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假嗓子说话》是青年作家徐则臣的最新散文自选集。全书共分三辑,既有乡情的描写,又有“在路上”渐行渐远的思考,以及对当下写作、读书的体悟。徐则臣的散文独树一帜,文笔明亮而独特,语言朴素真实,感情真挚不做作,语言如水般清澈透明,情感朴实浓郁,蕴含着一种让读者无法忘怀的亲切感。在这个文化泛滥的时代,徐则臣的散文有一种特别的力量,不仅让阅读者能获得心灵的纯净,更能得到精神的升华,近年来深受都市读者的喜爱和追捧,被称之为“都市重压下的心灵回归之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别用假嗓子说话(精)/小说家的散文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徐则臣 |
出版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别用假嗓子说话》是青年作家徐则臣的最新散文自选集。全书共分三辑,既有乡情的描写,又有“在路上”渐行渐远的思考,以及对当下写作、读书的体悟。徐则臣的散文独树一帜,文笔明亮而独特,语言朴素真实,感情真挚不做作,语言如水般清澈透明,情感朴实浓郁,蕴含着一种让读者无法忘怀的亲切感。在这个文化泛滥的时代,徐则臣的散文有一种特别的力量,不仅让阅读者能获得心灵的纯净,更能得到精神的升华,近年来深受都市读者的喜爱和追捧,被称之为“都市重压下的心灵回归之作”。 内容推荐 《别用假嗓子说话》是70后最火作家徐则臣最新散文自选集,共分3辑,既有对亲情乡情的描写,又有“在路上”渐行渐远的思考,以及对当下写作、读书的体悟。徐则臣的散文创作一直与小说并行,他在书中说:“有些情小说抒不好,有些理小说讲不清,有些话小说就是说不明白,但我又必须把它说出来——我就是一个用汉字来表达自我的人,不说话会憋死。所以,我坚持以小说家的身份顽固地写散文随笔。……写下它们让我心安。” 目录 【辑一】这么早就开始回忆了 小博物馆之歌 世界和平与葫芦丝 我之所从来 放牛记 贵人 我的三十岁 进北大记 兄弟在我们北大的时候 —序《兄弟我当年在北大读书的时候》 生活在北京 中关村的麻辣烫 这么早就开始回忆了 一个知识分子的死 “春晚”与除夕夜 露天电影 出走、火车和到世界去 凤凰男 不想当大师的士兵不是好运动员 盐不荒心慌 没魂走不远 【辑二】我为什么喜欢凡·高 教堂 镇与小镇 哲学课 烟幕弹放多了 阿姆斯特丹和我们的历史 我为什么喜欢凡·高 上林赋 恍惚文登是故乡 从丹江口进入日常生活 汤阴行 鬼城记 在腊月里想起增城 【辑三】在北京想象中国 大师即传统 在北京想象中国 别用假嗓子说话 “不等人”的新人之书 《通往乌托邦的旅程》自序 《我看见的脸》自序 我所见闻的中国文学在英国 局限与创造 小说的边界与故事的黄昏 我的“外国文学”之路及相关问题 在世界文学的坐标中写作 J.贝恩勒夫与《恍惚》 与大卫·米切尔对话 试读章节 我之所从来 2011年4月24日,在山东某地出差,因离家近,朋友顺道送我回了趟老家。家里正在翻盖房子,两层半的小楼已经完成了两层,钢筋水泥混凝土和红砖,脚手架,混乱得如同一场战争。因为楼顶刚浇注水泥,要多晾几天,工人们暂时都散了,父亲带我爬上空荡荡的毛坯房的二楼。房子算不上高,但视野开阔,半个村庄都在眼里,陡生了身轻如燕和豪迈之感。这两个感觉实在不搭界,但我踩着楼顶尚未抹平的水泥板,转着圈子把邻居们的院子看了一遍,生出的就是这感觉:想飞;钢筋水泥混凝土的楼顶很结实,有登高望远的豪迈。 这感觉从老屋里来。老屋在旁边,低矮的平房,红砖白瓦,为了给新房子腾地方,拆了一半,看上去悲伤破败,像一只折了翅膀的老母鸡。多少年来一家人就生活在老屋里,当然,那时候还不觉得它老,也不叫它老屋,我们在瓦房里出出进进,不认为它狭矮陈陋,我们过得喜气洋洋。那时候我小,对世界充满最朴素的好奇,坐在院子里仰脸望天,整个村庄的人声和狗吠都拥到一个院子里。我想站到高处,看一看别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看一看到了夏天的傍晚,他们是如何在院子里摆出一张桌子吃饭。但是院落低矮,除了爬到树顶,我只能坐井观天。我爬过很多树,可是村子里的树能有多高,到处又都是树,目光越过别人家的山墙就被枝叶挡住了,能见度太差。挂在树梢上整个人颤颤巍巍,感觉很不好,所以羡慕鸟,能飞上天,在某一个瞬间静止,一动不动。我想像一只鸟飞抵村庄上空,十万人家尽收眼底。后来看到电影和电视,知道了弄出浩大镜头的叫航拍,那时候我就希望像鸟一样航看我的村庄。