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穷日子富日子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朱辉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幸福感

母亲去老家住了一阵子,回来之后对家乡赞不绝口。母亲的老家位于浙中一座小城市郊,舅舅和姨妈们都在城里上班或经商,晚上回到村里。他们工作时间是市民,休闲时间则是村民。

三舅应该算是当地村民中的“标本”,他在城里一家企业当工程师,年收入大约十万元;三舅妈是小学老师,一年下来工资、奖金也有七八万元。另外,他们家在村里承包了一个池塘,雇人养珍珠,收入就不好估算了。三舅的家境在村里属于中等,他的兄弟姐妹中最不济的,两口子月收入合计也有万把块钱。

“村里家家房子都像别墅,大多数人家都有小汽车。没有人装防盗网,夏天晚上开着门睡觉,从来没有被偷过东西……乡亲们都说现在的政策好啊!”母亲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桃花源般的小村景象。对于家乡的和谐社会环境,母亲尤为向往。

“乡下一个村里彼此都是亲戚,谁好意思偷来偷去?外来的人一眼就会被认出来,当然更不敢进村胡来。”父亲对于母亲嘴里的“夜不闭户”不以为然,认为全国农村大概都是如此。今年过年,我去本市市郊,我妻子的二姨家拜年,终于可以验证一下父亲的说法了。

“怎么会没有小偷?多得很呢!”妻子的二姨笑道。她说村里的高压线、电话线一年要被偷好几次,变压器也被偷了两回了。前阵子她家买了辆摩托车,停在家门口一顿饭工夫就永久性地失踪了……

虽然治安状况堪忧,不过包括二姨在内,村里人对于现状却都还满意,因为只要不太懒,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二姨夫在广州打工,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元;二姨在家附近一家大国企当临时工,月薪一千七八百元。比起我母亲老家的村民们,这里的村民收入低得多,不过与本市市民相比,收人差距不大。最让村民们有优越感的是他们住着很便宜的私房,而许多城里人一辈子不吃不喝,不一定买得起一套像样的两居室,所以他们比城里人敢花钱。

二姨家没有私家车,拜完年后,她说找个熟人开车送我们回去。

“那人热心快肠,常常开车带乡亲们进城,一分钱不收。”二姨说。不过她又说那人没有正当职业,据说不时进城以偷窃为生,手头倒是挺宽裕。

“这样的人,你们不怕?”我很惊讶。

“怕什么?大家都觉得他人挺好的,又不偷我们的。”二姨不以为然。我顿时有点明白了为什么这里治安比我母亲老家差得多,不仅有经济上的原因,也有民风民俗的差异。

相比我周围的市民,许多城郊农民幸福感强得多,这其中房子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后顾之忧往往是“幸福杀手”,一辈子被房子牵制,难免活得累。而物质生活较为宽裕之后,文化层面的因素又影响到幸福感的质量,二姨他们村里治安不好,很大程度也是自己造成的。他们在物质生活上追上浙江农村,也许几十年够了;而要感受到真正和谐的幸福感,还须更长时间的文化熏陶。

点评

幸福在哪里?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幸福最基本的条件是经济上的安全感,所以城郊农民会比城市贫民更感幸福。在此基础上,便是道德水平普遍提高,由此带来人们的和睦相处,安定团结。

……

P30-32

目录

 

 

 

 

第一辑 人穷心不穷

 年年都是好年

 羡慕贼挨打

 晒客的风险

 发财梦的解析

 晒网

 我们越来越坏了

 为什么不给我

 穷人的形状

 穷人不是天生弱智

 文人与钱

 幸福感

 幸运的悲剧

 当土豪遇到兄弟

 土豪也可怜

 B面

 轨迹

 假日信息病

第二辑 幸福不是财富,而是一种选择

 穷,何必赖在富人堆里

 生活在别处

 虚荣成本

 幸福没有标准答案

 两难的选择题

 留一点后悔给将来

 农妇、山泉、有点田

 赚的是不寂寞

 房子不只是住房

 绿色财商

 狗熊的快乐

 识别有钱人

 财商与爱情

 怪圈

 差一点成功人士

 回眸

 撒网

 钱是王八蛋

 留一手

 家运

 你的我的

 意淫

 备粮

第三辑 致富之道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股神

 平民需要的财富偶像

 穷人的光阴

 财运人生

 搭伙难求财

 胆识

 放得下,所以拿得起

 精算人生

 现在进行时

 四两拨几斤

 伟哥和五块泥板

 性格怎样决定财运

 寻缘把脉

 一言难尽的资源

 做梦何必脱产

 绑住“用人” 

 别无选择的盲目

 没有永远的敌人

 思路决定钱袋子

 淘米的学问

 唯自助者天助之

 杨白劳是一所学校

 还价

 富而不贵的千万富翁

 商男商女

 商人的奸与善

 一个富人死了

 兔子跑了还有蜗牛

 富负一代

 妙手偶得

 莫做“老字号”

