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估算,邵逸夫的资产超过120亿港元。多年来,他一直稳居香港十大超级富豪榜首。邵逸夫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乐善好施,他先后向中国内地的80多所大学和160多所中小学及医疗机构捐赠28.3亿港元,兴建了3700多座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他曾获英女王颁授的CBE勋衔,是香港娱乐界获英国皇家爵士勋衔殊荣的第一人。
李建军编著的这本《邵逸夫传》从他的家世、邵氏公司的发展真实历史资料为依据,为我们展示了这个香港电影业霸主的非凡经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邵逸夫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李建军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据估算,邵逸夫的资产超过120亿港元。多年来,他一直稳居香港十大超级富豪榜首。邵逸夫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乐善好施,他先后向中国内地的80多所大学和160多所中小学及医疗机构捐赠28.3亿港元,兴建了3700多座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他曾获英女王颁授的CBE勋衔,是香港娱乐界获英国皇家爵士勋衔殊荣的第一人。 李建军编著的这本《邵逸夫传》从他的家世、邵氏公司的发展真实历史资料为依据,为我们展示了这个香港电影业霸主的非凡经历。 内容推荐 他是超级巨富,也是大慈善家。相信很多学子都曾在他出资兴建的大楼里面听过课,查过资料,锻炼过身体。邵逸夫的名字镌刻在他出资的每座楼上,被许多人所认识。他的一生曲折而富有传奇色彩…… 李建军编著的这本《邵逸夫传》中,邵逸夫以他100多年的人生经历,向我们昭示着这样一个朴素的真理:宽容是一种涵养,它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自己的境界;它能陶冶人的情操,带给人心灵的安宁和恬静。 目录 第一章 起步上海滩 一、鹤形人格石中玉 二、上海滩邵氏兄弟建“天一” 三、勇闯南洋寻天地 第二章 转战香港 一、避烽火迁入港岛 二、邨入赴港主大局 三、逸夫香港筑影城 第三章 大展拳脚 一、招兵买马振邵氏 二、古装片捷报频传 三、齐头并进再夺大奖 第四章 银海沉浮 一、分道扬镳李导出走 二、香销玉殒林黛自杀 三、制梦工厂电影王国 四、新派武侠粉墨登场 第五章 阅尽风霜 一、明争暗斗得失难计 二、淡出影坛投资电视 三、淡泊名利热心公益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这一夜,兄弟俩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与兴奋,决定去酒楼好好庆祝一番。 也真是无巧不成书吧!这夜在酒楼,兄弟俩竟然遇到了上海故人黄毓彬。 黄毓彬原本是上海“明星影片公司”的股东,因不满“六合”的所作所为,同时也难以忍受“六合”那种陈旧落后的作风,终于与“六合”分道扬镳。南洋是发展影业的肥水之地,所以,黄毓彬也来南洋探探风声,希望能求得一些发展。 谁想到竟会在这里碰上邵氏兄弟。三人志同道合。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那夜三人喝了个酩酊大醉,决定联合组织一个南洋的电影发行网。 正所谓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自从邵氏兄弟获得王竟成支持后,好事就一件接着一件。先是与黄毓彬联合组织了南洋的电影发行网,不久又结识了新加坡的大富豪黄文达、黄平福兄弟。 黄氏兄弟乃是新加坡商界的风云人物,在新加坡拥有庞大的产业,开设的银行在金融界独占魁首,就连当时南洋一带最大的娱乐场所“新世界游乐场”也不过是黄氏兄弟经营范围中的沧海一粟。 当时,新加坡有三个游乐场是最引人注目的。 “大世界”建立最早,地处闹市中,位置极佳。但由于建立太早,设备陈旧,服务项目也过时,跟不上观众日新月异的娱乐口味,生意一天不如一天。 “快乐世界”建时最晚,虽比“大世界”稍大,却由于地理位置太偏僻,生意也显萧条。 黄氏兄弟的“新世界”游乐场却不一样,不但地处繁华市区,而且设施齐全、服务项目新潮,所以生意是越做越红火。 邵氏、黄氏兄弟一见如故。对邵氏兄弟赤手空拳闯南洋的过人胆识和不折不挠的创业精神,黄氏兄弟更是佩服不已。四人越聊越投机。黄氏兄弟当机立断,将自己的“新世界游乐场”交由邵氏兄弟经营管理。 同是驰骋于商场上的佼佼者,黄氏兄弟当然也是精明之人,绝不会将自己的产业交给泛泛之辈去管理。他们正是以商人敏锐的眼光,看准了邵氏兄弟是商界不可多得的千里马,才肯毅然转手的。 邵氏兄弟果然没有令黄氏兄弟失望,短短一年的时间,邵氏兄弟已经让“新世界”的营业额翻了两番!这一创举更加深了黄氏兄弟对他们的信任,同时也稳固了他们在南洋娱乐界发展的地位。 为更好地在南洋求得发展,邵氏兄弟决定打通语言关,学习英式英语。