因为我住在老屋里,在一个几千人的村庄,我们低矮,贴着地面生活,如同一枚棋子,被摁在了低海拔的角落里。当然,所有人都在自己低海拔的角落里。 只是我想看清楚,大家是如何生活在自己的角落里。所以我想飞。我喜欢想象一只鸟飞抵村庄上空,我更喜欢想象一个人一步一步走到高处,足够高,直到他把这个世界看清楚。所以我想登高望远。这些念头没有微言大义,也无寓意更非寓言,就是一个贫乏的孩子对世界最微小的好奇心。 此后的很多年,我离家念书、工作,寒暑两季放假回家或是小住,不是钻进书本里不出来,就是火烧屁股一般转个身就走。也是待在老屋里,但全然没有了少年时的天真,自以为知道外面的世界也无非如此,也不再会对邻居家的院子和饭桌感兴趣。就算坐飞机经过村庄上空,我也不过是从舷窗往下看看,在千篇一律的村镇中挑一个可能是我故乡的位置,哦,那是我家——我家离机场只有十多公里,小时候每见到飞机经过头顶都要大喊:飞机,停下。那只鸟从虚构中飞走了,回到家我几乎再想不起要登高望远。 但是现在,站在二楼粗糙的房坯上,我突然想起了那只鸟,想起了童年时我一个人的关键词:登高望远。现在,房子的确长高了;现在,房子长到二层,还要再长高半层。以我小时候的想象力,也许我曾经设想过有一天房子会做梦般地长高,但我肯定不会想到,真正站在长高了的房子上看村庄,究竟是什么感觉。 母亲一直不愿意盖新房子,老屋住着就很好,冬暖夏凉,主要是不必操心。嫁到我家三十多年里她参与盖了六次房子,搬家三年穷,何况造新家,穷怕了也累怕了。这几年但凡谁动议破旧立新,母亲都要历数六次里的穷困与操劳。在乡村,一穷二白的家境里屡建新居,和城里空着钱袋去买房的年轻人一样,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母亲扳着指头说:你看,草房子盖了几间,瓦房盖了几间,半边草半边瓦的房子盖了几间……这样的房子我都经历过,只是每一间都是该款的绝唱,更穷困的生活我没过过。有一年给大爷爷单独盖一间屋,我也跟在父亲后头脱土坯,给房梁上的父亲扔稻草,我满头满身的汗,我懂得黄泥里掺上多少河水和稻糠壳抹墙才最牢靠。有一年,从院子里长老槐树和果树的草房子里彻底搬进白瓦房,就是现在的老屋,我只有四五岁,把自己的小零件蚂蚁搬家似的往新屋子里运,光脚踩到了一枚图钉,一扎到底。因为疼痛,记忆从那枚清醒的图钉开始,蔓延到整只脚,然后是白瓦房和草屋子,然后是新旧两个院子,然后是新旧两个院子所属的两个时代的生活——过去的世界通过一颗图钉闪亮地咬合在一起。那是我关于这个世界最初完整的记忆,从此,大规模的记忆才开始和我的生活同步进行。在遗落了图钉的新的白瓦房里,我们家一住二十多年,直到把白瓦的颜色住灰,把新房子住旧,成了老屋;直住到这些年有了一点点钱的邻居们都把小瓦房砸了,原地盖起了雄伟敞亮的大屋子。 祖父说:没法活了,人家都住在咱们头顶上,喘不过来气。盖不盖? 我说:盖。 祖父说:怎么盖? 我说:两层半。宜早不宜迟。 前后左右的邻居们,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我们家成了峡谷,头顶只有院子大的四方的天。年过九十的祖父要了一辈子强,现在低头抬头都憋得慌。那就盖新的。我负责说服父母。二十多年的老房子,够本了,再住下去就成了危房;还有三五十年要活,新房子早晚要盖,好日子早过一天算一天,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就为了夏天凉快点儿,也得翻新的,否则邻居们都立秋了,咱们家还在三伏天里没出来。母亲还犹豫,我向她保证,这辈子她盖的最后一次房子,咱们全用好材料。 母亲说:就算用金銮殿的材料,不还是得我和你爸操持? 那天下午,我站在父母亲此生建造的最后一所房子的二楼上,在三十三岁这一年,终于在高处看遍了半个村庄,二十年的时光倏忽而逝。除了拿出一点钱,关于这座新房子我做的只是在电话里说了几次设想,嘱咐材料尽量用最好的;三个月之后回到家,我直接站到了二楼顶上。下一次再回来,我看见的将是一座祖父祖母和我父母这辈子住过的最完美的房子,他们把二楼朝阳的最大一个房间留给了我。搬家的时候我不会在,从老屋到新楼,我其实希望自己能像四五岁的时候一样,蚂蚁似的一趟趟搬运;就算出现第二枚图钉也未必不是好事,踩上去,疼痛将贯穿我一生。这可能也是我在自己的村庄里建造的最后一座房子。 我从二楼下来,给祖父祖母买了烟酒和点心,陪他们说话,和父母吃了顿晚饭,就拎着行李去了机场。从下车到离开,在家一共待了四个小时。 P11-1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