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洛书中的智慧(中华智慧人生九宫秘商探微)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杨颂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杨颂编著的这本《洛书中的智慧(中华智慧人生九宫秘商探微)》并非心理学专著,亦非教育学、脑科学专著,只是一本文化探索研究类书籍,兴许对读者有些许启示作用,或者它有更大的价值,那也是因为洛书本身就具有神秘和神奇的地方,它是一个富藏道德智慧的宝藏,从中可以找到人的道德良知和灵魂。

本书仅提供一种对中国智慧文化探索的方法,一种比较清晰的完整解析人的思想、智慧产生的路径,一种如何成就一个优秀的中国人的教育和培养的模本,做一个有成就的、智慧的中国人的基本标准和成长方向;本书也告诉你什么是智慧,中国智慧文化的历史起源,一个人如何找到智慧的方向,如何走向智慧的彼岸。

内容推荐

洛书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智慧文化的源头之一。在《洛书中的智慧(中华智慧人生九宫秘商探微)》一书中,作者杨颂根据多年研究洛书的心得,结合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成果,对中华智慧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内涵作了全方位的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的九大能力商数,并进一步从中演绎出入的八十一种能力,从而构建了智慧的基本框架。

目录

第一章 人类智慧文化探识

 第一节 人类智慧的三大要点解析

 第二节 什么是人类所具有的智慧

 第三节 关于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第四节 中国智慧文化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力量

第二章 中国智慧文化溯源

 第一节 伏羲女娲文化是智慧文化的源头

 第二节 中国智慧文化的远古图腾——“中华第一龙”

 第三节 “规”与“矩”是中国智慧文化之精髓

 第四节 杰出历史人物和智慧成果是中国智慧文化的代表

第三章 洛书是揭示中国智慧文化的密码和路径

 第一节 洛书是中国智慧文化的第一宝藏

 第二节 洛书文化溯源新探

 第三节 洛书的义理属性

 第四节 洛书是人类生命智慧的写照

 第五节 洛书数字的超稳定旋转结构

第四章 洛书与《黄帝内经》的密切联系

 第一节 《黄帝内经》有关人脑与五脏的密切联系

 第二节 《黄帝内经》九宫八风与洛书存在的联系

 第三节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与人体的联系

 第四节 人脑智慧与人体生理是紧密联系的整体

第五章 洛书九宫秘商总论

 第一节 人脑的九大功能

 第二节 中华智慧人生九宫秘商总持

 第三节 中华智慧人生九宫八十一秘商概观

 第四节 智慧人生九宫秘商的路径

第六章 洛书九宫秘商分论

 第一节 神商

 第二节 财商

 第三节 雍商

 第四节 搏商

 第五节 智商

 第六节 道商

 第七节 艺商

 第八节 生商

 第九节 康商

第七章 洛书九宫秘商的探索

 第一节 人的大脑与智慧九宫秘商

 第二节 九宫秘商与测试

 第三节 洛书中还未得到终极答案的谜题

 第四节 研究洛书智慧的另外两个问题

 第五节 洛书是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二、人类有高深的神秘的智慧及其智慧的源泉

人类进化的历史就是人类智慧发展的历史,人类对于智慧的探索几千年来从未间断,人类智慧的成就辉煌,数不胜数。但智慧究竟是什么?人怎么样才能有智慧?人的发展如何才能达到智慧的彼岸?这让无数的先哲究其一生进行不懈探索,并结出了无数璀璨的智慧硕果,这些都是人类的精神和智慧的宝藏,是我们今天提升智慧的食粮。

