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历史五千年(上下)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明灿烂,足以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受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符文桾主编的这本《中国历史五千年(上下)》从华夏始祖盘古开天辟地开始,将三皇五帝、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朝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元朝、大明王朝、大清帝国、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辉煌灿烂和沧海桑田都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中华民族的子孙们,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拂去岁月的风尘,去寻找创世先祖们开辟整个民族生存、发展道路的历史足迹吧!

内容推荐

在中国历史五千年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止,一代接一代,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伟大的历史人物。像政治家秦始皇、曹操;谋略家张良、诸葛亮;思想家孔子、孟子;民族英雄林则徐、邓世昌;科学家张衡、沈括;医学家华佗、李时珍;文学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李清照;诗人李白、陆游;革命家孙中山、李大钊;等等。他们为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和精彩的历史。当然,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了像奸臣秦桧、严嵩这样的败粪。但历史是一面镜子,会让后人去借鉴,去思考,去创新,要不,唐太宗李世民怎么会留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名句呢?

符文桾主编的《中国历史五千年(上下)》是一部比较完整地展示伟大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教科书,也是影响深远的百科全书。

目录

上册

远古传说时代

 天地始祖

 女娲造人

 “四氏”之传说

 黄帝战蚩尤

 尧舜广施仁德

 治水功臣——大禹

夏商西周

 启建奴隶制王朝

 少康为父报仇

 孔甲与龙

 右相伊尹

 伊尹囚君

 高宗武丁

 武丁与他的三个王后

 暴君商纣

 姜太公钓鱼

 武王伐纣战牧野

 死不食周粟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天子溺水而亡

 国人大暴动

春秋战国时期

 孝子郑庄公

 石碚大义灭亲

 郑厉公作茧自缚

 曹刿论战

 中原霸主

 失掉一地得到人心

 宁戚不辱使命

 齐桓公助燕驱山戎

 大器晚成百里奚

 申生以死尽孝

 盗马山民义救秦穆公

 重耳忍辱而逃

 重耳被劫

 年过花甲始称君

 退避三舍以报恩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晏婴使楚

