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文编著的《窑洞轶事(红色延安口述历史)》以“窑洞”为契机,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及在战争年代在各个领域为抗战做过贡献的人们的窑洞生活。用“窑洞”的截面,为现代人们重现了当年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们的焕发的精神面貌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不同身份的人以自己对于“窑洞”的回忆和深厚情感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和热爱,是难得的,趣味性强的一本红色书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窑洞轶事(红色延安口述历史)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任文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任文编著的《窑洞轶事(红色延安口述历史)》以“窑洞”为契机,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及在战争年代在各个领域为抗战做过贡献的人们的窑洞生活。用“窑洞”的截面,为现代人们重现了当年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们的焕发的精神面貌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不同身份的人以自己对于“窑洞”的回忆和深厚情感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和热爱,是难得的,趣味性强的一本红色书籍。 内容推荐 “红色延安口述.历史”是一套以口述实录、访谈录、回忆录、老照片以及有关原始档案等为基本内容的党史史料集成。我们试图以亲历者、当事人、知情者的讲述与回忆来补充党史中的历史要点和历史细节,还原历史事件,呈现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辉煌历程,再现一个本色、真实的延安。 任文编著的《窑洞轶事(红色延安口述历史)》回归延安时期的“人”本身,关注对象包括革命领袖、保小学生,外来知识分子、本土劳动英雄,外籍革命者、日本战俘,等等。通过亲历者的回忆和口述,将鲜见于公众视野的延安故事整理汇集,从“轶事”的独特角度立体呈现当时延安各阶层与各界人士的工作、情感和生活。 目录 窑洞里的革命家 红色警卫邬吉成回忆往事 我眼中的陈云部长 记三位元帅 延安总部高参室实录 领袖的宿营地 几位领导人的延安轶事 我所知道的朱总司令 窑洞里的文化事业 忆我在延安的工作和读书生活 忆清凉山的战斗岁月 延安播音生活回忆 延安作家俱乐部 延安时期的冼星海 在革命圣地的日子里 西战团轶事 凤凰山下学摄影 延安“部艺”引领我走进音乐殿堂 窑洞里的爱情 延安式的恋爱和结婚 毛泽东与江青 在延安和家英相识相爱的日子 从延安到西柏坡一一王光美回忆与刘少奇的相识相恋 我和丁玲的相爱与结合 我的爱情在延安开花结果 在我俩结婚的这一天 军歌暸亮的岁月一一我与郑律成的异国情缘 青年人的个人问题 窑洞生活趣忆 土里刨出来的娃娃 一个“没用”的知识分子在延安的生活经历 闹“鬼”·捉“鬼” 我丈夫发现了南泥湾 模范英雄吴满有是怎样发现的 打井 南泥湾的一次春节文化活动 回忆贺龙师长视察南泥湾部队 在延安开荒种地 跟着毛主席逛庙会 窑洞过客 英国绅士访延安 苏联大夫在延安 在毛泽东的窑洞 王安娜在延安 延安教堂里的灯火一一亿张(学良)周(恩来)初次会晤 白求恩说:“病人敲医生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第二故乡的怀念 试读章节 第二天早晨,我们正在吃早饭,突然响起空袭警报。很多人都跑到窑洞外面去看。过了一阵子,在东南方向的上空出现了一队队的飞机,随后又传来一阵阵的爆炸声。接着,我们团里的重机枪也开始对空射击。 那天的轰炸,从早晨7时到下午4时,断断续续持续了9个小时。敌机对延安飞机场、延安旧城、边区政府、八路军大礼堂、中央党校、中央医院等处,实施了比较密集的轰炸,投下了数以千计的重磅炸弹和凝固汽油弹。看着四处扬起的硝烟,人们都感到:国民党挑起的战争,开始降临到延安了,这里马上就要成为前线。已经没有什么后方了。 从3月11日到18日,敌机对延安的狂轰滥炸接连不断。后来人们才知道,蒋介石把他空军三分之二的轰炸机都投入到对延安的轰炸中来了。 我们班回到王家坪时,毛主席、周副主席还都住在那里。在王家坪桃园处挖有防空洞,毛主席和周副主席住在防空洞的一北一南。敌机轰炸延安的那几天,他们就在防空洞里办公、休息。洞里比较宽敞,还备了马灯、凳子、行军床。 1947年3月18日的傍晚,延安已成一座空城。