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童话大师洪汛涛创作《神笔马良》60周年,在洪汛涛亲自选编的《中国少年童话书列》的基础上,洪汛涛之子洪画千重新搜集整理,编成11本洪汛涛童话作品集,堪称洪汛涛最全童话作品集。
本册为《不灭的灯》,主要收录了洪汛涛先生十多篇优秀的短篇童话,如著名的童话《不灭的灯》《夜明珠》《宝斧》《灯花》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不灭的灯/中国少年童话书列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洪汛涛 |
出版社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纪念童话大师洪汛涛创作《神笔马良》60周年,在洪汛涛亲自选编的《中国少年童话书列》的基础上,洪汛涛之子洪画千重新搜集整理,编成11本洪汛涛童话作品集,堪称洪汛涛最全童话作品集。 本册为《不灭的灯》,主要收录了洪汛涛先生十多篇优秀的短篇童话,如著名的童话《不灭的灯》《夜明珠》《宝斧》《灯花》等。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收录了洪汛涛先生十多篇优秀的短篇童话,如著名的童话《不灭的灯》《夜明珠》《宝斧》《灯花》等。其中《不灭的灯》写的是一组红军战士和孩子生活的短篇童话,共十篇。歌颂了国内革命战争年代苏区少年们的英勇坚决的斗争;《夜明珠》主要通过真假明珠,来教给孩子们如何分辨美丑、善恶;《宝斧》讲的是人们使用一把“宝斧”艰苦创业,获得美满幸福的生活;《灯花》中通过熊熊燃烧的“灯花”,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与智慧等。 目录 神笔马良 三娃 灵芝草 天鹅与蛤蟆 宝斧 灯花 神笔牛良 和合 夜明珠 活神仙 仙华山神话 不灭的灯 西流水 神号 泥菩萨 金鸡 红春树 白鹿桥 红辣椒 草鞋井 八哥鸟 《中国少年童话书列》后记 补记 试读章节 神笔马良 一个生活着成长着的中华儿女的千年梦 从前,当然是从前。 有个孩子名叫马良。他父亲母亲去世了,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以打柴、割草为生。 他喜欢画画,可是连一支笔也没有。 村子里全是穷人,没有一家是有笔的,过的全是苦日子。 一天,他经过一个学馆门口,看见学馆里的画师,拿着笔,正在画画。他站住脚,眼睁睁地看着,看着,就是不愿意离开。直到天黑,他才想起该回家了。 他常常走老远老远的路去学馆门口看画师画画,一站就是半天。他一边看,一边在心里默默琢磨。他多么希望自己拿起笔来,也能这样一笔一笔顺着自己的意思画啊。 这天,马良又去看画师画画。看着看着,不知怎么的,他不自觉地跨过那道高高的门槛,走了进去,向画师请求说: “我很想学画画,借给我一支笔可以吗?” 那画师斜着脸,从头到脚打量了他一眼,鼻子里“嗤”了一声,冷冷地说: “穷孩子想拿笔,要学画画,做梦去吧!” 说完,“呸”,一口唾沫吐向了马良,然后将他赶出门去。 马良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他不服气地说: “为什么穷孩子不能拿笔,连画也不能学呢?我就是要学画画!” 他下决心学画,于是每天用心苦练。 他到山上打柴时,捡一根枯树枝,在沙地里学着描飞鸟。 他到河边割草时,用草根蘸河水,在岸石上学着描游鱼。 晚上,回到家里,就拿一块木炭,在窑洞的壁上,又把白天描过的东西,一件一件再画一遍。 他没有笔,可还坚持学画画。 花落花开,暑往冬来,一年一年过去,马良学画从不间断。他窑洞的两壁,画上叠画,密密麻麻全是画了。 他长进很快,真是画出的鸟就差不会叫了,画出的鱼就差不会游了。 有一回,他在村口画了只小黄兔,村口的上空就成天有老鹰打转。 还有一次,他在山后画了只大黑熊,吓得牛群再也不敢到山后吃草。 但是,马良还没有一支笔啊! 村里的伙伴们都替他着急了。有个伙伴,到森林里向一百种鸟求它们的羽毛,想给马良做一支笔;有个伙伴,到深山里向一百种兽求它们的毛,想给马良做一支笔…… 马良知道了,阻拦他们说: “鸟的羽毛是用来飞行的,兽的毛是用来御寒的,不能用它们的毛来做笔。” 羊和黄鼠狼听说马良学画画还没有一支笔,一起来找马良。 它们说: “我们的毛最适合做笔。羊的毛做的羊毫笔,黄鼠狼的毛做的狼毫笔,才是最好的笔。你就用我们的毛做笔吧!” 马良很高兴,却怎么也不忍心采它们的毛,说: “采毛是很痛的,我怎么能采你们的毛呢!” 大家的好意马良都一一谢绝了。 一次,学馆里的画师拿了一束笔,在学馆前面和河埠头里漂洗。一支笔掉到水底,水很深,他捞不着,只得随它去了。 一条鱼正好游过,看见这支笔,赶紧衔起来,甩动尾巴,转过身,给马良送了去。 