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中央前任主席费孝通是国际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民主党派的一位旗帜性人物。他长期坚持亲身实地考察活动,为民盟参政议政工作的开展,做出了许多原创性的重要贡献。中国民主同盟甘肃省委员会编著的《费孝通与甘肃(群言典藏)(精)》通过对费老在甘肃时期实地考察活动的记录,弘扬了他重实践、重实际、重实证、重实效的精神,是对老一辈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费孝通与甘肃(群言典藏)(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中国民主同盟甘肃省委员会 |
出版社 | 群言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民盟中央前任主席费孝通是国际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民主党派的一位旗帜性人物。他长期坚持亲身实地考察活动,为民盟参政议政工作的开展,做出了许多原创性的重要贡献。中国民主同盟甘肃省委员会编著的《费孝通与甘肃(群言典藏)(精)》通过对费老在甘肃时期实地考察活动的记录,弘扬了他重实践、重实际、重实证、重实效的精神,是对老一辈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内容推荐 “志在富民”是费孝通治学的宗旨和毕生的追求。他一生不仅潜心于学术而且特别重实践、重实际、重实证、重实效。1984年费孝通首次来到甘肃,将甘肃作为西北地区的典型开始分析研究,中国民主同盟甘肃省委员会编著的这本《费孝通与甘肃(群言典藏)(精)》记载了费孝通20年间足迹踏遍甘肃大地的点点滴滴,同时收编了费孝通与甘肃发展结合的演讲、文章,希望此书能为读者了解费孝通的学术成就,学习费孝通调研的科学方法,弘扬费孝通重实践的精神和继承老一辈优良传统留下一份珍贵的资料。 目录 前言 序言 第一部分 情系陇原 “志在富民”陇上行——费老十一次甘肃考察纪实 第二部分 费老结合甘肃实际所作的文章 定西地区区域发展刍议 开发甘南的意义和建议 定西篇 甘南篇 关于临夏——海东民族经济协作区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 临夏行 保安三庄 甘肃行 又一次访问定西 第三部分 费老在甘肃视察期间的讲话 打破经济结构 兴办乡镇工业——在定西地区种草种树汇报会上的讲话 西部经济发展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讨论会上的报告 利用当地资源开辟工业城镇是贫困地区挖穷根的最好办法——在全国贫困地区经济文化开发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 发挥临夏民族优势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在临夏州机关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为了西北地区更好更快地发展——在甘肃省直机关干部专题学术报告会上的报告 致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信 因地制宜发展“草根”工业——费老在听取定西地委、行署工作汇报时的谈话 开发大西北迎接二十一世纪——费老在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第一次协调会上的讲话 东引西进互惠互利——费老第五次视察定西时的谈话要点 在西北民族学院建校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九访兰州 两次讲话 费孝通致李岚清的信 民族生存与发展 人类学与二十一世纪 第四部分 永远的怀念 纪念费老学习费老 缅怀费老铭记嘱托 巨龙正在腾飞——怀念费孝通主席(节录) 怀念智慧的费老 费孝通教授与甘肃老百姓二十年的情结 心系黄土地情牵定西人 情系定西——民盟中央帮扶定西纪事 难忘的接见永远的缅怀——1995年费老接见临洮民盟负责同志追记 感赋五首 幸福时刻的前前后后——记费老接见民盟白银市委全体同志纪要 附录一 媒体报道 附录二 费老在甘肃活动大事记 跋 试读章节 “志在富民”陇上行——费老十一次甘肃考察纪实 “在我看来,社会学和人类学最终目标是改善人民生活……当前大部分世界是贫困的,我们有责任用知识去改变这种世界。”费老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说。 回望费老的一生,无论从他等身的著作还是行行重行行的实践,可以说贯穿了一个指导思想,这就是“志在富民”。他在各地进行调查研究并出主意想办法,就是为了有助于农村提高生产力,使中国的农民富起来。在沿海,看到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他感到极大地欣慰;在边区和民族地区,看到启动经济的苗头,他也抓住不放。以“小城镇研究”和“边区开发研究”的课题,把各地发展的经验总结起来,传播出去,更好更快地推动这一事业地发展,实现他“志在富民”的理想。 费老在中国“草根”性质的民生问题上,寄托了远大的抱负。1930年大学毕业的时候,提出要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社会这样一个题目,而且认为要了解中国必须从了解农民开始。1936年费老开始在农村调查,并撰写了海内外一致首肯的理论著作《江村经济》和《乡土中国》。 八十年代中期,费老本着全国一盘棋和共同富裕的精神,开始关注内地和边区发展,把研究范围从沿海诸省扩大到西北地区。他在《志在富民》一文中这样写着:“近几年我又想到,中国的内地,那些以农业为主的地区怎么发展呢?现在地区间不平衡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形成了当前很大的问题。我们允许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起来,可是不能差距太大。换句话说,如何使内地的农村,特别是边区的农村赶快富裕起来,这是我1985年以后提出来的研究题目。为此我从兴安岭呼伦贝尔开始到阿拉善,差不多横穿了整个内蒙古,又到了最穷的甘肃定西,宁夏西海固,反复多次去看,去学习,想找出一条发展这些地方经济的路子。” 费老把研究重点转到西部贫困地区的第一站就是“陇中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从1984年到2003年,他11次到甘肃考察,多次踏上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寒山区、大漠和草原,走访贫苦农民和少数民族牧民,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轨迹;为甘肃最贫瘠的地区寻求切合实际的发展道路。甘肃有14个地、州(市),费老的足迹走遍了12个地、州(市)的几十个县、区。甘肃省的藏、回、东乡、保安、撒拉、裕固等少数民族同胞和干旱山区、引黄灌区的广大农民都与费老结下了深厚的真挚友谊。他们感谢费老启迪、打开他们的心扉,使他们从单纯的农本、牧本的自然经济的封闭、半封闭状态投向商品经济,面向市场;从贫困走向温饱,走向富裕和小康。