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经典天天读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作者 (德)叔本华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经典天天读·哲学经典》系列丛书之一,是一本哲学类的图书,适合喜爱哲学或研究哲学的读者阅读。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代表作。他将哲学思想融入优美的散文中,阐释了人生的真谛,文字通俗易懂,思想内容深邃,是很好的西方哲学入门书。

内容推荐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代表作。他将哲学思想融入优美的散文中,阐释了人生的真谛,文字通俗易懂,思想内容深邃,是很好的西方哲学入门书。本书附有对叔本华研究的文章和叔本华亲自校订的一篇文章,便于读者准确地理解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并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目录

叔本华的生平及哲学

译者的话

英译者序言

卷一 表象世界初论

 第一层面

 遵循充足理由原则的表象:经验与科学的对象

卷二 意志世界初论

 第一方面

 意志的客观化

卷三 表象世界再论

 第二层面与充足理由原则无关的理念

 柏拉图的观念:艺术对象

卷四 意志世界再论

 第二方面

 达到自觉状态时,生命意志的肯定和否定

叔本华年谱

试读章节

我们所说的表象之间的主要区别,是知觉表象和抽象表象之间的差别,抽象表象只有一种,即概念,世上所有动物只有人类才具有抽象概念。人类和其他动物有所不同的概念活动能力,通常叫理I生。。以后,我们会谈到这些抽象概念,但是现在,我们只要讨论“知觉表象”。

知觉表象包括整个可见世界或经验总体及其种种可能的条件。

我们早已说过,这是康德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我们也早已说过,这些条件、这些可见世界的形式,知觉中的绝对普遍要素、所有现象的共同属性、空间和时间,即使离开它们的内容而就其本身去了解,也可以抽象地思考,还可以直接地知觉。同时,这种知觉或直觉,并非产生于经验的幻想,而是完全独立于经验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种性质,就其在先天知觉或直觉方式下被认知时,对一切可能经验都是有效的,就像它本身必须遵循的规则一样。

因此,在讨论充足理由原理的论文中,我也讨论过空间和时间的问题,我们感觉空间和时间是纯粹的,没有内容,是一种特殊而独立的观念。康德发现的这种直觉的种种普遍形式的性质,这种普遍形式离开经验而就其本身加以认识的性质,即这种普遍形式可以视为表现数学基础的那些法则的性质,当然非常重要。

可是,空间和时间的另一种性质,也应该说明,把经验限制为因果法则和动机法则,并作为判断基本法则的充足理由原理,以一种完全特殊的形式出现。我曾经给这个特殊形式一个名称,即“存在者的基础”,就时间方面来说,是时间片断的连续;就空间方面来说,是空间各部分的位置彼此限定。

任何人只要从前面的引论了解到,在充足理由原则下,所有不同形式的内容完全相同,一定会相信认识这些形式中的最简单形式也相当重要,这就让他体验到自己内在的本性。这个原理的最简单形式就是时间。在时间中,只有后一刹那排除前一刹那时,每一刹那才是它的产生者,而它本身也会很快地又被另一刹那所消灭。

过去和未来,像梦一样空幻,现在唯一不能分开的,是它们之间的短暂界限。在充足理由原理的所有其他形式中,我们会发现一些枯燥空洞的东西,也会了解,不但时间只有相对的存在,空间及时间的内容,所有从原因和动机产生的东西,也只有相对的存在,它们都只是通过另一个和本身相似的东西而存在。

这个看法古来有之:当赫拉克利特’叹息万物永远流转时,就是在表达这个看法;当柏拉图把客体对象贬为永远变动不居而非永远不变的恒定者时,他也在表达这个看法;当斯宾诺莎提出所谓唯一存在、永久实体的偶然性质的说法时,还是在表达这个看法。

康德把现象和物自体对立。古代印度哲人的智慧告诉我们: “人类眼睛看到的是一个自己无法说存在还是不存在的世界,它是摩耶s,是骗人的障幕;它像梦幻,像照在沙上的阳光,让远处的旅人误以为是水,或把草绳误当作蛇。”但是,所有这些话的意义以及它们所表明的,只是我们刚才所说的服从充足理由原则的表象世界。

充足理由原则表现在纯粹时间中,一切计算活动都是建立在充足理由原则上,凡是认识充足理由原则的人,就完全把握了时间的本质。时间,就是充足理由原则的某些形式,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意义。

