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走进红松的故乡
分类
作者 谢吉恒
出版社 冶金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乘电瓶车,一会儿工夫便来到“森林浴场”,森林浴场的面积为2万平方米,四周长松绕着一个开阔的广场,松林问的大路口叫做“观松大道”,小的叫做“连战小路”。这里被称作“天然氧吧”,为全国森林浴场面积之最,素有“先天下之游而游,首游当属五营国家森林公园氧吧”之美誉。浴场内集漫步、休息、游乐、健身于一体。

森林浴场因地处森林环绕之中,静风多,空气稳定性高,森林释放的芳香气味和杀菌物质在这里停留的时间长,这里自然而然就成了人们森林浴、健康疗养的首选之地。

据医学专家介绍,所有靠呼吸维系生命的生物都离不开氧气,而氧气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生命的质量。

根据林业学家的估算,五营公园这片森林每年能吸纳二氧化碳多达二百多亿公斤,释放出的氧气高达300多亿公斤。

我们徜徉在原始森林天然大氧吧中,尽情地呼吸干净清爽的空气,亲身感受大自然的脉动与神韵。这森林空气简直清爽极了,狠狠地呼吸一下,把清新的空气吸进肺里,再长长地呼出来,那感觉真像把肺清洗一遍,从上到下的舒坦。呼吸着每立方米含达几万个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完全享受着自然,真有一种神仙的感觉!

导游告诉我,在这红松林里走上两个小时,相当于打了N克青霉素。如果你有点炎症的话,在此走上一圈,就可以自动消炎。一位医务人员说:“是的,常年在城市里呼吸不洁净的空气,人很容易疲惫。到了大森林里痛痛快快地喘气,就会感到阳气上升,浊气下降,血液里的含氧量骤增,周身舒服,心旷神怡。”

五营公园森林浴缘何有此神奇功能呢?我从有关资料得知,这里的空气中,首先是含有由松树散发出来的萜烯类物质,它能杀死人体内呼吸系统的各种细菌,特别是流感病菌,此外还有大量的负氧离子,即一种带负荷的气体原子,这种原子被人们吸进肺泡时,就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肌营养,改善心肌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据测定,五营公园每立方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两万个,如果在溪边水畔,更是可以高达5万多个,同城市相比,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要高出500多倍,“天然氧吧”浴林问的清风,浴的是草木香气。

人们在进行森林浴时,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植物营养素;另一方面还能调节大脑皮层、降低血压、调节睡眠、治疗神经官能症、减缓血流速度和心跳频率,可杀死体内白喉、痢疾和结核等病菌。

人们选择了生态旅游,就选择了健康之旅;储备健康已成为时尚。

再现原生态——多风采

五营公园的原始红松林海,莽莽苍苍,它的生命古老,它的年代久远,它天然而纯净,被喻为“祖母绿”。

“走进祖母绿的伊春,走进祖母绿的小兴安岭大森林,就走进了地球上一块大自然意义的祖母绿”。这是著名作家任卫新对伊春的描绘。这里生物群落丰富多样,红松、云杉、冷杉等140多种原始树种古老而珍贵,红松是“第三纪”孑遗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称,联合国将它确定为珍稀树种。红松原始林景观是目前地球上典型的地带性顶级群落之一,这种稳定群落需要几亿年的更迭演替才能形成。

据林业专家考证,小兴安岭地区属寒温带湿润森林气候类型,是红松生长的最佳环境,因此确定伊春为红松“第三纪”孑遗种的发源地。正因为如此,国内外游客称伊春为“红松故乡”。

红松是伊春的象征和城市名片,伊春因红松而闻名遐迩。“因林而生、因林而兴”,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伊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开发建设60年中,其为国家提供2.4亿立方米木材,上缴税收60多亿元。曾有人做过估算,从1948年红松林开发以来,伊春贡献的木材装上火车,节节排列,可以从中国最北端的漠河排到海南岛的三亚;如果一根一根地连接起来,可以从地球到月球环绕6周半。以占全国国有林区百分之五的森林面积却奉献了全国百分之二十的木材产量,伊春是非常了不起的。

