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时代乐章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赵永河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时代乐章》在赵永河先生的笔下,那些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痴情探索油海奥秘的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坎坷经历和默默奉献,那些气势磅礴、艰苦卓绝的油田会战场景,那些在东北的“南大荒”上满怀期望又坚毅面对艰难困苦的“找油人”,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他们是共和国普通的知识分子、普通的男女工人。在荒芜的油田上,他们曾度过无数困难重重或孤独寂寞的日子,乃至献出了生命,但却鲜为人知。是赵先生书写和记录了这些昔日英雄。

内容推荐

  赵永河散文《时代乐章》是一本文学图书,主要记录了石油人的感人事迹以及日常故事,让社会大众认识到石油人的精神,同时激励新一代的石油人踏着前人的足迹踏实工作、无私奉献!

本书里记录了作者三十年对这里爱的认识和体验,篇章字句,浸透着他对这儿的一草一木、一井一站和独具韵味的地理、人文和风情的热烈赞颂,饱含着对这儿朴实忠厚、可尊可敬的工人师傅、英模人物和各级干部虔诚讴歌的深情,浓浓的油情、友情、亲情和乡情里,留下的是一串串脚步一个个身影,一份远行的游子对这片土地炽热的眷恋,带走的是这片土地对他自己的声声叮咛和不变的厚爱!

目录

第一乐章 创业奏鸣曲

 ◎南大荒上找油人

 ◎黑色的诱惑

 ◎万马战犹酣

 ◎为了美好的愿望

 ◎女子采油队之歌

 ◎“联营”的风采

 ◎“会战”的升华

第二乐章 激情的快板

 ◎“秘密武器”发现始末

 ◎赤子的足迹

 ◎凡人的丰碑

 ◎名香

 ◎他、她、孩子

 ◎天平

 ◎厚望

 ◎宝贵的基石

第三乐 章生活的柔板

 ◎渤海湾上的明珠

 ◎油花赋

 ◎树中之王

 ◎荒原丰碑

 ◎美哉!道道服

 ◎寄自油田的书简

 ◎浮光掠影话深圳

 ◎铸造企业之魂

 ◎湛蓝色的画家

 ◎呼唤

 ◎绝望

 ◎初识浅读美利坚

时代的乐章

后记

试读章节

这儿,曾经是有名的辽宁的南大荒——昔日荒凉冷寂、大雁落脚的地方。如今,变了!变了!变得令人刮目相看了:一座座高高的钻塔,峰触云端;频频点头的抽油机深情地向大地致以忠诚的敬礼;敞怀待饮的具具储油罐,银光粼粼,一展英姿;条条平坦宽阔的柏油路把十几个大油区紧紧搂在怀里。

面对这儿巨大的变化,我震惊了。还是在孩提时,父辈们就常叨咕过,新中国成立前这儿是有名的“胡子窝”,历史的长河中曾记录了女真人的金戈铁马和奉系军阀张作霖的第一声啼哭。弹指一挥间,这草莽英雄出没的地方,更增加了历史的厚重。

如果说南大荒上奏响着一曲恢宏的时代交响乐,那么,找油人就是这交响乐主旋律的演奏者。在辽河油田的地质展览馆里,一位两鬓染上白霜的老地质师津津乐道地向我讲述着,那是在17年前,石油勘探队员踏上这片土地。隆隆的炮声!唤醒了沉睡的大地,轰口乌的钻机送走了千古的沉默。南。大荒的地下献出了万年的宝藏,到现在已经给国家生产商品原油4100多万吨、天然气100多亿立方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原油产量由1977年的254万吨增加到1983年的610万吨,成为我国的重要石油生产基地之一。它,为我们伟大祖国建设的宏伟画卷抹上了明媚的色调。如果把石油比作黑色的金子,那么,英雄的石油工人为祖国拼命找油的精神不是比金子还要贵重吗?

