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重拾历史的记忆(走近雷经天)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史办公室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此事引发了全体军民广泛的议论。在大讨论中,严惩与同情的两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一派主张杀人偿命,一派主张戴罪立功。

主张严惩的人认为,黄克功自恃对革命有功,无视法纪,草菅人命,残忍自私,如果不杀,我们党少数恃功自傲的干部将更加为所欲为,无视党的纪律。“杀了黄克功,为党敲警钟”;“杀了黄克功,可以教育多数同志”。

同情的人认为,黄克功犯了重罪,理应重处。但他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是红军中的重要指挥员,组织指挥过多次战斗,为革命作出过重要的贡献。革命的任务还很重,还需要他这样一些具有丰富军事经验的干部,带领官兵去冲锋陷阵,去浴血奋战。对他的处理,最好是给他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这样对革命的前途有益,犯不着为一个女子的生命,而让我们军队失去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如果坚持杀人偿命,那么,所“偿”的代价也实在太高了。尤其是,在延安的一些知识分子和刚刚赴延安的青年人认为,黄克功是一位作战英雄,是我们崇拜的传奇人物,不能因为一时过错,就否定了他所有的功绩,就否定了他对革命仍将起的作用,如果我们杀了他,那将是革命事业的损失。

与黄克功一起浴血奋战的战友及部下也纷纷上书,为他请命。延安的广大军民,也都在关注着事件的发展。

此时的雷经天也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应该承认,当时延安的法院,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雷经天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并不是学法律专科;尽管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但参加革命以来,还是第一次参与法庭审案工作。而大多数党的干部也没有什么法制观念,他们寄希望于中央领导出面赦免黄克功,给他一次机会,让他到战场上立功赎罪。这种舆论给黄克功带来一丝求生的希望,他马上给毛泽东写信,请求免其一死,表示自己宁可拿着机关枪,在执法队监督下,向日军冲锋陷阵,让一腔热血倾洒在沙场上。

在一片赦免声中,由抗大政治部副主任胡耀邦为组长,抗大、陕北公学和保安司令部等单位联合组成的审讯组多次对黄克功进行审讯,他对枪杀事件供认不讳。审讯后,将此案移交高等法院审理。

当时的审判庭庭长兼代院长雷经天在深入调查、认真取证后得出了明确的答案,黄克功逼婚未遂故意杀人,证据确凿,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告慰屈死的刘茜,不杀不足以教育广大的干部。他认为,此风不可长,要维护法律的尊严,要保证革命事业的胜利,就必须严肃党纪、军纪。耿直的雷经天,以坦荡的胸怀和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明确表示,黄克功非杀不可。为此,他也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共产党员都是无产阶级优秀的先进战士,共产党应有铁的纪律,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号召更多的人民参加这一伟大的抗日斗争,使这些纲领能够迅速的、普遍的、更加彻底的实现,我们共产党员,每一个布尔什维克都应该是实现这一纲领的先锋与模范,由于如此,共产党员有犯法者应从重治罪,所以必须对黄克功处以极刑。

10月10日,公审黄克功大会在陕北公学的大院里举行。会场内,一万余名与会的各界人士代表席地而坐,整个会场安静而肃穆。边区高等法院的法官、陪审员、起诉人、证人、辩护人和法警走进了会场。

P53-54

后记

我们相信,所有看完了这本书的人,都会生出许多感动。我们不知道雷经天院长是否在天上注视着我们,注视着他的亲人,注视着他终身为之奋斗的祖国大地。

我们在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立传,应视为一种荣耀。希望他的生平能够使善良的人从心里祷告:但愿不要再重复雷经天院长经历的那个时代的错误,但愿他所经历的悲剧不再重演。

为了这本集子,撰稿人杨晓玲南下广西,西出潼关,走访了数十名老同志、老领导,翻阅了大量相关的资料和档案。从中寻找出我们老院长那不平凡的生命轨迹,为后人所留下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此,我们感谢她为此所付出的一切。