这对日夜操劳、无半点闲暇时间的邵氏兄弟来说绝非一件易事。但邵氏兄弟就是不信这个邪。刚来南洋的那些日子那么艰苦不都熬过来了吗?难道还有什么事能难倒这两棵摧不垮的坚挺大树? 凭着一股勇往直前的闯劲,邵氏兄弟攻破了看似艰难的语言关,不久就操得一口地道的英式英语了。 当机会来临时,邵氏兄弟总能牢牢地将它把握住,轻易不让它溜走。 当时新加坡建立最早的“大世界”游乐场因连连亏损,老板再也无力经营下去,于是决定将“大世界”拍卖出售。邵氏兄弟看准机会,果断地用巨资购下了“大世界”游乐场。到这时,新加坡的三大游乐场已被邵氏兄弟占去了两家。 不久,“邵氏兄弟公司”在新加坡挂牌成立。邵氏兄弟多年来的奋斗没有白费,他们终于在南洋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此后,“邵氏兄弟公司”已经有了相当雄厚的财力和声誉。他们开始大量收购戏院,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很快,“邵氏”就拥有了15家独资开设的戏院和多家与别人合资开设的戏院。 待到1934年,“邵氏公司”旗下已有40多家戏院。此时的“邵氏”,已占领南洋的绝大部分影业市场,俨然是娱乐业的大亨了!P33-35 序言 “逸夫”,这个名字对你来说也许不会陌生吧!如果你是一名学生,也许你的校园里就有几座“逸夫楼”。 邵逸夫,作为一位影视界的巨子和热衷于慈善事业的人士,他的名字已经响彻世界。 邵逸夫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创建了属于自己的邵氏影视王国。他开创了中国电影从无声片进入有声片的时代。他的邵氏影城开了“中国电影制梦工厂”的先河。他在香港最早推行了“电影明星制”。 他捧红了无数的大明星、大导演。胡蝶、阮玲玉、李丽华、林黛、凌波、李菁、郑佩佩、方盈、陈萍、罗烈、王羽、许冠文、陈观泰、傅声、李翰祥、张彻、邹文怀……一颗颗灿烂耀眼的巨星在邵氏影视王国中脱颖而出。 邵逸夫的邵氏电影公司曾拍摄过1000多部电影,获得过几十项大奖。他任董事局主席的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和明珠台收视率在香港独占鳌头,其影响扩及中国内地、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和世界各国华人社团。 邵逸夫的经营业务主要是地产、电视、电影及控股。主要资产是持有67.28%邵氏电影公司股份(该公司清水湾影城占地达10万平方米),并通过邵氏持有34.56%的电视广播股权(另个人持有0.18%股权)、34.2%的中国香港电视杂志和10%的星洲新达城市股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拥有多家戏院及物业,仅1987年出售24%港视给奔达就套现10亿港元。 据估算,邵逸夫的资产超过120亿港元。多年来,他一直稳居香港十大超级富豪榜首。 邵逸夫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乐善好施,他先后向中国内地的80多所大学和160多所中小学及医疗机构捐赠28.3亿港元,兴建了3700多座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 他曾获英女王颁授的CBE勋衔,是香港娱乐界获英国皇家爵士勋衔殊荣的第一人。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曾将一颗新发现的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美国洛杉矶市将每年的9月8日命名为“邵逸夫日”。 他是超级巨富,也是大慈善家。相信很多学子都曾在他出资兴建的大楼里面听过课,查过资料,锻炼过身体。邵逸夫的名字镌刻在他出资的每座楼上,被许多人所认识。 他的一生曲折而富有传奇色彩…… 后记 已经100多岁高龄的邵逸夫,身材削瘦,但精神闪炼,思维敏捷。2003年,96岁高龄的邵逸夫回内地登悬空寺、上九华山、走张家界,一路谈笑风生。有人问他健康的秘诀何在,邵老笑答:“秘诀有三:一曰勤奋工作,二曰笑口常开,三曰每天练功。” 他还说,笑是宽容,宽容是一把健康的钥匙,是一个人修养和为人善良的结晶,是生活幸福的一剂良药。宽容别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去一片和煦的春风;不肯宽容别人,往往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宽容犹如冬日正午的阳光,常常会令冰冷的心墙渐渐融化。宽容是一种豁达和挚爱,可以化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以宽厚之心待人,就会使彼此拥有更多的信任和爱戴。宽容是一种涵养,它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自己的境界;它能陶冶人的情操,带给人心灵的安宁和恬静。邵逸夫以他100多年的人生经历,向我们昭示着这样一个朴素的真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