王沂

汉元帝皇后王政君

曹操与济南的缘分

附录一:上古济南名人小传

附录二:春秋济南封邑表

附录三:两汉济南封国郡县职官表

 两汉济南封国及封国职官

 两汉济南郡县职官

后记

试读章节

大舜的家庭

大舜的父亲瞽叟也是一位乐师,而且还是一位盲乐师。

在早期社会的部落氏族中,人人各得其所,各得所养,残疾人一般也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比如,失聪者看护公共火塘,腿脚不利于行者充当门卫,侏儒负责看护、哄逗小孩,至于盲人,由于生理补偿所致,听觉功能异常发达,一般就由他们来担任乐师。祖先的传说和英雄的故事,正是靠了这些盲乐师的演唱,一代代口耳相传下来。盲乐师是早期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是尊严的思想大师,这在古代的西方世界也是如此,古希腊不朽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不正是出自伟大的盲乐师荷马么?瞽叟就是这样一位盲乐师,按照《吕氏春秋》的说法,是瞽叟将五弦之瑟改进为十五弦之瑟的,他还曾经为帝尧创作了名为《大章》的乐曲。

大舜有这样的音乐世家的职守背景,他本人是一位音乐大师也就不足为怪了。见诸古籍记载,大舜是五弦琴的发明者,又是箫的发明者。大舜的音乐作品有《韶乐》,《韶乐》一直流传到春秋时代,孔子在齐闻韶,感动得“三月不知肉味”,盛赞《韶乐》的至善至美。大舜的《南风歌》,是一首典型的“候气”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忧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南风吹来,暖暖地吹来吧,它可以使我的人民解除寒冷的忧虑H阿;南风吹来,按时地吹来吧,它可以使我的人民增加生产的财富啊。大舜还有一首《思亲操》:“陟彼历山兮崔嵬,有鸟翔兮高飞,瞻彼鸠兮徘徊。河水洋洋兮清泠,深谷鸟鸣兮嘤嘤,思我父母兮力耕。日与月兮往如驰,父母远兮吾将安归?”据汉代蔡邕著录的《琴操》,传说大舜在历山耕田时,见到老鸠带领小鸠飞翔捕食,有感而发,就吟唱出了这首千古传唱的思亲歌。

上古时代,音乐、诗歌、舞蹈三者密不可分。“乐”是最高文化成就的集中体现。大舜生于音乐世家,又精通音乐,说他是当时先进文化的代表,并不过分。

按照《孟子》和《史记》记载,大舜的母亲早逝,父亲瞽叟续弦,同后妻生有一子,就是象。瞽叟是个老糊涂,舜的后娘为人凶狠,是个泼妇,舜的异母兄弟象是个傲慢逞强之徒。总之都不是好人。他们联合起来虐待大舜,而大舜却不失孝悌之道,名声渐渐大了起来。帝尧听说以后,想培养大舜为接班人,就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下嫁大舜为妻,用来考验大舜“齐家”的能力,也就是治家的能力。因为按照后来儒家的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连自己家庭都治理不好,又怎能去治国平天下呢。

大舜发达了,父母兄弟更将其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杀之而后快。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传说。

说的是,大舜的后母与弟象在征得瞽叟的同意后,设计让大舜去修缮谷仓,然后抽梯放火烧死他。娥皇、女英知道后,赶制了一件飞鸟衣让大舜穿上,又要大舜重叠戴上两个大斗笠。大舜登上仓顶,后母与弟象果然就在下面抽梯放火,危急中,大舜一手掣起一只大斗笠,又借飞鸟衣的大袖宽摆,轻轻跳出了火海,安然着陆。

后母、弟象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打算在大舜下井掏井时,将他掩埋在井里。娥皇、女英知道后,就赶制了一件蛟龙衣穿在大舜身上。果然,大舜被指使下到井下,上面便落井下石。危急中,大舜靠了蛟龙衣的保护,自井壁一侧斜刺穿出一条洞穴,从另外一个地方破土而出。