中央各机关、边区政府、驻防部队、后勤机关人员及家属,包括幼儿园的保育人员和孩子,都已经撤走了。可毛主席还没撤,因为他曾经说过,他要最后一个离开延安。后来,他又突发奇想,说是要看看胡宗南的兵是什么样子。据说经彭总一再催促,说:“胡宗南的兵有什么好看的?让部队替你看!一分钟也不能待了!”这才硬把毛主席推上了车。难忘的转战 毛主席、周副主席、彭老总,以及被毛主席、周副主席召来谈话的第二纵队司令员王震等是最后走的。毛主席、江青和警卫排长阎长林及几个警卫。坐一辆吉普车;周副主席和他的几个警卫,坐另一辆吉普车。我所在的班,成为保卫毛主席的两个班之一。我们乘坐一辆美国造的中型吉普车,一辆带拖斗的小吉普车紧随后面。 我们的车队经过了延安飞机场。备战期间,为了不让敌人的飞机在这里降落,机场的跑道已经全部被破坏,挖得坑坑洼洼的。此刻,我们乘坐吉普车走到这里,人被颠得就像筛煤球似的。副班长郭玉占因为坐在车斗最后面,一下从车里颠了出去。我们赶快叫停车,他才又爬了上来。到三十里铺后,周副主席吩咐队伍停下来,进行轻装精简。总部机关撤退时,有些人把一些办公用的桌子、椅子也带上了。周副主席说:“带这些东西千什么,哪还能用得着?今后就得在膝盖上办公啦。”说着,他还拍了拍自己的膝盖。 经过一阵急行军,我们在一个叫刘家渠的小村子宿营,它在现今延川县永坪镇的西南。这是个不足百户的小村子,比较隐蔽。全体人员都到村里歇息,车子放在村外。 第二天下午4时左右,有一架国民党的飞机从村子上空经过。毛主席和我们乘坐的车子都用地里堆放的高梁垛子做了伪装,可是不知道是哪辆车没伪装好,大概是玻璃没盖严,太阳光射在上面有反光,被国民党飞机发现了,便飞来飞去向汽车俯冲扫射。 在村子里的指战员听到扫射声,就出窑洞支起枪要射击。周副主席连忙制止说:“不能开枪,否则就暴露目标了。都回到窑洞里去!”果然,敌机扫射了一阵子后,见没什么动静,就飞走了。 到了夜晚,我们才又开始行动。行动时保卫人员没有再乘车,而是步行。我听说毛主席乘坐的那辆吉普车前面的挡风玻璃被打穿了,里面的座位上也有子弹孔,也许反光的玻璃就是毛主席这辆吉普车上的。毛主席看见挡风玻璃上的弹眼,风趣地说:“这也不错嘛,给我添了一朵花。” 4月中旬,我们随前委到了三边的王家湾。连里抽调了身体条件好、作战经验丰富的十几个人组成一个班,从毛主席的警卫班接过六七支苏造小转盘冲锋枪,又配备了4支德式手提式冲锋枪,担负跟随毛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时的警卫任务。我被选中了,班长由杜林森担任。 P6-7 序言 “红色延安口述。历史”是一套以口述实录、回忆录、访谈录以及相关原始档案并配以历史图片为基本内容的史料集成。它试图以亲历者、当事人、知情者或者后代的讲述、回忆,来还原历史真相,呈现延安十三年的辉煌,从而改善当代人对“符号化”延安的僵化认识,再现一个本色、真实的延安。入选文章均来自已出版的图书、杂志、报纸,酌量选录地方党史办公室、政协文史机构等征研的资料。 丛书所选文章注重大历史背景下个人独特的经历和感受,尤重对历史细节的挖掘和梳理。丛书内容虽以回忆、口述等形式呈现,但其较强的故事性、可读性,有益于对当代读者,特别是对青少年读者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具有积极的现实作用与意义。 丛书共17种21册。内容包括口述实录、回忆录、访谈录、重要的档案材料及代表性研究文章。口述实录、访谈录与回忆录前均设置了对口述人或回忆人的简要介绍,并突出介绍口述人或回忆人在延安的工作或生活经历。 所选文章中,因个人当时的见闻条件、历时记忆在一定程度上的失真以及可能附加的主观因素等,讲述人或作者对历史事件的忆述不一定完全符合已逝的客观真实,且不同的亲历者对同一事件的细节叙述也常稍有出入,这一方面反映了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多元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历史应该是“人的历史”,不能只有一种“写法”或“说法”,更不存在“唯一性”,这样才能更趋历史“真相”。为尊重原作,编者收入时未强求统一,多以“编者注”提醒读者注意。 入选文章写作时间跨度从上世纪30年代到本世纪初,每篇文章自有其文字风格和时代的语言习惯,收入本丛书时,除特殊情况外,皆尊重原文,不做改动;原书专名(人名、地名、术语)及译名与今不统一者,多未做改动。如确系作者笔误、排印错误、数据计算与外文拼写错误等,则予以修正。标点符号、数字用法等,依据现有出版规范做了统一处理。除特殊情况外,原文篇后注或行文注统一移作脚注,文献著录稍加统一。 由于我们工作经验不足,或翻检资料有限,或水平、认识有限,其中可能存在讹误或差错,敬请方家、读者批评指正。 作为一套大型汇编丛书,涉及文字与图片等著作权联系方面的工作难度很大,我们进行了多方努力和联系,但仍有部分作者信息不明或原工作、生活地址变动而无法联系,希望版权人或版权继承人见书后与我们联系,以奉稿酬与样书。 谨以“红色延安口述·历史”的出版,向革命先辈致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