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使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程青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天使》系著名女作家,老舍文学奖得主程青的最新长篇力作,小说以少女简菊和身边男人们的关系为线索,勾勒出了一群当代红男绿女、痴男怨女的鲜活形象,也抒发了作家对于当下社会的独到见解。这部长篇小说既是令人回味的爱情故事,也有发人深思的智性思辨。

美丽的少女简菊早早退学离家,过上了为世俗眼光所不容的浮华生活。围绕着简菊的男人形形色色、他们在她身边上演着当代社会的浮世绘,也在她心中留下了创痛与烙印。年华老去,大彻大悟的简菊守候在了第一个男人“章老大”身边,成为了救赎自己与别人的“天使”。

内容推荐

天使》系著名女作家,老舍文学奖得主程青的最新长篇力作。少女简菊有着令人羡慕的美貌,但也有着离经叛道的性格。在这两个因素的合力之下,她早早退学离家,过上了为世俗眼光所不容的浮华生活。围绕在简菊身边的男人形形色色:富商、媒体人、努力向上爬的“马仔”……这些男人在她的身边上演着当代社会的浮世绘,也在她的心中留下一个又一个的创痛与烙印。当年华老去,简菊出人意料地守候在了她的第一个男人、已经在生意上穷途末路的“章老大”身边,成为了救赎自己与别人的“天使”。简菊的迷惘与回归,几乎可以被视为一个另类女子的宿命之路。

目录

序幕

正文

小说从哪里来(后记)

试读章节

大约过了一个月,吕非老又打电话给我让去赴章老大的饭局。这次是在后海,我记得是一个温暖的春夜,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花香,荷花市场人头攒动,热闹得就像夏天一样。我拿着地址好容易找到吃饭的地点,却是在一条十分僻静的小街上。我不知道那是一个大院还是一处私人住宅,门不大,但一进去就能感觉到阔气和豪华。里面灯光璀璨自不必说,一走进大门就有穿制服的小伙子迎上来,领着我曲曲绕绕进了一座小楼。

小楼同样也是灯火通明,我进去的时候楼上房间里已经坐满了人。章老大照例拉我坐他旁边,满脸放光地向我介绍座上我不认识的宾客。听名头那些客人都很有身份和来头,不是有权就是有钱,要不就是既有权又有钱。这天除了吕非老等几位老朋友,简菊也赫然在座。与上次不同的是她没有坐在章老大旁边的位子,而是远远地坐在长条桌的另一端,我反应过来那可是女主人的位子,心里着实一惊,暗忖难道这么快她就升堂人室了?我朝吕非老瞥了一眼,飞快地和他交换了一个眼神。吕非老显然领悟了我的意思,我和他之间一向极有灵犀,这一次也不例外,可是他却神速地避开了我的目光,转过头去和旁边的人说话。他这种躲闪的态度让我心中不快,也让我敏锐地觉察到了他的小心思。再看端坐在女主人位子上的简菊,却是大方持重,端庄沉静,只差就要母仪天下了。她不再像第一次出场那样穿着棉布衬衫、手工编织的羊毛外套和牛仔布短裙,而是穿着一眼望上去就能看出价格不菲的华丽衣裙,小腰束得细细的,更显出她的清纯和娇艳。她的头发也不像上次那样简简单单扎个马尾巴,而是在脑后盘了一个精致的发髻,一看就是高档美容美发院里的活儿,美得和她的年龄有点不相称,让我一下子想到了川端康成的小说《伊豆的舞女》里的那个小舞女。章老大不时从桌子的这一头向她飞去情意绵绵的目光,她却恍若不知一般,安安静静地坐着,目空一切的样子。我忽然从她盛装的样子下看出她小孩子的空虚和空洞,心里莫名其妙地有点同情她。我不知道她坐在那里的心情如何,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但章老大显然是非常高兴的,他张罗大家喝酒,白的、红的、啤的全上了,还不停地招呼加菜,一桌人有一多半都喝高了。有宾客想灌简菊酒,都是他替她挡了。