 伍子胥巧过昭关

 卧薪尝胆

 孔子留书

 大义灭子忠心报国

 西门豹治邺

 邹忌讽齐王纳谏

 相煎何太急

 改革家商鞅

 合纵连横

 为孟尝君买情义

 完璧归赵

 将相和

 荆轲刺秦王

 秦王除奸

秦朝汉代

 秦始皇统一全国

 秦始皇的辉煌业绩

 焚书坑儒大兴土木

 指鹿为马自取灭亡

 陈胜吴广起义

 西楚霸王

 刘邦起义

 一战定乾坤

 张良学艺

 鸿门斗智

 西楚霸王封天下

 韩信桥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背水一战破赵国

 霸王四面闻楚歌

 刘邦杀功臣

 吕后篡夺皇权

 天下共诛吕

 文帝治国有方

 七国叛乱

 汉武帝独尊儒术

 汉朝才子司马相如

 马邑诱敌

 张骞出使西域

 二将威震匈奴

 苏武牧羊节不辱

 汉武帝立太子

 霍光辅佐幼主

 王昭君出塞

 王莽改制

 刘秀忍辱建东汉

 光武帝休养生息

 巧败赤眉军

 明哲保身

 宋弘不忘糟糠之妻

 董宣不磕头

 盖延斩双龙

 老将马援

 刘庄学父治国

 王景治水

 唯物论者——王充

 楚王大案

 窦氏家族

 班固、班昭著《汉书》

 投笔从戎深入虎穴

 中国历史上最小的皇帝

 诛异己保权位

 邓太后治国有方

 东汉蔡伦造纸

 东汉科学家——张衡

 小皇帝被毒害

 梁氏家族破灭

 昏君灵帝

 黄巾起义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一代枭雄曹操

 孙坚战死疆场

 美人计

 为父报仇围徐州

 完成遗愿据江东

 猛将吕布

 煮酒论英雄

 大刀关羽

 官渡之战

 三顾茅庐请卧龙

 联吴抗曹

 蒋干中计

 黄盖苦肉计

 赤壁之战

 败走华容道

 刘备娶亲

 气死周瑜

 为父报仇

 反间计大败马超

 仁义得西蜀

 赵、张智夺幼主

 庞统献计取涪水关

 杨修之死

 败走麦城

 七步诗

 刘备为弟伐吴

 闭门退敌

 七擒孟获

 挥泪斩马谡

 孔明见信回师

 孔明木像破魏军

 卫温下夷州

 魏国发明家马钧

 司马懿夺权

 《潜龙诗》惹祸

 傻太子娶丑媳妇

 石崇比富

 武帝选美

 傻太子继位

 堕泪碑

 晋宫内乱

 自食恶果的贾皇后

 斗富大王之死

 狗尾续貂

 傻惠帝归天

 谈玄之风

 刘渊代晋

 石勒纳贤

 后赵中兴

 刘娥以死保忠臣

 刘曜灭西晋

 东晋的创建

 闻鸡起舞的祖逖

 楷圣王羲之

 扪虱谈天下的王猛

 淝水之战

 罗什传佛法

 虎头捐款

 恬淡自然的陶渊明

 刘裕篡位

 白衣素服的帝女

 荒唐皇帝刘义符

 小皇帝智斗三弄臣

 智勇双全的拓跋焘

 大夏国的覆灭

 范晔遭贬修汉书

 沈璞智斗拓跋焘

 南朝宋灭

 冯皇后设计除奸相

 不同寻常的女性

 拓跋宏迁都洛阳城

 萧衍三筑堰

 昭明太子蒙冤而死

 杜洛周起义

 胡太后作乱后宫

 北魏的分裂

 高洋篡位

 侯景作乱

 陈霸先灭梁建陈

 荒淫皇帝失江山

 范缜和《神灭论》

 创制“大明历”的祖冲之

 郦道元和《水经注》

隋唐五代十国

 杨坚建隋统一天下

 怕老婆的皇帝

 高颖之死

 杨广施计废太子

 杨广篡位

 “麻猴”唬小孩的来历

 李春和赵州桥

 隋末农民起义

 杨玄感造反

 李世民小试牛刀

 李密投奔瓦岗军

 李渊反隋

 霍邑城之战

 隋炀帝之死

 瓦岗军的瓦解

 李密之死

 窦建德起义兵败

 李世民大败宋金刚

 尉迟恭救主报恩

 李建成谋反

 玄武门之变

下册

隋唐五代十国

 文成公主出嫁

 唐玄奘“西天取经”