他7次去定西做田野调查,以定西为入口,解剖麻雀,以小见大,最终实现西部人民的富裕。 挖穷根子七进定西 二十年里,费老带领民盟的同志七访定西,为促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出谋划策,引航指路,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他看到开发西部边区,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如何变自然生态的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一是如何缩短、消除西部与东部之间在经济社会上的差距。提出用大系统的观点看待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以东支西、以西资东、互惠互利、共同繁荣的发展设想。他在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定西的人口问题、资源利用问题、智力投资问题、发展工业问题后,提出定西要在思想观念里“反弹琵琶”,来一次意识领域的革新;要确认自然条件和商品经济规律是决定利用土地的原则;要改变见了土地就想种粮的观念。基本思路是:从实际出发,在只适宜种草的当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改农本牧业为牧本农业;靠资源优势和劳力优势,挖掉穷根子;要重视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以工业和优势产业振兴地方经济。这些深邃的高见思考,给定西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带来了革命性的蜕变。P2-4 序言 中国民主同盟成立于1941年3月,正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遭到国民党独裁统治破坏的危难之际。民盟以贯彻抗日主张、实践民主精神、尊重思想自由、提倡依法治国为政治纲领。民盟凝聚了当时绝大多数进步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可谓群贤毕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黄炎培、张澜、沈钧儒、杨明轩、闻一多、李公朴、梁漱溟、史良、胡愈之、楚图南、吴晗、费孝通……这些民盟前辈精英纵横捭阖、开阔放达,本着知识分子的人文良知和社会责任“奔走国是”,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社会等领域都提出了明确的纲领和主张,将平等、民主、自由的思想播撒在中国的土地上。 在那苍黄翻覆、陵谷变迁的大时代,在那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动荡岁月里,历史的浪潮将中国民主同盟,将有志于民族振兴的贤良才俊推上了风口浪尖,他们在改变中国命运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他们为历史的进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民主政治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将自己的荣辱与民族存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中国的民主、繁荣奋斗了一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探索,至今仍具有巨大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在和平盛世的今天,为了保存这珍贵的历史财富,为了让后人记住先辈们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他们为国为民、励精图治的奋斗事迹,我们通过多年的精心准备和积累,出版了《民盟历史文献》丛书,这不仅仅是追忆往昔、缅怀先贤,也不仅仅是为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厘清历史、臧否人物,更重要的是:通过回顾那段曲折的历史,传承民盟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真挚感情;纪念民盟先贤为新中国做出的巨大贡献;呈现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嬗变和进步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同时也是为了民盟薪火相传、与时俱进的需要;为了让那些隽永传奇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历史再现后人的眼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民盟历史文献》丛书的出版,是对先贤们多党合作历史的尊崇和传承。 《民盟历史文献》编委会 后记 在《民盟历史文献》丛书付梓之际,掩卷回首,民盟先贤们的音容笑貌挥之不去,不绝如缕,久久难忘。在编辑此丛书的过程中,我们每每被他们为信仰、为理想奋斗的坚定精神所感召和感动。 人不能没有理想和信仰,一个民族也不能没有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我们的先辈们,正是怀揣民族富强、人民福祉的赤诚之心,身先士卒、鞠躬尽瘁;凭借自身高尚的人文品格和社会良知,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为中国社会的前途和命运探索了一条新的宪政之路;和平、民主是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所共同追求的理想。 如今,面对着他们的拳拳之心和丰功伟绩,我们感叹!赞叹!怀念!更要继承! 《民盟历史文献》在整个创作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厚爱。我们要特别感谢为此丛书孜孜不倦地考证、核实、梳理、完善的各位专家、学者,是他们的认真严谨,才使此丛书能够客观地展现历史的真貌;更要特别感谢中共中央统战部与民盟中央给予我们的鼎力支持和重视,没有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我们不可能完成如此厚重的出版工作任务;还要感谢各省、市、地区的民盟组织,为搜集、挖掘、抢救民盟的历史文献资料做出的不懈努力和贡献;感谢每一本书的作者,是他们的辛勤笔耕和一点一滴的忠实记录,才集成了民盟历史的全貌;感谢为此丛书付出辛劳的编辑以及所有工作人员,感谢你们辛勤的劳动和无私的奉献。 谨以此丛书献给所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献给为共和国诞生抛洒了智慧和热血的先贤们;献给那一段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峥嵘岁月。 《民盟历史文献》编委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