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江南,一路向北!最具诗情画意的中国侣行记!这是一场出走扬州,向着高原进发,继而[寻找故乡、回到故乡、超越故乡]的浪漫寻爱之旅。
《烟花三月》是以作者李景文的家乡扬州为大背景的一部关于“寻找故乡、回到故乡、超越故乡”的小说。
小说中的一对情侣手拉着手从扬州出发,然后向着北方、向着高山、向着高原一路奔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烟花三月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景文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梦里江南,一路向北!最具诗情画意的中国侣行记!这是一场出走扬州,向着高原进发,继而[寻找故乡、回到故乡、超越故乡]的浪漫寻爱之旅。 《烟花三月》是以作者李景文的家乡扬州为大背景的一部关于“寻找故乡、回到故乡、超越故乡”的小说。 小说中的一对情侣手拉着手从扬州出发,然后向着北方、向着高山、向着高原一路奔跑。 内容推荐 《烟花三月》是以作者李景文的家乡扬州为大背景的一部关于“寻找故乡、回到故乡、超越故乡”的小说。 小说中的一对情侣手拉着手从扬州出发,然后向着北方、向着高山、向着高原一路奔跑。而且这种奔跑和寻找不是外在的、肤浅的、表象的,它应该是切肤入骨的一次“涅槃”,是小说中的扬州人的一次雄起、一次勃发、一次精神寻根。同时,小说中的扬州,也不仅仅是地域的标志,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学的概念,它是由扬州生发出的我心中的故土,一个用文字堆砌的让我魂牵梦绕的家乡,它与现实中的扬州时而重叠,时而补充,时而背离。甚至在我的心中,有这样一种想法像疯狂的野草在生长:面对国人中诸多领域阴盛阳衰的现象,小说中的扬州,也可以大而化之看着当代中国的缩影和象征。 目录 第一章 梦龙 第二章 舅舅 第三章 紫风 第四章 卓玛 第五章 暗香 第六章 迷宫 第七章 约会 第八章 涅槃 第九章 绝响 第十章 洗礼 第十一章 红马 第十二章 水泊 第十三章 原欲 第十四章 艄公 第十五章 占领 第十六章 佛国 第十七章 神湖 后记 附录 试读章节 我以为在扬州的烟花三月会生长出好多奇奇怪怪的东西来,因为这是一个特别利于生长的季节,不说那瘦西湖里桃红柳绿闹得正浓的春意,实际上很多人看不见在这个特别利于生长的季节人的各种心情正像花儿一样绽放。 那天晚上我正在我四季园的屋子里看中央八套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金粉世家》,我的哥们黄粱梦龙事先没有一点预兆地撞了进来。我以为这跟烟花三月有关。梦龙以前可不是这样,梦龙以前来都要打好几次电话,有时打了电话还不一定来。梦龙今天说来就来了,事先没有一点预兆,这说明我这个写诗的哥们今天心里特别有事。这一切我以为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烟花三月招惹的。梦龙进来了,沉默着,像烟花三月中的一棵树一样站在那里沉默着,手里奇怪地拎着一篮鸡蛋。 送蛋,只有人家养了孩子的才给亲朋好友送蛋,以前人讲究染成红的,现在人怕麻烦也怕不卫生,袋子里裁一张小红纸,以示象征。发展到今天就专门有了报喜的红盒子用以装蛋。当然对现代派的诗人梦龙,你就不能以这样那样的格式来要求了。但他送蛋,难不成他一夜之间就跟谁有了孩子?那个吟诵着春风十里扬州路,风流倜傥的杜牧先生又现世了!小说家容易在生活中犯虚构各种情节的毛病,正因为我是蹩脚的小说家,所以脑子里就有了许多蹩脚的虚构。我转身给梦龙冲了杯雀巢速溶咖啡。我说坐,还要请呀,他不搭我的腔,仍像烟花三月里的一棵树站在那里,手里滑稽地拎着一篮子鸡蛋。 你老站着干吗,还拎着鸡蛋,累不累?我把椅子朝他跟前挪了挪。 嗨,哥们,他终于搭腔了,但答非所问,你也看电视剧唷! 我没有吭声,我晓得他这是在嘲弄我,看他这一脸诡谲的表情。在我们这个小文人圈子里,看电视剧、特别是港台的肥皂剧会被认为是俗不可耐的。