 亿万富翁

 稿费经济学

 开餐馆的老师

 爸爸是坝

第四辑 财富职场

 领子之间的PK

 跟着谁有肉吃

 狼羊共舞

 涨薪与人生观

 没有车怎么行

 谁是好老板

 年终奖是一种病毒

 老板

 绑架式创业

 土洋之间

 摇摆大叔

 U盘化生存

 龙门公司

第五辑 谈股论金

 不可忽视的指数

 3000元用来干什么

 CPI与赛跑的姿态

 别人的鞋不好穿

 炒股是一种修炼

 从理财到投机

 从理人到理财

 从陌生到熟悉

 带头大哥与大头厨师

 房奴与股疯

 关键的12万元

 天下无险

 投资之难

 小马的选择

 幽默房市

 趣味经济学

 市井经济学家

 科学生活观

序言

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如果要总结这七件事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都与钱有关。古时候虽然‘‘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是总还能找到一些蛮荒之地,于是有了许许多多陶渊明这样的隐士,他们可以骄傲地说:“经济与我无关。”时至今日,起码在中国,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几无可以隐居之地,所以每个人都与经济密切相关,每个人都会在心里把自己的日子归类于穷日子或富日子。

谈钱容易出名,看看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所谓“专家”中,最出名的往往是经济学家。可是出名不一定意味着被崇拜,盘点一下这些年来那些一线经济学家,几乎没有让人特别服气的。更多的只是“草船借箭”中的稻草人,每每总能被大家射个遍体鳞伤。所以者何?一来,屁股决定脑袋。既然已经成名成家,自然和大多数老百姓不在一个阶层,自然有意无意会代言某一利益集团的呼声。这在国外很正常,可是中国老百姓都期待名人德艺双馨,都希望他们像包青天,即便不能铁面无私.也要铁嘴无私。这对于功成名就的“专家”着实有些难,难免“臣妾做不到”。二来,悟道讲究“不能说,一说就是错”。经济方面的事情也一样,听股评家的意见去炒股,多半会亏成杨白劳;而房评家的话根本无须听,因为时至今日,涨,一般老百姓买不起;跌,也未必买得起,因为届时或许经济会萧条,您说不定已经失业了……

谈钱出名即挨骂,这几乎成了铁律,不出名尚可混点小钱。不少未名作者喜欢替富豪总结成功经验,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王健林、许家印都成为他们笔下成功学的经典案例。甚至尸骨无存了的胡雪岩、沈万三,也被总结了。好在说的尽是好话,人家也不会和你打官司,计较你说得对不对。至于死掉了的富豪,更可以随便说。可是捧读这些成功学书籍,真有人能成功吗?迄今为止,尚无一位富豪声称自己是照着这些书做,因而家财万贯了。这道理很简单,没有人能通过看书学会游泳、学会骑自行车,何况成功本无学。

其实钱的事情没必要端着架子,非得在高大上的论坛上说;也不必仰视富人,觉得他们下巴上的痦子也光彩夺目。我们有自己的日子,就有自己的财富态度、自己的价值观。我心即佛,不用去膜拜别人。能看清自己想什么、要什么、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这么做,活明白了,一切就都豁然开朗。

“幸福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这话听着有些虚伪,但是大实话。除去处于赤贫状况的少数最底层民众,80%以上的国人对于日子感觉是穷是富,源于主观认识。同样的收入水平,总有人活得有滋有味,也会有人活得牢骚满腹。

穷日子、富日子,都是逃不掉、躲不开的日子。既然非得过日子,那就淡定一点,你可以嬉笑怒骂,但不必被穷富闹得亚健康,我们要做日子的主人,让日子过出自己期待的色彩。

作者

2014年6月

内容推荐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穷日子、富日子、都是过日子。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难沟通,越来越难以寻找共同语言,不过有个话题却是全民共同感兴趣的,那就是“钱”。朱辉的《穷日子富日子》是一本谈人与钱的书,一本谈论百姓财富生活的随笔集。本书大多数文章发表于上海金融报,其余发于《上海证券报》、《中国新闻周刊》等报刊。

编辑推荐

我们有自己的日子,就有自己的财富态度、自己的价值观。我心即佛,不用去膜拜别人。能看清自己想什么、要什么、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这么做,活明白了,一切就都豁然开朗。

朱辉的《穷日子富日子》通过谈人与钱的关系,钱与生活的关系来告诉你穷日子、富日子,都是逃不掉、躲不开的日子。既然非得过日子,那就淡定一点,你可以嬉笑怒骂,但不必被穷富闹得亚健康,我们要做日子的主人,让日子过出自己期待的色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