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城市的眼睛/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经典文库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王一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王一梅编著的这本《城市的眼睛》讲述了四个来自不同家庭孩子的故事:父亲意外离世、与母亲在陌生城相依为命的乡村少年雨青;父母离异各自组成家庭、寄养邻居家的早熟女孩儿卢晶晶;随父亲进城务工而不停转学的农民工子弟毛威;出身幸福家庭、活泼好动的城市男孩儿沙鹏。生活的挫折与磨难,让孩子们过早地品尝了人生的艰辛与无奈,令他们的成长之路充满了荆棘与泪水,但也赋予了他们勇气、坚强与希望。

本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国家图书奖,入选小学语文教材,是最受小读者欢迎的作家经典作品。内附精美阅读笔记空间,阅读心得,随手记录。

内容推荐

王一梅编著的儿童中篇小说《城市的眼睛》讲述了:

乡村的夜,安宁静谧,沉沉睡去。城市的夜,灯火辉煌,永不歇息。四个孩子,四个家庭,四个故事。在乡村和城市,在夜晚和黎明,在你和我之间……

目录

第一章 乡村和城市

 星河村的家

 再见,大黑

 鬼脸沙鹏

 五号宿舍楼

 爸爸像个魔法师

第二章 蓝大衣和琴谱

 大黑的命运

 小纸船

 爸爸的大衣

 失眠的眼睛

 搬新家

 班长成了妹妹

 寻找失落的琴谱

第三章 雪人和合欢树

 暴风雨之夜

 爸爸留下的家

 心中的雪人

 合欢树发芽了

 明天就回家

 狗狗小黑

 雨中的信

第四章 男孩和狗

 毛威的五大罪状

 带小黑进城

 意外见面

 和野猫为伍

 “大喉咙”

第五章 离别和新旅程

 男孩和狗的战争

 四个孩子一条狗

 女儿的作文

 新的旅程

后记:一个关于灯光的梦想

 小城故事

试读章节

一片站着稻草人的稻田;

一棵住着麻雀的合欢树;

一个有着大黑狗和竹篱笆的院子;

三间黑屋檐的瓦房。

每天晚上都会有两三只大花猫从屋顶的天窗经过。月明风清的夜晚,猫脸紧贴天窗向内张望,猫耳朵善意地转动,月光把猫耳朵投射到屋子的地面上,仿佛在地上画了一个巨大的猫头。也许,在宁静的夜晚,猫能听见人们心里的声音。

这就是男孩秦雨青原先的家,在偏僻而又美丽的星河村,一个用山和田野连接了天空和土地的地方。

在这个村子所有人的眼里,雨青是城里人,因为他的爸爸秦冰洋在莫城,尽管他从没有去过莫城,尽管他皮肤黝黑。和星河村所有的男孩一样,他高高的前额紧紧地贴着几缕头发,像三毛。

星河村有一条星星河,连接着村子里的家家户户,河里星星点点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卵石。

夜晚,星星河散落着星星,河的两边长满芦苇。芦苇丛中,野鸭用一条腿站着睡觉,青蛙不紧不慢地唱歌。直到天色渐渐泛白,青蛙才停止了“呱呱”的歌声,仿佛只要它停止歌唱,星星和野鸭反倒会被惊醒。

是天色泛白的时候了。

雨青家的门“嘎——”了一声;

屋檐下狗狗大黑“汪、汪”了两声;

屋顶上大花猫“喵、喵、喵”了三声;

接着是母鸡“咯、咯、咯、咯”了四声;

黑屋檐的房子仿佛被叫醒了,一盏、两盏、三盏灯亮起来……

雨青从木门中蹦跳着出来。每天清早,他都要去合欢树旁的鸡窝掏鸡蛋。合欢树开了满树粉红色的花,羽毛一样的绿叶反倒被花掩藏起来了。

鸡棚是用碎砖砌的,后方紧贴地面的地方留出一个小洞,够一只手伸进去掏鸡蛋。平时,洞用柴草塞紧了。

雨青看了看四周,夜里的那只白猫不在周围,就拔掉鸡棚的草塞子,伸进去一只手,摸到了两个鸡蛋。

“老母鸡,中母鸡,谢谢你们。”

蛋还带着母鸡的温度,暖暖的。

老母鸡、中母鸡咯咯地叫着,啄了啄伸进来的手,是它们熟悉的手,就大度地退到了一边。雨青捧着鸡蛋跑进奶奶的房间。奶奶床头柜上有一个篮子,里面是一天一天攒的鸡蛋。

“那只白猫没有看见你拔草塞子吧?”

“没看见,奶奶。”

“写上日期了吗?”

