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法老的探险家/我的故事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法)维维亚娜·柯尼希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维维亚娜·柯尼希编著的《法老的探险家/我的故事》通过少年的日记让小读者亲历法老探险,本书讲述的都是“日记背后的历史”,日记和故事是虚构的,但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史实细节却是真实的,这样的文学与历史的结合,故事真实感与历史真实性的结合,是极有创造性的。它巧妙地将引导孩子进入历史的教育目的与孩子的兴趣、可接受性结合起来,儿童读者自会通过这样的讲述世界历史的文学故事,从小就获得一种历史感和世界视野,这就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奠定了一个坚实、阔大的基础,在全球化的时代,这是一个人的不可或缺的精神素质,其意义与影响是深远的。

内容推荐

维维亚娜·柯尼希编著的《法老的探险家/我的故事》讲述了:米内迈斯是个孤儿,被他的舅舅卡纳克庙神父收留,同时他也是法老图特摩斯的玩伴兼好朋友。法老和他的嫡母哈特谢普苏特女王一起统治埃及。女王打算派出一支探险队去神秘的国度彭特,图特摩斯决定让米内迈斯参加。于是,一次艰险而又奇妙的彭特冒险之旅开始了……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对不起,小莎草纸卷,我刚才不得不走开了一会儿。舅舅想检查我的功课,看我会不会算三角形的面积(对我来说太容易了)和梯形的面积(这个就难多了)。我回答得又快又好。我太喜欢几何了!今晚他对我很满意,居然宠爱地在我脸上弹了一下。

“来屋顶上和我一起看星星吧。”他一边摸着秃掉的脑袋,一边对我说。我保证马上就到。趁这空档赶紧回来,拿起我的草秆笔,接着记述这值得纪念的一天。

几辆马车在河西岸等候我们多时,马儿在原地迫不及待地踏着前蹄。卫兵站在大太阳底下静静地等待。我随国E_k了一辆马车,一行车队向沙漠挺进。真带劲!我们在车里颠来颠去,晃东晃西,到处尘土飞扬。好棒啊!比学校的晨课有意思多了。桑穆特的车打头阵,女王的车紧随其后,我们在尾巴上。砂石路在荒凉的山区盘旋而上,变得越来越窄。我还以为前面就要没路,我们只能掉头了。才不是呢。我们一直走到峡谷的最深处,有几十个工匠在那儿汗流浃背地挖岩石。

“这里是什么地方?”图特摩斯火大地向他姑姑发问。

“这里就是我以后的永恒居所。”哈特谢普苏特这次总算开了口。

桑穆特已经开始向女王汇报:“陛下,请跟我来,陵墓的挖掘进展很顺利,这条陡峭的峡谷通往墓室,您的石棺以后就放在那儿。”

他说起话来简直喋喋不休,到处回响着碎石块落地的巨大声响,尘土满天,扎布汪汪叫着,天热得要命。这该死的沙漠里一丝阴凉都没有!我面前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跟着两位君主继续前进;要么原地不动,在大太阳底下活活变成烤鱼或者烤鹅。还是跟着他们走吧。跟上他们也不容易,墓地让人窒息,我紧盯着两位君主,他俩都全神贯注地听着宰相的话。我实在不明白他们对此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兴趣,尤其是图特摩斯。

直到现在,我也没看出桑穆特为哈特谢普苏特设计的永恒居所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话说回来,要是她死后得永远住在这儿,那这个地方还是挺重要的……无论如何,我对陵墓的一无所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我既不是国王,也不是女王。

女王未来的陵墓里吵得要命,我难受极了,胸闷不说,眼睛也刺痒刺痒的,喉咙都快冒烟了,汗如雨下,我只想干一件事:走人。我的狼狈样和扎布差不多,它已经瘫倒在地,气喘吁吁,耳朵无精打采地耷拉着,头虚弱地垂在两只前爪上。我和这里有什么相干?为什么女王要命我一同前来呢?最叫我费解的是,回去的路上,她让我一定要守口如瓶,不能把我今天的所见所闻告诉任何人。  我被疲倦打倒了,我最亲爱的莎草纸卷,我不知不觉就倒在你身上,醒来以后啥都不记得了。我就这样沉沉地睡了一宿,还好我没把你弄坏。水碗已经干了,草秆笔滚到了我脚下,星星一颗接一颗地灭了。舅舅还在屋顶上睡觉。过去找他之前,我还有点儿时间把昨天的日记写完,好长的一天。

