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古典目录学浅说/大家小书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来新夏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二、一书目录和群书目录

目录有一书的目录和群书的目录。

一书目录是指把一本书的篇名和说明加以编排,汇集后的成品而言。它比群书目录出现得早。所以,首先应该了解各篇篇名和说明是如何出现的。

古人著书写文章,并不是先立篇目,后写内容,而只是把个人的思想见解发挥成篇就算了。同时,由于简策的书写制度,图书多是单篇流传,所以有无篇目关系不大。但是,渐渐由于要称呼某一篇文章,或者准备把许多篇合为一书而需要有各篇名称时,于是就有了篇名。篇名的出现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对记事和表达思想的篇什所加的篇名,如《尚书》的《洪范》《禹贡》等,可能是整理者根据整篇内容而加的。战国时的诸子书往往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而对自己的著作内容加上能概括全篇要旨的篇名,如苟子的《劝学》、墨子的《兼爱》等等。这种篇名就是目,它本身已反映了篇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录的意义。所以,它可以被认作是一篇的目录。

另一种是后人为了便于称呼,从篇首截取二三字作篇名的,如《诗·魏风》的《伐檀》篇就是从该诗首句“坎坎伐檀兮”中截取来的;有的甚至还截取了破句,如《论语》的《学而》篇就是从第一章首句“学而时习之”中破取出来的。这种“目”很难使人了解篇意。于是后人有必要在篇名下做一简要的说明,如“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前二字类似“目”,后四句类似“录”,合起来就起到了这一篇诗的目录作用。这种诗序也可以说就是目录的雏形。或者说是萌芽时期的目录。  把有关的各篇目录汇集在一起就是一书的目录。最早的一书目录是《周易·十翼》中的《序卦传》。它编次汇总了六十四卦的卦名。清代学者卢文招曾说:“吾以为《易》之《序卦传》,非即六十四卦之目录欤?《史》《汉》诸序,殆防于此。”①

近代目录学家余嘉锡先生也赞成此说,认为“目录之作,莫古于斯矣”②。

其他如把《诗》三百余篇的小序合起来就是《诗》的一书目录。《吕氏春秋·序意》和《淮南子·要略》等也都具有一书目录的性质,而体制完整便用的当推《史》《汉》的一书目录。

《史记·太史公自序》的小序就是一篇完整的《史记》目录。《太史公自序》是由大序和小序两大部分组成的。大序是自述——说明家世、学历、仕历、学术观点、编纂旨趣和体例等等;小序则是依次写了每一篇的篇名和要旨,也就是目录。它是读《史记》全书的锁钥。这里举出一条来加以说明,如:

“秦失其道,豪杰并扰;项梁业之,子羽接之;杀庆(庆通卿,指卿子将军宋义)救赵(指秦汉之际赵歇称王的赵,当时秦章邯围赵于巨鹿,诸侯救援,宋义采取旁观态度,项羽杀宋义夺取兵权而救赵),诸侯立之;诛婴(秦孺子婴)背怀(楚怀王),天下非之。作《项羽本纪》第七。”

这是一条很出色的一篇目录。前八句是“录”。它概括了全篇文章的要旨;既叙述了项羽的主要业绩,又评论了项羽的功过是非。同时,作者撰传的意旨也表达出来了。最后一句是“目”,确定了篇名和编次。把这样的二百三十条篇目集合排次在一起,就成为《史记》的一书目录。  班固《汉书》的《叙传》下篇也是仿此体例而写,成为《汉书》的一书目录。

P2-4

书评(媒体评论)

《浅说》的最大特点,正如它的书名所标出的,就是“浅”。所谓“浅”,即通俗、深入浅出、简明扼要。……此书虽“浅”,但却雅俗共赏。普通读者固然可以通过此书了解我国古代目录学概况,专业读者亦可通过此书获得研究我国古典目录学的许多材料和线索。

——崔文印《古典目录学津逮》

后记

这本书原是我在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学院等校历史系讲授《目录学》的纲要。现经修改出版,希望能得到同志们的批评和指正。

我对古典目录学没有深入的研究,书中除了约取余季豫师和其他一些学者的成说外;我的某些论述是极不成熟,而只是一般探讨和尝试,借作进一步研究的起点。

这本书的油印稿曾承顾廷龙、傅振伦、朱泽吉、卞孝萱、涂宗涛、施丁、仓修良、郑伟章诸先生在百忙中审读,提出宝贵的意见,使本书减少了一些错误。王颂余先生惠题书签。中华书局的傅璇琮、崔文印二先生对本书的编写、审定、出版都给予了莫大的鼓励与支持,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衷心感谢这些友好的帮助。

来新夏

一九八一年二月南开大学东村寄庐

目录

第一章 目录学概说

 第一节 目录与目录学

 第二节 古典目录书的类别

 第三节 古典目录书的体制

 第四节 目录学的作用

第二章 古典目录学著作和目录学家

 第一节 官修目录与史志目录的创始

 ——两汉

 第二节 古典目录的“四分”与“七分”

 ——魏晋南北朝

 第三节 官修目录与史志目录的发展

 ——隋唐五代

 第四节 私家目录的勃兴和目录学研究的开展

 ——宋、元

 第五节 古典目录学的昌盛

 ——明、清

第三章 古典目录学的相关学科

 第一节 分类学概说

 第二节 版本学概说

 第三节 校勘学概说

第四章 古典目录学的研究趋势

后记

序言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

我们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想做一点文化积累的工作。把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没。有些书曾经畅销一时,但现在已经不容易得到;有些书当时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菲。这两类书都需要挖掘出来,让它们重现光芒。科技类的图书偏重实用,一过时就不会有太多读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还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大家小书”出版在即,出版社同志命我撰序说明原委。既然这套丛书标示书之小,序言当然也应以短小为宜。该说的都说了,就此搁笔吧。

袁行霈

内容推荐

来新夏编著的《古典目录学浅说/大家小书》简要地介绍了目录学的兴起、类别、体制、作用,发展脉络,以及相关学科的关系,最后谈古典目录学的研究趋势。逻辑清晰、深入浅出地叙述了目录学的一些基本常识以及作者的研究心得。读者借此还可以了解关于书籍的文化史以及历代藏书家的风貌。

编辑推荐

在《古典目录学浅说/大家小书》中作者来新夏概说了目录学的著作和著名目录学家并对古典目录学的相关学科如分类学、版本勘学等作了较详尽而具体的论述。据此还提出了古典目录学领域研究的前瞻设想。本书文笔流畅、深入浅出,是作者多年来讲授目录学的纲要,可作研习古典目录学和了解国学的入门读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