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界杯中国梦(千面足球)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阎晶明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千面足球,多彩世界杯。伟大的,无穷尽的一个个90分钟,盛满了人类共同的激情和快乐。足球铁粉与中国千百万双青春的眼睛一起关注中国足球评说世界杯。

《世界杯中国梦:千面足球》是一本纯属趣味的小书,书中收录了阎晶明近二十年写成的足球评论文章。作者作为一个纯粹的足球观赏者、爱好者,结合自身30余年的看球经历,将自己对足球的热爱及思考,逐一记录,并汇编成书。

内容推荐

足球是艺术又不只是艺水,是游戏又不全是游戏。足球的魅力,既有球星的大放异彩——90分钟内的“帽子戏法”,危急时刻的力挽狂澜;也有他们面对空门将球踢飞的“臭脚”和点球不入的悲惨局面。

有足球赛事的日子阳光灿烂,无球可看的周末时光黯淡。绿茵草坪上列队走出一身“戎装”的两列战士,他们并肩而出,握手致意,但待哨声一响即展开拼杀,那场面还未有胜负就已经让人激动万分。

无法拒绝的足球魅力,不能不看的世界杯评说。

《世界杯中国梦:千面足球》作者阎晶明运用巧妙地语言手法、将自己在看球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真实、深刻地展露在读者面前,让人看后既觉得平易近人,又在心里产生深深的感悟,和作者产生共鸣。

目录

自序

千面足球

一叶知“球”

怕担责任

魔鬼夜访戚务生

有话要说

结 局

悲情2:3

足球,让我欲哭无泪

“南徐北金”说教练

寄语《足球》

地位与责任

有感工体“京骂”声

第三名的意义

读《风雨十七年》奇文 思中国足球歧路

足球“新三论”

治“大球”若烹小鲜

痴人说梦世界杯

仰视才见法兰西

“经纪人”还是“经济人”

雾里看“哨”

洞穿“国门”

“扫帚”不到之处

法国世界杯观战日记(一)

法国世界杯观战日记(二)

知耻后勇

球迷也得学习

绿茵霸权

尘埃落定

结算世界杯

欢乐背后总是痛

从丢“卒”保“车”看足球资本

参与就是责任——读洪峰《一个球迷对中国足球的诉说》

闲言碎语(一)

闲言碎语(二)

闲言碎语(三)

闲言碎语(四)

批评空间:足球与文学

大众的狂欢

除尽霸气

霍顿迟钝

纯洁就是女足的精神

世界杯面面观

悬念 奇迹 结局

当球迷变成彩民

比赛、时尚及艺术

从意大利足球到中文误读

“德比战”不是“窝里斗”

没有黑马 缺少谈资

像穆里尼奥那样去言行

没有智者 只有流言

市场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从“球评”消失说“文评”未来

假如“文学强”则“足球强”

看球不可“以貌取人”

足球微评论

《足球》让我永远年轻

试读章节

怕担责任

中伊之战后,我读到作家蒋子龙在《足球报》上的一篇文章,他说从电视镜头里看到,中国队场上队员中,有人竟然示意教练把自己换下场。紧张到想“临阵脱逃”的地步,可以见出当时局面的混乱。中国队失利后,有关“输在哪里”的议论很多,其中最突出的无非三条:心理、体能、技术。现在这种情况下谈技术和体能的不足,于事无补。因为战事正酣,体能和技术的差距,不是一天半日可以赶上来的。心理问题也许还可以一谈,但从八二年到今天,15年来的失败,没有一次不被追究到心理问题上来,为什么至今没有一点实质性的改变呢?造成中国队心理浮躁、失控的根源又是什么呢?我认为,中国队屡战屡败的原因,有一点非常突出,但少有人谈及,就是从教练到队员都害怕承担责任。“怕担责任”,是中国队从战术布置平庸到临场表现失衡的根本原因之一。

赛后的许多舆论,对主教练的用人提出质疑。一些老面孔早无灵感、激情和技术优势可言,只剩下一点旧名声而已,为什么还常常出现在首发阵容当中?有人说这是因为主教练“心太软”,不忍心割爱,而在我看来,就是“怕担责任”的想法在作怪。中国队赛前训练不无神秘色彩,但一到首发阵容出场,从记者到球迷,一看就知道与自己的预想几无差别,没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地方。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队的主教练从一开始就在追求平庸,因为平庸是平息各种意见和分歧最有效、最稳妥的办法。平庸的布局里,除了平庸本身,被人指出决策错误的可能性就降到了最小。主教练在领先两球的情况下换人不当,而且很快将三个换人名额用尽,是导致中国队越打越乱,越乱越差的原因之一。要知道,中国队有一个将近十人的教练班子,为什么连普通球迷当下都能看出来的问题,数位中国的一流教练全都浑然不觉呢?难道坐在教练席上的人没有一个敢出来提出这种决策的错误吗?说到底不是眼光问题,是害怕事后承担责任。中国人啊,都有一点“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禀性。去年的亚洲杯期间,包括亚足联主席在内的人士,对中国队主教练闪烁其词、语意含混的做法就提出过公开批评,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这些都同场上指挥犹豫不决一样,是“责任”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回不过神来。