“正在写呢,奶奶。”雨青用铅笔在蛋壳上写上日期,8月21日。

“唉,这日子过得太快了。”奶奶看着满篮子的鸡蛋。每个鸡蛋上都有雨青写的日期。

今天奶奶要把这些写着日期的鸡蛋卖了。买蛋的人看了日期就会知道这些鸡蛋有多么新鲜。

不过,奶奶看见的不是鸡蛋有多么新鲜,而是她最宝贝的雨青就要去莫城读书了,这日子一天比一天近了。

雨青的妈妈胡丽娟是星河村民办教师,除了给村子里的孩子们上语文课,还要帮家里做许多农活。妈妈喜欢种植,看种子发芽、小苗长大、开花、结果,最后收获,做这些事情,妈妈特别快乐。

每天早晨,妈妈都要把挂满红辣椒的长长竹竿拿到场地上去晒,竹竿上挂满了一串一串的红辣椒,晒干的红辣椒颜色更加红,妈妈挑红得发亮的放进布袋。

到了城里,妈妈只能把红辣椒种子种植到花盆里,她不能再巴望获得收获的快乐,更多的只是对于土地的思念吧。

秦爷爷一睁开眼睛就点了烟斗,扛着锄头去地里溜达,他常常说,“种田人不离田头”和“读书人不离书本”是同样的道理。

狗狗大黑“啪嗒、啪嗒”地走着,跟在秦爷爷身后。

大黑已经老了,黑色的毛不像以前那么亮,还有些蓬松。它最近又要当狗妈妈了,肚子沉甸甸的,身体却很瘦。

一夜露水,田埂中间长出许多草来,秦爷爷把这些草锄了。田埂是大家伙都要走的,草长高了,加上露水,会打湿裤腿。

田埂和庄稼地中间有一道水渠。渠连着河,夏天的时候,渠里蓄满了星星河的水,水草长得油油的,是青蛙的乐园;冬天的时候,大人们在水渠和河之间筑一道坝。水流不进渠里,就有了一道干干的渠,雨青和小伙伴们当它是“战壕”,玩“好人、坏人”的游戏。

秦爷爷在锄头柄上磕了磕烟斗,高兴地说:“大黑呀,今年稻田里飞虫少,收成错不了。”

主人心情好,大黑的心情也就好了,所以它摇着尾巴,还“呜呜——”地应着,表示愉快的心情。

P2-5

后记

一个关于灯光的梦想

小城故事

——写在《城市的眼睛》之后

1985年,我离开家乡,独自来到苏州城求学,那一年我15岁。看惯了乡村漆黑的夜,听惯了深巷里的狗吠,取而代之的是城市闪烁的霓虹,戛然而止的汽车声,从此开始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奔走。车轮滚滚中看马路边亮着灯的窗户,想象着屋子里的温馨,设想着自己何时能有一个亮着灯光的家。哪怕是路边的铁皮小屋,只要有灯光,也一样透出家的温馨。

城市终于还是接纳了我和千千万万像我一样的人,给了我们一个真正的家。

回家的时候,看见自己家里的灯光,脚步便加快起来。

一个窗户一盏灯,这便是一个家。回家晚了,灯光还亮着,那是家人在等待,灯光便是盼望亲人回家的眼睛;夜半天凉,灯光还亮着,那是这家主人日夜辛劳的眼睛;灯红酒绿,彻夜狂欢,那是浑浊的眼睛……灯光透露着家家户户的秘密,这个城市便有了故事。

90年代前后,一群群农民工告别了乡村、告别了妻儿来到城市。城市需要他们来盖高楼,于是城市变高、变大了,变大的城市更是万家灯火。他们也在城市里寻找自己的家,找到了家,便拖儿带女地来了,而另一部分没有找到家的人则又踏上了新的旅程。

我曾经面对许多这样的爸爸和他们的孩子。

有一个小名叫毛毛的孩子,曾经是我的学生。他在乡下野惯了,进了城很不习惯,总要惹同学。他的爸爸对我说:“我的孩子在你这里读书,如果他不听话,你就打这个公用电话,喊卖成水鸭的听电话,我就来揍他。”人们不知道他爸爸的名字,只知道“卖咸水鸭的”是他的代号,“卖咸水鸭的”只知道用拳头揍儿子。几年之后,毛毛和他爸爸一起去了另外一座城市。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在另外的城里找到了家?或者,已经回到了妈妈守候着的老家。

这便是我书中写的毛威和他的爸爸毛师傅。

雨青在生活中原本是一个女孩,她是我在少年宫上课的时候遇到的。

当时,我给孩子们讲作文课,让孩子们写一写自己最亲近的人。前排一个女孩的目光充满忧伤,我特意看了她的作文。她写的是她的爸爸,她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写道:

爸爸是一个工程师,就是那种特别能干的人。每当家里电器坏了,都是爸爸修好的;爸爸还是一个快乐的人,爸爸会说笑话,让一家人哈哈大笑。有爸爸的日子,家里充满了笑声。可是爸爸生了很重的病,他离开了我和妈妈,再也不会回来了。

写着写着,女孩微笑了一下,一改之前的忧伤,她把作文递给我。

我被女孩的微笑震住了,那一刻,仿佛她的爸爸从来都没有远离,她正为爸爸感到骄傲。我不知道女孩如何走过了失去了爸爸的日子。或许,纷纷扰扰的城市,熙熙攘攘的人流,多多少少减轻了女孩心中的悲伤吧。我更愿意相信,她和爸爸快乐地相处了很多年,爸爸留给她的智慧、快乐和爱永远伴随着她。于她来说,爸爸的爱虽然短暂却深藏于心,成为她终身的财富。