相续是充足理由原则在时间上的形式,也是时间的整个本质。

凡是能认识以纯粹空间的方式来表现充足理由原则的人,就完全把握了空间的整个本质;空间的本质,只是空间各部分彼此的相互限定。这里所说的各部分,就是平常所说的位置。P6-7

序言

我们很容易解释,叔本华为什么获得了那么广泛的声誉,为什么他会赢得那么多学院以外的读者。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他文章的生动华丽。他是德国伟大的散文作家之一,即使在译文中,也可以看到文字的尖锐和强烈的讽刺意味。此外,还有其他原因。一般人都觉得他的文字能触及内心的本质,发现人生的悲剧意味。他的哲学不是派别的论辩,他的哲学代表古雅而引人人胜的生命智慧。

一般人都承认,在叔本华哲学中,可以发现自己长久感受到却无法表达的东西。他的哲学是客观观察的结果,令人警觉,一半忧伤,一半讽刺。所以,年轻人刚从梦中觉醒,发现叔本华哲学很合他们的胃口。

叔本华哲学是19世纪思想的“悲怆交响曲”。

不过,像有名的音乐一样,它也自有它的限制。任何学哲学的人都可以指出这些,任何批评浪漫气质的古典批评家也都可以指出这些。叔本华哲学中,有对哲学上受人尊敬的知名人物的无情攻击,也充满了对哲学专家和古典主义文学家绝望的悲叹。但是,除了修辞技巧、讽刺、怜悯之外,还有高度的、无瑕疵的和无可驳斥的洞察力与深刻洞见。

西方世界找不出更完满的哲学,不会有人比叔本华解释得更好,尤其是解释那些活在欲望中的人;叔本华哲学让我们认识到,欲望无法完全满足,产生欲望的生命却终归要幻灭,这种人生悲剧迟早会来临。

叔本华不像其他哲学家那样把这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化为平和虚幻的和谐,相反,他直面这种真切的感觉,建立他的哲学思想。凡是那些对大多数哲学体系都抱有盲目乐观主义的人,对这种生动真实的描述,会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笼统地看,哲学家的传记和他的生平似乎没有多大关系。某人所说的以及这种说法所表明的,只是哲学批评家的成见。从深一层的意义看,为什么一个思想家要说出自己所做的事,为什么他选择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说出自己所做的事,这些都不是由思想家个人就能决定的事情。然而,对叔本华而言,他的生平就说明了他的学说,他的哲学就是他本人一生经历的表现。

悲观主义、坏脾气,充满远见和让人有深刻感触的警语,对性的困恼,对学院派哲学家的呵骂等,似乎都是叔本华所过的生活以及他本人性格的表现。

叔本华于1788年2月22日生于格但斯克,他是在富有的商人家庭中长大的。他父亲有些神经质,死在汉堡一条水沟中,似乎是自杀的。叔本华的性格敏感易怒,非常容易焦虑紧张,也非常喜爱自由。所以,当格但斯克自由市于1793年落在波兰人手中而丧失独立时,他离开格但斯克去了汉堡。叔本华的母亲是当时一位有名的小说家,在叔本华的父亲去世之后,迁居魏玛,在魏玛经营一个沙龙,她的沙龙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和文人聚会之所。  叔本华和母亲相处得不太好,在一次口角中,母亲将儿子推下楼,叔本华就离开魏玛,此后再也没有见过他的母亲。

父亲死后,叔本华进入高等学校就读;之后获得母亲的资助,人大学就读。在他接受教育期间,所过的只是普通人和小市民阶级的生活。他受费希特的影响,加入对抗拿破仑战争的运动中,可是却认为“拿破仑只是无限地表现了比较柔弱的人所感受到却又尽量掩饰的那种对生命更加无节制的肯定和欲求”。

他的想象力,让他能借用康德唯心论材料创造一种高度浪漫主义的形而上的世界;由于他的写实作风,他对人生的痛苦、不平和幻灭的感受力很强。这两种特质结合在一起,让他拥有了对生命力旺盛的青年人和冷静的中年写实主义者的极大吸引力。

在欧洲思想史上,他是非常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种创造了自我剖析心境的解释家。叔本华内心本是伊壁鸠鲁派甚至是犬儒主义者,竟然能成为美学家和精神上的禁欲主义者,这倒是一件奇怪而让人不得不深思的事。不论人们对他的哲学多么不赞同,但其散文式的哲学作品还是能永远使人信服。

艾文·艾德曼

1928年5月于纽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