每个人的智慧有着不同的形态,从愚笨到小聪明,再到聪明、睿智和智慧。聪明可以给我们带来美好,创造出收获,我们的大学层次培养出来的学生绝大多数能达到聪明的层次,聪明的人基本能解决人的生存问题和一定的生活问题;但不容忽视的是,聪明也可能会给社会带来有损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后果,甚至还会带来不小的灾难。从聪明上升到睿智的那一部分人,对于他们不论出处,不论学历高低,但具有相当的文化知识和社会阅历,是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人,是品格优良、百里挑一的人,看问题通达而且深入,明智而且自省,极富才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达到睿智已很了不起。像现在人们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就是一种聪明的选择,而循环经济的提出又是一个不小的睿智的进步。但是这些都还达不到智慧的层次,真正能够达到智慧层次的人还是很少的,他们要么是天上的星辰,发着耀眼的光明;要么就是不易发现和挖掘的地下的金子和宝石,一旦被发现、被挖掘出来就会创造出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奇迹。

聪明对应的是人所追求的真相,睿智对应的是人所追求的真理,智慧对应的是人所追求的在真相一真理基础上探求事物内在的本源因果。

从古至今,很多的先哲都认为法律是智慧的,是最有智慧的人制定的,也的确如此,法律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在一定阶段整体智慧的最高层次的体现,只是法律有着天然的界定性,而真正的智慧则是无疆界的、圆融的、彻底的和深邃的;法律固然重要,完善的法的确是智慧的体现,但它还不是真正的智慧的整体,离智慧还有一定的距离,或者说法律是一个国家在当时状态下智慧的部分体现。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汉斯·凯尔森是纯粹法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法律是社会组织的一个特殊手段,是调整人们行为的,因而它建立了一种社会秩序,但除了法律之外,还有其他许多人类行为秩序或社会秩序(包括宗教和道德秩序),只不过法律是一种强迫性秩序,是纯粹的。

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罗斯柯·庞德是社会学法学派的创始人,他建立了一个更为庞杂而复杂的社会学法学体系,他认为人们的各种要求是无限的,但社会满足这些要求的机会却是有限的,要解决这有限和无限的矛盾,就有必要对人类内在的本性实行社会控制。法律是一门社会工程学。实行社会控制,主要有三种手段:法律、道德和宗教。宗教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承担了大部分社会控制的责任,但从16世纪以来法律已成为社会控制的主要工具。在一个发达社会中,法就是社会控制的最终有效的工具。他说,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如果法律在今天是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那么它就需要宗教、道德和教育的支持,如果它不能再得到有组织的宗教和家庭的支持的话,那么它就更加需要这些方面的支持了。罗斯柯·庞德的法律价值的准则是:使大家尽可能地在最少阻碍和浪费的条件下得到满足。

从他们的观点可以看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对绝大多数的民众最重要的调控手段以及对人的内在的控制手段,首先是法律,当这个国家的法律不能满足人们的内心期盼时,人们就会寄希望于这个国家的道德秩序的健康和良善,这是第二位的;当这个国家道德秩序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时,人们就只有寄希望于这个国家的宗教了,这是社会控制以及对人内心控制的最后一个手段。如果最后这个国家的宗教也失去了它的职能,不能发挥它的有效调控作用,那就很难想象还有什么能够对这个国家的人民进行调控的真实有效的手段了。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国家的最智慧的表现也是这三个层面,即宗教、道德、法律。宗教和道德是非强制性的,宗教是智慧的源泉,是人民心灵精神的向往和追求;道德是涓涓小溪汇大海,是人们行为的最低标准;法律是一个国家意志的表现,一个国家智慧的结晶,一个国家智慧的度量衡,是国家持续发展的保障手段和措施。法律也绝不能是孤立的,它需要宗教和道德的给养和救助,需要教育的扶持,否则就会变得失衡、无情和残暴。

人的智慧的来源,从层次上看首先来自于宗教,尤其是五大宗教;从源头上看来自人类的原始氏族习惯以及不成文法,并由此逐渐产生的道德理念;从现实中看一个国家的法律是一个国家智慧的成文的表现,反映着这个国家执政者的智慧观、道德观、权力观以及宗教观等。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一个国家的执政者、制定法律的人自己都不执行法律,这不仅是对法律的践踏,也是对人民的思想智慧的践踏。

