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雅图随笔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段瑞夏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西雅图随笔》收集的短文大都来自十多年前为《星岛日报》写的专栏。作者段瑞夏深信任何文学题材只要和一个时代的世态人心相关联,其文学价值就不会衰亡。现代通信,交通的发达缩短了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距离,但是人在精神生活中的距离却是不可限量。上海遇到西雅图,不过是一天半天之间的行程,但是人与人的沟通却是像游览星空一样遥远。西雅图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段瑞夏在这儿居住了二十五年,眼看着城市不断蜕壳自新,披着历史的风霜,却远远不见衰老。愿《西雅图随笔》能够带给读者对生活的思考。

内容推荐

段瑞夏在西雅图住久了,就住出了一本《西雅图随笔》,西雅图随笔,意思是在西雅图写的随笔,内容并不限于仅仅写西雅图。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只要新鲜有趣都可以归来笔底。《西雅图随笔》是个新鲜的什锦大拼盘,可供品尝;《西雅图随笔》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大舞台,可供观赏。百干文章,话题不外乎说人物,说故事,说风光,说道理。酸甜苦辣,每以嬉笑怒骂出之。读者朋友不妨随便翻翻,像饮茶喝咖啡,闲中自有收益和乐趣。《西雅图随笔》先以反映新移民悲欢故事开始,时有滑稽可笑者。后来视野逐渐扩大。专栏先后有《西洋镜》和《西窗烛》在《星岛日报》连载。力求不新不写,不奇不写,不妙不写。又:书末附录一组现代《聊斋》试验创作及部分书评影评亦自有见地,清雅可读,愿同好识之。

目录

第一辑 初踏美国土地(11则)

 一、初踏美国土地

 二、大衣不翼而飞

 三、大家来上学

 四、钱从何处来

 五、去中国城打工

 六、四十岁当学徒

 七、我爱美国的工具

 八、上学路上

 九、有钱不会赚

 十、美国使人变坏

 十一、语言关,断人肠

第二辑 春雨贵如金(12则)

 一、穷读书的

 二、儿女教育

 三、张太太开店

 四、校园即景

 五、招贴栏

 六、春雨贵如金

 七、拔草朋友家晓

 八、持原爱子

 九、开车容易

 十、考车难

 十一、西装三用

 十二、如此大学

第三辑 移民如同移树(9则)

 一、移民如同移树

 二、临时工

 三、“将军”鲍勃

 四、格雷先生

 五、谋职有术

 六、教洋人下棋

 七、两个半人办夜校

 八、天涯沦落人

 九、公车

第四辑 小芳邻(9则)

 一、山大王尤金

 二、老实人坐牢

 三、新居忆旧居

 四、小芳邻

 五、艺术家苏珊

 六、去教堂“钓鱼”

 七、士为知己者用

 八、朋友们,再见

 九、爸爸,今天修了几台?

第五辑 麦格先生传奇(10则)

 一、伟大的大卫

 二、老兵巴德

 三、修理员的甘苦

 四、麦格先生传奇

 五、爱国者的悲哀

 六、董事长先生和他的小狗

 七、狗在人间

 八、车祸

 九、方言

 十、小林

第六辑 裁员奇观(13则)

 一、总裁走马灯(上)

 二、总裁走马灯(下)

 三、戴明老矣

 四、裁员奇观

 五、庆功宴

 六、鱿鱼滋味

 七、最后的午餐

 八、失业解一

 九、失业登记

 十、失业得闲

 十一、红包显灵

 十二、麦格告麦格

 十三、祝你好运,丹尼斯

第七辑 周郎阮女(11则)

 一、周郎阮女

 二、维吉尼亚

 三、老徐和小徐

 四、南柯一梦

 五、老板娘的饭单

 六、梁祝新篇

 七、听琴记

 八、牙医世家

 九、良机天降

 十、高朋盛会

 十一、杳如黄鹤

第八辑 巴黎来的小姑娘(11则)

 一、老华侨

 二、巴黎来的小姑娘

 三、涛涛

 四、“六一”见闻

 五、汪家四虎

 六、台湾同胞

 七、端了七年盘子

 八、他乡遇故知

 九、鱼与熊掌

 十、一生辛苦作书生

 十一、博士后

第九辑 金婚诗话(10则)

 一、金婚诗话

 二、名人录

 三、苦经

 四、她从香港来

 五、月会

 六、梨灾

 七、大男人坐在家里

 八、资本主义锻炼人

 九、阔佬闲聊

 十、垂老别

第十辑 天地英雄气(10则)

 一、如果你杀了人(上)

