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女士的成名作,自1960年出版以来,畅销不衰。《城南旧事》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来展现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淡淡哀愁中的浓浓诗意,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被列为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指定书目。
《城南旧事》以中青社黑皮书为基础,配有88幅珍贵、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照片,这是“胡同之没”摄影家沈继光历时18年,走遍老胡同大杂院的抢救性记录。林海音子女夏祖焯、夏祖丽也很喜欢这些照片。随书赠送林海音五岁初到北京的照片藏书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城南旧事(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林海音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女士的成名作,自1960年出版以来,畅销不衰。《城南旧事》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来展现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淡淡哀愁中的浓浓诗意,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被列为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指定书目。 《城南旧事》以中青社黑皮书为基础,配有88幅珍贵、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照片,这是“胡同之没”摄影家沈继光历时18年,走遍老胡同大杂院的抢救性记录。林海音子女夏祖焯、夏祖丽也很喜欢这些照片。随书赠送林海音五岁初到北京的照片藏书票。 内容推荐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以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于1960年出版。本书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四合皖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文章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美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缠绕在文章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本文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台。文中所散发的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想念,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目录 冬阳·童年·骆驼队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儿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试读章节 我起床了,要到前院去,经过厢房时,一晃眼看见兰姨娘正在墙前的桌上摸骨牌,玩她的过五关斩六将,我装着没看见,直走过去,因为心中还恨恨的。 “英子!”兰姨娘隔着窗子在叫我。 我不得不进屋了,兰姨娘推开桌上的骨牌,站起来拉着我的手,温柔地说: “看你这孩子,昨天一晚上把眼睛都哭肿了,饭也没吃。”她抚摩着我的头发,我绷着劲儿,一点笑容都没有。她又说: “别难过,后天就是七月十五了,你要提什么样的莲花灯,兰姨娘给你买。” 我摇摇头,她又自管自地接着说: “你不是说要特别花样的吗?我帮你做个西瓜灯,好口伐?要把瓜吃空了,皮削脱,剩薄薄格一层瓤子,里面点上灯,透明格,蛮有趣。” 兰姨娘话说多了,就不由得带了她家乡的口音,轻轻软软,多么好听!我被她说得回心转意了,点点头。 她见我答应了也很高兴,忽然又闲话问我: “昨天跟你爸瞎三话四,讲到半夜的那只四眼狗是什么人?” “四眼狗?”我不懂。 兰姨娘淘气地笑了,她用手掌从脸上向下一抹,手指弯成两个圈,往眼上一比: “喏!就是这个人呀!” “啊——那是我德先叔。” 这时,不知是什么心情,忽然使我站在德先叔这一边了,我有意把德先叔叫得亲热些,并且说: “他是很有学问的,所以要戴眼镜。他在北京大学念书,爸说,他是顶、顶、顶新的新青年,很了不起!”我挑着大拇指说,很有把兰姨娘卑贱的身份硬压下去的意思。 “原来是大学生呀!”兰姨娘倒也缓和了,“那么就是你妈说过,常住在你们家躲风声的那个大学生喽?” “是。” “好,”兰姨娘点点头笑说,“你爸爸的心蛮好的,三六九等的人都留下了。” 我从兰姨娘的屋里出来,就不由得往前院德先叔住的南屋走去。我有权利去,因为南屋书桌抽屉里放着我的功课,我的小布人儿,我的《儿童世界》,德先叔正占用那书桌,我走进去就不客气地拉开书桌抽屉,翻这翻那,毫无目的。