这样的气氛必然要影响到队员,范志毅为什么会贸然出手,导致禁区内推人犯规的错误?怕让对方把自己“过”了,如果因此让人家得手,责任可就大了,情急之下,才会有那样的动作。与其让人“过”了,不如把他“放倒”。怕担责任,导致要承担更大的责任。主教练赛后一脸无奈,却把失败的“点”找到了“小范”身上,认为没有那个“无谓犯规”,“局面就会大不一样”,言外之意是就可能获取胜利。“一失手而成千古恨”,战术、技术、心理、决策等等隐患,并没有引起最高度的注意,说到底,是想当着中外记者的面推脱责任。  怕担责任和没有责任心是两码事,正因为知道责任过于重大,不是一两个什么人能够承担的,所以才出现人人怕担责任的局面。如果主教练真的说出“责任全在我”这样的大丈夫话来,球迷的失望就释然了吗?中’国的球迷太善良、太不苛求了,失败之后,他们并没有一定要让谁承担起这个太重的责任,他们在纷纷“支招”的同时,再激烈也顶多是向教练要个“说法”而已。而我们的教练组,在“怕担责任”的阴影下,总是端出缺少创意、不见胆识的平庸方案给我们看;我们的队伍总是踢没有激情,缺乏应变的球让我们欣赏。当主教练不敢也无力出奇兵的时候,当队员不是腿抽筋就是脚发软,不是把界外球直接送给对方,就是主动要求下场的时候,我看到的,是笼罩在教练和队员心头的浓得化不开、重得驱不散的“责任”的阴影。最后,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没有化做动力,反倒变成了平庸与软弱的诱因。中国足球“冲出亚洲”的愿望越是经年日久难以实现,“怕担责任”的心理阴影就越加严重。

我们都承认,我们的队员,并在一定程度上包括教练尽了自己的努力,可我们的失败和失败方式总是难以让人接受,其实就是因为“怕担责任”的顽症从未有过好转的迹象。中国足球“走向世界”的梦想做的太久太久了,这个“接力棒”的重量在一天天加重,能接过来轻松上路的人,至今还没有向我们显露出清晰的身影。

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主教练是什么样的呢?他应该像扎加洛一样,敢冒被球迷和舆论责骂的危险,坚持以“保守”换“胜利”的战略;他应该像福格茨一样,关键时刻敢用比埃尔霍夫这样刚刚“出炉”的“材料”,去担当挽狂澜于既倒的角色,让人看到了英雄造就英雄的动人场面;他应该像萨基一样,敢让巴乔坐板凳,敢弃西格诺里、维亚利这些“大腕儿”不用。你不能说他们没有责任心,而应说他们有直面责任的勇气。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队员是什么样的呢?他应像马拉多纳一样,有用“上帝之手”创造奇迹的“妙招”,应像古利特、克林斯曼一样,有公开与主教练意见相左、坦诚“进谏”的胆量。作为一个整体,他们应当能根据场上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战术打法,以补主教练之不及。

中国队的主教练和他们的爱将,从苏永舜和他的队伍起,大都给我们留下了黯然神伤的背影。我们不应过多责怪他们,只希望他们能从这“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责任”中走出来,拓出一条富有活力的道路来。

原载《东方文化周刊》1997年10月

P10-13

序言

这是一本纯属趣味的小书,书中收录了我近二十年写成的足球评论文章。把它们集起来是早已有的事,但真要出书的想法却一再搁置,总以为出这样的书只会给出版家带来麻烦。评论,我所从事的是文评,对最新出版的小说之类的作品做一点肤浅的品评还算得上正业,而其他的就只能是顺手一玩了。足球,我就是一个纯粹的观赏者,是万千球迷中的一个,即使在朋友当中,比我更痴迷、更懂足球的,也大有人在。三十年的看球经历,从未有介入其中的想法,看得多了,或热血沸腾,或沮丧不平,总有一种比读文学还要热切的感觉,于是心痒手痒,就记下一些心得和感受。