智慧如此的神奇和奥妙,智慧究竟是什么?智慧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人的智慧不一样?是先天的遗传还是后天的进取造成的?怎么样才能达到最高的智慧层次?如何获得智慧的源泉?智慧和我们自身是个什么关系?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

P4-6

序言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承至今,我们感受到的是她的无比神奇和奥秘、无比璀璨和精深,这其中最让中国人民骄傲的是在中国大地上孕育出来的特有的智慧文化及其传承、智慧的思维方式和理念、智慧的生存空间和追求,以及智慧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断裂,但一旦修复将会更加灿烂。

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文联大会上提出,对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这十个字无疑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的机遇,扬起了中国人民弘扬自我传统文化的风帆。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就是如何继承,如何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更重要的是如何开发、如何创新,如何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如何让中国人民得到更多的智慧的源泉。

哲学家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我们一定要重视现实中的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在人们心中对道德戒律和道德规律的认知似乎越来越少,似乎在心中已经没有什么值得敬重和畏惧的东西了,对于一切的物质利益、权力和金钱等都可以毫无顾忌地贪婪地索取,对于他人的人权、人性都可以欺蔑和践踏,这种发展趋势是非常可怕的,后果是严重的。国家一级作家张贤亮在《我们不能丢了敬畏心》一文中认为:文化精神力量,对于造就一个大国有着重要作用。而我们现在,文化混沌,杂乱无章,还没有建立起人的终极目标。价值观失范、文化秩序混乱、用以感召人们的核心文化精神苍白无力,多数人心中除了钱之外似乎没有其他支撑,找不到精神家园。所以我说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重构文化,要按照列宁说的“继承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在重新整理中华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广泛汲取全人类创造积累的文化成果。我们必须具备普遍凝聚力、强烈感召力、无可置疑的说服力的文化价值体系,我们的文化产品在世界上才能“硬”得起来。

我们用什么文化去救赎人的心灵?那就是要实事求是,真实地回归自然,真实地告诉人们大自然的法则,敬畏大自然的法则。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洛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我们当前就需要从洛书中汲取天地自然给予我们的天然养分,尊重洛书的认知观和价值观,用洛书的方法,抓住中国人认识自然、遵循自然法则的精神脉络,结合现代科技理论,攀登人类以道德为基础的智慧的巅峰。

在心理学上有三大谜题至今还无法彻底解决,一个是人的智慧、思想是怎么产生的,一个是人的性格怎么不一样,还有就是二者的关系是什么?本书就是从中国文化历史的源头——五千年前的洛书九宫图开始,结合现代心理学、教育学、人体科学和中医《黄帝内经》等,试着解开第一个谜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并非心理学专著,亦非教育学、脑科学专著,只是一本文化探索研究类书籍,兴许对读者有些许启示作用,或者它有更大的价值,那也是因为洛书本身就具有神秘和神奇的地方,它是一个富藏道德智慧的宝藏,从中可以找到人的道德良知和灵魂。

本书仅提供一种对中国智慧文化探索的方法,一种比较清晰的完整解析人的思想、智慧产生的路径,一种如何成就一个优秀的中国人的教育和培养的模本,做一个有成就的、智慧的中国人的基本标准和成长方向;本书也告诉你什么是智慧,中国智慧文化的历史起源,一个人如何找到智慧的方向,如何走向智慧的彼岸。

