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用香气吗?你会用香水吗?实验证明,在风味品尝中,鼻子嗅觉的作用占80%以上,如没有鼻子的帮助,许多美味都味同嚼蜡。更奇妙的是香气是在我们的神经组织和血液中代谢的,不似酒肉穿肠过而到五谷轮回之地的食物,因此香会长期的留在脑海中。
由王建新编著的这本《鼻尖下的中国》将帮助你了解香气的深层次含义,从嗅觉的角度来思考中国人的一些事情,如社会、心理、习俗、宗教、文化、医道等方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鼻尖下的中国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化学工业 |
作者 | 王建新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你会用香气吗?你会用香水吗?实验证明,在风味品尝中,鼻子嗅觉的作用占80%以上,如没有鼻子的帮助,许多美味都味同嚼蜡。更奇妙的是香气是在我们的神经组织和血液中代谢的,不似酒肉穿肠过而到五谷轮回之地的食物,因此香会长期的留在脑海中。 由王建新编著的这本《鼻尖下的中国》将帮助你了解香气的深层次含义,从嗅觉的角度来思考中国人的一些事情,如社会、心理、习俗、宗教、文化、医道等方面。 内容推荐 你会正确选用香水吗?你能理解某种气味背后的深层含义吗?王建新编著的这本《鼻尖下的中国》以科普和随笔的形式,从鼻子嗅觉感受的角度,来展现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对香气香味选择的多个侧面,以此来分析它们之间在爱情、习俗、心理、性格、社会、文化、生活、保健等方面的潜在联系,增进对香气本质的理解。 对所有对气味感兴趣的读者,本书都会让你大开眼界。 目录 Chapter 1 鼻子论 1.1 中国人的鼻子 1.2 嗅觉的退化 1.3 被忽视了的嗅觉 1.4 我们都有一个管用的鼻子 1.5 扰惑中的鼻子 1.6 嗅觉的成才 1.7 香气感受的异同 1.8 嗅觉记忆的暗示 1.9 无香的中国 Chapter 2 爱情与香气 2.1 爱情的气味 2.2 体味的诱惑 2.3 气味的匹配 2.4 灰姑娘对香气的选择 2.5 从中国传统爱情故事说开去 2.6 兰麝之香 2.7 男人喜欢的香气 2.8 浪漫的气味 2.9 妻子的用香 2.10 情人花的香气 2.11 忘年恋的气味说 Chapter 3 香气与人生 3.1 酷的香气 3.2 香气的炫 3.3 野性的香气 3.4 绅士的香气 3.5 凡人的香气 3.6 “萌”的香气 3.7 老妈的用香 3.8 “作”的味道 3.9 柔性的香气 3.10 古风的香气 3.11 “白骨精”的用香 3.12 香气的圣冷贞烈 Chapter 4 民俗与香气 4.1 相思树的香气 4.2 芙蓉国与芙蓉花香 4.3 山茶花香的别说 4.4 神似的莲花香 4.5 秋海棠的有香与海棠的无香 4.6 杜鹃花的香和色 4.7 别样的菊花香 4.8 另说桂花香 4.9 端午用香的辩证 4.10 菖蒲香的新用 Chapter 5 嗅觉的风景 5.1 大自然的气息 5.2 香气的旅游 5.3 森林的气场 5.4 热带雨林的气味 5.5 海风的香气 5.6 阳光的香气说 5.7 仙界香气的推想 Chapter 6 嗅觉与医道 6.1 中医的闻诊 6.2 嗅觉和失忆 6.3 催眠的香气 6.4 嗅觉和抑郁症 6.5 打开自闭的香气 6.6 香气的聚神 6.7 阿尔茨海默病的香气脑体操 6.8 冲击帕金森病的香气 6.9 辅助治疗癫痫的香气 6.10 嗅觉与心理健康 6.11 香气:病菌的天然克星 6.12 控制体臭的香气 6.13 减肥的香气 Chapter 7 烹调与用香 7.1 中国的食文化 7.2 不撤姜食 7.3 麻香的花椒 7.4 胡椒的香辛 7.5 蒜香文化 7.6 甜香的意义 7.7 腊肉香和培根香 7.8 酸香的推究 7.9 烹调中的酒香 7.10 风味中的臭 7.11 卤香的解说 Chapter 8 嗜好的香气 8.1 追香的嗜好 8.2 香烟的用香 8.3 酒香的嗜好 8.4 细论茶香 8.5 咖啡的香气 8.6 可乐的香气追求 试读章节 被忽视了的嗅觉 我们的嗅觉是无可争辩地退化了。但最不可理解的是我们对嗅觉的忽视和低估。 我们常常说:做好的听众,好的观众,好的食客,这是对我们五官中的耳、眼、口说的,但从来不说做一个好的闻客。 在平常的生活中,有关嗅觉的术语很少,如此的贫乏程度真让人类自己吃惊。我们基本只会用“香”、“臭”这两个词汇来表达气味。许多人甚至不能辨别香气、气味、香味、气息这些词之间的区别。 我们还在有意无意地鄙视嗅觉。说去闻闻他身上的什么味儿,总是说他的味道不好;对嗅觉好的人,可能人们称之为“狗鼻子”,但这并不是表彰之词;而与嗅觉灵异的人共事,又会心存畏惧:认为他是有超常能力之人。