马良正在河下游的河滩上拿草根画画,他不知道鱼送来的这支笔是谁的,于是说: “这笔是别人掉落的,掉笔的人一定很着急,正在找这支笔。我不能收。” 鱼只好将笔又衔回原来的地方。 一天,马良去深山打柴,见到一棵高高的千年古松,就爬上树去,摘了一把细嫩的松针,想用松针做一支笔。不想等他找来做笔杆的竹管时,摘下的松针却被高山上的大山羊捡走了。 P1-3 序言 一、童话创作 洪汛涛先生有扎实的民间文学和古文学功底以及丰富的人生和社会阅历。他在童话创作上,推崇童话的民族化和现代化相结合,他众多的优秀童话作品是他理论的身体力行的实践。他的童话富有爱国、爱民的忧患意识,读他的童话必须和写作的时代、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他的童话有歌颂的,也有规谕的;有快乐的,也有悲愤的。他的童话,反映了人民的心声,是时代、社会的主旋律。他的童话,主要写人物,他笔下的人物都栩栩如生。他的童话既有深度又饱含哲理,善于以小说大、以物说人、一以古说今、以旧说新。他的前后期童话代表作“两笔”都曾获得过国家级的大奖,都曾受到世界各地评论界的推崇和赞誉。如果说《神笔马良》更多是浪漫主义的话,那么《狼毫笔的来历》则更侧重于现实主义,他要用笔去揭露虚伪世界,去刻画真实世界。新加坡的《联合早报》介绍他称:“洪汛涛的名字足以和安徒生、格林等排列在一起”,“人们尊称他为童话大师”。中国童话的未来发展前景,应从洪汛涛的作品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二、理论研究 洪汛涛先生在写作童话的同时,还进行童话研究、创办童话刊物、选编童话丛书。他担任过文化部“儿童文学讲习班”的讲师,曾任上海作家协会第四届至第六届理事(1984—2001)、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他曾参加主持全国和地方评奖工作,倡议举行一次次童话理论研讨会,他替许多童话新作者出书写过序文介绍,为建设童话理论、扶植童话新人、繁荣童话创作、振兴童话事业作出了众多贡献。他著书立说写过不少饶有见地的理论文章。他这些笔记式的理论文字,用的是散文诗的形式,写得很是秀美,在带给我们艺术享受的同时,启发我们思考,却没有惯见的那种理论架势。他的理论,立论大胆,针对实际,边叙边议,很是好读,开一代理论的风气,为以后的童话研究新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1986年,洪汛涛经过“面壁三年”,苦读、苦写,三易其稿,一本41万字的理论巨著《童话学》终于完成,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1989年台湾富春文化事业公司出版了台湾版《童话学》。《童话学》在全国儿童文学理论评奖中获优秀专著奖。《童话学》的出版,填补了世界文学的空白,可以说是中国童话界的一项巨举,表明童话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繁荣童话创作将起相应的积极促进作用。这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童话学》,洪汛涛也是第一位童话学的奠基人,他为童话学这门新学科的创建和开拓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三、神笔马良 上世纪五十年代,洪汛涛先生创作的《神笔马良》是一篇具有丰富内涵和民族气派、民族风格的童话作品。2009年,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华读书报》联合,首次全面总结新中国60年儿童文学,推荐60部经典书目,《神笔马良》榜上有名。《60年60部经典作品小传》中指出:“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神笔马良》几乎创造了一个‘神话’,国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国际广泛赞誉、名至实归。”《神笔马良》这一作品的成功,在于作者创造了“马良”,创造了“神笔”,创造了“马良”和“神笔”的完美结合。马良运用神笔,神笔帮助马良,去完成人民的理想事业,具有高境界思想和独特的艺术品位。由洪汛涛根据《神笔马良》编剧的电影《神笔》先后荣获五项国际大奖,国内获文化部编剧一等金质奖章,是新中国第一部参加国际电影比赛的儿童片,也是百年中国电影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影片之一。当年,茅-盾和夏衍都赞许过他的这一作品。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泉根指出:“在世界童话的参天树林中,高耸着洪汛涛创作的《神笔马良》。