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君自故乡来
分类
作者 杨朝军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君自故乡来》作者杨朝军写的既不是回忆录,也不是忏悔录,书写的是种回忆,却情不自禁地写成了一段虚幻,加人了一些根本就不存在的人、事或东西,实在是记录时代的文学作品集。书中有写故乡的、有写亲情的,还有写时势的,都是作者的所思所悟,朴实、积极且富有哲思。

内容推荐

《君自故乡来》为作者杨朝军近几年来的文学作品集,以故乡、亲情、时势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与思考。书中作品内容质朴,积极向上,趣味横生,引人入胜,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哲理性,给人带来阅读快感、传递正能量的同时,发人深思。

目录

杂记

 青龙峡

 白发

 长沙行

 粉丝

 关系

 短信

 奔命

 携酒行

 看青

 蝉

 小吃

 小偷

 鬼

 打架

 乐水

 做贼

 闹洞房

 忙碌

 劳其筋骨

 渔

 医者

 坷垃仗

 垂暮

 武功

 魔术与杂技

 烟花

 大鼓书

 看戏

 电影

 读书人

 姨老娘

 农家活

 中招

 学者的本真

 ——悼张今先生

 乐器

 父辈

诗歌

 问天

 冷雨颂

 君山照

 黄河风

 旅途

 记忆

 冰与火

 回家

 长椅

 独行

 除夕

 雨霖铃

 广州白云山

 岳阳楼

 日照游

 题嵩县白云山

 孤旅

 独酌

 晨月

 窗外

 路灯下

 无措

 黄河黑岗口

 碧海山庄(一)

 碧海山庄(二)

 翠园

 杏林山庄

 夜灯

 偶梦

 那年的河柳

 对岸

 绝望的日子

——致电影《周渔的火车》

 XW度假村

 山雨

 XW鸟

 天目琼花

 小雨

 思考

 距离

 时间

 你和我

 别国培同学

 眼神

 那一天

 办公室

后记

试读章节

白  发

白发是光阴的积淀、沧桑的证鉴。风剑霜刃像笔一样,在生命的纸笺上刻录下了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年轮,这很像是一张光盘,可以让观者随意到坊间反复播放。

白发有两种。

一种是岁月使然。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定数和规律。叶落而知秋,白发也是上天给人的昭示,暗示着行走的里程,提醒要安排好明天的行程。“白发知时节,暗与我有期”,既然是必然,像生,像老,像病,像死;像邂逅,像牵手,像误解,像分离……既然是上天的安排,既然仙丹和道术都无济于事,那么“纵身大化中,不喜亦不悲,缘尽便惜尽,何复独多虑”便是应该的态度了。

一种是心情使然。“年来困侵暴,两鬓愁欲白”,“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自”,可见心情的不适对青丝的影响。当然愁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前者指现实的理想不能实现,后者则指精神的希冀得不到满足。伍子胥独坐愁城一夜间发须全白是物质的,而“不见可怜人,一夜头如雪”则显然是精神的。中国历来有江山美人的文化传承,亦即一个男人的成功无非就是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而已,因此皇帝的待遇成了每个中国男人骨子里的 梦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妻妾成群。见惯了丰乳肥臀的人总是跃跃欲试,想换个顶戴戴戴;指点江山的人则有些英雄寂寞——正如歌词里说的,爱江山更爱美人,有哪个英雄豪杰宁愿孤单?真是掷地有声,坦诚之至!

然则如果江山和美人不可兼得又该如何?鱼乎?熊掌乎?