 诤臣魏征

 唐王朝的对外用兵

 为立后扼死亲生女

 武则天篡权

 生母杀亲子

 武则天治国

 初唐四杰

 韦后乱皇宫

 情深意笃的明皇兄弟

 鉴真东渡日本

 玉环受幸华清池

 唐代大诗人——李白

 安禄山叛唐

 马嵬驿兵变

 郭子仪单骑退回纥

 殷秀实不畏强暴

 牛李党争

 甘露之变

 博大精深的唐文化

 王仙芝、黄巢起义

 朱温称帝李唐王

 李存勖为父报仇

 李存勖命丧优伶手

 可耻的儿皇帝

 钱缪睡警枕

 周世宗伐汉

两宋辽金

 陈桥驿兵变

 宋太祖治国

 辽国内乱

 宋太宗统一北汉

 杨令公屡建奇功

 幽州攻卫战

 契丹萧太后

 王小波、李顺起义

 澶渊之盟

 大宋宰相寇准

 守边宰相范仲淹

 欧阳修和“文学变革”运动

 包拯小传

 政见不同的王安石与司马光

 苏氏父子

 伟大的科学家——沈括

 蒙冤而死的萧皇后

 女真英雄——完颜阿骨打

 布衣发明家——毕异

 辽朝的覆亡

 靖康之耻

 李纲主持京都保卫战

 完颜亮篡夺皇帝位

 伐宋未成身先死

 大金国由盛转衰

 宋江起义

 方腊起义

 宗泽抗金

 赵构的下台与复位

 金兀术被困黄天荡

 一代才女——李清照

 精忠报国的岳飞

 奸臣秦桧

 爱国诗人——陆游

 “人中之龙”陈亮

 金国灭亡

元 朝

 草原始会亲

 雏鹰振翅

 劫难重重

 朋友反目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烽烟滚滚

 绝地喋血

 痛失爱将

 榻前诛天下

 祸起萧墙

 初露头角

 为父报仇

 纷争再起

 大理秋歌

 蒙哥汗归天

 争夺汗位

 大奸臣——贾似道

 留取丹心照汗青

 关汉卿与《窦娥冤》

 王实甫和《西厢记》

 在中国当官的外国人

 卓越的科学家——郭守敬

 真金之死

 大元帝国的没落

 红巾大起义

大明王朝

 朱元璋出家

 朱元璋投义军

 朱元璋救主

 别开天地

 采石矶大战

 占集庆收民心

 金华山论天下

 陈友谅鄱阳湖大败

 挥师东进

 登基封王

 叔侄争皇位

 郑和七下西洋

 土木堡之变

 夺门之变

 忠臣于谦被害

 万贵妃害皇子

 八太监误太子

 道士专权

 清官海瑞

 戚继光摆阵大败倭寇

 修定陵民起义

 利玛窦来华传教

 阉党专政

 统一女真建立后金

 农民起义大明亡

 大明文化

大清帝国

 冲冠一怒为红颜

 多尔衮安抚民心

 史可法宁死不降

 顺治帝治国有方

 少帝康熙智擒鳌拜

 康熙帝削藩

 收复台湾

 大败沙俄签条约

 康熙帝亲征漠西

 九子夺嫡

 治国明君

 乾隆帝微服私访

 白莲教起义

 反封巨匠

 和坤其人

 鸦片入境

 林则徐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抗英将领

 三元里抗英

 为国除奸

 洪秀全创拜上帝会

 定都南京北伐西征

 一分为二看曾国藩

 太平天国失败

 第二次鸦片战争

 辛酉政变

 小刀会反清反帝

 左宗棠收复边疆

 慈禧立嗣

 不败而败

 平壤三战

 黄海大战

 卖国贼断送北洋水师

 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义和团起义

 义和团大败西摩尔

 八国联军进北京

 慈禧西逃签辱约

 精武英雄

 兴中会的成立

 清朝的假维新和“预备立宪”

 唤起民志的革命先驱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成立

 同盟会成立后的革命斗争

 徐锡麟和秋瑾

中华民国

 武昌起义

 临时大总统

 清朝灭亡

 袁世凯篡权

 反袁斗争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军阀混战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两次东征

 大革命中的一系列惨案

 宁汉合流与“中美”合作

 南昌起义

 东北易帜

 日军入侵东北和上海

 五次反“围剿”

 红军长征

 党的女儿——赵一曼

 “七君子事件”

 西安事变

 第二次国共合作

 马本斋

 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百团大战

 皖南事变

 五壮士血战狼牙山

 大生产和整风运动

 重庆谈判

 蒋介石破坏政协决议

 三大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平和平解放万众一心迎大典

 开创未来

 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战争

 新中国成立初的外交活动

 建国初期的英模

中国历史五千年历代缩影

 中国历史五千年历代缩影

试读章节

商汤灭夏,是我国奴隶社会中一个奴隶主的总代表去革另一个奴隶主总代表的命。商汤是位既有文治又有武功的帝王,他爱才爱将,品德高尚,再加上右相伊尹和左相钟虺的辅佐,商朝全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百姓安居乐业,兵士勤于练兵,满朝臣子也是兢兢业业。

古时候,人们的科学知识十分匮乏,因对许多自然现象不理解所以加以神化,下雨、打闪、打雷都被看做鬼神的安排。那时从国君到臣子再到黎民百姓对鬼神都十分尊敬,认为一切天灾人祸都是上天的旨意。

过去老百姓是靠天吃饭的,如果遇上天气好,农业的收成就好,百姓就可以少挨饿;如果遇上天气不好,一年颗粒无收,百姓就得挨饿受苦。在闹灾荒时,饿死人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老百姓对上天更是敬畏,时时祈祷老天保佑。商朝刚刚建立,一切都呈现新气象时,一场大旱悄然而至。这场大旱着实罕见,地上草木枯干,老百姓吃水都成问题,有的小动物都被渴死了。这可急坏了贤德的商汤,他焦急万分,天天祈祷上天,保佑大商举国臣民。可是老天不知怎么回事,依然烈日当头,太阳火辣辣地照耀着大地,河水早已枯竭,大地已干裂。这样的旱情持续了七年,百姓饿死无数,加上天气特别热,中暑而亡的人数也不少。商汤也十分相信鬼神,心想一定是自己有些行为不对惹了鬼神,上天怪罪下来,让我大商王朝受此罪。他开始自责,思考自己的行为举动,怎么也想不出自己哪里得罪了上天。

