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界大历史(文艺复兴至16世纪)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编著的《世界大历史(文艺复兴至16世纪)》记述了从文艺复兴到16世纪末世界历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并阐述其对今日世界格局的影响,包括:基督徒的收复失地运动,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英法百年战争,黑死病的蔓延,大明王朝的建立,欧洲的殖民扩张,活字印刷的发展及对文明的促进,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内容推荐

由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编著的《世界大历史(文艺复兴至16世纪)》是“世界大历史”系列丛书的第一本。时间跨度为文艺复兴至16世纪末期(1300-1588)。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黑暗时期”,黑死病肆虐,战乱不断。疾病和战争给欧洲大陆带来重创,同时也动摇了传统社会结构和封建势力。在令人压抑的时世中,欧洲人回望历史,重整人文主义精神,文艺复兴的萌芽悄然出现,并于14世纪中叶勃发,进而借助印刷术迅速由佛罗伦萨扩展至西欧各国。在遥远的东方,强大的明王朝开始崛起,永乐皇帝派遣郑和进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远洋航行,开启了“七下西洋”的壮举。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宣告罗马帝国最后残存的“嫡系”王朝灭亡,最后一块西方古典文明残迹至此消亡,而欧洲人也告别了漫长压抑的中世纪,迎来了现代文明的曙光。于1492年画上句号的持续长达八个多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使西班牙王国一跃成为欧洲霸主,很快便作为欧洲扩张的先驱开始了对“新大陆”以及全世界的征服。然而仅仅过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所向披靡的“无敌舰队”便败给了英国海军,西班牙海上霸主的地位从此终结。经历了中世纪到现代文明的过渡,天主教内部弊病丛生的状态益发突显,终于由马丁·路德领导发起了新教改革。但这次改革同时也促使天主教会开始了对自身的反思和修正,维护了自身的政治势力。然而人类思想的改革和冲突还远远没有结束。

目录

第1章 收复失地运动711一1492年

 概述

 专家点评

 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Abd al-Rahman III)(889—961年)

 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十一世(AlfonsoⅪ)(1312一1350年)

 阿尔摩拉维王朝

 熙德(1043—1099年)

 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五世(1452—1516年)

 格拉纳达之战(149l—1492年)

 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145l一1504年)

 阿拉贡国王詹姆斯一世(1208—1276年)

 文献

 “致一位老迈十字军士兵的信”(12世纪)

第2章 文艺复兴1300----1630年

 概述

 专家点评

 德西德流斯·伊拉斯谟(1469-一l536年)

 洛伦佐·德·美第奇(1449-一1492年)

 拉斐尔(1483一1520年)

 文献

 彼特拉克写给西塞罗的信(1345年)

 巴尔达萨雷·卡斯蒂廖内著《廷臣之书》(1528年)节选

第3章 百年战争1337—1453年

 概述

 专家点评

 鲱鱼战役(1429年)

 30人战争(1351年)

 佛兰德斯

 法国内战(15世纪)

 雇佣兵部队(Great Company)

 贝特朗·杜·盖克兰(1320—1380年)

 帕蒂斯(Pfitis)

 文献

 让.傅华萨著《历代记》(Thechronicles)节选(1388年)

第4章 黑死病1347—1351年

 概述

 专家点评

 哪场瘟疫?

 瘟疫爆发的前因后果

 死亡人口统计

 医疗应对举措

 黑死病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苦修人(Flagellants)

 伊斯兰药物和黑死病

 文献

 “论瘟疫”,选自乔瓦尼·薄伽丘《十日谈》

第5章 明朝崛起1368一1431年

 概述

 专家点评

 洪武大帝(1328—1398年)

 忽必烈汗(1215—1294年)

 明朝

 蒙古征服中国(13世纪)

 郑和下西洋(15世纪)

 永乐皇帝(1360—1424&F)

 文献

 马可·波罗游记节选(1300年)

第6章 欧洲扩张时代的开始1450--一1525年

 概述

 专家点评

 约翰·卡伯特(1450-一1498年)

 “航海家”亨利(1394.一1460年)

 斐迪南·麦哲伦(1480-一1521年)

 文献

 《托德西利亚斯条约》(1494年)

第7章 活字印刷1450年

 概述

 专家点评

 英文版《圣经》

 威廉·卡克斯顿(1422一1491年)

 15世纪的信息革命

 约翰内斯·古登堡(约14世纪90年代一1468年)

 《古登堡圣经》

 文献

 尼古拉斯·哥白尼《宇宙天体运行论》节选(1543年)

第8章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1453年

 概述

 专家点评

 曼齐克特战役(1071年)

 巴列奥略王朝君士坦丁十一世(1405--1453年)

 穆罕默德二世(1432--1481年)

 巴列奥略迈克尔八世(1224--1282年)

 塞尔柱土耳其人

 尼科波利斯战役(1396年)

 穿刺王弗拉德三世(143 1—1476年)

第9章 征服新大陆1492--1550年

 概述

 专家点评

 阿塔瓦尔帕(1500---1533年)

