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日本战国史(激荡日本一百年)/战争特典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陈杰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日本战国确实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时代,日本历史上的战国时代虽然没有秦齐燕赵韩魏楚七雄并立,没有孙庞斗智、长平鏖战,没有合纵连横、苏张对峙,没有完璧归赵、渑池争锋。但其精彩程度并不亚于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代。

这是一个乱世,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各路传奇人物纷纷登场;这是日本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它深刻影响了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和心理。这就是日本的战国时代,一段如果要了解日本,就不得不读的历史。阅读陈杰的《日本战国史》,带你走进一个真实的日本战国。

内容推荐

本书全景式地真实地展现了日本战国史。是2009年《日本战国史》的修订版。从初版至今,作者陈杰根据众多新的资料和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作者几乎等同于重新创作。

作者以类似纪传体的形式梳理了日本战国时期的主要武将、极其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战役等。在这段历史中,日本国内各个割据势力为了争夺天下,斗争了一百五十余年,大小合战数不胜数,涌现出了如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等众多乱世豪杰。这样丰富的一段历史,在陈杰的笔下渐次铺展,让人身临其境。

目录

第一章 花之乱

 第一节 天皇、摄关、武家

一、大化改新与律令制国家

二、摄关与院政

三、武士崛起

 第二节 应仁之乱

一、八岐大蛇

二、义教之死

三、细川山名之争

四、决战京都

五、祸端扩大

 第三节 明应政变

一、应仁之乱后的日本

二、长享一延德之乱

三、明应政变

 第四节 同时代的世界与日本

一、天主教的昙花

二、铁炮传来

第二章 窃国物语

 第一节 小田原的幽灵

一、神秘的人

二、窃夺伊豆

三、奇袭小田原

四、征服相模

五、魔王之子

六、相模雄狮

七、落日辉煌

 第二节 美浓的蝮蛇

一、窃国物语

二、蝮蛇的报应

三、庸才

 第三节 叛乱癖患者

一、细川之乱

二、三好长庆崛起

三、三好家的悲剧

四、永禄之变

五、反复无常

第三章 中国之雄

 第一节 魂系月山富田

 第二节 谋略军神

第四章 天与地

 第一节 下克上

 第二节 川中岛

 第三节 荼蘼花

第五章 逐鹿天下

 第一节 东海道霸主

 第二节 佛国大名

第六章 信长之野望

 第一节 升龙之章

 第二节 乱麻之章

 第三节 霸王之章

 第四节 本能寺之变

第七章 独霸一方

 第一节 土佐的鬼若子

 第二节 九州岛之津

 第三节 奥州独眼龙

第八章 天下统一

 第一节 太阁立志传

 第二节 最后赢家

第九章 三教九流

 第一节 风雅之士

 第二节 奇人异事

附录一 大事年表

附录二 本书相关家族谱系图

跋 何谓战国?