1983年的春天,32768钻井队在海滩开钻打井。一天,海潮突然袭来,汹涌的白浪像小山一样呼啸而至,一下子淹没了井场。“保护钻机!”队长彭德福振臂一呼,全队20多名工人没有一个退却,奋不顾身地跳进激流里。海潮稍退,他们就开始围堤筑坝。然后用水桶、脸盆一下一下往外淘水。他们在海水中整整战斗了13个小时。不等水淘净,钻机就发出了欢快的轰鸣声。

在素有“钻井先锋”之称的3285钻井队里,有位53岁的张启智老9币傅,他在井队干了30多年,由他参加打出的油井进尺就有几十座珠穆朗玛峰高。当我在井场上见到这位长者时,只见他工衣上溅满了油渍和泥浆,头上戴着安全帽,身上背着一个工具袋,手里拿着大扳手,这扳扳,那拧拧,总是闲不住。别看他已年过半百,可不一会儿又攀上30多米高井架的二层平台上了。当他从井架上下来时,我问:“张师傅,你昨不到二线享享清福呢?”他憨厚地一笑说:“趁我还能干得动,多参加打几口井,给国家多拿点油。”话音刚落,一位冒失鬼接过话茬儿说:“要不是张师傅去年及时查到顶天车的隐患,说不定就会酿成一场大祸。”

我沿着一条通往油田深处的弯曲小路,来到一座乳白色的井房旁,年轻的采油姑娘们把辽河油田劳动模范、采油站长尹宝山的动人事迹讲给我听:他,年仅24岁。别看他身材细瘦,个头儿不高,肩上却挑着管理25口油井的担子。整天在芦苇荡里离不了管钳、油嘴、压力表这三件东西,他和伙伴们并不觉得孤独和单调。像眷恋大海的鸥鸟一样,他们深深地眷恋着油井,探索着科学管理的奥秘,使口口井都达到一类井管理的水平。去年,油区打调整井,注水井全部停注,油井压力下降,产量锐减,他硬蹲在井上三天三夜,做了10多次试验,使5口关停的油井又恢复了生产。为保持地层压力,他查阅了7口井1100多个数据,增产原油8900多吨,成为采油战线的新秀。

她,叫张凤梅,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采油五队的炊事员,一个虽年仅34岁却演奏了13年锅碗瓢盆交响曲的人。

她虽是一个普通人,但却声名赫赫:全国工会积极分子的名单上、辽河油田劳动模范的光荣榜上,都印着她的名字。

下面,只是我在采访中听到的几个音符。

采油五队的炊事班有个好规矩:常年给上小班的工人送饭,这个规矩始自张凤梅。原来只是夏天送,其他季节不送,工人回家吃饭。于是,一些人就找“提前量”,不到点儿,站上的个别人就走了。张凤梅想:人是铁,饭是钢,将心比心,责任不全在工人。她向伙伴们建议:改夏季送饭为四季送饭,一天两趟,大家一致赞成。打那以后,她们每天中午和下午总是提前把饭菜做好,骑自行车,赶在队上开饭前,及时把饭菜送到5个站的每个小班工人手中。春天,风沙吹得她们睁不开眼,骑不动车子,她们推着;秋天,大雨浇得她们湿透衣服,她们挺着;冬天,严寒冻得她们手脚像被针扎一样疼,她们忍着。而那距离决不像张凤梅说的那么轻松——几步道,实际距离是每天往返60里。当她回到家时,爱人已经把饭菜做好,和她开玩笑:“有福的,又回来吃现成的。”张凤梅也笑了:“我选你当模范丈夫还不行吗?”两个“宝贝”却不高兴了,噘着小嘴:肚子里都打仗了。

采油五队驻地离渤海火车站近,交通方便,队上职工的亲友来队较多。每次来人职工总是要花很多钱买罐头,或者去饭馆与亲友团聚。张凤梅看着大伙把钱像流水一样花了出去,吃得又不好,替他们心疼。于是,她在食堂加了招待亲友点菜单炒的服务项目。每当职工的亲友们来队时,不用出门,花上几元钱,就可摆上几个炒菜。一天,已是中午十一点半了,一名工人来食堂点菜招待亲友。当时食堂没有现成的菜,张凤梅先忙乎开了职工的午饭,然后骑上自行车到3里以外的市场买了几样菜,回来用最快的速度炒了四盘菜,端到工人和他的亲友面前。那位亲友赞不绝口:“太方便了,比家里还方便。”那位工人一拍胸脯:“咱油田,绝对行!”