这便是我书中的秦雨青和他的万能爸爸。

卢晶晶的故事则来自于读者的信件。一个读过我书的孩子给我写信,他(她)告诉我,他(她)的爸爸和一个阿姨走了,从此,他(她)和妈妈在乡下过着艰苦的生活。有时候,靠卖鸡蛋过日子,可是,有一次,一连四天,他(她)和妈妈都没有得到过鸡蛋。第五天,他(她)躲在家里,暗地里观察,却发现他(她)的婶婶来偷他(她)家的鸡蛋。他(她)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哭了。他(她)恨婶婶,也恨抛弃了他(她)的爸爸。

我不知道这个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但是我知道他(她)小小的心灵里埋进了一颗仇恨的种子。抛弃他(她)的是他的亲人,欺负他(她)的还是他(她)的亲人,我为这个孩子担忧,谁来教他学会(她)宽容?他(她)将如何度过贫穷的童年?

卢晶晶和她不负责任的爸爸的故事仍然在城市的不同角落上演。书中的卢晶晶及时地得到了邻居的照应,她没有仇恨,后来,跟着妈妈去了异国他乡,她的爸爸也表达了对女儿的爱和愧疚。然而,卢晶晶那个五号宿舍楼的家,她心中亮着的温暖的灯光,却永远只是一段关于《回家》的小提琴曲了,充满了回忆的伤感。

至于沙鹏,他是好命的男孩子。他的爸爸是体育老师,他的妈妈哕唆、俗气却心眼儿好,他有些霸气却真诚、善良,他大度地和别人分享父爱和母爱。在这个过程中,他懂得了友谊。

他和他爸爸妈妈的表现让这个小城发生的伤心故事有了温暖的结局。

还有那条狗,这是很多城市男孩的梦想。可是他们应该知道,一旦你抚养了它,你便有了责任,就像雨青对小黑一样,不离不弃。你还要懂得去爱它,顺应它的天性。所以,最终雨青让小黑回到了星河村,那是真正适合小黑的地方。

其实不管在城市还是乡村,你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便是最好的结局了。

这些人物,这些故事,闯进我的心里好久好久。岁月流逝,这些故事却越来越清晰,越发让我体会到生活的多种滋味。那多年前闯进我心中的城市灯光,闪闪烁烁,让我在许多年之后突然很想写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2006年,青岛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朱自强教授约我写《大科学家牛顿》,当时,我只写过童话。朱教授鼓励我说:“你的叙述感觉是可以写小说的。”  我便尝试着写牛顿的故事,写出生在1642年的一个孩子成长为科学家的故事。牛顿的爸爸在牛顿出生前2个月就已经去世了。“死亡”和“诞生”,真是两个矛盾又统一的词汇,牛顿的一生,便从没有爸爸的缺憾开始了。少年牛顿是一个瘦弱、沉默的男孩子;母亲改嫁,冷漠的继父让牛顿学会了仇恨。他伟大的背后便是孤独。

孤独——也成为当今许许多多孩子心里的感受。

许多孩子在阅读了牛顿的故事之后,纷纷给我写信,讲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

有的孩子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在外打工,他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就像牛顿一样;

有的孩子告诉我,他的爸爸是公司的老总,光知道自己大吃大喝,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的孩子在吃什么;光知道自己大玩儿特玩儿,从不想想自己的孩子在和谁玩儿。

读着这些信,我想起了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借用这句名言,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有好爸爸的家庭是幸福的,而没有好爸爸的家庭大都不幸。

爸爸在孩子成长中是那么不可或缺,是风雨人生的靠山,是孩子心中的一盏明灯。

我去过农民工子弟学校,我问孩子,城市和乡村有什么区别?

孩子说:“城市是爸爸的,乡村是妈妈的。”那么,什么又是孩子的?他们怎样在乡村和城市之间期盼、游弋?

被爸爸带进城市的孩子们是如何在城市里生活的?似乎,他们的爸爸主宰了一切去留。

于是,在我眼前,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一个男孩带着一条狗,在高高的路灯下走过,路灯拉出他长长的身影,前方的路还很长很长……

爸爸——城市——家,这便是我写这个故事的理由。

很多孩子惊讶地问我,一梅阿姨,您总是写虚幻的童话,《城市的眼睛》是小说,写的是您经历过的真实生活吗?

事实上,无论是童话还是小说,我的故事同样来自于对生活的感受,都是虚构的,如有雷同,纯属偶然。

是的,在我的故事里,我既不想当故事的主角,也不想做配角,我只是聆听者和讲述者。这样地体验生活,我已经够幸福了。

书评(媒体评论)

超验世界的开放和广阔给文学想象力的解放提供了无限的可能。王一梅就能为我们创造出颇富幽默意味的故事来。

——韦苇

(著名诗人、浙江师范大学教授、评论家)

王一梅的作品,以超常的想象力、独特的叙述风格、深切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孩子们充分的尊重和细腻的体贴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安武林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