试读章节

永禄三年(1560),这是一个变革的年代,日本也发生了一件转变历史的大事,那就是桶狭间合战。

统一尾张后的织田信长正在紧密锣鼓地筹划着征伐美浓,为岳父复仇,同时开辟新领土的战略,就在织田家上下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北面的美浓国时,东方却转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一名织田家的老对手蠢蠢欲动:正带着他庞大的军队如海啸一般向尾张压来,就是这个坏消息打断了征伐美浓的计划。织田信长的主要精力被迫转移到防御尾张上来。这个敌人就是骏河的今川义元。织田家在信长的父亲信秀时代就为了争夺尾张和骏河之间的三河而与今川义元在小豆坂激战两次,双方各胜一场,但并不能因此说双方就是势均力敌了。战争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在叙述桶狭问合战之前,有必要简单交代下双方的情况。骏河守护今川家在声望上和尾张的织田家不能同日而语。织田信长的父亲是尾张守护斯波家家臣的家臣,因为遇上了战国这个“下克上”的乱世,这个家臣的家臣在经历两代人的努力以后才成为尾张的主人,虽然织田家自称是平氏的后人,但从信秀的情况来看,说难听点,也就是乡间的一个“土财主”在乱世中突然发家而已,信长统一了尾张,于永禄二年(1559)去晋见了将军足利义辉,足利幕府长年门可罗雀,将军一见这位土财主进京来看他,肯定是感动莫名,就把尾张守护代的职位交给了信长。信长在名义上和实际上都获得了尾张,每年获得的年贡也不过是十四五万石左右,按大约10000石可以招募约300人来计算,那么信长的尾张国砸锅卖铁拼凑出来的军队不过4000到5000人。而骏河的今川家则不是所谓的“土包子”,是直接从守护大名过渡成为战国大名的。今川家的先代显赫无比,今川义元也不是泛泛之辈,他手握骏河、远江、三河三国,又北和武田,东遏北条,于天文二十三年(1554)三月,在太原雪斋的帮助下达成今川一武田一北条三头同盟。这一同盟意义重大,三家都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去做想做的事情,今川家终于可以完全把重心放到西进上。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本次今川义元的西进,目的究竟是什么?一般的通行说法是上洛,上洛以掌握幕府政权可以说是诸多战国时期大名的梦想,特别是对于今川这样的和足利将军家有着深远渊源的家族来说,上洛以后意味着权力、地位和荣耀。但上洛必须要过好几关:首先是三河,其次是尾张,然后就是美浓、近江。这一路上任何一个地主都不会轻易地让他通过。同时,在今川动员如此多兵力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后勤也是一个大问题,在当时握有骏河、三河、远江三国的今川家年贡达到六七十万石之多,可以征集的军队约有二三万,这在日本是个相当大的数目。而今川军此次出动的数目,也有许多说法,《信长公记》的45000人显然是个极度夸张的数目,近代由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编撰的《日本战史》“桶狭间役”一节中认为今川征集的军队为25000人,这个数目是比较能广泛接受的,实际上,今川出动的数目可能还要扣去领地防御的部队,大约会在二万上下。即便如此,此次也可算是今川“倾巢而出”了,这样多的部队,要走远路直扑京都,可以说对今川家的动员后勤能力是个极大的考验。

人要吃饭马要啃草,上洛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

更何况在此战的今川家文书中,压根儿找不到“上洛”的字样,今川军的真实意图实在可疑。

既然不是上洛,今川义元倾巢而出究竟是想干什么?我们可以再回头看今川义元之前的部署:早在天文二十年(1551),今川义元在织田信秀死后不久,就策划吸引尾张和三河之间的战略要地——鸣海城的山口教继、教吉父子背叛信长,并主动出兵成功阻止了信长试图收复鸣海的打算。山口父子的背弃意味着尾张和三河地区的攻守形势的倒转,以往尾张侵袭三河,现在,占领三河的今川家的手开始伸进尾张的领地内。山口父子也作出了一个坏表率,导致尾张和三河之间的沓挂城的近藤景春以及爱知郡、知多郡的大批土豪都倒向今川家,再加上大高城也被今川占领,这意味着南部尾张不幸落入了今川家之手,当然,这在经济上对于信长来说麻烦不大,因为南尾张在当时是不毛之地,出产不多,唯一的麻烦是作为织田家在伊势湾的重要港口津岛直接面临着今川的威胁。

但军事上的麻烦就比较大了,南尾张的陷落,使尾张门户大开,同时,今川义元已经完全吞并了三河,三河松平家的遗孤松平竹千代取今川义元的“元”字,改名松平元康。三河被绑上了今川家的战争机器。

考虑到尾张境内织田家赖以起家的那古野城就是夺自今川家支脉,今川义元的尾张攻略就显得名正而言顺。虽然说今川义元这一次恐怕不是上洛,但他这次确实是冲着尾张来的,今川家是举倾国之力,在后方稳定的前提下,把尾张作个是刚刚统一尾张,还没有抛掉“大傻瓜”帽子的初出茅庐的织田信长,两人的交锋,就在这一年拉开了帷幕。如果当时有人开个合战彩,今川义元1赔2,织田信长起码要1赔20,而且相信会有不少当时的赌徒押注给今川义元。因为信长获胜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在这种情况下,信长或许只有两个选择:一、识时务尽快投降,和松平家一样为今川家未来的扩张开条道路;二、顽抗到底,在义元的大军面前玉石俱焚,没准还能博得一个青史留名。那么,有没有第三条道路呢?