百年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真能让人们记住的,为广大少年儿童难以忘怀的艺术形象并不是太多,但其中就有手握神笔的少年马良。马良已成为激扬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童话典型,《神笔马良》已成为中国童话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 四、多才多艺 在儿童文学作家中,洪汛涛先生被誉为多才多艺的多面手,他不仅是杰出的童话作家和童话理论家,也是一位颇具成就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杂文家、编辑家,同时又是一位热心的文学活动家和组织家。他在儿童文学的各个领域,不但都有建树,而且著述颇丰,至今出版《神笔马良》等专集共百余种,五百余万字,其中一些作品被译成各种文字,有的编入课文,有的在国内外多次获奖。洪汛涛的低幼童话《三个运动员》由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59年出版。后来,他又将此童话改写成电影剧本《大奖章》,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60年摄制,成为中国第一部儿童立体电影。洪汛涛写作于1981年的朗诵诗《愿你也有一支神笔》最先发表于上海《少年报》,后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分别同时配乐朗诵,向全世界广播,受到了听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好评,曾获第二届上海儿童文学园丁奖“优秀作品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_版了单行本。 五、两岸交流 改革开放后,洪汛涛先生敢为人先,率先打开了大陆与台湾地区文学界交流之门,1989年促成了台湾第一个作家代表团访问大陆。1994年他和大陆作家首访台湾,与台湾文学界面对面深入探讨有关创作和理论上的问题。他是海峡两岸文学界交流的架桥人,为了表彰洪汛涛的突出贡献,台湾杨唤奖第一届评奖赠他以“特殊贡献奖”。洪汛涛同时也做了大量世界华文文学的开拓和建设工作,他于1990年5月在长沙筹办召开首届世界华文儿童文学笔会,并主编出版了《世界华文儿童文学》丛刊,将全世界华文作家的优秀作品集于一书,这在出版界还是第一次。洪汛涛做这两件工作无不开创了先河,在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六、童话引路 洪汛涛先生生前对各种有益于孩子思想品德和写作水平的活动都大力支持。他曾写过一系列的文章,提倡开发和引导少年儿童的幻想智商,并在全国各地的学校中首推“童话引路”教育工作,提倡孩子自己写童话,让童话进入课堂,进入他们的学习和家庭生活中,这项活动至今还在许多学校深入坚持开展,也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好评。1988年,由洪汛涛倡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40多家新闻出版单位联合举办首届“全国少年儿童金凤凰童话写作大奖赛”,他任主评,为100篇获奖作品逐篇撰写评语,以《中国孩子写的童话·金凤凰》的书名出版,这本书初印1800册,一售而空,随后、又多次加印,共印37100册,这是一个很突出的奇迹。 七、心底的爱 洪汛涛先生是一位重乡情、重友情、爱孩子、爱朋友的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一生都热爱着养育自己的故土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他在评奖和编书时,一大批默默无闻的浙江作者都受到他的关爱,如《小马过河》作者彭文席。他把《神笔马良》的全部稿酬捐献给家乡,也把《神笔马良》铜像永远留在家乡的塔山公园。洪汛涛是位极重情义的人,对于前辈作家尤为敬重。他在《童话学》书中专门介绍前辈作家口十圣陶、张天翼、严文井、陈伯吹、贺宜、金近、包蕾在童话创作上披荆斩棘、勇于创新的功绩,并对每一位都从历史角度和艺术特点上给予恰切而崇高评价。他在主持“第二次全国少儿文艺创作评奖”中提议为这些老文学家授予荣誉奖,以表达对他们在文艺园地辛勤耕耘的崇高敬意。