食色,性也。唐玄宗毫无悬念地选择了江山——食不果腹,身不知处,哪儿有闲情逸致去谈情说爱?可见务实永远是硬道理,真豪杰哪儿能儿女情长,理性才是做领导必备的素质。于是,一条素巾缠在马嵬坡的脖子上。千年的寒冰,让许多年的过客从里到外地感到冰冷。

而温莎公爵则选择了美人。“这封信字迹有些潦草,因为我希望能赶上今天的最后一次收信时间。我要告诉你,我是如此疯狂地爱着你,我的小天使。期待明天4点半与你的见面。虽然我在12小时之前刚对你说过这些,但是我真的情不自禁,我要再告诉你一次,只是想让你知道,你是我的宝贝!”啧啧,太肉麻了!对于一个不用见面就问“你吃了吗”的国度,鱿鱼和小白条在美人眼前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他选择辛普森夫人也没有什么悬念。

他们的选择似乎都没有过错,但结果却让人大感意外。前者千百年来招致一片诘难,而后者则成了芸芸饮食男女们竭力追捧的偶像。如果世界大同了需要一个专责感情的司格之神的话,恐非爱德华八世莫属了吧!

本来是在谈论白发,鬼使神差地却想到了江山美人,也许冥冥中它们之间有着什么联系。

昨日朝阳下,

呼儿弄黑发。

惊见五茎白,

顿觉愁无涯。

到了不惑的年龄,经常看见别人的鬓角长出了白发,因此天天庆幸自己黑发依然。孰料昨日小儿无意在我的发际里寻到了五根如雪的银丝,不由得心悸不已。别人是因了江山美人,我呢?脑海里突然出现了一位学界老人,鹤发童颜,像足了文学作品中的神仙。

在记忆里,似乎白居易关于白发的诗词居多。从四十岁时的《初见白发》到七十五岁时的《自咏老身示诸家属》,白发承载了白居易三十五年的诗情画意。对于官居三品、诗书五车的诗人而言,大略白发只是一种意境,一种类如“栏杆”、“画卷”之类的咏物对象罢了!

所以,白居易的白发不是愁的。下面附白居易《白发》诗一首:

白发知时节,暗与我有期。

今朝日阳里,梳落数茎丝。

家人不惯见,悯默为我悲。

我云何足怪,此意尔不知。

……

P6-8

序言

我从故乡来,却已不是故乡人。故乡的人很热情,很淳朴。逢年过节,他会给你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客人到来,他会到邻家借来一瓢白面烙上几张大饼……我开车回村里,见到的都是陌生了的面孔和陌生了的目光,就连儿时最要好的同学也多了些闪烁不定的眼神。我的乡亲呢?我的邻居呢?我小时候一块儿下地割草拣柴火的小伙伴儿呢?

书中的我更不是我,因为我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家长眼里的好孩子,从来不做坏事,何况从来也没有光着屁股没羞没臊地在河里游过泳,你可以看看现在我“文质彬彬”的样子和照片,你相信我有那样无聊过吗?

当然我也不可能打小儿就是今天这个样子,这样成熟,这样世故,这样循规蹈矩,这样胸无大志,那么小时候的我哪里去了呢?

所以我不是我,书中的我也不是当年的我,书中的事也不是当年我做过的事,甚至书中流淌的文字也未必是我的文字。细心的人很容易找出瑕疵,一个英语专业的教书匠能写出这么迂腐的文字吗?

故乡是一辈子的恋人,她会在文字中以某个人物如影附形而闪烁。她是我的影子,我走到哪里她就会跟到哪里。没有我,就没有她。同样,没有影子的我也不是我,那是鬼,没有影子的人写的故事自然就是鬼故事了!所以很多事情不必那么较真儿,较起真儿来有意思的也成没意思的了。

先打住,也许是糊涂了,因为我突然觉得我是她的影子了。她一直在我的文字里闪烁其词,我只好不分昼夜地写,好追随她的足迹。可是我写得越多,她就躲得越远,在山一样的文字里潜伏得越深,让我有些疲惫和迷惑,究竟我是她的影子,还是我在追逐我的影子?呜呼,我就要丢失我的影子了!