永禄三年五月十二日,今川义元从骏府出发,十三日,他到达远江国的挂川,十四日到达引马,十五日进入三河围到达吉田,十六日到达冈崎,十八日进入尾张国的沓挂城。先头部队井伊直盛早于今川大军本阵于十日出发,十七日越过镜川进入尾张,到十八日已经到达鸣海附近地区。对面不到三里就是织田家的五大砦。双方的士兵大眼瞪小眼,战役一触即发。

十八日晚,今川义元决定召开军事会议,分配任务:松平元康与朝比奈泰朝进攻鹫津与丸根砦,这两个砦一直在封锁大高城,导致城中严重缺粮;今川义元自己则带主力西进,经过大高城和热田神社向清洲城进发。

战争迫在眉睫,信长却一副悠闲的样子,家中的主要家臣议论纷纷,有说要投降的,也有说要固守清洲的,信长一概不听。

次日早晨,今川军正式分兵,朝比奈泰朝和松平元康开始进攻鹫津和丸根两个砦,防守鹫津的是织田玄蕃和饭尾定宗;防守丸根的是织田家重臣佐久间盛重。两个砦加起来不超过1000人,而松平元康和朝比奈泰朝两队各有2000多人,防守形势很不乐观。佐久间盛重一面领兵500向外进行突击,一面派人飞奔到清洲城报告。(p233-235)

序言

日本这个国家,对中国而言实在不是什么好邻居,千年的交往中,双方大打出手就有四次,从唐朝打到民国,一直就没有消停过,对中国造成的损失也一次比一次大。可日本这个国家又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政治制度、建筑、文字等各个方面,日本都曾经努力模仿中国,并最终开创出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作为一个既不妄自尊大又不妄自菲薄的中国人,日本这样一个国家的历史是非常有必要了解的。

“祗园精舍钟声响,诉说世事本无常。沙罗双树花失色,盛者必衰若沧桑。骄奢主人不长久,好似春夜梦一场。强梁霸道终殄灭,恰如风前尘土扬。”

在日本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战国历史是最为精彩纷呈的,其重要性与知名度在日本历史中大概相当于中国的三国。在这段历史中,日本国内各个割据势力为了争夺天下,斗争了一百五十余年,大小合战数不胜数,涌现出的知名人物如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等多达数百人。日本战国的这段历史极大地影响了日本人的国民性。如此长度,如此丰富的一段历史,在陈杰的笔下渐次铺展,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穿越回战国时代的日本,非常不容易。

陈杰写的日本历史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会出现大量的从日本历史资料中搜寻的史料,这本书也是如此。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创作的严谨,可以想见,这是一本具有庞大信息量的日本战国史。

这本《日本战国史》,开国人写日本战国史的先河,虽是历史,读来却毫无枯燥乏味之感。作者以类似纪传体的形式梳理了日本战国的主要武将,娓娓道来,对毫不了解日本战国史的普通读者来说,此书可谓最佳的入门书籍。

本书在2009年第一次出版,至今日又根据众多新的资料和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作者所下的功夫,与重新创作无异。新的《日本战国史》比以前那本更为成熟,也更为严谨。

自近代以来,中国人对邻邦日本的关注一直热度不减,交织了无视、好奇、仇恨、欣赏、羡慕、警惕等极为复杂的情感。经历了残酷战争的洗礼和正常邦交的磨合,现在的中国人越来越趋于理性地看待时下的中日关系,而理性的生发,源于一颗愿意了解的心。陈杰的《日本战国史》,正是这样的客观理性的产物,这样的书,才能让读者了解什么是真实的日本战国史。

