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传统企业危机四起:不转型等死、转型怕转死!
怎么办?怎么破?怎么转?
APP设计与营销!!
APP赋予传统行业新基因,颠覆互联营销大浪潮。传统企业从普及率高的App入手了解移动产品设计和运营,快速拥抱互联网,无疑是转型的捷径。
《企业App设计运营完全手册》作者徐声远是Bri体验科技联合创始人,在从业过程中时刻关注最为前言的行业和科技。曾为诺基亚、三星、安利、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领先传统企业提供移动产品服务。本书是作者实战App用户体验10年经验的首次披露,能够为众多传统企业相关人士提供实用性参考。
本书写给想要、正在、已经实现漂亮转型的传统企业从业者。
徐声远所著的《企业App设计运营完全手册》从提升用户体验的角度为传统企业提供了如何制作一款适合自身的APP的方法和技巧。对零售、餐饮、电商、新媒体等大量行业案例的APP成功案例进行详细讲解,系统分析了企业APP的具体操作过程,应注意的方法和技巧。本书还分析了成功的APP的营销元素和用户体验的提升方法。本书适合各类APP开发部门人员及企业管理者阅读参考,为企业APP的用户体验的提升提供实践性指导。
1 您的企业是否需要App?
用户行为和习惯的变化
成功和失败的企业
App之外的选择
组建App团队
2 无所不在的企业
安利App王国的重生
优衣库App——打造品牌的利器
百货商场的App——走在消费者前面
餐饮业——还能做得更好
电商——眼花缭乱的玩法
运营商——巨型轮船的转向
新媒体——内容仍旧是王道
3 成功的 App 营销元素
App营销的优势和劣势
品牌传播
App的常见营销元素
4 设计一款企业App所需的元素
一、App嵌入O2O元素
二、选择合适的企业App类型
三、安排App发布的平台和设备
四、心理要素——参与感
五、场景更容易引起共鸣
六、充分利用已有互联网资源
七、拒绝僵尸
八、搭建完善的数据后台
5 企业App的生产过程
企业的需求分析
转换为产品需求
容纳用户需求
成立专门高级别小组
研究+设计+开发的项目运作方式
如何判断企业App的优劣
6 如何提升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词条1 对标——向行业最优看齐
用户体验词条2 了解市场主流产品的前世今生
用户体验词条3 避免以己度人,替用户做决定
用户体验词条4 人海中找到目标用户
用户体验词条5 怎样确定用户需求——看他们做了什么而不是说了什么
用户体验词条6 基于用户体验的竞争分析
用户体验词条7 如何执行参与式设计
用户体验词条8 如何根据消费者行为设计产品
用户体验词条9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用户体验词条10 专家走查+启发式评估,快速发现可用性问题
用户体验词条11 著名的尼尔森可用性评估十原则
用户体验词条12 邀请真实用户使用,推出前即可预判成功机会
用户体验词条13 眼动研究——发现用户真实关注
用户体验词条14 了解企业App产生的数据,分析真实用户群体性行为
用户体验词条15 避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
7 传统企业App需求评估
用户行为和习惯的变化
移动设备对人们越来越重要。手机不离身,随时查看手机上的信息,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众人的习惯。参考全球移动设备出货量的数据(见图1-2),可以看到智能手机和平板呈现稳定而快速的增长。
国内外针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做了许多用户行为的研究,研究结果都反映出人们对移动设备的依赖性。某研究发现85%参与研究者表示移动设备是日常生活的重心;而这一比例在18~24岁的人群中攀升到了90%。在我们发起针对90后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90后对于网络和智能手机接触时间非常早,网络和智能手机对于他们来说是生活中非常自然的部分。以前人们总是强调虚拟和现实生活的差异,而对于90后,或者更小年龄的人们,线上和线下都意味着生活,是一回事。
90后大学生接触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都相对较早。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已接触过互联网的大学生各占42%,集中于简单浏览网页、聊QQ以及玩一些小游戏等。但由于学业关系及家长的监督,并未沉溺于网络。多数学生表示自己是大学之后才开始长时间使用互联网的。
对于移动互联网而言,71%的学生表示在大学之前就拥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智能手机,其中24%在初中便已经拥有,使用功能集中在聊QQ和单机小游戏。
我们一个观察项目的研究结果看到,时间长的时候,比如等车等人时,人们习惯浏览视频、打游戏、阅读电子书。如果是时间简短,人们更多会使用SNS(SocialNetworkSite,社会性网络服务)。