这几天我小说写不出一个字,我承认我无聊至极,便在电视频道上一阵乱戳,真的没有一个台值得看的。正当我想按一下这遥控器的暗红色POwER按钮时,“金粉世家”几个字撞进了我的眼球。“金粉世家”,可是言情老前辈张恨水的《金粉世家》,被有些文艺评论家称为中国的大仲马加半个巴尔扎克的,这对搞小说的我自然是有些吸引力的。但同时,张恨水是在晚报之类搞通俗言情连载的,因为他的不入流一直被中国的文学史关在大门之外。我跟你很琐碎地说这些,你一定知道我的心情了,我这个标榜为搞纯文学的人看由张恨水的东西改成电视剧的玩意,真的就有一种偷情的感觉。我迟迟疑疑犹犹豫豫地看了两集,不觉就沉浸进去,我承认男女主人公七少爷和冷清秋的恋情渐渐吸引了我,特别是演老七的这个叫陈坤的家伙演得够可以的,一颦一笑都是戏。而后来又听说,女主角也是那个眼睛很毒的老谋子看中的。我无法抵赖这部青春片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成了一个滥情的堕落的家伙。 “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电视中沙宝亮起起伏伏略带伤感沙哑的歌声在屋子里飘了起来,我侧目看到梦龙还像一棵烟花三月中的树站着,手里滑稽地拎着一篮鸡蛋。哦,应该说,那篮鸡蛋在他手里绝对像烟花三月里一棵树上长着的一只雀窝。我先幽他一默,夺过他的鸡蛋,也就是掏了他的雀窝。我说,你小子傻啦?练站桩呢? 他还像一棵烟花三月里的树一样一动不动地站着,还傻笑了两声说,哈,我想不到你也看电视剧! 我给了他一拳,把他这棵烟花三月里的树打了个趔趄,他这才老实坐下来。我说看电视怎么啦?就看啦!我说小说本来就是引车卖浆走卒贩夫之徒欢喜的,是下里巴人,本来就是一个俗字;不像诗歌,是阳春白雪,是文学中的文学,是头顶上的桂冠,是烟花三月里的一棵树。 你生这么大的气干嘛呢?梦龙呷了口咖啡,又用手捋了下他的披及肩头的长发,我的眼前又呈现出我所熟悉的诗人梦龙,但他渐渐变成烟花三月里的一棵树。你看我傻了是不是?我这是高兴,是喜出望外。你坐下来我慢慢跟你说。 我这才发现我其实也一直站着,像烟花三月里的一棵树站着,难不成像树一样地站着还会像“非典”病毒在空气中传染么?我将电视剧的声音开到耳朵听不见才罢休,荧屏上的人像演哑剧似的像一棵棵会走路的树在晃动,我们仿佛回到了卓别林的无声电影时代。我又一次预感到在这烟花三月里,梦龙有很重要的话要跟我说。果然,梦龙开口了,梦龙捋了捋头发掩饰不住兴奋地对我说,嗬,我真的想不到你在看电视剧,这说明咱哥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还以为我非跟你磨一阵嘴皮子的,没想到咱哥们有感应似的一个鼻孔出气! 是穿一条裤子,我终于忍不住了。我说你直奔主题吧,不要像你那朦胧诗弄得玄玄乎乎神神秘秘的,你今天的序幕即使在烟花三月里也够长够多够铺垫的了。P1-3 后记 复调小说的有益探索 ——读李景文的《烟花三月》 顾建新 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在其文论《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里,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复调小说”的理论。这个理论不仅对过去小说创作经验进行了经典的总结,而且对后来小说的创作有着指导意义。 发表在2005年《钟山》杂志上的李景文的长篇小说《烟花三月》,是在“复调小说”理论指导下进行创作的成功的一例。 小说中有两个声音:一个是叙述“舅舅”的颇不平凡的经历;另一个是讲述骑鹤与紫风寻找“舅舅”,要把他的经历写成电视剧的过程。两种声音反复交织,形成了小说的独特结构与特殊的叙事方式。 “舅舅”的经历在小说中没有直接描写,而是通过“外甥”骑鹤与哥们黄粱梦龙及紫风之间的谈话反映出来的。因此,不是一个连贯的完整的故事,而是断续的又是贯穿全篇的,用的是犹如电影中的闪回、特写、蒙太奇等的艺术手法,写得朦朦胧胧,虚虚实实,撩人情思。