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通史》以历史时序为研究进路,以从先秦到近代2000多年的政治思想为核心线索,通过对历朝历代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思想及其代表人物、理论流派的梳理和综合,通过对政治思想与其他社会思想如宗教信仰、民间思想、社会文化等的互动关系的论述,来系统考察、审视和梳理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轨迹。
邓丽兰主编的《中国政治思想通史(现代卷)(精)》是此丛书之一,论述了民国时期多种思想百舸争流,最后主导了现代中国思想的格局。
邓丽兰主编的《中国政治思想通史(现代卷)(精)》论述了移植西方共和政治的失败、各种西方思潮的传入,使民国时期的中国进入一个各种主义百舸争流的时代,各种主义多有超越性与批判性品格,却难以构建政治共识,主义之间的对抗性压倒了相互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并主导了现代中国思想的格局。
导论 民国政治思想的演进与特征
第一章 民族主义与现代国家的建构
第一节 近代中国人的国家观与民族主义的兴起
第二节 民间民族主义的分流
第三节 民间民族主义的嬗变: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论
第四节 官方民族主义的推进与畸变
第二章 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
第一节 军阀政治下的民主共和诉求
第二节 国民党政权建立后的自由主义抗争
第三节 战后自由主义的勃兴
第三章 三民主义的发展与畸变
第一节 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 儒化的三民主义
第三节 遗教派的三民主义论
第四节 改组派的政治思想
第五节 新生命派的三民主义论
第六节 第三党的政治主张
第七节 托派的三民主义
第四章 各种社会主义的涌动与抉择
第一节 无政府主义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
第三节 改良社会主义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大讨论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一节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节 从国民革命论到苏维埃革命理论
第三节 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与二三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论
第六章 社会变迁中的重大思想论争
第一节 政党、政制与主义
第二节 政治与社会转型
第三节 有关中国农村问题的探讨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