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学历史的跟踪--198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述史料辑/20世纪中国文学主流历史档案书系
分类
作者 王万森//刘新锁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一、著述现场

 当代文学史写作及相关问题的通信

 编写当代文学史的几个问题

一、当代文学史的新与旧

二、叙述文学史的立场不能自相矛盾

三、历史在个人切身体会中获得理解

四、尽量将学术思考放进文学史的教学中

 我们应该怎样重写中国当代文学史

 文学史研究的“当代性”问题——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讲演

一、历史研究回答当今的问题

二、当代性也是一个历史概念

三、“新方法”和“旧结论”

四、包含着过去作品的“体系”性眼光

 当代文学史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一、历史与困境

二、对策与思路

 “关联研究”与当代文学史论述

二、理念建构

 论“20世纪中国文学”

 文学史并非观念史

 在多重空间里沉潜与运思——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建设进言

 论中国当代文学

一、置身于特殊的人文环境中

二、时代颂歌与民族悲歌

三、功利性与目的迁移

四、代言者与文学个人主义

五、运动的文学和文学的运动

 “当代文学”的概念

一、“新文学”与“现代文学”

二、“当代文学”的生成

三、对“当代文学”的描述

四、概念的分裂

 当代文学史的逻辑建构——兼评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思路

 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观念笔谈

北京大学中文系李杨:没有“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何来“新时期文学”?

昌切:学术立场还是启蒙立场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孙绍振:审美历史语境和当代文学史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南帆:文学史写作:个人话语与普遍话语

浙江大学国际文化学系徐岱:观念更新与当代文学史写作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郑家建:文学史叙述的基本问题:框架、形态和时间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毛丹武:文学史写作:诗学还是文化学

三、反响与争鸣

 评四部中国当代文学史

 敞开与遮蔽:文学史叙述方法及其限度——以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为中心

一、启发与突破:以“重写文学史”为学术起点

二、“当代文学”内涵:从“话语形成”到“自然时空”的悄然转化

三、“一体化”的实现与解体:文学史观、叙史情节

 结构的洞见与遮蔽

 当代文学史写作:原则、方法与可能性——从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谈起

一、“潜在写作”

二、“民间意识”

三、“本质论”与“知识考古学”

 当代中华文学:语境、内涵和意义——以若干当代文学史教材为例

四、史家访谈

 四部当代文学史许子为

 当代文学史叙述与理念建构——洪子诚教授访谈录

 知识分子精神与“重写文学史”——陈思和访谈录

 文学、历史和方法——程光炜访谈录

一、80年代文学作为方法

二、文学史研究的兴起

三、整体观和经验论

附录中国内地已出版“当代文学史”73种(截至2008年10月)

后记

内容推荐

《20世纪中国文学主流》是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集体完成的重大科研项目。它是在借鉴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等经典文学史著作的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文学史的另一种做法。《20世纪中国文学主流》追求“我注六经”与 ”六经注我”的结合,分为“历史档案”和“学术新探“两套书系。

王万森、刘新锁编著的《文学历史的跟踪--198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述史料辑》是全书的“一期工程”。它强化了一种重要的文学史理念——文献史料是文学史“本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系的每一个分册选择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板块,对其原始文献和基本史料进行专业化的搜集和整理,重建各个重要文学板块的历史档案,利用来自历史现场的文献、史料或调研成果,尽可能直接、形象、立体地保存各文学板块的历史记忆,进而展现文学史”本体”的原生态风貌,也为“二期工程”——《20世纪中国文学主流·学术新探书系》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推荐

王万森、刘新锁编著的《文学历史的跟踪--198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述史料辑》共分四章分别是:一、著述现场、二、理念建构、三、反响与争鸣、四、史家访谈等内容。本书包含了《文学史研究的“当代性”问题——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讲演》、《在多重空间里沉潜与运思——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建设进言》、《当代文学史叙述与理念建构——洪子诚教授访谈录》等文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9: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