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动画产业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从《魔比斯环》的失利,到《西岳奇童》、《长江七号爱地球》票房的惨败,中国动画大片似乎走进了一个怪圈,一方面,这几部动画大片票房似乎都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些公司因此面临破产,致使国人没有勇气和胆量将重金投入新的、技术含量高的动画片中去。另一方面,对于《魔比斯环》和《西岳奇童》等动画片,舆论也似乎是一边倒,观众和媒体对于这些大片持有否定态度,在技术上的探索屡屡失败,以美国和日本思维模式为主导的动画创作,似乎并不适合中国国情。然而美国迪士尼公司出品的《花木兰》、梦工场出品的《功夫熊猫》却在国内大受欢迎,这提示我们:牢牢扎根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同时广泛汲取世界各国动画发展创新的经验才是中国动画的未来发展之路。这本由周金月、周珂著的《融合蒙古族民间美术形象的动画角色设计》将以蒙古族民间题材作为动画创作的起点,以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为养料,试图探寻中国本土动画之出路。
这本由周金月、周珂著的《融合蒙古族民间美术形象的动画角色设计》从民间美术人手探讨民族、民间艺术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运用和开发,并通过动画这一形式将蒙古族民间艺术以崭新的形式展示给大家。本书共7章,主要探讨了动画角色的设计特征、分类、创作原则、设计方法、烘托元素及角色解析,通过融汇贯通,将蒙古族民间美术与动画角色的创作结合起来,丰富和完善动画角色创作体系,为中国原创动画角色的创作提供借鉴。
本书适合动画角色设计从业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参考。
第1章 绪论
1.1 少数民族题材动画角色设计探索与发展历程
1.2 研究意义——动画角色设计与蒙古族民间美术之融合
1.3 研究价值——融合蒙古族民间美术形象的动画角色之优势
1.4 创造革新——创作富有中国民族风格动画新形象之必要性
第2章 融合蒙古族民间美术形象的动画角色的设计特征
2.1 民族图案在动画角色中的运用
2.2 民族色彩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体现
2.3 民族服饰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影响
2.4 “刚性美”的人物造型
2.5 彰显地域特征的动物造型
2.6 “蒙古味儿”的场景、道具辅助彰显角色特色
第3章 融合蒙古族民间美术形象的动画角色的分类
3.1 写实类动画角色
3.2 装饰类动画角色
3.3 幻想类动画角色
3.4 组合类动画角色
3.5 意象类动画角色
第4章 融合蒙古族民间美术形象的动画角色的创作原则
4.1 从生活人手深度挖掘民间美术资源
4.2 从民问美术中寻求动画角色创意之源
4.3 在角色创作中开拓民间美术的新语境
第5章 融合蒙古族民间美术形象的动画角色的设计方法
5.1 原型演绎法
5.2 原型提炼法
5.3 借鉴优化法
5.4 重叠影印法
5.5 嫁接转移法
5.6 解构重组法
5.7 偷梁换柱法
5.8 变形构想法
5.9 移形换位法
5.10 装饰组合法
第6章 融合蒙古族民间美术形象的动画角色的烘托元素
6.1 在场景上突显自然风光的地域性
6.2 在角色设计上彰显原汁原味的民族习俗特点
6.3 在剧情设计上符合民俗文化
6.4 在背景音乐上传播恢宏的长调与呼麦
第7章 经典蒙古族题材动画角色解析
7.1 《草原英雄小姐妹》角色解析
7.2 《海力布》角色解析
7.3 《奇异的蒙古马》角色解析
7.4 《乌兰其其格》角色解析
7.5 《勇士》角色解析
7.6 浅析民族题材动画角色的创作——当《勇士》遇到《疯狂原始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