后记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绝望之冬……

这是英国作家狄更斯小说《双城记》中的开篇语,形容的是法国历史上一个天崩地坼的时代——法国大革命时代。但是这段堪称经典的排比似乎还可以用在其他许多时代,比如日本战国。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是日本历史上将星辈出、人才济济的时代,也许只有明治维新时代能与之一较;这又是最糟糕的时代,一个半世纪的战乱,多少百姓流离失所,今日不知明日命运。这是智慧的年代,,有多少影响日本历史的制度、物品、艺术等等在这个时代被创造出来;这又是愚蠢的年代,有多少人因为错误的抉择,最终灰飞烟灭。这是信仰的时期,天主教的昙花,一向宗的狂飙为战国点缀上点点血花;这又是怀疑的时期,日本的众多“传统”在血与火之中不断被摧毁。这是光明的季节,它以血与火的形式熔炼出一个新的近世日本;这又是黑暗的季节,它是太平盛世黎明前的摸索。有多少人在战国中摸索到了希望之春;又有多少人最终走到了绝望之冬。

那么,战国,究竟是怎样的?

江户时代晚期到明治初期的伊达千广,曾写了一本名叫《大势三转考》的书,将日本历史分为“骨的时代”、“职的时代”、“名的时代”。“骨的时代”就是氏族制时代,是大化改新建立律令制国家之前的时代,而接下来的奈良、平安等律令国家时代就是“职的时代”,经过镰仓、室町两个幕府时期再经过战国,最终过渡到“名的时代”。这样的话,战国时代就是“职”向“名”过渡的时代。而按现在的日本历史分期,战国时代是中世日本向近世日本转变的时期。

归根结底,战国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但究竟发生了哪些变革呢?

其一,统治阶层的变革。日本律令制土地国有制度崩溃以后,庄园公领制度养成了一批土地支配阶层,包括有权势的朝廷公卿、寺院、神社以及国家派到各地的国司、郡司。武士阶层也在这个基础上形成。镰仓、室町两个幕府时代,幕府任命“地头”、“守护”,进一步扩大了武士领地制,又形成一个武士领主阶层,他们在占有土地的同时,对土地上的事务拥有职权,因此这个时代被称为“职”的时代。而战国以最为暴力的方式彻底打碎了这个体制。战国的大名,大多以下克上的形式起家,少数由原本的守护转化的战国大名也往往进一步加强领地控制,将家臣集中到城下町,以检地的形式确保其所有权归属上层,将原本直接控制土地和民众的“被官”、“国人”与土地、民众切割开来。这一制度最后被江户幕府所继承。同时,下克上盛行使原本的统治阶层发生了彻底改变,室叮幕府的几大大名:细川、富山、斯波、一色、赤松、山名、京极在战国时代纷纷倒台,西国的大内、少式,东国的关东公方、关东管领、奥州探题、羽州探题等传统势力也土崩瓦解,而代之兴起的是出自于“草根”的“国人”、守护代或被官——织田、北条、丰臣、德川、尼子、毛利……他们成为新时代的宠儿,并且完成了自己内部的新一轮优胜劣汰。

其二,统治体制的改变。检地和分国法成为战国时代的两大体制,这两大体制为丰臣政权和江户幕府所巩固,最终形成了全新的幕藩体制。江户幕府实际上是最大的一家“战国大名”,它把全国的大名集中到了江户的城下町,对全国施行检地并课以军役、杂役和领地税,颁布《武家诸法度》等“全国法”约束大名武士的行为。这可以说是对战国时期的一次总结。另一方面,大乱之后臻于大治,织丰政权的兵农分离、刀狩、海贼禁止令刹住了自镰仓以来的“一揆”,构筑起新的统治体系,并划分了“士农工商”的阶层,为新幕府在全日本统治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三,文化艺术的发展。室町时代的北山文化、东山文化,从本质上说还是武士阶层仰慕和模仿公家文化的一种形式。战国时代武士阶层自我审美意识觉醒,无论是狩野派的绘画,抑或是千利休的茶道,都体现了武士阶层特有的审美观,而町民的崛起更促进了市民文化的发展,如歌舞伎等全新的艺术形式开始风靡。这构成了近世日本文化艺术发展的基础。

从这三个方面去看,我们能更深一层地认识战国的本质: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正如西欧用火药摧毁骑士阶层迎接文艺复兴一样,我们也可以说,铁炮摧毁了旧的时代,迎来了日本的新时代,这种变革才是战国时代魅力的源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5: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