 二、如果你杀了人(下)

 三、天地英雄气

 四、肥皂区

 五、关于本州是否开放赌禁的对话

 六、购买欲

 七、卖的学问

 八、续谈卖的学问

 九、糊涂是福

 十、什么时候最快乐

第十一辑 钱奴(12则)

 一、戏法人人会变(上)

 二、戏法人人会变(下)

 三、书市有感

 四、广告大小字

 五、加班

 六、钱奴

 七、上海人聚餐会

 八、从幽默到讽刺

 九、女儿学开车

 十、抉择难

 十一、有人敲门

 十二、虎狼车

第十二辑 鸟出樊笼(12则)

 一、大学的门槛

 二、鸟出樊笼

 三、女儿

 四、钱能解决的都是小事

 五、中国留学史

 六、因为我们太优秀

 七、上司不在家

 八、丑陋中年

 九、旧货店巡礼

 十、淘旧货,乐淘淘

 十一、小脚和高跟鞋

 十二、人应当一切都美

第十三辑 快活的阿伦(10则)

 一、她才七岁

 二、拂晓,月亮还在天上

 三、君子协定

 四、“好莱坞”

 五、快活的阿伦

 六、车迷(上)

 七、车迷(下)

 八、诊所罗曼史(上)

 九、诊所罗曼史(下)

 十、越狱的故事

第十四辑 流泪的白蜡烛(11则)

 一、罗杰斯夫妇

 二、流泪的白蜡烛

 三、美国女婿和日本丈人

 四、卖车

 五、洋棋友

 六、风雨萧条说罢工

 七、女人失踪

 八、拔枪相见

 九、小费制度

 十、玛丽辞职

 十一、“好莱坞”之死

第十五辑 毕业典礼剪影(8则)

 一、奇闻三则

 二、洗总统

 三、投骆家辉一票

 四、毕业典礼剪影

 五、诺贝尔的心

 六、第二次失业

 七、“第二次”的联想

 八、经纪人的智慧

第十六辑 春天的早晨(11则)

 一、日本老板

 二、老黑

 三、老菲

 四、安东尼的爱好

 五、路上行人

 六、当Judy遇上Jim

 七、同学少年

 八、听来的故事

 九、一本书主义

 十、少年十五二十时

 十一、春天的早晨

第十七辑 遥望自由女神(10则)

 一、雪山小记

 二、小镇风情

 三、飞行断想

 四、日暮乡关何处是

 五、金门桥随感

 六、纽约行

 七、空中惊魂

 八、鬼城曼哈顿

 九、纽约中国城一瞥

 十、遥望自由女神

第十八辑 太平洋之恋(9则)

 一、末世光景

 二、捕蟹记

 三、太平洋之恋

 四、好花时节

 五、桨声山影里的响尾蛇湖

 六、温哥华印象

 七、小岛行

 八、银河发电

 九、露营乐

第十九辑 西雅图的雨(10则)

 一、夏天的雪山

 二、一日三渡海

 三、鸡鸭桃源

 四、火山口

 五、劫后

 六、西雅图的雨

 七、西雅图的花

 八、说竹

 九、入冬第一场雪

 十、风景和煞风景

第二十辑 夏威夷散记(8则)

 一、今日风暴来袭

 二、风暴走过西雅图

 三、惜别

 四、赶海

 五、夏威夷散记

 六、绿湖

 七、看湖

 八、山居

第二十一辑 王安忆的艺术魅力

《富萍》读后(11则)

 一、今年的父亲节

 二、太浩湖

 三、圣诞晚会

 四、星期六下午看展览

 五、四月九日

 六、海龟湾度假小记

 七、《色·戒》点滴

 八、《蜗居》观后

 九、王安忆的艺术魅力一富萍》读后

 十、天生丽质难自弃——看电视连续剧《长恨歌》

 十一、话说《金瓶梅》

第二十二辑 海边的长椅(13则)

 一、鲁迅和毛泽东

 二、读书一则(鲁迅与景宋)

 三、《阿Q正传》有多好

 四、浪花淘尽英雄

 五、乞丐

 六、在纽约的一件小事

 七、空间

 八、和妓女恋爱——张爱玲的国语版《海上花列传》

 九、花凋

 十、胡张

 十一、竖琴独奏

 十二、样板戏小掌故

 十三、海边的长椅

第二十三辑 试验创作新聊斋(6则)