这一天,商汤穿戴整齐,神情异常严肃,跪倒在地拜求鬼神。这时的商汤又黑又瘦,他为国事日夜操劳,又心系百姓之疾苦,所以寝食不安。商汤诚恳地对上天说:“老天爷,求求您了,您可怜一下我大商朝的百姓吧,他们是无辜的。如果您认为我大商朝有错,那么一切错都是我的,与我的臣民没有关系,如果您降下甘霖,我愿一人受罚。”在后边一起祈祷的臣子听了商汤的话,感动得直流泪,心想:国王真是一代明君,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意让百姓遭受疾苦。

不知是上天真的被感动,还是气候本该如此。不久,天空阴云突起,连成了一片,越来越低,百姓纷纷出城来求雨,一声晴天霹雳,大雨倾盆而降,举国上下立时成了欢乐的海洋。商汤率领众臣子出了宫,站在雨中接受雨的洗礼,他瘦弱的身躯显得那么坚挺。他两手伸向天空,仰天长笑,大叫:“老天有眼,老天有眼,我大商朝又有希望了!”不久商汤求雨之事举国上下都知道了,老百姓本来就十分爱戴商汤,这一下更是万分钦佩。商汤爱民如子,纷纷被百姓颂扬。在那连续大旱的几年里,商汤把国库的粮食发放给百姓充饥,虽然那根本不够,但百姓拥护商汤,没有一个地方发生反叛,仍十分安定。

大雨过后,草木皆绿,农业更是呈现一派新景象,畜牧业也发展了。从那以后,连续几年都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百姓喜不自言。由于日夜操劳,商汤病倒了。他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就拉着伊尹的手说:“我在世的时间不会太久了,我大商王朝终于走出了困境,我心满意足,可唯一让我放心不下的是国家社稷和黎民百姓。太子早死,余下的儿孙年龄尚小,不堪重用,我大商王朝的江山只有指望你了。”伊尹十分难过,对商汤说:“国王您放心吧,好好休养,上天会保佑您的,您不必担心国家事务,我会帮您处理的。”商汤放心地点点头。

商汤的病终究没有好起来,不久便离开了人世。伊尹忍着巨大的悲痛为国王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全国上下都沉浸于悲痛之中,百姓们哭成一片,深深哀悼这位贤德的国君。伊尹也是思潮起伏,百感交集,想起自己得到商汤的重用,与商汤一起出生人死,经历了风风雨雨,从商部落弱小到逐渐壮大,再到灭夏,建立大商朝,而今国王已闭上了眼睛,如何辅佐幼主快快长大成人,治理商朝天下,自己肩上的担子异常沉重。

商汤死后,伊尹按照先主的旨意辅佐幼主治理天下。商汤长子早亡,次子登上王位,两年后次子又病死。伊尹十分痛心,唯恐商朝天下毁在自己手里,对不起先帝的恩泽。伊尹又推三王子继位,而三王子四年之后也病死。伊尹越来越觉得对不起先帝,心情越来越沉重。没有办法,伊尹只好推商汤的孙子——太甲登上王位,而太甲年幼无知,又生性好玩。老臣伊尹无奈,只好将他带在身边,整日给他讲治国之道,讲他爷爷治国打仗的事,讲夏桀如何灭亡。伊尹希望太甲能从中吸取教训,增长见识,掌握治国之道,可太甲无心聆听,渐渐产生了厌烦情绪。伊尹常常面对商汤的遗像暗暗落泪,深深自责。

几年过去了,太甲已渐渐长大,可仍无心治国,伊尹准备好好“教训”太甲一下。

祭祀的日子到了,太甲也跟着队伍来到桐宫。太甲觉得祭祀实在无聊,若不是先王的祭礼和伊尹的叮嘱,他肯定是不会参加的。伊尹为先王祭礼,心感愧对先王,没有把太甲抚养成人。看上去伊尹已老了许多,他接过主祭人手中的祭词,恭恭敬敬地诵读。听倦了祭词的太甲东张西望,可他仔细一听祭词的内容,吓出了一身冷汗。原来伊尹感觉自己无能,没有完成先王的遗嘱,没有把太甲抚养成人,决定把太甲留在桐宫。太甲听后连连后退,他吓傻了,原来伊尹早想“教训”一下太甲,把他囚禁在桐宫。

