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代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2007年《时代周刊》百位最有影响的世界名人,荷兰动物学家德瓦尔,在黑猩猩中研究人性,他的结论是:道德不需要宗教。就像黑猩猩安慰失败者一样,我们要安慰他人,需要了解他人的情绪,感同身受,也就是具有“共情能力”。《共情时代》的作者弗朗斯·德瓦尔再一次证明和发展了《黑猩猩的政治》中的观点:道德并不是从天而降的东西,“它是进化的产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共情时代/第六日译丛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荷)弗朗斯·德瓦尔 |
出版社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我们时代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2007年《时代周刊》百位最有影响的世界名人,荷兰动物学家德瓦尔,在黑猩猩中研究人性,他的结论是:道德不需要宗教。就像黑猩猩安慰失败者一样,我们要安慰他人,需要了解他人的情绪,感同身受,也就是具有“共情能力”。《共情时代》的作者弗朗斯·德瓦尔再一次证明和发展了《黑猩猩的政治》中的观点:道德并不是从天而降的东西,“它是进化的产物。” 内容推荐 贪婪已经过去,共情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人性自私吗?当我们从生物性的角度评判社会问题,我们往往基于人类自私的属性,但我们不该忘记,人类天性中同时有另一些特质,将人与人紧紧凝聚在一起,调整彼此的步调,关怀弱者,帮助他人。因此,人对另一个人的感情能够感同身受,这种能力植根于漫漫历史长河。弗朗斯·德瓦尔创作的《共情时代》记载了一个世界著名的灵长类动物学家对人类道德起源问题引人入胜、浅显易懂的考察,它挑战了一直以来人类对该问题最基本的假设。 目录 第一章 生物学:自私或温存 第二章 别样的达尔文主义 第三章 身体的对话 第四章 设身处地 第五章 屋里的大象 第六章 公平即合理 第七章 弯曲的木材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试读章节 我们是我们兄弟姐妹的守护者么?我们应该做他们的守护者么?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这项使命会不会和我们自身的生存使命相矛盾?毕竟从经济学角度来讲,人活着就是为了生产和消耗,生物学家也说,人类应该致力于生存和繁殖。两个学科的措词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并非巧合,因为它们孪生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两者遵循的都是“竞争有益”的逻辑。 然而就在早些时候,在与英国毗邻的苏格兰,却诞生了大相径庭的思想。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出独树一帜的观点,即对个人利益的追求需要顾及他人情感。这本著作的知名度当然比不上后来的《国富论》,但开篇那段话却赢得了广泛的知名度: 人类或许真的非常自私。尽管如此,他的天性里明显 还存在另一些特质,让他去关注他人命运,甚至为别人的 幸福感到满足——哪怕自己除了观者的快感一无所得。 法国革命者讴歌“兄弟之爱”;美国前总统林肯呼吁“充满温睛的伙伴关系”;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则热切赞许同情之心,将之誉为“健康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元素”。但诚如他们所说,人们为什么时常挖苦那些心软的人,奚落他们滥施同情或者感情用事呢?让我们看看2()()5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后发生了什么吧。当时美国人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搞得人心惶惶,一个有线新闻台做了一期节目,质疑宪法中究竟有没有保障灾难救援的相关条款。节目请来的一名嘉宾立场鲜明地表示:他人疾苦,与我无关。 飓风引起路易斯安那州大坝决堤。事发当天我正巧从亚特兰大开车去阿拉巴马州的奥本大学做讲座。我去的那片地区损失不怎么惨重,只是倒了些树。尽管如此,宾馆还是人满为患,灾民千方百计地把老人、孩子、猫啊、狗啊全塞进来避难。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周围变成了动物园!当然这对一个生物学家来说也没什么新鲜的,不过你可以由此看出灾难有多严重。这些能挤进避难所的人还算幸运;扔在我门口的晨报上赫然印着灾民迫切的呼救:就这么把我们扔下不管,和禽兽没什么两样!这人已经被困在路易斯安那州体育场数天,没有吃的,也没有必要的卫生设施。 虽然灾民的抱怨天经地义,但他的话我却不能苟同,动物才不是抛弃同伴的无情畜生呢。无独有偶,我那次到奥本大学刚好要做这方面的演讲,我的观点是,人类“内在的猿性”其实并非普遍以为的那样冷漠和卑鄙;正相反,共情的能力深深植根于人类本性之中,让我们对别人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当然也不能要求人们随时随地和他人情感产生共鸣。