突然有个喝高了的客人和章老大吵了起来,说他不给兄弟面子。章老大不说话,赔着笑,把他敬简菊的酒端起来一口喝掉。章老大并不是特别能喝酒的人,前面已经喝了不少,这一杯酒猛地灌下去,脸立马就红透了,脚下也有些不稳。这个喝高的客人仍然不依不饶,定要简菊喝一杯才肯罢休。简菊安安静静地端起酒杯,放到了唇边。章老大红头涨脸站在旁边,不说话,脸上的笑意彻底消失了。他明显有点进退两难,如果他再替简菊喝,把自己喝倒不说,那人肯定还要纠缠下去。饭桌上的气氛顿时有点紧张。就在这时,同样喝得有点高的吕非老站起来,伸手抢过简菊手里的杯子,一仰脖子替她把酒喝了。那个客人急起来,冲过去一把揪住他的前襟,嘴里说着“哥们儿,有你什么事”,拳头就挥了上去。说时迟那时快,吕非老反手抓过一个空啤酒瓶向他脑袋砸去,幸亏被章老大和另外两个人及时拉住。酒桌顿时乱了。不过几分钟之后乱劲就过去了,大家又归了原位坐下,继续吃饭喝酒。

乱过之后章老大起身敬酒,笑容又回到了他的脸上。他先是敬了吕非老,显然是感谢他英雄救美。吕非老很得意,他喜形于色,就像一个得胜还巢的英雄。可是他高兴得有点太早了,章老大紧接着就去向刚才跟他打架的那个客人敬酒。让吕非老颜面扫地的大概不是章老大敬完他立马就去敬那个人,而是他跟那个人竟然连干三杯,还相互搂脖子咬耳朵说了不少悄悄话。很明显章老大跟那人的交情要远远深过他,要不然就是那个人比他更有利用价值。吕非老顿时陷入尴尬,情绪也受到了打击。我冷眼旁观,心里清楚比起在我们这些老朋友面前失面子,他更在乎的是在简菊跟前栽了一面。

大家又喝得热乎起来的时候吕非老突然不见了,好长时间他也没有回来,我有点不放心,悄悄出去找他。我先去了卫生间,那里静悄悄的,显然是空无一人。我走下楼,偌大的大厅也是空空荡荡。我走出去,穿过庭院,在一片小树林边上看见他正在吸烟,烟头一明一灭,在远处映射过来的微暗的路灯光下他显得十分寂寞。我走过去,故作随意地问他怎么跑这儿来了,他说里面太闷,出来透透气。我忍不住问他是不是生气了,他说有什么值得生气的吗?说完突兀地哈哈大笑起来。我感觉他是在强颜欢笑。P8-11

后记

小说从哪里来(后记)

写下这么个大而无当的题目,我暗自庆幸这不是一道考题,而只是我发出的疑问,甚至只是一声叹息。从198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到现在,我的写作年头实在是不算短了,“从艺”都快30年,然而我还是没法像上班和做家务那样按部就班和有条不紊地来写小说。上班和做家务对我来说具备确定性,而写小说对我来说却具备更多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写小说这件事是我个人所掌控不了的。我打比方形容这件事情:就像去一个不知道的地方找一样不知道的东西,所幸还找到了。《天使》这部小说,对我来说,正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一天晚上偶尔翻检旧作,看到自己1999年写的小说《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这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叫吕非,我忽然想到,要是吕非是个真人,经过了这十几年的浮沉,他会是什么样子呢?就这个脑子里倏忽而过的念头,第二天竟然变成了一颗种子,让我有了写小说的冲动。我从来不知道写小说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我认真想过,觉得那简直就是上帝手中的筹码,他老人家随意发放,并无定规,你赶上就赶上了,赶不上也没办法。这么说也许消极,不过在等待和接受筹码之时我从不消极。那天早晨,我打开电脑,写下第一行字,吕非老的声音立马穿越时空从电话里传来,他约我见面吃饭,并且就在当晚。我仿佛听见了种子爆裂生命发芽的声音,虽然轻微,却结实有力。当时我并没有想要写一个长篇,因为从蕴藏在心间的感受探测,或许就是一个四五万字的中篇。但随着写作的展开,也因为当时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一些事情积聚起了心理能量,这部小说逐渐呈现出超乎我预想的样貌。我特别开心的是写得非常顺手,我已经有相当长时间没有找到如此得心应手的写作感受了。

当年《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发表之后,有不少人问我吕非这个人物是不是真的,我回答说纯属虚构。我向来认为小说中虚构的人物比从真实生活中采样而来的人物写起来有更大的自由度,也更好发挥,因为不必担心有人对号入座或被以为是含沙射影。到了《天使》,同样虚构的吕非老和吕非可能是同一个人,也可能并不是同一个人,如果一定要给个说法,那么也许可以把吕非老看作是吕非的升级版吧。吕非老和吕非身上有着极为类似的聪明、机智、能干、圆融练达以及玩世不恭等等特质,只是到了《天使》中,他不再像在《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那样身上还残留着稚嫩和青涩,他头脑冷静,目的清楚,而且操作能力极强。我觉得吕非老与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转型期或者说多元化时代息息相关,如果换一个年代,他很可能完全是另一种样子。而由他串连起来的那些人与事同样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息息相关。通过他,我认识了章老大、简菊、陆虎、王小光、朱老太太等等一系列的人物。