 卡哈马卡(Cajamarca)战役(1532年)

 拉·玛琳琦(1501—1530年/1552年)

 特诺奇提兰战役(1521年)

 文献

 贝尔纳尔·迪亚兹·德尔·卡斯蒂略(Bernal Diaz Del Castillo)在《新西班牙征服正史》(The True History ofthe Conquest ofNew Spain)中对特诺

奇提兰的描述(1568年)

 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Garcilaso de la Vega)在《印加王室述评》(Comentarios Reales delosIncas)中对印加风俗的描述(1609年)

第10章 新教改革1517一1648年

 概述

 专家点评

 加尔文主义

 三十年战争(1618一1648年)

 胡尔德里希-茨温利(1484—153 1年)

 文献

 马丁·路德的《95条论纲》(1517年)

第11章 天主教改革或反新教改革运动 1534一1563年

 概述

 专家点评

 教皇尤利乌斯三世(Julius III,1487—1555年)

 依纳爵·罗耀拉(1491—1556年)

 教皇保罗三世(1468—1549年)

 耶稣协会(又名耶稣会)

 阿维拉的特蕾莎(1515—1582年)

 文献

 教皇保罗三世颁布的《反对剥削印第安人的通谕》(1537年)

 特伦托会议颁布的法令

第12章 西班牙无敌舰队1588年

 概述

 专家点评

 格瑞福兰之战(1588年)

 加底斯突袭(1587年)

 荷兰叛乱(1566—1648年)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ff)

 帕尔马公爵亚历山德罗·法尔内塞(1545—1592年)

 诺丁汉(Nottingham)伯爵查尔斯·霍华德(1536—1624年)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1527—1598年)

 文献

 伊丽莎白一世在蒂尔伯里军营对英军将士的讲话(1588年)

 在爱尔兰沿岸海域摧毁西班牙舰队的报告(1588年)

主编及各章撰稿人简介

附录一:术语和人物

附录二:大事年表

附录三:王朝世系

人名、地名、专有名词对照表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由于伊比利亚半岛过于复杂,因此概括收复失地运动本身也不容易。中世纪伊比利亚半岛国与国之间从政治制度到语言文字一切事物均不相同。穆斯林占领地区北部几个主要君主国最终合并成三个独立的国家:葡萄牙、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这三个国家彼此间经常爆发战争。由于同一教派信徒时而联合,时而攻歼,致使收复失地运动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格拉纳达穆斯林统治者经常联合伊比利亚基督徒共同抵御北非穆斯林亲王的侵略行为。与穆斯林王国类似,卡斯蒂利亚王朝和阿拉贡王朝的统治者也愿意与格拉纳达的穆斯林结成同盟,或者为了保护自己,或者为了扩大各自王朝的利益对别的基督教国家进行攻击。

最后,西班牙各地地形地貌以及人们的生活、经济生产方式均不尽相同,这使得不同地区统治者和当地人民在收复失地运动和巩固运动胜利果实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各不相同。在收复失地运动中,几个主要基督教王国的领土面积几乎都翻了一番。阿拉贡王国在巴利阿里群岛(Balearic Islands)、巴伦西亚和穆尔西亚获取的领土面向地中海和北非沿岸地区,人口相对稠密。这与卡斯蒂利亚王国在西班牙中部占领的地形崎岖、人烟稀少的地区形成鲜明反差,后者的经济环境更为恶劣,社会治理难度也更大。葡萄牙在收复失地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自然更多定位于大西洋和非洲西海岸方向。

当人们回顾收复失地运动漫长的历史时,想到在这一运动中不断改变结盟对象的西班牙诸国以及各地不同的收复失地运动过程和经历,不禁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西班牙历史的很大部分由收复失地运动所写就。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间无论思想上还是事实上的边界不但影响了伊比利亚半岛人民的生活,也影响了文化模式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建立。这种边界形式并非一成不变,即便在一定地区和一定时期有类似边境性质的地区出现,包括也会有海关人员和中世纪类似护照一样的手续等形式出现。边境并没有实际的边境分界线,而更多以通关地区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如同在穆斯林统治下遵循伊斯兰教规矩的基督徒民众一样,在收复失地运动后生活在基督徒统治地区的穆斯林民众也不了解边境的概念。按照不同地区规定,穆斯林(或穆迪札尔人,Mud6jars)被安置在中世纪西班牙城中通常由围墙围起来的特殊地块当中,形成一种与外界隔绝的城中村,或者被集中安置在一些农垦地区。于是,收复失地运动的成功和边界的形成对中世纪西班牙人民生活产生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影响,即康维尼西亚(convivencia),或称共存观念,意思是在整个中世纪时期西班牙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人交织在一起并互相影响的生存方式。