1980年5月28日,在万人授奖大会召开前两天,洪汛涛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题为《永远感谢他们》的短文,深切缅怀和追思已故的老作家的人品、文品,他在文中不禁动情写道:“我们将不会忘记那些为少年儿童们贡献过自己力量,为少年儿童们留下了好作品而已经去世了的作家们的。他们将永远激励我们这些生者,更好地、更多地为亿万少年儿童创作精神食粮。” 总之,洪汛涛先生这些重要的建树和卓越的贡献,使他无愧为文学界的一位童话大师,也无愧于他致力于儿童事业的那颗挚诚奉献的童心。他为祖国、为人民留下了彪炳史册的文学成就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曾对洪汛涛作出“以人品立身,品德高尚。以作品说话,是文学大家”的高度评价。逝去的大师,永远的童话,大师精神永励后人。 今年4月9日,是洪汛涛先生诞辰85周年,他已经离开我们整整12年了。历史不会忘记洪汛涛,儿童文学史册上会用浓墨重彩记上一笔,写下有关他的灿烂篇章。读者不会忘记洪汛涛,他精心塑造的栩栩如生的童话形象将深深镌刻在少年儿童的心坎里。在大家关心和支持下,“洪汛涛纪念馆”已在他的家乡浦江县落成,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题写了馆名。3D电影《神笔马良》获得了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资助(注:电影已于2014年7月上映)。六本装帧精美、内容丰富、大气厚重、读者喜爱的洪汛涛童话作品集《中国少年童话书列》正在贵州人民出版社编辑中,2015年上半年就能和读者见面了。借此机会,我们要深深感谢并永远铭记大家的深情厚谊!也谢谢编辑张静芳、狄兰。 洪汛涛之孙洪运2013年清明 2015年1月8日《光明日报》“文化名家·人物”整版全文刊发。 后记 洪汛涛 《中国少年童话书列》共收录了十篇童话作品。这十篇童话作品,长短不一,有的是短篇,有的介于短篇、中篇之间,有的就是中篇了。 要作一点说明的,是这些故事不少在世界各地都有译本,但有的已被误作“中国民间传说”了。 特别是其中《神笔马良》一篇,在国内外都有人当成是民间传说的。当然,在我国许多地区,有一支神笔,画什么就真的有什么,这一类大同小异或小同大异的传说是很多的。但是,“神笔马良”这样一个故事是没有的,叫马良的这样一个人物是没有的。所以这个作品,只能说是某些情节取自民间传说,是一个民间故事型的创作童话作品。 其中,也有一些作品,民间传说的成分多一些,如《宝斧》、《十兄弟》、《树洞里的孩子》,在民间口头传说中,都有原型故事。但这和原型故事已经很不一样了,有着较多的创作成分。就是这样,恐也未必可算是民间传说的。 民间传说,应该是真正在民间口头上流传,根据口述者,忠实记录、整理的。决不能有笔者的较大的增添和改动。 古今中外,作家们以民间传说为素材,写成的说部、小说、喜剧、诗歌,例子是很多很多的,其中颇不乏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品。当然,我们也可以以民间传说为素材,写成供少年儿童阅读的童话。 民间传说,是无数的无名氏,做了加工和丰富,一代一代,通过口头,流传下来的。它多少年来,为大家所喜闻乐见。以民间传说为素材,创作成的童话,自然也会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欢迎。 不过,我们绝不能把这类民间童话型的童话,说成唯一,童话都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童话,它的道路应该是无比广阔的,五光十色、璀璨缤纷的,民间童话型的作品,是其中的一种,而已。 书评(媒体评论) 《不灭的灯》,洪汛涛。以浪漫蒂克的笔调歌颂了国内战争年代苏区少年们的英勇坚决的斗争。 ——作家茅盾 《六〇年少年儿童文学漫谈》摘录 洪汛涛创作了《三娃》《灵芝草》《宝斧》《夜明珠》《灯花》等富有民族风格的优秀童话。讴歌勤奋、无私、正直、善良,反对贪婪、邪恶、强暴,是这些童话的总的主题。作者采用我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汲取民间传说、故事的宝贵营养,为读者塑造了众多的童话人物形象,编织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人们可以从三娃身上学到为人民献身的崇高品质:从灵芝姑娘身上感受到朴素真挚的纯洁心灵的关:那《宝斧》中的“宝斧”,可以启迪人们懂得艰苦创业的价值:《夜明珠》中的真假明珠,能区分出关丑、善恶的明确界限。而《灯花》中熊熊燃烧的“灯花”,则又一次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摘录 明天出版社1991年2月出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