P10-11

后记

《走进红松的故乡》一书付梓问世之时,我如释重负。因我平生喜爱旅游和对文学的执着,促使我努力完成这部旅游散文、报告文学集的写作。全书共38篇文章,20万字左右。这部书稿大部分是从我近15年间在报刊、杂志发表过的作品中甄选出的,也有近两年参加《中国冶金报》、“中华大地之星采风团”采风活动采写的部分新作,组成了“风光胜境”“美景撷粹”“珍藏记忆”“采风随笔”四个板块,汇集了我曾经走过的奇峰秀水与名胜古迹,记录游览山川风物的心路历程,足迹遍及华夏大地,笔触留下印记。本书作品内容丰富多彩,选材经典,既有闻名国内外特色顶尖的景区,如“林都”伊春、“菜都”寿光、“酒都”茅台、“啤酒故乡”哈尔滨、“成语之都”邯郸……又有异国风采的俄罗斯贝加尔湖、越南下龙湾的自然风光,看不完的山山水水,赏不尽的怡人美景,大自然的美,在这儿集合了精华,令人陶醉。

写作游记类散文、报告文学能定格山水,怡情记乐,记录自己的快乐。今年10月,我完成这本书的初稿,将电子稿发给文友及相关友人征询意见,得到《中国冶金报》社领导打来电话热情地鼓励和建议;一位位好友从外地给我发来短信,谈阅读感受;与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上级在公园散步相遇,他高声地喊着我的名字及书名,拉着我的手不放,关心地问长问短;几个在大学读书的晚辈读了作品,恳切要求书出版后第一时间要购到手;专家一次次真诚指导的电话,为完成此书创造了条件……诸如此类的事,启发激励着我。

更令我激动不已的是,多位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的文友提议,约我结合自己多年散文写作实践,写一篇主题为散文“意境”营造的理论文章,并对文友散文新作进行简要点评。文友的要求,一方面体现他们高看我,相信我;另一方面,鞭策鼓励我要努力做好,让文友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大放异彩。这次文友撰写的散文新作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有各的“绝活”。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之美,给人意境之美,通过阅读交流,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提高作品含金量。

我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力争所写的内容突出集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体,融可读性、导游性、娱乐性于一炉的特点。我想,朋友们能通过《走进红松的故乡》这本书,分享我旅游的快乐,并通过这本书去游历山水,不是旅游胜似旅游,领略山色湖光的魅力,进而达到享受高质量人生的目的;衷心祝愿这本书能成为旅游爱好者、文友度过闲暇时间的伴侣,这是我最大的欣慰。

这本书面世的时候,衷心感谢在我写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关心与支持的有关领导和专家。感谢《中国冶金报》原总编辑现任冶金工业出版社总编辑任静波在繁忙工作中,帮助策划并给予多方面的关心与指导。感谢77岁高龄的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国内部兼学术部原主任、“中华大地之星”征文评选组委会主任阮观荣为本书作序和题字。感谢责任编辑李臻严格苛求,一丝不苟,精细编辑。感谢内蒙古青年诗人徐彪激情豪放、意境深邃,寓意含蓄,吟诗一首——《眷恋》;感谢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陈聃挥笔一篇,意境清新、联想丰富、语言逸美的散文——有感《走进红松的故乡》。感谢文友的真诚合作,感谢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给予支持与关心的企业领导和各界人士。

目录

风光胜境

 走进红松的故乡

 观“菜博会”情怀

 茅台三渡赤水情

 多彩七步沟

 贝加尔湖漫记

 赤塔散记

 下龙湾印象

 “女儿国”纪行

 神农架之行

美景撷粹

 滦州古城采风

 小站练兵园

 谒见炎帝陵

 登尼山所思

 哈尔滨风景拾趣

 夏游盘山

 雾灵山美景

 重游“南海湿地”