热爱生活、充满活力、好奇心强的人,天然地、自觉地承担责任的人,很容易爱上足球。绿茵草坪上列队走出一身“戎装”的两列战士,他们并肩而出,握手致意,但待哨声一响即展开拼杀,那场面还未有胜负就已经让人激动万分。这是人类出于游戏精神定制的竞技,却有着一种和战争一样火花四溅的激烈。看球者总会自动分出敌友,偏颇。但是一种自发的热情,心中的天平随着场面的愈演愈烈而起伏难平。球员踢球的动作,拼争的瞬间,进球后的狂奔,各自张扬的欢庆方式,都是令球迷激动难耐的场面。现场看球的气氛,电视机前的焦急等待,半夜起床的激动,都是难忘的经历。比赛后新闻发布会的言辞,大小报纸的报道,电视节目里的集锦,一样让人关切。爱足球的人因此更爱生活,比别人更多风雨同舟,更多牵挂和期待。

将看球的心情和经历写成文字是一种特别的幸福。因为足球而产生“多余”的写作热情,因为写作而使看球越来越“专业”,要特别感谢文字和足球带来的双重快乐,这种美妙的结合是如此特殊,一种秘密的快乐和格外的满足时刻涌上心头。至今,我不但记得和保持着对足球竞赛的热切期待,让心跳的感觉依然年轻,而且还清晰记得当年,为了第一时间得到一份《足球报》,而一大早跑到邮局门口苦苦等待,看到自己的名字和文章刊登在上面,那种愉悦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那种意外的快乐是文评不曾带给自己的一种享受。有点“一发而不可收”的意思,20年的集攒,居然达到了10万字的规模,这就像一个贫家的孩子,从瓦罐里倒出一堆硬币,认真一数,居然抵得上一张大面额的钞票,那种“surprise”真是令人满足。2000年,因为获得《足球报》一次征文而得到“海南五日游”的奖励,但我却出于对一张专业足球报纸的好奇和感谢,决定只去广州拜访和参观报社,这也成了一次令人愉快的特殊经历,感觉自己跟“足坛”果真有了某种联系。

在此小书出版之际,多年来的看球经历虽然清晰程度不一,但那种热烈的、热切的感觉犹然还在。感谢有那么多的朋友一起经历,感谢家人的共同陪伴,足球也因此更加精彩纷呈。我要特别感谢文友陈武以出版方的名义热情相约,尽管我一再声明这注定是一桩赔钱的买卖,但他和崔付建先生还是执意约稿,并派人将10万字的纸面文章转录为电子版本,诚意感人。更进一步追溯,我要感谢已经仙逝的著名编辑家章仲锷先生。是他,在1997年赴太原约稿期间,热情鼓励我写下第一篇关于足球的文章并发表在《中国作家》杂志的“442足球刊中刊”上,从此引发了我不断写下去的兴趣。感谢南京时期的好友王干和楚尘,感谢他们主持的《东方文化周刊》,让我因足球而有了“专栏写作”的待遇。至今还记得,我在太原家中用针式打印机把一篇篇球评打印出来,跑到邮局去传真到南京,下一周即去邮局买回几乎独属于我的刊物,重读自己变成印刷品的文章。感谢《足球报》曾经的主编谢奕先生和他的同仁们,从一大堆自然来稿中一次次挑拣出我的文章予以发表,并且有幸在获得任何文学奖之前,两次获得《足球报》的征文奖。

做一个球迷是幸福的,每四年可以等来一次世界杯,中间还有欧锦赛,还有亚洲杯,每一年还有各种联赛,从意甲到德甲、从英超到西甲,从当年的甲A到现在的中超,即使乙级联赛、校园足球,都有体育竞技带来的欢乐。一代代球星,从苏格拉底法尔考到马拉多纳卡尼吉亚,从巴蒂斯图塔巴乔到C罗J罗;一代代名帅,从里皮到勒夫,从穆里尼奥到瓜迪奥拉;一代代名哨,从光头克里纳到霍华德·韦伯,他们的精彩,他们的失误,他们的张狂,他们的眼泪,都是一幕幕感人的场景,都是一时间的争议和长久的趣谈。

此书出版时,新年已过,世事纷繁,但足球仍然是一小片自由的、欢乐的、愉悦的天地,永远会带给我们无穷的快乐。感谢世间有如此伟大的运动,让我们可以目睹人类集勇敢、强悍、智慧,集个人天赋和集体精神,融场上争斗与场下友情,融民族国家荣誉与足球艺术纯粹,融绿茵视野与看台缤纷为一体的动人时刻。伟大的、无穷尽的一个个90分钟,盛满了人类共同的快乐和幸福。

谨以此书纪念年轻的岁月和生命的热情,并时时以此激励自己保持向上的生命状态。

阎晶明

2015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3:5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