嗅觉尚如此精细,在他手下,还有噍类吗? 对女人的赞美,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就是没有鼻子的事。如果直白地说这女人香,则多半会听出别的含义,在这一点上,东西方是一样的。 因此嗅觉有时候被认为是原始的、神秘的、低文化的、较低层次的能力,有时甚至与狂野相关。 因为嗅觉给我们的感受常常很特别,经常与客观的、现代科学思维的理性有距离,甚至觉得不可理喻,不可名状;因为气息飘忽不定,难于用语言准确进行交流,似乎“感受”多于“道理”;因为很少能有现代仪器用于配合对嗅觉的探讨,研究所用的方法有许多仍值得商榷,因此很少的一些研究成果只在晦涩难懂的学术期刊上报道。与对视觉和听觉的研究和开发相比,对嗅觉的研究明显落后了。 视觉和听觉基本涉及的是物理,而嗅觉是生物化学、细胞、神经、基因。至今唯一与嗅觉研究相关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到2004年才姗姗来迟。 嗅觉神秘的真正原因是太过艰深而不能了解,因艰深而避让和忽视。 但嗅觉必须得到重视,因为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关。 香气可反映社会的变化。在伦敦的公共抽烟区内,雪茄烟的气味逐渐被烟斗或香烟的取代,有人说大英帝国真的衰落了;在巴黎,女人的香水味中少了些花香,多了些清香,也有人会感叹法国的年轻女人已不再轻歌曼舞,也要为生活而奔波。这是香气的社会学。 香气不单单与时尚相连,还关系到理性和文明。没有嗅觉,同理于对音调的失聪,同理于黑暗隧道中的视野。 有的民族和地区在见面时要吻对方的额头。但也许这不是吻,而是闻。古印度的文字中说,“我会闻你的额头,这最大的迹象,是温柔的爱”。在许多晚宴上,女士们最好用安静的香水,以避免客人坐立不安,这是香气的礼仪学。 气味也涉及人际关系,如果你的上司给出的气息在冷峻和和蔼之间摇摆,这可能暗示着一种充满风险和诱惑的人格,这是香气的心理学。 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嗅觉的退化而忽视嗅觉。相反,我们需要高文化高质量的嗅觉。 我们有机械可以锻炼肌肉,有影视可以活跃视觉,有音乐可以娱乐听力,我们同样要香气来活动鼻子。 利用香气的通达、香气的频率、香气的节奏,在左右大脑的锻炼上,嗅觉的作用会是异乎寻常的大。香气经常是大脑活动的引擎,看看你需要灵感的时候采用的方法,就可证明所言不虚。 P6-7 序言 《舌尖上的中国》着实让舌头火了一把,这使鼻子有些忿忿然。 凭什么?舌头不就是尝一味道吗?可有关这方面的术语都是鼻子在前的。如“风味”,风在前,味在后;如“色香味”,味居最末。实验也证明,在风味品尝中,鼻子嗅觉的作用占80%以上,如没有鼻子的指引和帮衬,许多美食都味同嚼蜡。 鼻子的美德还在于它总把甜蜜让给别人。将困难留给自身。我们吃臭豆腐时,品美味的是舌头,闻臭味的则是鼻子。 更奇妙的是香气是在我们的神经组织和血液中代谢的,不似酒肉穿肠过而到五谷轮回之地的食物。神经组织与我们的大脑相连,所以香会较长期地留在脑海中。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云:“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说明香可以是一种精神,一种意识,因此嗅觉在观念、习俗、文化、交际、医学等方面的作用非同一般。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嗅觉和气味在人类行为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而嗅觉在潜意识方面的心理影响,更有许多说道。但遗憾的是,即使当今世界上最顶级的科学家。对鼻子作用的研究也还在探索中前行。 所以我们对每时每刻都在使用着的鼻子,真是不很了解:是否会用,待你看完全书、仔细想想后再说。不是危言耸听,如果你违背或忽略了鼻子的暗示。可能会带给你终身的困惑。 我们鼻尖下边是祖国坚实的土地。虽然由于进化,身材增高而使我们鼻尖与土地的距离渐远,但每时每刻还在感受和交换着它的气息,时而清朗,时而晦涩。时而振奋,时而惆怅。现在正热行与中国相关的文字,除《舌尖上的中国》外,尚有笔下的中国,眼看中国,等等,这里试从鼻子的角度,嗅闻中国,也来烘托一下中国热的气氛。现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已经到了合理使用鼻子、体现香气价值的时候了。 在下积多年工作的感受,试以仅有的文学知识,写下如下小文,努力把嗅觉现象的事情说简单说清楚。斗胆整理出手。不想让它消失,奉于诸位案前。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