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当代北京曲剧史话/当代北京史话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作者 吴雅山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当代北京史话丛书》,是由当代北京编辑部和当代北京史研究会组织编写的《当代北京丛书》系列中的一种。它以史话的形式,记述和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方方面面发展变化的情况,与读者朋友们一起回顾历史,认识现在,展望未来。

这套丛书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这套丛书是已出版的《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的延续和拓展。吴雅山编著的《当代北京曲剧史话》是该丛书之一。

内容推荐

北京曲剧是个年轻的剧种,它的前身是源于中国满族的民间乐器——八角鼓,原指一种有八面鼓墙的角形打击乐器。史料记载,远在关外游牧时期满族即有持八角鼓自歌自娱的风习。满族入关时,军中即有以满语演唱的八角鼓军歌。之前,经常在狩猎之余,手持八角鼓击节而歌,所唱之歌即称八角鼓,是清代盛行的一种俗曲形式,后发展成为单弦或单弦牌子曲。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扶持下,北京曲剧得以形成为一个独特剧种,并受到广大北京人的欢迎。北京曲剧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许多代表剧种和知名演员。吴雅山编著的《当代北京曲剧史话》记述了北京曲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目录

第一章 北京曲剧的渊源

 一、八角鼓的起源和艺术传承

 二、八角鼓的“拆唱”与“彩唱”

 三、京籍八角鼓名家录

 四、重要发源地——天桥和鼓楼

第二章 北京曲剧的形成与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后,戏曲改革见成效

 二、从“解放新剧”到“曲艺剧”

 三、北京曲剧的诞生

 四、作家赵树理出手不俗/《罗汉钱》再现改编热

 五、孙芋创佳作《张贵荣》/北京曲剧首次获奖

 六、多家曲剧团体为北京曲剧添砖加瓦

 七、北京曲剧拓荒人

第三章 精品佳作为北京曲剧锦上添花

 一、繁荣戏曲创作,歌颂时代新人

 二、《杨乃武与小白菜》横空出世

 三、魏喜奎与《啼笑因缘》

 四、锦上添花的《骆驼祥子》

 五、关士杰导演曲剧几十部

 六、配合政治形势的产物《箭杆河边》

 七、“弦圣”韩德福

 八、广德楼戏院今与昔

第四章 “非常时期”的“非常作品”

 一、北京曲剧痛失十年金色时光

 二、曲剧佳作“文革”蒙难

 三、在“三突出”指导下的产物

 四、1975年,承上启下的曲剧学员班

 五、西楼巷,不绝于耳的大鼓声

第五章 北京曲剧的探索之路

 一、北京曲剧“无病乱投医”

 二、“文革”后首部移植大戏《野鸭洲》

 三、时代的产物:《白卷先生》

 四、《方珍珠》成就老舍心愿

 五、“兄妹开荒”成夫妻/《珍妃泪》演出400场

 六、单独成立北京市曲剧团/排演《曹雪芹》却叫好不叫座

 七、《少年天子》令北京曲剧荡气回肠

第六章 北京曲剧厚积薄发

 一、《烟壶》引爆演出市场

 二、魏喜奎倾情创作《崔大庆》

 三、土得掉渣的《龙须沟》

 四、挑战经典佳作——《茶馆》

 五、曲剧音乐期待传承人

第七章 在经典和荣誉的促动下,扬帆远航

 一、献10台曲剧大戏,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二、《正红旗下》——在笑声中感受悲怆

 三、《北京人》不怕赔本赚吆喝

 四、原汁儿原味儿话《锅儿挑》

 五、贴近时代,讲述“村官”

 六、以大爱精神重排《四世同堂》

 七、放声歌唱祖国

 八、《黄叶红楼》戏说“红楼”

 九、“梅花”在北京曲剧中光荣绽放

 十、《良曲俊存——赵俊良北京小曲集》挖掘北京曲剧之愿

结语

参考书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3: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