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去世的约翰·华纳梅克曾经承认:“在30年前,我就已经明白,批评别人是愚蠢的行为。我并不埋怨上帝对智慧的分配不均,因为要克服自己的缺陷都已经非常困难了。”
华纳梅克早就领悟到了这一点,但是我在这个冷漠的世界中探索了30多年才有所醒悟:不论一个人做错了什么事,100次中有99次不会自责,而且不论他的错误是何等的严重。
闻名遐迩的心理学家史金勒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因好行为受到奖赏的动物。其学习速度快,持续力也更久;因坏行为而受到处罚的动物,则不论速度或持续力都比较差。研究显示,这个原则用在人身上也有同样的结果。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只有招致愤恨。
另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希勒也说:“更多的证据显示,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同样我们也都害怕受人指责。”
批评毫无作用,它只能使人采取守势,并常常为自己的错误竭尽全力进行辩护。批评是危险的,因为它常常伤害一个人宝贵的自尊,伤害他的自重感,并激起他的反抗。因批评而引起的羞愤,常常使雇员、亲人和朋友的情绪大为低落。并且对应该矫正的事实状况一点儿也没有好处。批评对于事情并没有任何改善的地方,这种例子在历史上司空见惯。
俄克拉荷马州的乔治·约翰逊是一家建筑公司的安全检查员,检查工地上的工人是否戴上安全帽是约翰逊的职责之一。据他报告,每当发现工人在工作时不戴安全帽,他便利用职务上的权威要求工人改正,其结果是:受指正的工人常显得不高兴,而且等他一离开,便又把帽子拿掉。
后来约翰逊决定改变方式。当他再看见工人不戴安全帽的时候,便问帽子是否戴起来不舒服,或帽子尺寸不合适,并且用和悦的口气提醒工人戴安全帽的重要性,然后要求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最好戴上。这样的效果果然比以前好了很多,也没有工人显得不高兴了。
这类事件真是举不胜举。现在就让我们再举个例子:
西奥多·罗斯福和塔夫特总统之间有过一段广为人知的争论,正是他们的不和睦导致共和党的分裂,而将伍德洛·威尔逊送进了白宫。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这段历史:1908年,罗斯福搬出白宫,共和党的塔夫特当选为总统,然后,罗斯福到非洲去猎狮子。当他回到美国后,看到塔夫特的保守作风,很是震怒。罗斯福除了公然抨击塔夫特,还准备再度出来竞选总统,并打算另组“进步党”。这几乎导致老共和党的瓦解。果然,紧接而来的那次选举,塔夫特和共和党只赢得了两个区的选票——佛蒙特州和犹他州,这是共和党有史以来遭受的最大失败。
罗斯福谴责塔夫特,但是塔夫特承认了自己有错吗?没有!他曾含着眼泪说道:“我不知道所做的一切有什么不对。”
我们再举一个“石油保留地贪污案”的例子。这一案件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它曾遭受报界围剿,也震撼了全美国。事实是这样的:
哈丁总统的内政部长阿尔伯特·弗尔,当时受权主管政府在阿尔克山丘和查夫敦地区油田的出租事宜,那是政府预备未来海军用油的保留地。弗尔部长是不是进行了公开招标呢?没有,他干脆把这份优厚的合同交给了他的朋友杜梅克。而杜梅克则“借”给了弗尔部长10万美元的“贷款”。然后,弗尔部长利用职权,令美国海军进入该区,把那些有意投标的竞争者赶走,免得周围的油井吸干阿尔克山丘的原油。这些竞争者被强行赶走了,他们只好走上法庭,揭发10万美元的查夫敦油田舞弊案。这桩丑闻轰动了全美国,几乎毁了哈丁总统的政府,共和党也几乎垮台,而弗尔部长也锒铛入狱。
弗尔部长遭到了公众的谴责,在他的公务生涯中,以前从来没有遭到如此强烈的谴责。那么,他反悔了吗?没有,一点儿都没有!甚至包括他周围的人。
P6-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