P4-5

序言

中共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 焉荣竹

济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丰厚,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中华民族重要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最初发现地。相传,大舜曾耕于历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任北宋齐州(济南)太守期间对此作过详实考证,济南亦有舜祠、舜井、娥英祠等舜迹遗存。春秋战国时期,济南是齐鲁文化的交汇之处,尚功利、求革新的齐文化和重仁义、尚伦理的鲁文化在这里有机融合、兼收并蓄,长久地滋润了济南的地域文化、城市性格。秦汉以来,又有伏生传《尚书》、娄敬谋国策、终军请缨出使南越、曹操相济南等重大历史人物、事件在这里风云际会,其中伏生口授《尚书》,对于填补秦始皇焚书坑儒形成的汉初文化真空起到了重要作用。隋唐北宋时期,济南群星璀璨、人才辈出,名相房玄龄,名将秦琼,高僧义净,诗人崔融、员半千、范讽等皆为一世俊杰,李白、杜甫、高适、苏轼、苏辙、曾巩等名流文士或游历或仕宦于此,诗圣杜甫留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千古佳句。南宋以后,济南文坛更是频升巨星,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边贡、李攀龙、李开先,皆为一时领袖诗坛的大家,再加上新城(今桓台)王士稹、淄川蒲松龄(清初新城、淄川均为济南府属县),可以说,宋、元、明、清四代,济南文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令人瞩目的重要地位。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济南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长清孝堂山的东汉石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石祠内的汉代石刻画像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建于隋大业年间的四门塔,是中国最古老的单层亭阁式石塔。位于长清的灵岩寺,唐代曾为中国四大名寺之一,寺内40尊泥塑罗汉,被梁启超誉为“海内第一名塑”。此外,让济南人引以为豪的,还有甲天下的众多涌泉。元代地理学家于钦在《齐乘》中赞曰:“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盖他郡为泉一二数,此独以百计。”众泉喷涌,形成了“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独特景观,成就了济南“泉城”美誉。更兼泉水汇流大明湖,湖在城中,城在景中;南部屏列如黛群山,泉溪淙淙,峰壑森秀。山、泉、湖、河、城有机融合、交相辉映,济南风光秀美如此,也就无怪古人赞叹“济南潇洒似江南”,而“有心常做济南人”了。

1948年9月24日,济南战役胜利结束,济南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济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古老的泉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毫不动摇地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始终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摆在重要位置,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得到巩固,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曰益完善,文化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当前,济南的建设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进入了城市建设跨越提升、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社会事业全面突破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济南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是幸运的,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同样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济南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优势。坚持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和济南出版社等部门通力合作,编辑出版了这套“济南历史文化读本”丛书,对于进一步挖掘济南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市人民热爱济南、建设济南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对于更好地宣传济南、展示济南,提高济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2010年3月

后记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对于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历下亭是她的第一人文景观,名士辈出是她的最为突出的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可以上溯到遥远的上古时代,圣王大舜、贤士鲍叔牙、神医扁鹊、阴阳五行学派大师邹衍、两汉经学开创者伏生、汉初谋士娄敬、少年英雄终军、著名方士公玊带、丞相王诉等等,都是济南名士的杰出代表。汉末济南国国相曹操,作为上古时代出仕济南的名宦代表,也可视为广义上的济南名士。

上古济南名士当然还有很多,可惜夏、商、周(西周)三代文字记载尚不完备,古史渺茫,难于稽考;春秋战国,济南地区还不是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划,史籍中对于济南人一般皆笼统地写作“齐人”,要把那时“齐人”中的济南人分辨出来是很困难的。因此,本书只能选取11个上古名人来谈论他们的生平志尚、言谈行迹。由于属于故事性的通俗读物,书中引用古文一般译成白话文,资料出处一般也从略了,但是通俗性的叙事并不意味着学术性的降低。事实上,本书对于入选人物的叙述,态度是严谨的,自与时下盛行的戏说历史人物有别。当然,由于作者才疏学浅,本书可能还存在许多缺憾,祈望高明教正,以匡不逮。

济南上古历史中还有一些人物比较知名,但是古书有关他们事迹的记载却过于简略,难以单独成篇。另外,春秋时代齐国在今济南地区设置了一些封邑;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今济南地区或设郡县,或设王国侯国。这些封国封邑的主人以及封国和郡县的各级官员,也可视为广义的济南人。有鉴于此,我们在书末附录《上古济南名人小传》《春秋济南封邑表》《两汉济南封国郡县职官表》3篇,以备感兴趣的读者朋友查考。

本书在编辑过程中,责任编辑宋书强先生付出了许多心血,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张华松 史瑞玲

2010年6月于泉城济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4: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