 拍摄电影《梦回搭衣岭》

 珍藏记忆

 圆梦

 ——记谢吉恒赠书一景

 探访英谈古寨

 “塞外水乡”——郭家沟

 潘家口风光

 毛家峪长寿村

 在标准化中求效益

 ——记河北津西销售公司副经理赵一臣

 赏天宫寺塔

 摄影艺术追求

 追梦人

 ——步云榜书艺术书写真情

采风随笔

 浅议游记散文的写作

 ——抓特性入手可读性用功

 试谈散文“意境”的营造

 情醉梨花院

 情迷滦河奇石收藏

 栗乡垂钓乐

 造文化墙筑精品梦

 传承“马万水精神”

 红色记忆收藏展

 深度报道贵在“深”

 身人心人情入

 ——浅谈记者苦练深入实际的基本功

 有感《走进红松的故乡》

后记

序言

谢吉恒站长继《难以磨灭的记忆》散文、报告文学文集出版之后,《走进红松的故乡》文集就要付梓了,我很高兴。他要我为此书写序,我很乐意。

因成功举办二十二届“中华大地之星(光、歌)”征文评选活动,我们共事十五个春秋,他所写的通讯、散文、报告文学、调查报告和写作经验作为征文作品,我都阅评过,并编入每年的获奖作品选。

他是一位高产记者,也是佳作频出的作者,包括汇集到这个集子里的30余篇旅游作品,大多是获过奖的佳作。

这些旅游作品,印上了他的足迹,注入了他的心血,刻下了他生命的年轮,是很珍贵的文化产品。

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这是他文稿的特点,包括这个文集的旅游作品在内。

老谢基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历史人文景观的钟情,对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充满激情,所以乐此不疲地采写了不少旅游类的通讯和散文、报告文学作品。为事业的兴旺而著,为美好的时代而歌,他为此“其乐多多”(谢吉恒语)

老谢采写旅游作品多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喜爱旅游。他认为旅游能产生回归大自然之感,可开阔视野,增加见闻,交流信息,陶,台情操,开阔胸怀,有益于身心健康。他写道:“饱览大好河山的秀丽景色,以舒展情怀;身处苍翠幽深的崇山峻岭,以动情怡身;身居变幻莫测的云雾山中,以使人体飘然;眺望那无限美妙的自然风光,使自己有‘登山临水不知老’的灵感。”喜爱就是动力。老谢游历了二十多个省、市、区的名山大川,观赏了上百处风景名胜,写下了近百篇旅游作品。这也印证了我们新闻界的一句行语:“脚板底下出新闻”。  老谢的旅游作品,不光是壮景抒情,还记录了我国旅游事业朝气蓬勃行进的脚步,展现了为旅游事业发展而奋力拼搏的先进人物的崭新精神风貌。这也是“为事而著,为时而歌”的写作宗旨的充分体现。

让我们在鉴赏他作品的过程中,随着他的思路和足迹,饱览祖国锦绣的大好河山和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

内容推荐

谢吉恒编著的《走进红松的故乡》是作者的一部游记散文、报告文学作品集,甄选了作者十几年来在各报纸、期刊发表的38篇作品,分为“风光胜境”“美景撷粹”“珍藏记忆”“采风随笔”四个板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作者曾经走过的奇峰秀水与名胜古迹,记录了作者游览山川风物的心路历程,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本书的内容集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体,融可读性、导游性、娱乐性于一炉。

编辑推荐

谢吉恒编著的《走进红松的故乡》是从作者十多年来在“中华大地之星”、《中国冶金报》副刊刊发的报告文学、散文作品中甄选了若干篇文章汇编而成的集子,作品中大多以旅游为题材,从不同的角度、侧面,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为事而著,为时而歌。作者对旅游充满激情,怀揣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 热爱,对人文景观的钟情,为旅游事业的兴旺而著,为美好时代而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