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长平之战于公元前260年爆发。范雎的反问计迷惑了赵王,赵王弃用廉颇,而让书生赵括替之作战,与秦国将领白起在长平搏斗。赵括最终被射死,四十余万士兵也为秦所降。为了防止赵军日后反叛,白起只让年少体弱的士兵归人赵国,其余全部在长平被杀。赵国最终被迫求和,秦赵两国立下割地盟约。赵国人憎恨秦国,秦国太子的储君子楚在赵国做人质,其处境可悲是可想而知的。
在赢政出生之后,秦赵之间的矛盾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在双方的交战之中,赵王决定斩杀人质子楚,赢政一家面临着灭顶之灾。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吕不韦和子楚向赵王求情,希望他们不诛杀子楚,而是把他送回秦国,这样将来子楚成为秦王之后会感念赵国的不杀之恩。在求情无效之后,吕不韦和子楚商议决定出逃,他们用六百金贿赂了看守子楚的官兵和守城的士兵,最终逃出了邯郸,辗转回到秦国,子楚和吕不韦终于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在出逃之前,吕不韦和子楚为赵姬和赢政找好了一个偏僻的荒村进行避难,母子两人也逃过了一劫。此时的赢政才2岁,可见东躲西藏的日子是很艰难的。
不久,魏国的信陵君窃符救赵,魏国军队和齐、楚两国军队抵达邯郸,在三国军队的威逼和赵国军民的奋力抵抗下,秦军撤围而去,邯郸之战结束。
好在赵姬的父亲是邯郸有名的富豪,在赵国很有社会背景,一番打点之后,赵国朝中对赵姬母子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决定暂时放他们一马。一则,邯郸之围已解,二则,赵王认为留着这母子俩,将来一旦秦、赵再起纷争,可以母子两人为要挟,讨价还价,于是,赵姬母子回到娘家,生活暂时安定下来。
后来赵王经常派人安慰他们,因为赵王已经得知,异人回到秦国后,被华阳夫人收为了养子,一旦安国君继承了秦国的王位,异人很可能被立为太子,而赢政作为异人的嫡长子,很可能就是秦国未来的太子,现在对他好一些,说不定将来他会念及旧情,对赵国网开一面。
当然,那些王公贵族也会告诫自己的子弟,赢政将来会做秦王,不要得罪他。但是,秦国给赵国带来了太多的痛苦,赵国军民很反感秦国,诸公子听说赢政原来是秦国人,将来还要做秦王,不但不尊重他,反而经常找他的麻烦,合伙想办法整治他。
有时候,他们会假意邀请他一起聚会,把他带到风月场所,叫一些歌女舞伎饮酒作乐,他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毕竟他还是个只有几岁的孩子。他们唆使那些女人逗弄赢政,而他们则在一旁出言讥刺,说他是个木头,居然连风月之事都不懂。
有时候,他们把他带到家中,搬出一些金玉古玩,细说这些东西的源流,说得头头是道,而问起赢政来,他一窍不通。还有那些名贵犬马,赢政在这方面的知识显然比较欠缺。
一来二去后,赢政知道这帮人有意要看他的笑话,决定不再上他们的当,拒绝他们的任何邀请。可是他们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在路上拦截他,强行作弄和羞辱他,当众骂他是野种,有什么资格自称是秦国的公子!他尽量躲着他们,但他们却像群狗追逐猎物一般,千方百计地戏弄甚至殴打他。
对于这些遭遇,赢政从未向他的母亲提起,因为他的老师早已教他学会了忍耐。老师曾经对他说: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遭犬欺。但龙毕竟是龙,虎毕竟是虎,只要它们的际遇来I临,就会龙腾虎跃,执天下之牛耳,主宰天下的生杀予夺大权。
P5-6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涌现出了一批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帝王,这些帝王无不具有一种非凡的开创精神。他们如夜空中群星般璀璨夺目,开创了一代王朝的新纪元和新气象,荡涤着时代,演绎着历史;他们是一个朝代的先锋,挥舞着新政权的猎猎旗帜,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看他们如何拥有权力?是强抢霸取,还是策动智慧,以德服人,使人心汇集?当权力在握时,是居安思危,励精图治,还是纵逸骄奢,在位而不谋政?一般领袖要具备一种权威的形象,对下属要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奖罚分明,这是管理者所奉行的不二法门。知人用人是一门大学问,如何才能知人?是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与才?不责人小过,不揭人隐私,不念人旧恶,这也是优秀领导者的必然风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宁用愚人,不用小人,是治国兴家亘古不变的真理。阅读一个个伟人的档案,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道理。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众多专家、教授的大力支持,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多位教授、博士也亲临编写现场给予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尤其要特别感谢安徽省濉溪中学的一级教师田勇先生在本书编写、审校过程中给予的辛苦付出和大力支持!本书参考、引用了诸多专家、学者的著作和文献资料,谨对这些资料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有些资料因为无法一一联系作者,希望相关作者来电来函洽谈稿酬事宜,我们将按相关标准给予支付。
