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维保编著的《文明的鸡零狗碎》属文化随笔集,其中共收录散文随笔67篇。作者以较为独特的视角,评析“历史”、“文化”、“文学”等领域的某些事件和现象,有感而发、随手写就。没有整片的记忆,只有零星的感想;没有系统的论述,只有零碎的深思;没有深奥的理论,只有感性的心得。作者观点新颖、思想跳跃,文章语言优美、行文流畅,颇具思想性、阅读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文明的鸡零狗碎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方维保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方维保编著的《文明的鸡零狗碎》属文化随笔集,其中共收录散文随笔67篇。作者以较为独特的视角,评析“历史”、“文化”、“文学”等领域的某些事件和现象,有感而发、随手写就。没有整片的记忆,只有零星的感想;没有系统的论述,只有零碎的深思;没有深奥的理论,只有感性的心得。作者观点新颖、思想跳跃,文章语言优美、行文流畅,颇具思想性、阅读性。 内容推荐 没有整片的记忆,只有零星的感想;没有系统的论述,只有零碎的深思:没有深奥的理论,只有感性的心得。如同被拆迁以后的老房子,放眼望去,满地的碎片。鸡零狗碎东西,看上去总是有点奇怪。但有我的真诚。真诚是一切思想和文学的利器。我相信别林斯基的话。 方维保编著的《文明的鸡零狗碎》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导方维保教授的文化随笔集,约60篇,关注的是公共话题,引起的是大众共鸣。 目录 所谓历史 刘邦是个私生子 赵匡胤请客 话说“圣君” 谈说皇帝艺术家 诸葛亮与屎壳郎 蛾翅的台风效应 “党祸”过敏症 官员的著作怎么起名? 王朝碎想(四题) 屠夫成“圣”记 所谓文化 多神教的信仰系统 桃园游戏的潜规则 苦难转正方法论 神话、史话与鬼话 文学拜“史”症 血亲复仇的死亡泥沼 黛玉和宝钗争什么? 娃娃们的国学教育 汉字整形:代价高昂的“折腾” 意识形态场域中的茅盾文学奖 文字狱悲喜剧 一场春梦引发的血案 倚老卖老的下场 被人兜底的结局 诗人的末路 从“撒欢”到“找死” 草根人士的意外死亡 乾隆帝烦了 所谓“文学” 射雕英雄和基度山伯爵 荒谬的“哄抢”名人现象 吕布的“王子风度” 现代文学驱鬼论 妓女解放了诗歌 鬼神远去的神秘 金庸的五大妄想 芜湖与中国新文学 创作是勇敢的叙述 那一顶流浪的帐篷 “妓女爱国主义” “纪实”的反思 文学批评的界限 所谓“爱情” 《白毛女》的初版本 美女与野兽 妓女与嫖客的爱情 唱和与野奔 贾宝玉到底爱谁? 爱情的障碍赛 “永恒之女性,引领我们走” 才子何以配佳人 风骚的牛皮 爱情的竞争机制 三个有意味的婚外情故事 婚姻中的“般配”原则 所谓“知识分子” 寂寞的政治天才 老先生讨学钱 一个徽州女人的文化传奇 丁玲的辩解 “被殖民”的脑筋 亲历者的谎言 乱世中的那一抹清白 小说家的历史尴尬 张艺谋的文化经济学 男人梦中的那一支丁香花 当代学案 元稹的“懒”和崔莺莺的“赖” 一个文学宅男的隐秘欲望 沙扬娜拉未必不是一位日本女郎 苏雪林与台湾的《红楼梦》争论 新文化“断裂”传统论 试读章节 用吃饭的方式让武将们交出兵权,赵匡胤是帝王中最为仁慈的一位了。其后来者高宗赵构甚至不顾皇朝安危,将军事统帅岳飞十二道诏书召回,斩首弃尸于风波亭。南宋小朝廷的儿皇帝们,牢记其祖的遗训,对任何拥有重兵的大臣,都怀戒备之心。岳飞就是陷入了这种多疑症的漩涡中。他被皇帝怀疑为拥兵自重,在十二道金牌令的督促之下,在金人震天的喊杀声中,率师回朝,一头就投入了风波亭的断头台上。岳飞可能不太明白,自己为赵家打天下,何辜之有?但正如秦桧所说的,或许有。因为在战争中积累起来的兵权,已经触犯了皇权的大忌。 明朝的朱元璋做得更绝了。他请那些当年与他一起打下江山的武将功臣们到独角楼吃饭,酒杯未端,烈火已经熊熊而起。可怜那些为他狼奔豕突的哥们,直到被烤焦烤熟的时候也没有弄明白,自己到底哪儿得罪了朱皇帝。据史书记载,胡惟庸、李善长、蓝玉三案总共杀人达10万之多。朱元璋在位30年,杀人20万,基本上将功臣杀光。连毫无二心的幼时放牛娃朋友徐达也不放过,可谓冷酷残暴到了极点。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我当权,别的人全着枪,我当然睡不着觉。可见,军队对于中国的封建王朝,对于一姓皇帝可真的是生死攸关的命门啊。 兵权问题一直是帝国时代的核心问题,这是中国历朝历代皇帝们在建立王朝的血腥过程中得出的经验。秦始皇消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国家,靠的是如狼似虎的秦军;刘邦消灭强秦,剿灭项羽,靠的同样是刘家军;大唐李渊在英雄蜂起的隋末乱世中崛起,靠的仍然是他那些具有胡人血统的李家军。中国历朝历代的改朝换代无不是大刀片里面出政权。同样,汉武帝、唐玄宗开疆拓土靠的也是强悍的军队。军队是帝国暴力的集中体现。“军事政变”,是帝国体制政权更替千古不变的形式,唐太宗靠的是玄武门兵变,宋太祖靠的是陈桥驿兵变。