既然我不是我,那么我的故乡也非我的故乡了。

故乡有清澈的河水,河里有自在游弋的鱼、笨拙可爱的乌龟、飞也似的在水面行走的水蛇,还有爱搞恶作剧喜欢在河滩街舞的清水虾。

故乡有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有各种各样的宝藏,尤其是春秋季节,花开花落,百鸟争鸣。有很多好吃的野味:槐花儿,榆钱儿,柳絮儿,桑葚儿。有各种各样的蘑菇,记得有一种叫鸡腿菇的,用油清炒一下,比鸡腿更有风味。还有各种动物穿梭其间,最可爱的是小兔子,有时候好像故意和你捉迷藏,走走停停,若即若离,唯恐你跟不上她轻捷的脚步。

故乡的天是蓝的,水是绿的,土地肥沃,空气清新。

朋友,你是走南闯北见过大世面的,你见过我的故乡吗?好了,不要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你的眼睛告诉我,连您这样的人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一个世界,我又能到哪里去把她给找回来呢?

我从故乡来,故乡没了,故乡的我也不存在了。也许故乡压根儿就不存在,她只是一个幻象,存活在某个思乡的情结里,在浩瀚的文字里偶然波起微澜,然后骤然消失,便再也无迹可寻了!

这像极了人生,在历史的隧道里就露了那么一下小脸儿,可以刻成碑、写成戏,但没有人能够真正记住他姓甚名谁。

后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文学,成为作家或诗人几乎是每个人的梦想。我也不能免“俗”,胡乱尝试着写了一些东西,从题材上来讲,有诗歌、散文、小说、剧本、报告文学等。但自己清楚,于己而言文学只不过是流行的时疫而已,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文学细胞,也没受过什么专门的熏陶和练习,所以不知道这些文字是否辱没了上述文体,如是,则罪莫大焉!

因之我写东西和我喜欢唱歌儿一样,没人的时候会忍不住大吼两声:

羊肚子那个手巾,

三呀三道道蓝,

我的那个二妹子,

真呀真好看,

你把你的哥哥心搅乱,

唉嘿,嘿——

但真有人旁观的时候,或者让我表演一下,便瞬间没有了勇气,因为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尽管如此,无聊的时候,歌儿

蠢还是照唱,文章还是照写,不管唱的是不是歌,写的是不是文章。

令人迷茫的是,歌儿唱着的时候会突然间走了调儿,或突然间串了词;文章写着的时候也会迷失了自己,一开始可能写的是自己,但写着写着就写成了别人,或把别人写成了自己。本来是想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记录一段历史,记住一段过往,也就是说书写的是种回忆,却情不自禁地写成了一段虚幻,加人了一些根本就不存在的人、事或东西。

从十几岁开始,应该书写了很多文字,遗憾的是由于工作调动或搬家都遗失了,看到别人出书,自己便也有了出版的想法,倒不是赶什么时髦,而是不想让它再度遗失,也想借此封存一段历史。

但自己心中不免有许多忐忑:自己的文笔是否很糟糕?有没有人把其中的事情对号人座?作为文学的责任,如果这段文字能够付梓,对人有没有些启发或日积极意义?

我回答不了上面的问题,最后问了一个朋友,想听听他的意见。他说既然你怕丢失,那就不妨出版,既然怕人知道有不好的影响,那你就只出两本,一本送我,另一本你妥为保存即可。

一次我把自己的想法说给河南大学出版社的马博同志,他也表示支持,但后来我还是犹豫不决,甚至当他问我时,我居然有些后悔,不该向他提起这件事情。

按照常理,人都是退休之后才写回忆录,去日无多的时候才写忏悔录,我是不是有些急不可耐?好在我写的既不是回忆录,也不是忏悔录,实在是记录时代而已。

最后还是应该郑重其事地表达我的感谢,感谢河南大学出版社袁凯强常务副社长对这件事的关注和支持,感谢马博同志对这件事的热心和付出的辛劳。也祝愿他们在出版的事业上有更大的发展。真诚地谢谢你们!

杨朝军

河南大学外语楼

2014年1月4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5: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