我本以为参观完皇家陵墓就能回底比斯了.大错特错。我们又去参观了哈特谢普苏特的陵庙工地!桑穆特对正午毒辣辣的太阳视而不见,展开他的设计图,一讲就是两个钟头!他怎么就不知道累呢?怎么说他也有点儿年纪了,确实有点儿年纪了,不过精力绝对充沛,我真羡慕他。

他说:“陛下,请看那座山顶,那里住着化身为蛇的女神梅尔塞盖,宁静总是与她为友!啊!山顶!它就在您的陵墓和陵庙正当中,根本用不着再建金字塔了,这座山就是您的金字塔。”

P13-16

序言

这是一套“童书”;但在我的感觉里,这又不只是童书,因为我这70多岁的老爷爷就读得津津有味,不亦乐乎。这两天我在读丛书中的两本《王室的逃亡》和《法老的探险家》时,就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奇异感觉。作品所写的法国大革命,是我在中学、大学读书时就知道的,埃及的法老也是早有耳闻;但这一次阅读却由抽象空洞的“知识”变成了似乎是亲历的具体“感受”:我仿佛和法国的外省女孩露易丝一起挤在巴黎小酒店里,听那些平日谁也不注意的老爹、小伙、姑娘慷慨激昂地议论国事,“眼里闪着奇怪的光芒”,举杯高喊:“现在的国王不能再随心所欲地把人关进大牢里去了,这个时代结束了!”齐声狂歌:“啊,一切都会好的,会好的,会好的……”我的心都要跳出来了!我又突然置身于3500年前神奇的“彭特之地”,和出身平民的法老的伴侣、10岁男孩米内迈斯一块儿,突然遭遇珍禽怪兽,紧张得屏住了呼吸……这样的似真似假的生命体验实在太棒了!本来,自由穿越时间隧道,和远古、异域的人神交,这是人的天然本性,是不受年龄限制的;这套童书充分满足了人性的这一精神欲求,就做到了老少成宜。在我看来,这就是其魅力所在。

而且它还提供了一种阅读方式:建议家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自己先读书,读出意思、味道,再和孩子一起阅读、交流。这样的两代人、三代人的“共读”,不仅是引导孩子读书的最佳途径,而且营造了全家人围绕书进行心灵对话的最好环境和氛围。这样的共读,长期坚持下来,成为习惯,变成家庭生活方式,就自然形成了“精神家园”。这对孩子的健全成长,以至家长自身的精神健康,家庭的和睦,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或许是出版这一套及其他类似的童书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

我也就由此想到了与童书的写作、翻译和出版相关的一些问题。

所谓“童书”,顾名思义,就是给儿童阅读的书。这里,就有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认识“儿童”?二是我们需要怎样的“童书”?

首先要自问:我们真的懂得儿童了吗?这是近一百年前“五四”那一代人鲁迅、周作人他们就提出过的问题。他们批评成年人不是把孩子看成是“缩小的成人”(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就是视之为“小猫、小狗”,不承认“儿童在生理上心理上,虽然和大人有点不同,但他仍是完全的个人,有他自己的内外两面的生活。儿童期的二十几年的生活,一面固然是成人生活的预备,但一面也自有独立的意义和价值”(周作人:《儿童的文学》)。

正因为不认识、不承认儿童作为“完全的个人”的生理、心理上的“独立性”,我们在儿童教育,包括……

书评(媒体评论)

本来,自由穿越时间隧道,和远古、异域的人神交,这是人的天然本性,是不受年龄限制的;这套童书充分满足了人性的这一精神欲求,就做到了老少咸宜。

——钱理群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