在这里,我们还要感谢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史研究办公室、百色起义纪念馆、陕西省延安市中级法院、淮海战役纪念馆。特别要感谢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史研究办公室的庾新顺处长、陕西省延安市中级法院的冯晓彬主任。他们不仅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素材,赠给我们许多相关的文献、资料、图片,而且还不远千里来到上海参与初稿的审读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还要感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办公室、干部人事处、档案室、网络办、图书馆、出版社的同志。尤其要感谢陈其钦、浦增元、杨峰、李良美、戴朋、袁福华、陈军、吴刚、刘亚东、徐建兴、尹继佐诸位先生。最后还要感谢雷经天老院长的家人,尤其是他的儿子雷炳坚先生,自始至终一直关心这本书的进展,在提供珍贵资料的同时,对资料的采用、撰写、编辑都提出了许多指导性的意见。

书中的附录文章,出自不同年代,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印迹,目睹那个时代留下的文字记载,有些语言依稀可见,似曾相识,那是我们党和共和国的一段历史,我们要正视它,要正确地理解那个时代。

最后,再一次对所有支持、帮助出版这本书的同志和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没有他们的支持,这本集子是不可能完成的。

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史办公室

2008年6月

目录

序言/王荣华

引子

第一章 擎天之志 如雷经天

第二章 寻求真理 投身革命

第三章 南宁风雷 百色生辉

第四章 蒙冤北上 矢志不移

第五章 开创吏治 惩恶扬善

第六章 组建两纵 南征北战

第七章 历经坎坷 忠诚无限

附录1 雷经天(1904-1959)

附录2 雷经天年谱

附录3 我的历史(1904-1929年表和大事记)

附录4 自传

附录5 雷经天同志公祭仪式报道

附录6 讣闻(治丧委员会名单)

附录7 吴树琴同志为雷经天同志平反的申诉信

附录8 中共上海社会科学院委员会关于雷经天同志的复查报告

附录9 中共上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雷经天同志复查结论的批复

附录10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刑事判决书(黄克功一案)

附录11 边区司法工作报告

附录12 广西的苏维埃运动

附录13 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

附录14 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附录15 深切怀念雷经天同志

后记

序言

雷经天同志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的首任院长。他直接参与了我院的筹建工作,在我院的定位、目标、任务、办院方针等方面都提出了极富建树的意见,为我院的成立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历史上,他的名字将永远闪闪发光。

雷经天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老同志。他参加和指挥过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许多著名的革命活动,亲身参与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雷经天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法治建设的创始人之一。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法制建设作出了贡献,为党的法治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五十年的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老同志、老学者、老专家。雷经天同志既是他们之中的普通一员,又是他们之中的佼佼者。

为了纪念我们的老院长,纪念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发展作出了不朽贡献的前辈们,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建院五十周年之际,我们编写出版了《重拾历史的记忆——走近雷经天》。这是一本既有文献、又有调查,资料翔实、脉络清晰,有感情,有议论,很有可读性的书,所附资料也均有价值。它不但全面地展示了老院长雷经天的一生,还可以作为一本很好的院史教材,我们相信,同志们读后会很受教育。

让我们重拾历史的记忆,缅怀我们的前贤,继承他们的薪火,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明天,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2008年7月

内容推荐

雷经天是中国共产党法治建设的创始人之一。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法制建设做出了贡献,为党的法治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黄克功案是雷经天经手的第一个最为棘手的案件,震惊党内外。一边是战功赫赫的红军将领,一边是一心向党的女学生;一边是网开一面、戴罪立功的说情,一边是人人平等、公正执法的呼声……雷经天用他的正义和智慧,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让罪者诚心悔过,有尊严地赴死。

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史办公室编著的这本《重拾历史的记忆(走近雷经天)》回顾了雷经天的一生:有过指点江山、激扬豪迈,有过指挥若定、决胜千里;也有过阶下为囚、九死一生,有过蒙冤难雪,忍辱负重……大起大落的人生没有击垮他对自己信念的坚持。

他是一位值得纪念的人。

编辑推荐

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史办公室编著的《重拾历史的记忆(走近雷经天)》是一本既有文献、又有调查,资料翔实、脉络清晰,有感情,有议论,很有可读性的书,所附资料也均有价值。它不但全面地展示了上海社会科学院的首任院长雷经天的一生,还可以作为一本很好的院史教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7: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