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锐的《旧址》虚构了一座以产井盐而著称的内陆城市——银城,李氏一家是当地的望族,拥有很大的井盐产业——九思堂。故事从二十年代银城发生的农民暴动写起,写抗战中地下党在银城的活动,写内战中银城将军的溃败,写五十年代镇压反革命运动李氏一族灭门的惨状,一直写到七十年代文革中李家活在银城的最后一个女人和一个男孩的惨死,五十年的风风雨雨,最后留下的是一块“古槐双坊”的旧址,成为银城旅游的一景。行文间饱含着沉痛的感情,令人动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旧址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锐 |
出版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锐的《旧址》虚构了一座以产井盐而著称的内陆城市——银城,李氏一家是当地的望族,拥有很大的井盐产业——九思堂。故事从二十年代银城发生的农民暴动写起,写抗战中地下党在银城的活动,写内战中银城将军的溃败,写五十年代镇压反革命运动李氏一族灭门的惨状,一直写到七十年代文革中李家活在银城的最后一个女人和一个男孩的惨死,五十年的风风雨雨,最后留下的是一块“古槐双坊”的旧址,成为银城旅游的一景。行文间饱含着沉痛的感情,令人动容。 内容推荐 李锐,他的作品先后被翻译成瑞典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芬兰文、越南文等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2004年3月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中唯一的汉学家马悦然教授一直在翻译他的作品。《旧址》是其长篇小说代表作。 目录 从冬天到冬天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尾声 追逐白马 试读章节 1951年公历10月24日,旧历九月廿四那天恰好是“霜降”。 那一天上午,英姿勃发的银城市军管会主任王三牛师长满怀激情、满怀胜利的喜悦,历史性地举起手来朝着无边的漾潆秋雨劈砍过去,用他浓重的胶东口音宣布: “把反革命分子们押赴刑场!立即枪决!” 不知是被这个命令震惊了,还是对这个过分拗口、过分突兀的胶东口音感到陌生,长江上游银城市的十万市民二十万只眼睛,一动不动地停在王三牛师长激动而喜悦的脸上。 紧接着,行刑队长刘光弟更加激动的凄厉的口令声,划破了这冰冷而阴湿的惊呆。一百零八个反革命分子,一百零八面插在脑后的白色的亡命牌,被胸前挂满弹匣的威武的解放军战士推搡着拖拽着,拥向警戒线包围着的老军营校场对面的一截依山而砌的石墙。石墙上湿漉漉地长满着青苔。刹那间,这一百零八面白晃晃的亡命牌,在那些柔绿的青苔上聚起一股阴森肃杀的鬼气。一百零八这个数是王三牛师长亲自选定的,呈报上来的该杀的反革命分子的名单人数远远多于一百零八,也许因为是山东人对于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的偏爱,王三牛师长亲自为这次最盛大的“镇反”大会选定了这个数字。行刑队长刘光弟暗自核对过,在这一百零八人当中有三十二个人姓李,它几乎囊括了九思堂李氏家族三支子嗣当中所有的成年男子。临行刑的前一天,刘光弟曾向军管会递交“请战书”,要求由他来打响第一枪,亲手处决自己的舅公李氏家族的掌门人李乃敬。随着刘光弟清脆嘹亮的第一枪,大义灭亲的子弹从美式卡宾枪的枪口中无情地呼啸而出,李氏家族掌门人李乃敬的天灵盖像一块破碎的瓦片飞进到青苔遍布的石墙上,“瓦片”上飞旋的乱发沾满了鲜红的血和粉白的脑浆。紧随其后,是一模一样的一百零七次的涂染,那长长的一段石墙变得仿佛霜染秋林似的斑斓……顺着这段石墙向右走不远,就会看见穿城而过的银溪,河水沿着山脚拐了一个弯,留下一潭静静的墨绿。山壁上有词圣苏东坡手书的三个大字:听鱼池。当枪声大作的当儿,听鱼池平静的墨绿上瞬时泛起一阵细碎而仓皇的银白。而后,一夜秋雨洗净了墙上黏糊糊的血红和粉白,也洗净了那令人胆战心惊的一百零八颗子弹的呼啸声。李氏家族在银城数百年的统治和繁衍终于结束。遍布银城街头巷尾的几十座李氏家族的大大小小的功德坊、进士坊、节孝坊,从此失去了往日的荣耀和威严,面对着行人大张着惊恐而丑陋的嘴。后来,这个刑场被改建成了灯光篮球场,可是嘭嘭落地的球声和为了抢球而扭成一团的人体,总是让李氏家族的女人们想起卡宾枪的轰鸣和那一百零八具横陈的尸体,总是让她们想起一九五一年公历十月二十四日,旧历九月廿四那天恰好是“霜降”。 这一天,李氏家族中惟一的一个成年男子没有面对行刑队,他的名字叫做李乃之,和被枪决的李乃敬以堂兄弟相称。当年李乃之曾做过一任中共地下党银城市委书记,以后又升任过省委书记。此刻,他完好的额头上戴着一顶苏式的呢制鸭舌帽,正带领着新中国第一个拖拉机手训练班的第一期毕业生,在北京东郊坦荡的原野上驾驶着“斯大林”55型拖拉机,在震耳欲聋的马达声中翻开新中国的沃野。巨大的铧犁翻起沉睡的土地,把一张张欣喜若狂的黄色面孔摆满在爽朗的秋阳当中。两架摄影机和许多架照相机,正匆匆忙忙地把这个“铸剑成犁”场面纳入镜头,这些镜头后来果然作为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性成果而载人各种各样的文献。 P4-5 序言 新时期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文学与世界的对话正在更广的领域和更深的层面展开,这从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苏醒和复兴。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已有2000余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被翻译介绍到国外,涉及作家230位以上,其中一部分喜获热评与奖项,构成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强大势头。为了展示这一可贵的成果,探讨国际文学交流经验,比较中外不同读者群体、批评家、出版家、翻译家的兴趣视角,中南传媒集团决定编选一套“中国作家走向世界丛书”,暂以小说为人选对象,由集团旗下的湖南文艺出版社隆重出版。 这一套丛书的入选作品,既要体现作家的创作实绩和风格面貌,又要反映作品在国外市场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因此入选作品是在境外翻译出版较多的版本。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将始终贯穿这套丛书。 为了体现这一编辑特色,有别于入选者的其他作品版本,我们在推出小说文本的同时,也编入了外文译本封面影印图片等,努力使之成为一套具有品读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精美丛书。 “中国作家走向世界丛书” 编辑委员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