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巅峰对决(库尔斯克坦克大战)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作者 (英)M.K.巴比尔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库尔斯克坦克大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纳粹德军的最后疯狂一搏,是战争狂徒阿道夫·希特勒走向溃败的“滑铁卢”。参战兵力及战斗规模创下了苏德战争历次战役之最。由M.K.巴比尔编著的这本《巅峰对决(库尔斯克坦克大战)》展示的就是这场战役。书中历史照片来自德国和前苏联从未公诸于世的珍贵战地照片。详尽形势图展示了进攻期间关键时段双方兵力配置。

内容推荐

库尔斯克坦克大战被誉为战争狂徒阿道夫·希特勒走向溃败的“滑铁卢”,其参战兵力及战斗规模都创下了苏德战争历次战役之最。M.K.巴比尔编著的这本《巅峰对决(库尔斯克坦克大战)》用详尽的形势图展示出双方进攻期间及关键时段的兵力配置,并配有大量从未公诸于世的珍贵战地照片。

目录

东线战场 1941年6月一1943年1月

计划与准备 德军方面

苏军的回应 钢铁防线

攻击开始 1943年7月5日

莫德尔的进攻 北部突击

南部突进 一场惨烈的激战

北部最后努力 形势逆转

坦克大战 争夺普罗霍罗夫卡

苏军反击 “堡垒行动”失败

最终结局 东线德军全面溃败

附录 苏德双方战斗序列

试读章节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遭到惨败之后,希特勒虽然对下一步行动心存诸多顾虑,但从来没有打算放弃进攻苏联,毕竟击败共产主义和俄罗斯这样的“劣等斯拉夫民族”一直是纳粹党意识形态的中心。在过去的岁月里,希特勒曾经面对种种逆境的考验,但最后总是能够走出困境赢得胜利。他青年时代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争中负伤。在希特勒的政治生涯里,他第一次崭露头角是1923年在慕尼黑发动所谓的“啤酒馆暴动”,最终以锒铛入狱而草草收场。如今,20年过去了,希特勒再一次面临困境,前景黯淡。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灾难性失败及其严重后果,比他早年在慕尼黑试图夺取政权时的挫折大出许多。在斯大林格勒,德国第6集团军被苏联红军团团包围,于1943年2月2日被迫投降。

即便如此,希特勒仍然拒绝相信大势已去。虽然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缴械投降,但此后在陆军元帅埃里希·冯·曼施泰因的指挥下,德军重新夺回了失去的大片阵地,希特勒从中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到了1943年6月,他忽然发现了一个摆在面前的非常诱人的战略进攻机会:敌军阵线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突出部,而库尔斯克这个曾因为1240年毁于蒙古人之手、又因为铁矿石资源丰富而使指南针失灵的闻名遐迩的小城市,就位于该突出部的中心。

在该突出部内部的正面120公里、纵深190公里的弧形地带内,驻扎着苏联红军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相当于德国的集团军群)。如果德军从突击部北面和南面发起大规模的钳形攻势,很有可能包围苏军,而后通过血腥的包围战可将其一举歼灭。在苏德战争初期,德国人运用这一战术,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史无前例的胜利,战术效果非常明显。如果这一次能够再度成功,不但可以重新占领大片苏联领土,大量歼灭苏军有生力量,还将极大地提高德国的国际地位。

希特勒曾经设想,库尔斯克战役一旦取胜,将成为一把“照耀全世界的火炬”。这样一种震撼效果对于德国的外交活动尤其重要。德国在斯大林格勒遭受了可怕的失败,这一失败被盟国大力宣传,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德国盟友的担忧。此外,1942一1943年,德国在争夺北非的战争中失利,北非被盟国夺回。在此形势下,意大利和罗马尼亚政府已经开始尝试与盟国媾和,土耳其政府已经决定不再在高加索地区与苏联对抗。此外,德国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发现芬兰这时也开始出现动摇,很有可能与苏联达成某种和平协议。

除了这些外交利益的驱动之外,战略利益是更为重要的因素:随着曼施泰因在哈尔科夫反击战中取得胜利,德国需要巩固和保持其夺回的东线战场主动权。虽然希特勒和他的军事指挥官都意识到,如今的德军已经与1941年苏德战争初期势如破竹、横扫千军的德军无法相比了,但他们仍然相信在库尔斯克进行一次成功的进攻战不无裨益。这样一个代号“堡垒行动”的进攻,将沉重地打击苏联红军,使其丧失发起大规模进攻作战的能力,同时也将给德军创造机会巩固防御阵地。

毋庸置疑,库尔斯克巨大的突出部同样引起了苏联最高统帅约瑟夫·斯大林的高度关注。他敏锐地认识到这个突出部很容易遭到敌人的攻击,但如果运用得当,该突击部将成为未来苏军发起大规模反攻的出发点。与希特勒一样,斯大林对于军事战略也有着强烈的兴趣,但这时他正在尝试如何给予自己的将领们更多的战役指挥权甚至战略决定权,让他们有更大的回旋余地。他在这一点上比较开明,与希特勒形成鲜明对比。可以说,双方最高领袖——希特勒和斯大林——汲取以往教训的能力将对库尔斯克会战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且,除了双方高层领导人性格和能力方面的差别外,双方军队此前在东线战场上的战斗经历——从将军到普通的士兵——为“堡垒行动”的最终结果也埋下了伏笔。

P2-5

序言

1943年8月23日,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中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库尔斯克会战以红军占领哈尔科夫而胜利结束。这次会战粉碎了希特勒在军事和政治上都寄予厚望的德军主要集团(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的战略攻势,为苏军接下来发动一系列大规模进攻战役,从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领土上彻底驱逐德军,最终击败法西斯德国,奠定了基础。

苏联红军与纳粹德军的这次会战,从1943年7月5日开始,到1943年8月23日结束,历时整整50天。在此期间,苏军总共击溃包括7个装甲师在内的30个德军精锐师,歼敌50万人,摧毁包括“虎”式和“豹”式在内的坦克1500辆、火炮3000门、飞机3700架。这一-惨重损失纳粹德国再也无法弥补了。

在库尔斯克突出部,苏军的反攻是一次预先计划周密、战时保障充分的深远突击。与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等以往历次战役不同,参加这次战役的苏军兵力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共有5个方面军、22个由诸兵种合成的集团军、5个坦克集团军、6个空军集团军以及大量远程航空兵部队。其中,苏军坦克和机械化部队成为实施战役机动的决定性力量,成为向纵深迅猛出击、突入敌军集团后方的一柄利器。

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及其周边进行的战斗中,苏联红军表现出了伟大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强大的战斗力和熟练的军事指挥才能。这次战役的胜利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大大增强了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必胜的坚定信心。库尔斯克的失败,使得希特勒从苏联最高统帅部手中夺取战略主动权的企图彻底破灭,德军从此踏上了一溃千里、败退本土的不归之路。而库尔斯克,这个曾于1240年毁于蒙古骑兵铁蹄之下、以丰富的铁矿石资源而闻名于世的城市,也因此成为战争狂徒希特勒走上穷途末路的“滑铁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8: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