《天使》这部小说应该说确实是从吕非老开始的。我也很奇怪吕非老(1999年他还是吕非)这个人物就像一棵重复生长的树,竟然在我的小说里获得了两次生命。这在以前是不曾有过的,以后很可能也不会再有。我想这种未知性和不确定性正是小说的魅力所在,也正是这种魅力对写作者构成魅惑,让我们知难而上,乐此不疲。

我不能确切说出简菊这个人物是怎么来的,我在现实生活中从来没有结识过这样的一个女孩。细想我的知己密友竟然没有谁是坐享其成靠男人生活的,她们个个都是起早贪黑勤勤恳恳苦心孤诣食宿自理在那儿自我奋斗呢。可是写简菊我却没有丝毫的陌生感,仿佛我真的曾经与她过往甚密。仔细追想,大约十多年前,我听一个同事说起她去参加朋友的聚会,见到一位中年成功男士带来一个军队大院的女孩,她年轻漂亮,梳一条又黑又长的辫子,在聚会上她一直是默默地坐着,一声不响。仅此而已,却在我脑子里留下了一个画面。多少年过去了,那个在聚会上从头至尾一声不吭的女孩摇身一变,成了我小说中的简菊。

也许因为我是新闻从业人员的缘故,我对小说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一向很感兴趣。我倒并不认为小说非得与现实产生关联,更不认为小说一定要反映现实,有许多不反映现实的纯粹想象性的好小说令我心驰神往,我真心希望那样的小说是我写出来的。我觉得我自己基本可以算是一个反映现实的写作者,尤其在《天使》这部小说中,我选择1996年到2012年作为小说发生的时段,这16年正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而且因此带来了中国人社会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巨大变化,我将此作为小说的背景,甚至不光是背景,也可以说是小说的要素。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在这个年代,小说中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就不是那个样子的。比如简菊最初是出来傍款的,最后虽然是以结婚告终,但这个结婚与传统意义上的找对象结婚全然不是一回事。她的情爱是分裂的,但却不能说她分裂的爱情就不是爱情。这种时代带来的变化是深刻的,它改变的不是生活表象,而是生活模式,甚至是社会意识。正是这种变化中人们杂乱的步伐,气喘吁吁的样子,脸上的欢笑和眼泪,构成了触动人心的乐章。我个人觉得这正是最好的小说矿石。

我想每个写小说的人大概都知道一部分小说的奥秘,但我总觉得这很可能就像是盲人摸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于我们自认为知道的也是靠不住的。就像做梦,梦醒之后梦里的那个世界就会消失殆尽,了无痕迹。我想起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写的:

可汗向马可发问:“同样是从偏远的地方归来,你却只会告诉我某人晚上坐在自家门槛上乘凉时想些什么。你的跋山涉水究竟有何用途?”

我们自己何尝没有这样的怀疑?然而就像马可·波罗回答可汗的那样:

“不管我的话能唤起你对哪个地方的想象,你都会处在自己的位子上,作为观察家来看它,即使在皇宫里,也能看到木桩上建造的村庄,也能感到带有河口海湾泥腥气味的微风。”

实际上,我们通过自己在暗淡无光荆棘丛生的小路上星夜兼程,通过种种不怕失败的暗中努力,让那个原本我们也并不知情的地方变得丰富多彩,变成一个万物生长的可观的世界。

我在一篇文章里写过:“小说的世界好像是专为阻击现实世界而营造的另一种时空。这个世界不为战斗,只为抵御、逃跑、缓解和等待增援。但这也不是一个软弱无力的世界,对现实世界还不肯袖手旁观。有时候不仅干涉现实世界的生活与规则,甚至还起到了一定的毁坏与重建的作用。”尽管我始终没有搞明白小说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它是如何发生、生成并且具备自己的生命力的,然而跳过这个问题,我能够隐约知道小说构建的是什么,或者说应该构建的是什么。我不想给出定义,因为说清楚太难,而且我认为一旦给出定义,会使我心中那个宏大而无形的世界变得狭隘和有限,而它不该是那样,它不该被看清和固定。

2014年6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