……

P3-5

序言

精神的文学捍卫和坚守 孟繁华

读到赵永河先生的报告文学集《时代乐章》,不禁想起,报告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名重一时,它的风头时常在小说之上。那个时代不仅涌现了无数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更重要的是,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为报告文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资源,理想主义的时代氛围在那个时代浓重而热烈。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那个大时代怀念无比。相比较而言,报告文学在当下的命运几乎恍如隔世,在影像或读图时代,那些彰显基本价值观念或道德理想的文学作品,已被视作明日黄花,它们生不逢时地被忽略和抛弃了。在这个意义上,以影像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是带着它们的价值观进入这个时代生活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对消费主义霸权掌控下的大众文化充满了警觉。但是,无论大众文化以怎样的方式进入生活,事实上,基本的价值观念和革命理想主义情怀,仍有人在痴情地捍卫和坚持。

现在,我品味赵永河先生的报告文学,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赵永河先生长期工作在石油基层企业,他对石油企业的基层生活不仅熟知,而且以报告文学的方式长久关注。在这个激情燃烧的生活领域,像著名的玉门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等大油田,都曾孕育和造就了无数的时代英雄和模范人物。与时代相适应,也产生过无数激动人心、高奏主旋律的报告文学名篇佳作。《时代乐章》就是这样的力作之一。

在赵永河先生的笔下,那些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痴情探索油海奥秘的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坎坷经历和默默奉献,那些气势磅礴、艰苦卓绝的油田会战场景,那些在东北的“南大荒”上满怀期望又坚毅面对艰难困苦的“找油人”,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他们是共和国普通的知识分子、普通的男女工人。在荒芜的油田上,他们曾度过无数困难重重或孤独寂寞的日子,乃至献出了生命,但却鲜为人知。是赵永河先生书写和记录了这些昔日英雄。在当今时代,这些英雄被关注的温度似乎不再那么高,他们身后的落寞也许赵永河感受最深。但我坚信,这些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精神遗产的时代英雄,一定还在怀念他们的人心中永久地活着,他们的精神和价值观永远不会死去。

我非常欣赏的是赵永河先生在这些报告文学中奔涌的激情,这种激情一泻千里不可遏止。这当然与这些作品产生的年代有关,但更与赵永河先生内心坚持的文学操守和价值观念有关。在大谈“纯文学”和文学性的年代,已经不大讲求是非和立场了。但在我看来,特别是在转型或价值观念大变动的时代,是非观念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所谓的“纯文学”要求。这个看法与文学的功能观有关。如果我们还认为文学是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世道人心,是为了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或道德理想的话,那么,包括报告文学在内的所有文学作品,都首先应该在这个意义上不能后退。这是文学还有意义于社会的最后底线。虽然我也注意到赵永河先生作品的文学性,比如在叙事、议论、描写技法或语言修辞上的功力,但我更欣赏的是他的价值观给我们带来的震动和鼓舞。也许这就是他的报告文学最大的价值。

在能源成为全球瞩目和争夺的稀世珍宝的当今时代,石油产业不断成为吸引全球目光的焦点。《时代乐章》有些篇章记录报告的虽然已经成为陈年旧事,有些篇章记录报告的是还正在发生的事情,但这些石油人所经历的一切,都将为历史所传承、所歌颂,那些悲壮、理想、献身和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情怀,一定还会激励年轻和不年轻的人们。

2007年5月28日

于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

孟繁华,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当代文学著名评论家,《文学评论》编委。

后记

本书付梓,心情难以平静,因为终将年轻时代的习作变成了专集,成为自己一生永久的记忆。值此之际,我谨向为本书稿提供素材帮助、文字润色、写作和出版指导、图片支持的张甸、王厚体、王永生、刘维石、孙志刚、陈学柏、张宝川、丁伟、包玉恒、戴尔义、国振东、王志明、徐秀澎、王晓达等老师、同志、同事、朋友一并致谢!

本书作者2013年12月于杭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1: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