如果把智慧看做一座金字塔的塔尖,那么洛书无疑是一道攀登的阶梯和一条途径;洛书也是一个放大镜,在你要攀登之前,可以放大智慧的金字塔的塔尖,看清智慧的内在的神奇。

人类的智慧一定是神圣的,失去了神圣的一面那它就只能是人的智能。

人类的智慧一定是高尚的、纯洁的,被玷污了的只能是人玩弄的小聪明。

人类的智慧一定是被人民群众从内心由衷地长期推崇和追寻的,一定是启迪人的心灵的,那些挂在嘴上的让人内心拒绝的只能算一种才智。

人类的智慧一定会施惠予人以恩泽,它似甘霖、似清泉,使人头脑清澈、心神愉悦。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值得人们深思,对于“人”如何进行全面的认识,这是一个新时期重大的课题。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时代应当只是一个历史阶段,一个“新洛书的时代”即将来临;不论你的思想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是有宗教信仰的还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也不论你是站在心理学角度还是站在教育学角度,或是站在文化学、哲学角度,我相信你如果能站在洛书的高度,吸收人类历史文化的精华,敞开你博大的襟怀,你会看到一个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化体系,看到一个高深的中国人的智慧思想体系,看到每一个人具体的人生发展的最终的真实的方向,抓住你人生发展的每一个契机或阶段,这是做人的根本。

这本书是笔者长期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探索和收获,也可以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开发,是一个身心的体验,从内心总是想把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思想、科学思想结合起来,和现代的心理学、教育学等理念结合起来,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现代的价值转化;解决我们前进和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如信仰问题、道德问题、心理问题等。我想这种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一定是不失去民族文化根本的一种转化,是一种在弘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的转化,是一种不失去自然法则的转化,是一种具有继承性、时代性、探索性和发展性的转化。另外这种转化会使我们的德育建设找到民族的根、民族的魂,使道德教育显示出自然性特征、历史文化规律性特征以及民族的人文性特征,使我国的道德教育焕发出民族之灵魂、文化之活力、现实之动力。

本人所担忧的是十几年来断断续续地思考,总觉得这个问题太大,个人是否有这个能力去承担,答案是否科学等,不一而足。实际上,一本书解决不了那么多的实际问题,也用不着有那么多的顾虑,那就做一枚铺路石子,便于人们一路前行。

最后,万分感谢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先哲给予我的开启和智慧,感谢前人的探索和思想的恩泽,感谢众多给予我各种帮助的同仁。

杨颂

2012年3月于北京朝阳区普慧斋

后记

洛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前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源头,对中国的道家学说、儒家学说以及中医学体系的建立影响巨大,是《易经》、《黄帝内经》等中国经典著作的理论缘起。洛书对于中国人探索自然、遵循自然的法则、研究人的生命和智慧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历史上研究洛书的人很多,有很多重要的理论成就值得后人学习和参考。但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创新性的研究道路,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都有别于几千年来的传统研究模式,也就是如何对洛书这个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开发和现代转化。近十年来,我总是在思考,不断尝试对洛书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探索,进行拓展扩张,进行创新性开发,将洛书与现代心理学、教育学、人生学等理论相结合以进行现代转化。经过十年来断断续续的研究,我收获巨大,感到中国洛书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刻认识到洛书是真正的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而且时至今日它又将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将给予我们中国人民更为丰厚的精神和智慧的巨大的文化宝藏。

于是我在遵循洛书自然观的基础上,打开洛书,看到了洛书这个神秘的宝盒里蕴藏着的秘密,又进一步深入挖掘洛书,竟然找到了洛书通往人的智慧的神秘通道,由此建立起了新型的洛书智慧人生观文化体系;其实这也是对洛书文化的新的延伸,是对《黄帝内经》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当然这种创新开发与现代转化是否成功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验证,这只是一本我个人理论见解的著述。

当今我们面临的世界,人对于金钱、权力、名誉、地位的贪婪欲望无限扩张,一些人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道德沦丧,精神信仰出现空前危机,人们面临着严重的精神心理压力,人们惊呼人的欲望的“潘多拉魔盒”已被打开。那么我们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本书就是针对“潘多拉魔盒”中的人的心魔对人类和社会的侵蚀,“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开启人类智慧的“潘多拉宝盒”,用洛书的智慧应对人类当前面临的危机,用洛书智慧的清凉甘泉荡涤人们心灵的尘埃,为建立起一个自然、和谐、智慧、有利于人类健康发展的社会提供一种重要的理论和文化。

杨颂

2012年7月于北京普慧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5: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