康维尼西亚思想形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最早,它主要用来强调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人这三大宗教团体在塑造西班牙文化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一些历史学家把重心放在康维尼西亚的正面积极作用上,并举出很多事例用来说明三大宗教信徒是如何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和接受对方宗教文化差异的。比如,许多穆斯林制瓦匠、泥瓦匠和石匠都参与了一些公共建筑(甚至教堂)的建造。此外,许多西班牙中世纪的建筑都呈现出明显的阿拉伯建筑风格。再比如,阿拉贡国一些教区教堂都建有模仿伊斯兰教清真寺的尖塔。很多知名医生和商人都是来自西班牙各地城市中心区的犹太人。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人一同为创造巴塞罗那、巴伦西亚、托莱多和其他城市繁荣的经济而努力工作。穆斯林(被称为奥加玛斯,aljamas)和犹太人还可以进行各自的宗教活动。通过清真寺和一天做五次祷告的人们,外人可以很容易分辨出哪里是穆斯林聚居区。在收复失地运动中穆斯林王国的投降条款总有对穆斯林民众保留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在诸如巴伦西亚这样穆斯林民众人数多于基督徒统治者的地区更是如此。康维尼西亚也同样包括司法、经济和政治权力上的自由。穆斯林民众可以要求通过穆斯林官员根据伊斯兰教法(sharia)或穆斯林神法进行穆斯林统治。穆斯林可以有自己的墓地,有时甚至被允许保留自己的城堡。由于基督徒统治者迫切需要(主要是经济上需要)占领地的人口,所以他们愿意为穆斯林做出这样的妥协。生活在阿拉贡领地上的穆斯林并非一无是处,而是被视为“皇家宝藏”。

基督徒统治下的穆斯林和犹太人在中世纪西班牙各国大的法律体系中享有一定的法律地位,作为少数民族,他们拥有相应权利,并受法律保护。例如,12世纪巴塞罗那法规定国王是其全部国民的法定保护人,无论其国民处于什么阶级地位或拥有何种宗教信仰。然而,人们也不可对康维尼西亚抱有过于乐观的看法。

P8-P9

序言

《世界大历史》系5卷本历史研究著作,旨在通过对14世纪至今数百年问发生的62件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史学考证和理论分析,使读者认识到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意义。除第5卷由14章组成外,第l~4卷均由12章组成,每章均为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并具有最为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各卷具体历史时期划分如下:

第1卷:文艺复兴至16世纪

第2卷:157l—1689

第3卷:1689--1799

第4卷:1799一1900

第5卷:1900至反恐战争

本套丛书为《缘何如此?塑造美利坚历史百科》(What Happeneed?AzEncyclopedia ofEvents That ChangedAmerica Forever)(该书详细考证了美国历史和美国社会发展史)的姊妹著作。

此外,本书之所以能够写成,也源于各部分作者在开班授课过程中的共同经历。他们在对数千名学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们不但历史知识匮乏,而且对当代世界的认识也存在着极大局限。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并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当今世界,我们决定编著一套对学生(同时也对普通大众)有益的书,即把最为重大的世界历史事件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汇编成册,以飨读者。此外,我们还想抛砖引玉,引导读者对我们择选出的历史事件进行更加深人的研究,并对历史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因为毕竟人们如果不了解世界历史演进过程的话,那么就一定无法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

此套丛书的研究样式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各章编者会通过概述的形式对本章讨论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简明扼要的论述。概述之后是篇幅较概述长一些的点评。这些点评均由精通此段历史的历史学家所撰写,他们从更为广阔的历史语境下对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深远影响做出详细分析。点评之后附有参考文献,这些参考文献均为研究各章所关注历史事件最重要的研究著作。参考文献之后便是数篇专门论述各章关注的历史事件中所出现的重要人物和事件的短文。各章通常还附有其关注事件中所出现的一些重要的原始历史文献。此外,每卷著作不但设有各种虽然在概述和分章论述中有所提及,但却没有展开说明的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组织机构和专有名词等专业术语附录,而且还有各卷所涵盖的历史时期中所发生的大事年表。此外,我们为了读者检索方便还特别准备了一份索引。

此套丛书选择重大历史事件的标准均基于我们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经验。除此之外,我们的史学同行和其他曾帮助过我们的人也为我们提出过很有价值的建议,在此我们对他们给予我们的支持和建议表示由衷的感谢。这里我们要说的是,虽然其他著者也许会得出与我们不尽相同的结论,但是我们还是坚信本套论丛所论述的历史事件是改变早期西方现代世界样貌的真正原因。

书评(媒体评论)

令人惊叹的写作阵容。大量备受尊敬的各领域学者为这套丛书的撰写做出了突出贡献。  ——《纽约时报》

本书汇集了颇具可读性的各项内容,以一个广阔的视角来展示改变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历史上的那些大事件。  ——《华盛顿邮报》

阅读这套丛书可以让专业人士或非专业人士都受益匪浅。  ——《出版人周刊》

这套书的内容聚焦政治事件的同时也大量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相关事件,极大地扩展了阅读的层次,提升了阅读的趣味。  ——《星期日泰晤士报》

每一卷都可以在一个与之匹配的时间轴上进行拓展和延伸。  ——亚马逊读者书评

对每个历史事件的分析都受到大量当今著作的启发。  ——亚马逊读者书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4: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