 一、细霞

 二、黛羽

 三、朱弦

 四、青桐

 五、秋蔷

 六、阮蓝

后记

试读章节

九、有钱不会赚

在国内时,左邻右舍,无论老幼,一律跟着妹妹叫我“三阿哥”。

人人知道:三阿哥会修无线电,会装半导体,会修电视机,会装小火表。而且,最最重要的一点:他就像毛主席教导的那样,为人民服务,分文不取,有时还倒贴零件。

为此我常挨父母骂:替人家修好电视机,分文不取也就罢了,还告诉人家倒贴的零件只是花五分钱买的处理品,而不说店里买新的要五块钱。

记得那一年,女儿刚出生,还没有满月,我替一位新来的同事修了台九寸电视机。他晚上摸到我家,要送我一斤鸡蛋。当时鸡蛋紧张,一户一个月才配给一斤。我把他连人带蛋都赶跑了。

现在我到了美国,这里人与人首先是金钱关系。除了偶尔和妹妹通隔洋电话,没有人叫我“三阿哥”了。

梁先生说:“你会修电视机,钱就来了嘛。”他替我介绍生意。韩国过来的一位老华侨送来一台电视机,说是图像模糊。电视机其实没有毛病,他家里天线没接好。他开车接我去替他接好天线,又送我回家。人家机器没有毛病,当然不能要钱。

后来又到一个律师家看一台电视机,简妮开车陪我去。花了一个多小时,查出了毛病,但是我没有零件,也不知道哪儿能买到零件。律师问我怎样收费,我说修不好不要钱。

回来的路上,简妮怪我:“你这样在美国不行。我们花了工夫,还赔了汽油钱,就得收费。比如,上一次门二十块钱,修理费另加。”我无言可对,心里很难受。我会修电视机,钱还是不来,这怎么行?这个家庭的开支不能老是靠简妮一个人维持。

简妮的几个亲戚都笑我,说我有钱不会赚,这样下去,在美国只好喝西北风。

十、美国使人变坏

在英文班上,一位南洋来的同学有一只walkman坏了,耳机插头断在机器里,送到店里也取不出来。我说我试试,带回家,晚上搞了两个多小时,自制了个小工具,终于把断头取出来了。  同学见了,高兴得直叫,说那是他父亲给的礼物,问我收多少钱?我脱口说:“同学嘛,还都是中国人,提什么钱!”我嘴上这么说,心里有点怅然,恨自己没出息,羞言阿堵。中午,那同学请我到麦当劳吃饭,我去了。

不几天,一位日本女同学也拿来一只walkman,说是男朋友的,问我修一修要多少钱,我鼓足勇气,说:“十块钱吧。”我当晚替她修好了机器,还特地到店里花两块多钱买了两节新电池替她装好。第二天,我从这位女同学手中接过十块钱时,心里极度羞耻,像少女失了贞操一样。我觉得自己堕落了,开始出卖自己。

然而,钱使我得到安慰。有了钱,首先,我可以买我喜欢的那些工具;有了钱,走进富丽堂皇的购物中心,从前不敢心动,甚至认为不该心动的东西,现在不妨心动心动。心动就是有欲望,钱,就是专门用来满足人的欲望的。活到四十岁,竟不知道钱是这么一种妙物事儿,难怪人家说:四十岁生活刚刚开始。孔夫子说:“四十而不惑。”想来也是同样道理。

后来,我明码标价,比如:修电视机每台三十五块。简妮的表姐家坏了两台电视机,我替她们修好了。亲戚,不好意思说钱。表姐说:“你们正需要钱。”说着,写给我一张三十元的支票。我收下了,心想:给外人修,我该得七十呢。

老实说,现在,就是给我亲爹妈修电视机,给钱也照收。这是美国,谁也不能白吃谁。我开始堕落了,美国使人变坏。

十一、语言关。断人肠

语言是人类互相交流的工具,又是思维的工具。

语言是道关,语言是座山。唐人贺知章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少小离家,尚且乡音难改,何况中年出国?

来美之前,一位朋友说我:“你大概这辈子讲不出道地的英文了。”我当时不以为然,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不错,我曾经在工厂技术人员英文统考中名列前茅;我曾经陪同英国客人参观工厂;我翻译文章出版……那时候,能比别人多会一句洋文便出人头地,当真了不得。  现在呢,周围人人说洋文,你一句话答不上就显得呆头呆脑。听别人说话得使足劲儿,别人听你说话也使足劲儿,每天如此,怎么不累死人?渐渐的,由于语言障碍,你会傻笑,你会听别人说话乱答:“Yeah”,你会过多地用动作代替语言,你会看电影听懂了一言半句舍不得不笑出声来,你会长话短说,你会有理不争……