当宋太祖们黄袍加身以后,“废置天子,变易朝廷”之类的军事政变,仍有可能重演。正因为如此,他们不得不对军事政变有所顾虑。 所以,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对于军队问题都是一惊一乍,小心翼翼的。有的皇帝把军队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里,把象征军权的符号——虎符,睡觉时放在枕头下,醒来时揣在胸口边,唯恐失窃,王朝颠覆。有的皇帝干脆采取“弱军”的办法,削弱军队在国家统治中的地位,把军队的将领们杀掉或关起来,以保证军队不对自己的皇权造成威胁。 中国的历代帝王中,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弱军”的代表。从后来历史发展的角度,起码从宋王朝的历史命运来考察,“杯酒释兵权”的策略确实导致了后来宋王朝的文弱。不但北宋徽宗、钦宗被金人捉去,或杀死,或囚禁,而且南宋也成为受尽凌辱的小朝廷。 不过,弱军的策略在前后的王朝中,并不多见。汉朝,唐朝,明朝,都有着强大的皇家军队。汉唐时期的开疆拓土,靠的就是强大的皇家军队。中国历史上,国家的强弱并一定在于军权由武将统领还是由文官掌握。从世界历史来看,一个国家的军队是无所谓由文人还是由军人来统帅的,当今西方国家的国防部长都是文职官员,也未见到这些国家的军队是怎样的赢弱。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兵权的归属问题。中国传统社会的军队都是私家军,谁统领军队,这军队就为谁保家护院。换句话说,军队不过是他家的保镖罢了。在赵匡胤那个时代,他当然明白,所以他要剥夺那些大将们的兵权。 P6-7 序言 文明犹如黄河之水,浩浩荡荡,气势磅礴,奔流到海不复回;文明亦如黄河之水,有时清冽,有时浑浊,经常是泥沙俱下。 敬畏文明,就是对生命传统的认同,也是敬畏生命自身。但是,文明是什么?我们先人的生命已然随风飘逝,所留给我们的是堆积如山的典籍,是人类大脑中一代一代沉积下来的记忆,是街头巷尾黄口小儿一举手一投足的行为方式。 敬畏导致了被敬畏者的自我傲慢。文明造就了人类,因此人们对它肃然起敬,面对它忍不住两腿觳觫;而它自己也自我感觉良好,作出不可一世之状。哪怕是那些门楼坍塌、茅飞屋漏的衰落文明,也依然是瘦死的骆驼虽瘦死,但还保持着架子的威严。 圆明园静静地瘫坐在北京城的一隅,如风烛残年的老人,尽管那里早已被英法及八国联军烧成了断壁残垣,但参观朝拜的人流仍不绝如缕。埃及的金字塔,于风沙中尽显苍老又悲凉,但人面狮身像依然庄严肃穆;还有古罗马大斗兽场,墙砖已经风化,却从来不缺乏凭吊者。敬意是我们面对历史的时候,内心里应该保持的起码情感姿态,它是埋藏在骨髓里的文化本能。 历史走进了现代,走进了新文化时代。新世界的阳光照耀着中土,也照彻着所有古老文化的灵魂。皮影,在隔亮布的后面,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奇怪得有趣,透明而了无血色。那正是传统文明所面临的现代境遇。一切神秘都在消失中,留下的是怪异和疑问。 文明之墙,被一代一代反复地粉刷,虽旧犹新,虽新犹旧。 被质疑的历史,就像被告席上的被告,正滔滔不绝地做着精彩的演讲。吐沫星子四散飞舞开来,都是他的自我辩护。但是,陪审团心里清楚,那纯粹是一场作秀。因为他们心里有一个信条:历史,充满了虚构和想象。语言哲学说:历史是语言写就的,而语言充满了想象。那些被看作是确凿的“信史”,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其中有太多想象和臆造的成分。中国历史的作者,百分之百都是儒生,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充斥着中国儒家的想象。 他们每一个都是技术精湛的木匠,他们依照自己的价值标准,斧凿删削原始资料,编造附会以成正史。在榫卯投合之后,一件宏大豪华的家具——所谓“二十四史’’或“四十八史”就这样成了。厚厚的经典,如砖块一样,收藏在文入雅士的书架上,存放于国家的图书馆中,如长长的墙壁,巍峨,庄严,成为崇拜的对象,认同的载体。当然也有的事情,因智力不逮,而看不透,看不穿,错把谬误当真理了。 追问,反思,也许可以发现个子丑寅卯来。考察历史,观察现在,思考未来。现在的源头在历史里,历史在现在中流淌不息,而未来也必然在过去和现在中若隐若现。文化,是精魂。它在时间的河流中漂浮,身影明灭,闪烁不定。 无数的质疑在飞翔,聚集成厚厚的云,笼罩在辉煌文明的天灵盖上。除却伪饰,真相自然显现。 本书有关于所谓的“历史”,有关于所谓的“文化”,也有关于所谓的“文学”,以及所谓的“爱情”和所谓的“学案”,等等,没有确定的归类和定性。当然,知识背景使然,中国的居多,文学的居多,现代文学的居多,文学性思维的居多。 没有整片的记忆,只有零星的感想;没有系统的论述,只有零碎的深思;没有深奥的理论,只有感性的心得。如同被拆迁以后的老房子,放眼望去,满地的碎片。 鸡零狗碎的东西,看上去总是有点奇怪。但有我的真诚。真诚是一切思想和文学的利器。我相信别林斯基的话。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