他被我在他身旁闹得低下头来看。我说:“我的小刀呢?剪子呢?兰姨娘要给我做西瓜灯哪!” “那个兰姨娘是你家什么人?我以前怎么没见过?”我多么高兴兰姨娘引起他的注意了。 “德先叔,你说那个兰姨娘好看不好看?” “我不知道,我没看清楚。” “她可看清楚你了,她说,你的眼睛很神气,戴着眼镜很有学问。”我想到“四眼狗”,简直不敢正眼朝他脸上看,只听见他说: “哦?——哦?” 吃午饭的时候,德先叔的话更多了,他不那样旁若无人地总对爸一个人说话了,也不时转过头向兰姨娘表示征求意见的样子,但是兰姨娘只顾给我夹菜,根本不留神他。 下午,我又溜到兰姨娘的屋里。我找个机会对兰姨娘说: “德先叔夸你哩!” “夸我?夸我什么呀?” “我早上到书房去找剪刀,他跟我说:‘你那个兰姨娘,很不错呀!’” “哟!”兰姨娘抿着嘴笑了,“他还说什么?” “他说——他说,他说你像他的一个女同学。”我瞎说。 “那——人家是大学堂的,我怎么比得了!” 晚饭桌上,兰姨娘就笑眯眯的了,跟德先叔也搭搭话。爸更高兴,他说: “我这人就是喜欢帮助落难的朋友,别人不敢答应的事,我不怕!”说着,他就拍拍胸脯。爸酒喝得够多,眼睛都红了,笑嘻嘻斜乜着眼看兰姨娘。妈的脸色好难看,站起来去倒茶,我的心又冷又怕,好像我和妈妈要被丢在荒野里。 我整日守着兰姨娘,不让她有一点机会跟爸单独在一起。德先叔这次住在我们家倒是少出去,整日待在屋里发愣,要不就在院子里晃来晃去的。 七月十五日的下午,兰姨娘的西瓜灯完成了。一吃过晚饭,天还没有黑,我就催着兰姨娘、宋妈,还有二妹,点上自己的灯到街上去,也逛别人的灯。临走的时候,我跑到德先叔的屋里,我说: “我和兰姨娘去逛莲花灯,您去不去?我们在京华印书馆大楼底下等您!”说完我就跑了。 行人道上挤满了提灯和逛灯的人,我的西瓜灯很新鲜,很引人注意。但是不久我们就和宋妈、二妹她们走散了,我牵着兰姨娘的手,一直往西去,到了京华印书馆的楼前停下了,我假装找失散的宋妈她们,其实是在盼望德先叔。我在附近东张西望一阵没看见,便失望地回到楼前来,谁知德先叔已经来了,他正笑眯眯地跟兰姨娘点头,兰姨娘有点不好意思,也点头微笑着。德先叔说: “密斯黄,对于民间风俗很有兴趣。” 兰姨娘仿佛很吃惊,不自然地说: “哪里,哄哄孩子!您,您怎么知道我姓黄?” 我想兰姨娘从来没有被人叫过“密斯黄”吧,我知道,人家没结过婚的女学生才叫“密斯”,兰姨娘倒也配!我不禁撇了一下嘴,心里真不服气,虽然我一心想把兰姨娘跟德先叔拉在一起。 “我听林太太讲起过,说密斯黄是一位很有志气的,敢向恶劣环境反抗的女性!”德先叔这么说就是了,我不信妈这样说过,妈根本不会说这样的话。 这一晚上,我提着灯,兰姨娘一手紧紧地按在我的肩头上,倒像是我在领着一个瞎子走夜路。我们一路慢慢走着,德先叔和兰姨娘中间隔着一个我,他们在低低地谈着,兰姨娘一笑就用小手绢捂着嘴。 第二天我再到德先叔屋里去,他跟我有的是话说了,他问我: “你兰姨娘都看些什么书,你知道吗?” “她正在看《二度梅》,你看过没有?” 德先叔难得向我笑笑,摇摇头,他从书堆里翻出一本书递给我说:“拿去给她看吧。” 我接过来一看,书面上印着:《易卜生戏剧集:傀儡家庭》。 第三天,我给他们传递了一次纸条。第四天我们三个人去看了一次电影,我看不懂,但是兰姨娘看了当时就哭得欷欷的,德先叔递给她手绢擦,那电影是李丽吉舒主演的《二孤女》。第五天我们走得更远,到了三贝子花园。 从三贝子花园回来,我兴奋得不得了,恨不得飞回家,飞到妈的身边告诉她,我在三贝子花园畅观楼里照哈哈镜玩时,怎样一回头看见兰姨娘和德先叔手拉手,那副肉麻相!而且我还要把全部告诉妈!但是回到家里,卧室的门关了,宋妈不许我进去,她说: “你妈给你又生了小妹妹!” 直到第二天,我才溜进去看,小妹妹瘦得很,白苍苍的小手,像鸡爪子,可是那接生的产婆山田太太直夸赞,她来给妹妹洗澡,一打开小被包,露出妹妹的鸡爪子,她就用日本话拉长了声说:“可爱亻礻!可爱亻礻!(可爱呀!可爱呀!)” 妈端着一碗香喷喷的鸡酒煮挂面,望着澡盆里的小肉体微笑着。她没注意我正在床前的小茶几旁打转。我很喜欢妈生小孩子,因为可以跟着揩油吃些什么,小几上总有鸡酒啦,奶粉啦,黑糖水啦,我无所不好。但是我今天更兴奋的是,心里搁着一件事,简直是非告诉她不可啦! 妈一眼看见我了: “我好像好几天没看见你了,你在忙什么呢?这么热的天,野跑到哪儿去了?” “我一直在家里,您不信问兰姨娘好了。” “昨天呢?” “昨天——”我也学会了鬼鬼祟祟,挤到妈床前,小声说:“兰姨娘没告诉您吗?我们到三贝子花园去了。妈,收票的大高人,好像更高了,我们三个人还跟他合照了一张相呢,我只到那人这里……” “三个人?还有一个是谁?” “您猜。” “左不是你爸爸!” “您猜错了,”看妈的一副苦相,我想笑,我不慌不忙地学着兰姨娘,用手掌从脸上向下一抹,然后用手指弯成两个圈往眼上一比,我说: “喏!就是这个人呀!” 妈皱起眉头在猜: “这是谁?难道?难道是?——” “是德先叔。”我得意地摇晃着身体,并且拍拍我的新妹妹的小被包。 “真的?”妈的苦相没了,又换了一副急相,“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说,你从头说。” 我从四眼狗讲到哈哈镜,妈出神地听我说着,她怀中的瘦鸡妹妹早就睡着了,她还在摇着。 “都是你一个人捣的鬼!”妈好像责备我,可是她笑得那么好看。 “妈,”我有好大的委屈,“您那天还要叫爸揍我呢!” “对了,这些事你爸知道不?” “要告诉他吗?” “这样也好,”妈没理我,她低头呆想什么,微笑着自言自语地说。然后她又好像想起了什么,抬起头来对我说: “你那天说要买什么来着?” “一副滚铁环,一双皮鞋,现在我还要加上订一整年的《儿童世界》。”我毫不迟疑地说。 P193-20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