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中行编著的《文言常识(精)/中学图书馆文库》由二十一位作者联袂撰写而成,执笔者无一不是通晓某方面知识的专家,所写下的,都是他们长期探究的心得。全书分为文言概说、文言的结构、文言的文体和时尚、文言的辞章、古典知识和阅读指津六章,每章有简明的理论,有切合而生动的实例,适合大中学生和文言爱好者学习参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文言常识(精)/中学图书馆文库 |
分类 | |
作者 | 张中行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张中行编著的《文言常识(精)/中学图书馆文库》由二十一位作者联袂撰写而成,执笔者无一不是通晓某方面知识的专家,所写下的,都是他们长期探究的心得。全书分为文言概说、文言的结构、文言的文体和时尚、文言的辞章、古典知识和阅读指津六章,每章有简明的理论,有切合而生动的实例,适合大中学生和文言爱好者学习参考。 内容推荐 文言要不要学,虽见仁见智,未得共识,但只要念及古代文化中存无数宝藏,且文言大有益於思维与想像,则创造条件,想想办法去掌握它,应说是明智之举。 但如何去学,方法颇多,总括起来,大致有二:或偏重多读,以期熟后自如;或偏重摸清规律,以冀知而求会。其实,把二者结合起来,也釦颽隻陵纂c坊间不乏好的古文选本,可供多读之需;独闕作辅助的有关「通论」,令有心者遗憾。本书的编成,便為了补缺。 《文言常识(精)/中学图书馆文库》里的主编张中行及执笔者无一不是通晓某方面知识的专家,所写下的,都是他们长期探究的心得。原书一九八八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初版,印数不多。这本改排繁体字的香港版是徵得原出版者首肯,為满足港澳及海外读者而出版的,适合大专、预科文科生及语文自修者之用。 目录 编者语 第一章 文言概说 第一节 文言和白话 第二节 文言的历史 第三节 文言的地位 第四节 文言典籍概况 第二章 文言的结构 第一节 字 一、字形 二、字音 第二节 词 第三节 句 第四节 篇 第三章 文言的文体和时尚 第一节 文体 第二节 时尚 第四章 文言的辞章 第一节 文笔 第二节 翰藻 第三节 情采 第五章 古典知识 第一节 天文历法 第二节 政区及地理沿革 第三节 政体及职官 第四节 生活用物 第五节 姓名及称谓 第六章 阅读指津 第一节 方法及进程 第二节 旧注的利用 第三节 参考读物的利用 试读章节 又其次,汉字认识的困难使中国的读书识字的人数常常维持很低的比率。而既读书识字则了解较早的笔语又比较容易,如上所述。所以社会里需要较纯粹的语体文的人特别少,因而口语对于笔语的控制力也特别小。 这几个条件都有利于超语体文的发展。中国的超语体文之特别发达,且一直成为通行的笔语,追究起来和汉字的性质有莫大的关系。四 以上说明口语和笔语,语体文和超语体文的关系,一般的情形和中国所特有的情形。下图可以表示一个大概。这里甲、乙、丙、丁是四个相次的时代,点线所包含的区域代表口语.画了斜线的区域代表语体文,空白的区域代表超语体文。甲时代假定是最早的时代,这个时候的文字很少和语言密切符合的,但不害其为语体文,事实上这个时期还无从产生超语体文。到了乙时代,甲时代的口语有一些成分留下,另有一些成分被废弃,同时在另一端增加了新的成分。如此一个个时代下去,口语的区域,逐渐往右移动,语体文的区域也跟着往有移动,这个表示笔语追随口语的情形。同时,语体文和口语符合的范围加大,到了丁时代就有了差不多和口语密合的语体文。时代越后,不但语体文的活动范围放宽,超语体文的范围也同样加大,这正表示语文遗产的逐渐累积。 现在可以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文言和白话的界限何在?有人以为文言和白话的分别就是超语体文和语体文的分别:图中AA,线代表这个界限。胡适的《白话文学史》上溯秦汉,似乎是采取这个分法。