抵美初期,为了早日闯过语言关,我在家里实施英语时间:每晚六时到七时人人必须说英语,犯禁者饭后洗碗。儿子刚上五年级,在上海只学过半年英文,每晚这一小时,他噤若寒蝉,咬紧牙关,只是笑,不吭声。

一回,梁先生的女儿来玩了一天,她和我的孩子年龄相仿,比我们早来美国半年,知道我们有禁令,表示参加。结果三度犯禁。等到梁先生来接女儿时,他的女儿正忙着擦盘子呢。我们全体捧腹大笑。

时至今日,孩子们开口都美国韵味儿十足了;我虽然工作、生活均能应付,仍时时觉得,语言是个沉重的负担。

语言关,断人肠。P9-11

序言

词曰:

飞英满眼好春光,

词客泪双双。

探花公子行令,

诗酒寄轻狂。

梨蕊白,

柳丝黄,

断人肠。

问谁误我:

心在江南,

身老西洋?

调寄《诉衷情》

话说上个世纪一九九四年十月,我们一家移居美国已经六年。此时生计虽未小康,衣食也算不愁。一日,夫妻双双去超市买菜,见报纸架子上有新来的《星岛日报》。我买了一份,随手一翻,不觉触动衷肠!所为何来?原来星岛的《金门桥》副刊正在征稿撰写专栏,而在下我有满腹牢骚,正愁会烂在肚皮里也。

当晚打开出国前二哥送我的一瓶董酒。酒未入唇,开瓶已半醺。想想自己虽然没有中过乐透奖,也没有晚上上街吃过枪子儿,但是自打老婆孩子一家来了美国,上海遇到西雅图,平时白天做的事,夜里做的梦,白天做的梦,夜里做的事,也有蔚然可观者,有滑稽可笑者,有令人黯然销魂落泪者,有想想哭笑不得者。心想何不取其真人假事,假人真事,调以酸甜苦辣人生酱,写将出来,供读者诸君公余饭后,消遣解闷,肚肠同此凉热,不亦妙哉。在下也可以多骗几张美钞,星期天继续去买菜也。

当下决定用笔名易散。专栏的招牌,就叫《西洋镜》。从前上海弄堂里有拉洋片,看西洋镜的,边做生意一边唱:“往里那个看来往里那个瞧一一”吸引得小朋友围着团团转。西洋镜里瞧到了些什么,长大了却全然不记得了。只记得西洋镜这个名堂好,吸引人,用来做招牌,一定兴旺。当然,看西洋镜也不光是看热闹,看稀奇,既然是镜子,多少就有借鉴之意。当下我把酒挥毫,一下写了五篇短文寄给报社,同时继续撰写。数日后接到星岛美西版总编程怀澄先生电话,问我能接着写么?我说已经欲罢不能写到第十六段了。

程先生也是上海人。于是一拍两响,专栏开张。报纸副刊后来改名《阳光地带》。我一路跟着写过2000年,栏目改成《西窗烛》。现又商得上海文汇出版社结集成书,借此机会文字略有增删统称《西雅图随笔》。文中故事人物均为虚构,有时张冠李戴,或者男扮女装,倘有雷同,纯属偶然。博雅君子切勿对号入座,自寻烦恼。随手翻翻,一笑置之可也。是为开场白。

段瑞夏(xiatianzhenhao@yahoo.com)

后记

这里收集的短文大都来自十多年前为《星岛日报》写的专栏。结集成书,还是费了点力气。令人欣慰的是工作并不枯燥。好比是看一部旧日喜欢的电影,重看不但勾起旧日情怀又有新的认识。早些年头有过出书的念头,一直拖延。今日得圆夙愿,至为欣喜。谨此向为促成此书出版付出辛勤努力的朋友表示感谢。作者深信任何文学题材只要和一个时代的世态人心相关联,其文学价值就不会衰亡。现代通信,交通的发达缩短了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距离,但是人在精神生活中的距离却是不可限量。上海遇到西雅图,不过是一天半天之间的行程,但是人与人的沟通却是像游览星空一样遥远。西雅图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我在这儿居住了二十五年,眼看着城市不断蜕壳自新,披着历史的风霜,却远远不见衰老。愿我笔下的《西雅图随笔》能够带给读者对生活的思考。你我海角天涯,相逢一遭,都不枉此行。录诗一首,表我此日情怀。

诗曰:

结舍在山林,晨钟听鸟音。

长松思直友,小鹿是芳邻。

进出高低路,东西日月轮。

乡愁浑不觉,一个地球村。

段瑞夏11/25/20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