在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帝王首推秦始皇。他饱受争议,却是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他“奋六世之余烈”,剪灭群雄,一统天下;而后,又北逐匈奴,南取百越,拓展大一统的帝国疆土。他锐意改革,统一文字,规范货币和度量衡,修筑四通八达的驰道,废除分封制,把秦国原有的郡县制推向全天下,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行政建制。他推崇法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封建政治、军事、经济制度,这套制度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有的制度经过改革后,沿用至今。他的雄才大略令人惊叹!
但是,对于不喜欢秦始皇的人来说,他是一个十足的暴君。他用武力统一了六国,又用铁腕巩固他的政治和权力。他的“暴”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视万民如草芥,把百姓称为“黔首”,而他自己却戴着比“三皇五帝”还要高的“皇帝”帽子。役使万民修建长城、阿房宫、骊宫和其他建筑,使得民不聊生。二是用严刑酷法统御臣民,全国的臣民都被编织在一张严密的法网之中,稍有不慎,就会招致严酷的刑罚,以致百姓怨声载道,反意迭起。三是对于政敌毫不留情地进行镇压,兵不血刃,突出表现在处理缪毒和吕不韦两大政治集团上。四是“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
前人对秦始皇评价纷纭,作为后人的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位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我们不应该忽视他的残暴之处,但是我们也应该关注他的伟大功绩。秦始皇的一生,可以说是成功的一生。因为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国家。对于历史上伟人的道路,我们不能够复制,但是对于他们的成功经验,我们却可以学习借鉴。秦始皇作为古往今来最具开创性的皇帝,其辉煌的一生,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学习的地方。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留下渐渐淡去的回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重温秦始皇的故事,会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人生启迪?本书通过对于秦始皇一生主要事件的梳理,从中抽丝剥茧,试图对秦始皇生命中的闪光点加以放大,让读者对其有所了解和感悟,并从中有所受益。
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加上原始资料的限制,书中难免有错,敬望指正。
编 者
姜正成编著的《嬴政告诉我如何才能与众不同/先祖如是说系列》讲述了:乱世出英雄。春秋战国时代,风起云涌,战争不断,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进行了长期的混战,这种混乱局面使得人民极端厌恶战争、渴望和平、渴望统一。而秦始皇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了,他顺应历史的潮流,符合民心民意,用战争来制止战争,横扫六国,一统天下;而后,又北逐匈奴,南取百越,扩展了大一统帝国的疆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留下渐渐淡去的回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走近秦始皇,他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样的人生道理?
在我国几千年历史中,涌现出了一批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帝王,这些帝王无不具有一部非凡的传奇,如夜空中群星般璀璨夺目。他们开创了一代王朝的新纪元和新气象,荡涤着时代,演绎着历史:他们是一个朝代的先锋,挥舞着新政权的猎猎旗帜,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姜正成编著的《嬴政告诉我如何才能与众不同/先祖如是说系列》通过对于秦始皇一生主要事件的梳理,从中抽丝剥茧,试图对秦始皇生命中的闪光点加以放大。让读者对其有所了解和感悟,并从中有所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