这种分划的好处是简单,但有一个毛病:语体和超语体是相对的,甲时代的语体文到乙时代会成为超语体文,而一般人心目中的文言和白话的分别是固定的。第二种分法,如图中BB’线,是以现代人听得懂的为白话,即包括最近一时代(假定为明清至现代)的语体文,及更早一时代(假定为唐宋元)的一部分语体文。这个分法倒也简单,但如某些语录、某些白话词等,虽然现代人听不懂,但大家都承认是白话,不是文言。第三种分法是把唐宋以来的语体文都算作白话,如图中cc’线所划定:这里包括一部分就现代而论应该算作超语体的东西(图中BB’线以左),即某些语录、某些白话词以及明清人的一些曲文等,这是和第二种分法不同之处;同时拒绝了更早的语体文(图中甲乙两段AA’线以上),这是和第一种分法不同之处。这种分法多少带几分武断性,不像前两种之各从一个原则出发;但这似乎是一般人区别文言和白话的办法。 这第三种区分法,除最符合多数人的直觉外,是否也有理由可说呢?我看是有的。唐以前的语体文似乎都不很纯粹,唐朝和尚的语录和宋朝人的平话才大胆地完全呈露语体的面目。唐宋的语体文,即令有一部分就现代口语说已经是超语体,只要我们熟悉了它们的词汇和小小的语法差异之后,我想仍然是可以听得懂的(正如欧洲人对于他们较古的作品一样)。至于照这种区分所划定的文言,那就无论曾是某时代的语体文与否,怎样学习也不能用耳朵去了解,必须用眼睛去看。读熟一篇文言文再去听别人背,这是另外一回事;这里所谓听得懂是听自己没有读过的文字。这个用耳和用目的分别和汉字的读音演变有极大的关系,许多单音语词在唐以前可以用读音去区别,而宋以后非用眼睛去看就不能分别了。从这一点看,普通人的直觉的看法不为无理。 由此,我们可以给“文言”和“白话”试着定一个界说。白话是唐宋以来的语体文。此外都是文言;其中有在唐以前可称为语体文的,也有含有近代以至现代还通用的成分的,但这些都不足以改变它的地位。白话是现代人可以用听觉去了解的,较早的白话也许需要一点特殊的学习;文言是现代人必须用视觉去了解的。 P14-P17 序言 文言要不要学,虽见仁见智,未得共识,但只要念及古代文化中存无数宝藏,且文言大有益于思维与想象,则创造条件,想办法去掌握它,应说是明智之举。但如何去学,方法颇多,总括起来,大致有二:或偏重多读,以期熟后自如;或偏重摸清规律,以冀知而求会。其实,把二者结合起来或许更为有效。坊问不乏好的古文选本,可供多读之需;缺作辅助的有关通论倒不多见,令有心者遗撼。本书的编成,便为了补缺。 本书1988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首版,印数不多。1994年,香港三联出版了繁体字版,此后一直断市。本书由二十一位作者联袂撰写而成,执笔者无一不是通晓某方面知识的专家,所写下的,都是他们长期探究的心得。全书分为文言概说、文言的结构、文言的文体和时尚、文言的辞章、古典知识和阅读指津六章,每章有简明的理论,有切合而生动的实例,尤其适合大中学生和文言爱好者学习参考。 本书主编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字仲衡,出自《尚书》“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后因名难认,以字的简化“中行”(《论语》有“不得中行而语之,必也狂狷乎”)行世。河北香河屯镇人,著名学者、散文家。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教于天津南开中学、保定中学、贝满女中,担任过《现代佛学》主编。1949年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从事中学语言教材的编辑。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多部散文集成为畅销书,从而闻名于世。张中行与季羡林、金克木三位被称为“燕园三老”、“20世纪未名湖畔三雅士”。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