我们在另一个研究中,发现用户会在工厂和办公室之间运用自己的平板和手机进行办公,比如实时拍摄工厂流水线存在的问题,传输到会议室给列席会议的同事实时查看和讨论。这种情况下,公司只需提供覆盖工厂和办公室的无线网络。这也是目前的另外一个潮流——自带设备办公,即BYOD(BringYourOwnDevice,携带自己的设备办公)。人们会倾向携带自己的移动设备进行办公,这些设备包括手机、平板、个人电脑等。通过这些智能终端,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自己的设备完成工作会议、处理电子邮件等各种公司事务。BYOD的出现体现了员工个性化办公的需求完全由员工个人使用习惯引发,实现了对公司办公模式的自下而上的改变。
根据一份行为研究报告对移动设备访问靠前的十大内容的研究表明,对于需求信息明确的内容,比如天气、优惠券等内容,人们更倾向直接打开App进行获取。另外,一开始以App方式呈现的产品,也会提高人们对该App的使用习惯,比如Instagram(在线照片共享服务)。从我们的移动互联网项目研究中发现,用户每天惯常使用的App数量大约在5个左右。在衣食住行各个领域,都存在领头App,占据移动互联网入口。这给企业App的决策者带来了难题,一面是无法忽视的移动互联网热潮;另一面该如何突破现有App门槛,说服消费者“下载”并“不卸载”自己出品的企业App。
App是一个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形态,App的兴起源自更深层次的移动互联网盛行。手机将取代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成为覆盖最广的智能终端设备,这也是各类企业急于占领用户手机的原因。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开始由技术推动网络和移动设备的创新和推广。最大的变化则是移动互联网思维的产生。传统商业都开始运用移动互联网来创造产品,颠覆销售渠道和方式,与顾客互动,提供服务,进行企业内部管理……
移动互联网思维是什么?移动互联网的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意味着你的用户无时无刻都能直接搜索到你,了解你的信息,享受你的服务,一不满意就会有各个渠道吐槽。同时还意味着公司没有下班时间,没有中间渠道缓冲。公司需要开动各种资源去应对用户24小时的挑战。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公司可以24小时源源不断获取用户的反馈。并且,这些信息是真实的,来源于真正的用户。而过去,往常需要花费巨资请调研公司进行抽样调查,且反馈并非全部来自直接用户,而是由数据分析来推算用户行为。移动互联网的思维可以概括为“直接”、“简单”、“平台”。
直接:直接面对用户,直接提供产品和服务,直接和用户互动。
简单:学习成本低,操作速度快,获取信息便捷,符合移动特点。
平台:从硬件来说,整个系统搭建适应移动、PC、微信、App平台。从软件来说,销售、服务、传播都在移动平台上可以实现。用户在同一时间不同设备上可以完成任意相关操作。传统企业App也是如此,核心价值在于移动互联网的思维和技巧的运用。
P3-P7
这是个丰富多彩、存在无限可能的时代。互联网快速地改变着人们的行为习惯。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行业陷入茫然。互联网企业大佬将触角伸到世界各个角落。手机制造业遇到了小米,零售业遇到了淘宝,金融业遇到了余额宝……
互联网公司获取了更多话语权甚至重新制定了游戏规则。苹果iPod创新了歌曲售卖和聆听方式,使专辑售卖被单曲取代。亚马逊一开始售卖纸质书籍,现在推出Kindle与电子书的模式。Nexflix通过租赁影片的用户消费行为和偏好数据分析,选择了用户数据指向的演员翻拍了纸牌屋,高收视率与预测相仿。
淘宝、京东等电商正彻底改变着社会主流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我们发现,迎合用户而生的产品,不出意外都获取了巨大成功;无中间环节的模式给用户带来便捷和实惠;依托手机、平板等触摸设备带来了操作的乐趣;隐藏在产品背后的SNS元素,激励着用户展现自我……
快速变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如何应对?有许多传统企业尝试学习互联网公司的做法,发布移动应用,进行移动式传播营销,尝试微信等公共平台。想得更远的传统公司,会找专业机构讨论长期规划的移动互联网战略。
移动互联网战略的前期规划和后期执行,孰轻孰重?什么是真正有效的移动战略?我们无法给出具体答案。因为,移动战略就像高级定制成衣,需要考虑身体尺寸、性格爱好、穿着场合等。没有既定的版式,寻找自己的风格最为重要。
对传统企业发布的App研究数年后,我们认为许多企业在App的战略上并不成熟,而App是一个公司移动战略的缩影。
本书汇集了我们数年的研究和实战经验。如果您读完此书,能够重新审视自己或竞争对手发布的App,重新思考更为有效的企业App规划以及整体的移动化战略,那便是本书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