在新奥尔良遇灾之时,成百上千的人带上各自的盘缠,开车扬长而去,将老弱病残抛在身后,任他们自生自灭。在某些地方,甚至能见到死尸漂浮在泛滥的洪水中,成为鳄鱼的腹中餐。 但就在灾难发生后不久,深深的不安在全国弥漫开来,大量支援物资汇向受灾地点。人们不是没有同情心,只是比较后知后觉。美国人原本挺慷慨的,可惜从小受到错误信仰的教导,把亚当·斯密奉为经典,这位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相信自由市场中有只“隐形的手”,可以解决各种社会困境。然而这次在新奥尔良上演了“优胜劣汰”的一幕,这只“隐形的手”显然没能在灾难中阻止骇人情景的发生。 经济成功有时是以减损公众利益为代价的,这是一桩丑陋的秘密。其后果是造出一个巨大的、没人在乎的底层阶级。卡特里娜飓风之灾让美国社会的这个弱点赤裸裸地暴露出来。在驱车回亚特兰大的路上,我突然意识到,“共同的利益”才应该是当前时代的主题。过去,我们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战争、恐怖袭击、全球化,和政治丑闻的细枝末节,却忽视了更宏大和基本的东西,那就是如何在保证经济欣欣向荣的同时,让社会充满人文关怀。后者在卫生保健、教育、司法领域都不可或缺;一旦发生卡特里娜飓风这样的自然灾害,更是至关重要。路易斯安那州大坝一直遭到严重忽视,直到决堤。洪水发生一周后,媒体伸出手指,忙不迭地点数罪魁祸首。工程师有没有失职?钱款有没有被挪用?总统先生怎么还不从他的假期里抽身回来?照我家的传说,手指头应该点在大坝里(在荷兰传说中,一个勇敢的男孩用手指堵住坝上的破洞,让村庄免于受淹。——译注)。荷兰大部分土地低于海平面6米以上,大坝神圣不可侵犯,政客根本没有发言权,也就是说水的治理权超越了国家职权范围,掌握在工程师和当地市民委员会手里。 这样一想,荷兰的做法其实反映了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并非针对大政府,而是由于社会中多数政客都目光短浅。P1-3 序言 从一个单细胞,变成由上万亿个细胞组成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系统协同运作的联合体,这当中包括一颗要持续跳动几十年的心脏,加起来长达十万千米的血管,一个会思考观察、具有语言能力、能产生各种情绪的大脑……需要的总时间为40周,或者35亿年。 地球上的人类,或者更准确来说,智人,就是这么一种看似颇费周折、事实上也的确是费尽了周折才生产出来的事物。 而且,直至其出现以后,真正的麻烦才算到来,因为他们会不停地问:人是什么?人的目的是什么?这当中以一位叫做康德的追问最甚。 该类问题的回答,历史上存在无可计数之多种,规模堪比银河中的星星。 有一位叫做刘易斯·托马斯的,为“人的目的是什么?”提供了其中较为详实、听上去还像那么回事的一则——“我们(人)的处境或许和巨蛤差不多,只是规模大些。大概事情无非如此:在地球形态发生的某一具体阶段,需要有我们这样的生物,至少有一段时间,需要我们获取并输送能量,照着新的共生系统,为将来的某一时期积累信息,做一定量的装饰,甚至把种子向太阳系里传播。就是这么回事,地球算是找着干活儿的了。” 不过关于“人是什么?”的争吵才是真正厉害而弥久未息的。远者,有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和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关于性别二态性、杂交与杂种不育及人类起源诸问题的信件往来交锋;近者,有斯蒂芬·杰·古尔德和克林顿·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层次、进化是否具有进步性等方面的唇枪舌战。 在丰富的人类生活场景中,这些生气勃勃的争论是劳作之余不可多得的好调剂,甚至,也逐渐成为了劳作本身。有无数总称为“科学家”的人为此一路践行,发明各种方法,致力于找到我们感官、功能、情绪、情感的起点和路径,用实际行动响应当年苏格拉底的号召:人啊,认识你自己。 其中更有一部分,留下了以优美文字来精心书写的卷宗,于浩瀚书海中闪闪发光。从今日始,果壳阅读携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将它们陆续搬运到中文世界中来,以飨读者。丛书命名为“第六日译丛”,取上帝第六日造人之意。 小庄(果壳阅读主编) 2013年5月 书评(媒体评论) 关于人类善行的生物学根源,本书提供了重要而又及时的信息。 ——德斯蒙德·莫利斯,著有《裸猿》三部曲 看完这本书,你大概能意识到,人类是多么高端洋气上档次的动物。我们不但可以为他人的痛苦而痛苦,为他人的快乐而快乐,我们也可以为了他人的痛苦而快乐,为了他人的快乐而痛苦。在灾难和异族面前我们相濡以沫,一旦天下太平我们又相忘于江湖或者相互厮杀。如此极品,却又如此科学。这本书不但可以让你坦然接受内心的黑暗杀人越货,还可以让你不做作不矫情的释放光明学习雷锋。 ——周欣悦,中山大学心理系教授 在德瓦尔老爷跟着一群群黑猩猩过日子的这些年月里,他见证了灵长类波澜壮阔的本性,见闻比我跟着一群群人拍戏的这个过程有过之而不及。这本书谈的是共情,又称同理心,简单来讲就那种让我坐在非诚勿扰舞台这端分明地感到对面嘉宾们喜嗔哀愁的神奇人类情感机制,科学很好玩,很和谐。 ——宁财神,作家、编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