“舅舅”实在是个很奇特的人物: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是一个中校副团长,在当时已不是一个地位很低的干部。正当他会有更大发展时,他却毅然放弃自己的前程,为了爱一个农奴主的女儿,不惜被开除党籍军籍。他的传奇般的经历,本来就是可以写成一个生动曲折的故事,但是,在读者对人物的经历产生浓厚兴趣,希望进一步深入了解时,小说却有意遮掩起来,中断叙述,采用的是“欲擒故纵”之法,让你欲罢不能,欲放难忘,从而产生引人入胜的阅读效果。 小说的结尾,写骑鹤他们经过多重艰难,寻找“舅舅”,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却是“舅舅”的一个坟墓。这个结局,有特殊的意味:一方面,是小说内涵上的,给人以深刻的反思:“舅舅”是骑鹤他们这一代青年人心中的偶像——他们对“舅舅”的苦苦的追求,实际代表着他们对真情的向往,对一种理想境界的渴望;“舅舅”也是作者有意制造的一个“意象”——象征着老一辈对爱情的执着与他们毫无顾忌,为了爱情能够放弃一切的具有时代特色的行为方式;而这种作为,在很现实的今天,似乎只能成为一种历史。另一方面,在艺术上,有特别之处:阻断了读者的期待视野,打破了“大团圆”的结局,让人在遗憾和惆怅中反思,造成了曲终意难平的缠绵的效果。 对“舅舅”的叙述,在虚写的同时,也有直接的描写。这就是他去与“舅母”约会遇见狼的情节。这段描写很大气,有撼天地、泣鬼神之感。恐怖的氛围,人物心理的细微变化,老狼的阴险狡诈,都写得活灵活现,如在面前,不仅极具可读性,而且,把“舅舅”对爱情的刻骨铭心的追求表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小说中的另一个声音是骑鹤,及他的哥们梦龙与紫风的所作所为。围绕着寻找“舅舅”的过程,表现了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思想,精神风貌。梦龙最后是出家了,是因为他对未来生活的绝望,是因为他失去紫风后感到了情感的枯竭,似乎各种因素都有。骑鹤的描写用的是“意识流”的方式,以大段的心理描写来展现人物的个性,但这个人物给我们的印象并不鲜明,尽管他是作者用笔墨最多的。 给我们留下深刻记忆的是紫风。她号称是“女权主义者”,口口声声说她不属于谁,她的心和身体永远属于她自己。她的口头禅是“我有权支配我自己的身体,我就是中国的卡门!”这是当代青年人的一种典型性格:敢爱敢恨,一切从自我出发,做事不考虑后果。在她的身上,有着青年人特有的蓬勃的朝气,也有不够成熟的缺点。她大胆地放纵自己,她的恋爱观与老一辈的“舅舅”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照。她先与梦龙缠绵;梦龙与她也曾形成了一种默契、一种交融、一种和谐。梦龙与她接触有一种岩浆奔突的感觉。但她遇到骑鹤后,她那片嫩绿的草原又被骑鹤的枣红马任意驰骋。她不是“性解放”者,而是感情的放纵者。对她,我们似乎不能苛求,但也未必赞许。总之,作者通过她写出了当代一种年轻人的人生,一种情感的方式,一种人性。 值得赞誉的是紫风的另一面,她对事业、对工作的执着追求。她对拍电视是积极支持的,是十分认真的。她不怕艰难,跟随着骑鹤到梁山进西藏,为的是把“舅舅”的事迹早些搬上银幕。 总之,这部长篇小说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叙述方式,体现了作者大胆的探索精神。小说不再采用人们常见与熟知的线型结构:只是按照时间的顺序,简单地从头到尾叙述一个完整的事件;或是以一个人的经历或一个家族的变迁,反映时代的变化。小说打破时空的限制,任主人公的思绪驰骋,并以此形成全篇。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双声部甚至是多声部的一曲辉煌的交响乐,给我们的是一种崭新的感受。 小说中多次出现“烟花三月”,仿佛是一首歌曲的主调音乐——反复地变奏,以形成作品特殊的情调与动人的节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