伊尹头也不回地乘车返回王宫,两行老泪已流下,那张憔悴的脸越发苍老。他也是出于无奈才囚禁了太甲,大臣们没有反对,一是伊尹德高望重,大家相信他忠贞不贰;二是大家都认为太甲这样荒废朝政,迟早有一天,用血汗换来的江山会断送在他手里,所以都觉得伊尹做得很对。

太甲被囚禁在桐宫里,眼望外边的世界,自己却没有自由,心里不禁怨恨伊尹。三天过去了,他觉得好像过了三年。第四天,门忽然开了,伊尹来了。太甲本以为伊尹会放他出去,可伊尹却说:“每天不得贪睡,必须从早到晚读历代贤王的遗训和勤政的事迹。”起初太甲还不读,到了后来,他实在觉得无聊才开始读书,越读越觉得自己的无才,越读越发奋,而且常常思考自己的过错,痛恨自己以前的荒废,觉得自己有愧于祖宗。他也渐渐明白了伊尹的一片苦心,对这位身经百战的老臣肃然起敬。

转眼三年过去了,太甲在桐宫学到了许多知识。伊尹心感一丝安慰。在这三年里,伊尹代理太甲行政,他没有夺权之意,众位臣子也言听计从。在这一段时间,商朝社会安定,农业、畜牧业都迅速发展。

这一天,伊尹又来到桐宫,太甲起身相迎,而伊尹却跪倒在地,对太甲说:“微臣斗胆将国王冈禁在此三年有余,如今微臣前来迎国王回宫。臣囚王有罪,请国王治罪。”太甲两眼含泪,明白了伊尹的用心,猛地跪在伊尹面前说道:“老人家无罪,都是我让您费尽心思,实在是惭愧。”太甲和老臣相拥而泣。

太甲穿上了王袍,戴上王冠,重新复位。他勤于政务,国家安定富足。

30年后太甲病死,伊尹又辅佐太甲之子沃丁继位。而不久,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也离开了人间。100多岁的伊尹为商朝贡献了毕生的心血。消息一传开,举国上下哭声一片。伊尹在百姓之中已被看做是国家的栋梁,有他在,国家就会安康。各地老百姓都自发地为他举行各种仪式,以示纪念。

沃丁以先王之礼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为他修建了墓地和祠堂。到现在伊尹的墓地和祠堂还保留着,历史将永远记载着这位贤德的老功臣。P21-23

序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明灿烂,足以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受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本书从华夏始祖盘古开天辟地开始,将三皇五帝、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朝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元朝、大明王朝、大清帝国、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辉煌灿烂和沧海桑田都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止,一代接一代,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伟大的历史人物。像政治家秦始皇、曹操;谋略家张良、诸葛亮;思想家孔子、孟子;民族英雄林则徐、邓世昌;科学家张衡、沈括;医学家华佗、李时珍;文学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李清照;诗人李白、陆游;革命家孙中山、李大钊;等等。他们为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和精彩的历史。当然,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了像奸臣秦桧、严嵩这样的败类。历史是一面镜子,会让后人去借鉴,去思考,去创新,要不,唐太宗李世民怎么会留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名句呢?

在古代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国的科学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的文明和进步为世界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增添了耀眼夺目的光辉。因此,中国是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地处亚洲大陆东部,西倚帕米尔高原,东临太平洋。中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疆域最广大的国家之一;中国人口众多,在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上,生活着13.5亿人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兄弟民族;中国江山秀丽,物产富饶,有广袤的肥田沃土,有贯穿全国的大小山脉,有很多的江河湖泊,有特别长的海岸线。从远古时代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之上。

中华民族的子孙们,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拂去岁月的风尘,去寻找创世先祖们开辟整个民族生存、发展道路的历史足迹吧!

本书是一部比较完整地展示伟大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教科书,也是影响深远的百科全书。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中国通史等大量的历史资料,在此,对有关专家和学者表示诚挚的谢意!还有,本书在编写和资料选用的工作中得到了教育、出版等单位和一些热心朋友的大力支持,在此也深表感谢!另外,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难免有令人遗憾和出错的地方,希望青少年读者和历史专家予以理解,并提出批评。

编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3:5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