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认识力--叔本华选集/经典天天读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作者 (德)叔本华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生命的情景好像镶嵌粗陋的图画:从近处看,看不出什么东西,要发现它的美,必须从远处看。

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认识力--叔本华选集》是一本德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的论说作品的精选集,由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刘大悲翻译,译本保留了原德文本的精华,又有自己的语言、结构特色,更适合大众阅读。

内容推荐

叔本华创作的《认识力--叔本华选集》讲述了:生命的情景好像镶嵌粗陋的图画:从近处看,看不出什么东西,要发现它的美,必须从远处看。

风格是心灵的表现。心灵比身体更可信。

哲学不是每个人都能了解的——柏拉图曾经这样说过,你应该记住这句话。

虽然死亡可以结束我们的生命,却无法结束我们的存在。

自杀是一种怯懦行为。

我们可以说生命可以看作一种燃烧过程;智慧是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光。

智慧是内涵的量度,不是外延的量度。

知识即权力。

憎恨是一种“心灵”上的东西,而轻视则是大脑的一种情绪产物。

只有取材于自己头脑中的作家,他们的作品才是值得阅读的。

目录

叔本华的生平及哲学

论存在的空虚

论生命意志的肯定与否定

关于宗教的对话

论不朽的根本存在

论本体与现象的对立

论哲学与智慧

唢呐

一○

一一

一二

一三

一四

一五

一六

一七

一八

一九

二○

二四

二五

二六

论心理

一○

一一

一二

一三

一四

一五

一六

一七

一八

一九

二○

二一

二二

二三

二四

一五

一六

二七

二八

论宗教

一信仰与知识

二启示

三论基督教

四论一神教

五《旧约》和《新约》

论作品与写作

一一

一二

一三

一四

一五

一六

一七

一八

杂论

一○

叔本华年谱

试读章节

叔本华一生对自己的祖国一一德国,有轻蔑的偏见,他比较尊重外国的思想家,他每天都读《泰晤士报》,但从来不看德国报纸,假如后来不是因为德国报纸登载关于他的新闻,他也许永远不会过目。此外,海因里希还抱有世界主义的理想,他企图把叔本华教育成“世界公民”,之所以为叔本华取名‘‘阿瑟”,就是因为此名可适用于欧洲各国。

据说,叔本华的父亲,相貌长得可令人不敢恭维。他身体矮胖,广阔的脸上嵌着一双突出的眼睛,鼻子粗短朝天,嘴巴又宽又大,并且,从小耳朵就不太灵光。

叔本华的母亲约翰娜,旧姓叫特罗志内尔,她的父亲是格但斯克市议员。她,聪明美丽,富有文学才华,曾出版不少小说和游记,是当时很有名气的女作家,外语也说得很流利。她和丈夫,性情本来就不甚相合,所以,经常借娱乐活动来减少摩擦,旅行更是他们的家常便饭,就这样,叔本华小时候不时随着父母出游。

叔本华说:“性格(或意志)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这大概就是他自己的现身说法。如果这句话可以成立的话,叔本华在先天上已经播下“怪僻”和“天才”的种子。1793年,格但斯克被普鲁士占领,失去了自由,并改称为但泽。此事对一向以“自由、独立、共和”为理想的海因里希来说,是无法忍受的,叔本华一家举家迁往汉堡,因为汉堡是自由市。

1797年,叔本华当时九岁,随父母游历,途经法国,在巴黎近郊勒阿弗尔滞留一段时间,海因里希为了使孩子彻底学会法语,把他托付到一位商业朋友古列佛埃尔家中,然后夫妇偕同回到汉堡。叔本华在此地总共住了两年,和古列佛埃尔的孩子安狄姆同受私塾教育,这一时期,是叔本华一生中最愉快、最值得回忆的欢乐时光。

1799,叔本华返回汉堡,进了学校,但他的教育完全是为了适合将来从事商业的需要,是他父亲的刻意安排,他父亲一心想让他继承自己的衣钵。他在法国受教两年,法语异常娴熟,对自己祖国的语言反倒几乎完全忘却,因此,在家里又同时勤修德语。

他的父亲是商界名人,母亲和当时文艺界人士大半都有往来,很多名人雅士经常到他家做客。也许是在这种两相比较之下,他开始厌恶商业生活的庸俗和那种市侩味,心里从此埋下学术的种子。

不知为什么,叔本华在这种十四五岁的小小年纪,学校的老师居然也发现他有哲学的天赋。从这事看来,我们不难了解,叔本华除了惊人的才华外,个性上也必有某些特殊的地方,诸如孤独、缄默、沉思之类。说他是天生的“哲学坯子”,亦无不当。

叔本华曾向父亲要求转入普通中学,一开口就遭到严词拒绝,后来,他父亲也渐渐察觉叔本华的请求并不是小孩子一时天真的瞎想,他父亲开始意识到事态严重了。不过他父亲并不是那么冥顽不灵,也不是存心要扼杀独子的兴趣,只是文人命蹇的观念让他始终不愿意轻易放弃原有的计划。商海的经验阅历让他很懂得人的心理,他知道此时此刻采取高压手段,是最愚不可及的事。于是他绞尽脑汁想出了两个方案,让叔本华任择其一。一是顺其本意走学术研究之途,进入高等学校就读;二是加入他们夫妇出游旅行的行列。

1803年春天,叔本华在双亲的陪同下,开始周游欧洲各国,三人一行经荷兰远渡英国,再转到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士等国,历时近两年,才折回汉堡。即使在游历期间,他的父亲也命他进修英语、法语,母亲嘱咐他写日记,对他的教育丝毫未尝放松。P6-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0:53:01